第43章 雙贏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140
  “陳先生,實在是太感謝。”

  陳嘉庚。

  他自從回到南洋之後,一直幫助張學文介紹人才。現在長沙大學的不少老師,都是陳嘉庚介紹而來的。那些人可能不是飽讀詩書的人,但都是現代學校培養的人。

  可能裏麵沒有教授專家級別的,但是在目前中國如此缺乏現代技術的國家當中,當一個大學老師還是綽綽有餘。給這些知識能力一般的人開出很高的薪水,張學文是心疼的。

  但沒有辦法。

  誰讓我們在這方麵落後。現在張學文最缺的就是這方麵的人才。

  不僅僅是如此。

  這一次帶來南洋商團,張學文相信陳嘉庚的功勞很大。不然中國這麽大的地方,這些南洋商團就算掙錢想要回報國家,也會選擇自己的家鄉。

  這些南洋富商,大部分都是廣東和福建出去的。基本上找不到從西南五省走出去的。

  能夠來西南,肯定是陳嘉庚做了工作。

  “沒有。他們都是商人,就算是來到這裏,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投錢。他們是因為看到了西南的發展,看到了這裏有商機。不然我再怎麽說,他們也不會投入這麽多錢。”

  巨資。

  真的是巨資。

  這些南洋富商,有錢的真的很富裕。就如陸佑。

  當聽聞西南準備要大力發展電力,準備未來五年當中,讓幾個大城市都能夠發電,但是發電機都是要引進。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麵,西南政府準備投資建立一家發電機廠,專門研究發電機,生產發電機。隻不過現在缺錢、缺人,所以隻能是從小廠開始做起。

  陸佑聽完之後,當場就拍板,自己投入百萬,合資建立西南發電機廠。

  而且他隻要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弄得張學文都嚇著了。現在的所謂西南發電機廠,隻是一個小房間。張學文弄了幾個學技術的,加上一些工人,組成了幾十人的團隊而已。給他們一些書籍,讓他們研究發電機技術。

  發電機這種東西,對於目前的中國還是太高端。

  張學文隻是想慢慢的發展自己的發電機廠。但是陸佑的意思是,張學文的想法太保守。應該是投入巨資,從南洋那邊找幾個懂發電機技術的人,給他們高新來到這裏。

  然後買機器,可以不停地試驗。然後生產自己的發電機。

  豪氣。

  陸佑是看上了中國未來的發電廠,看上了未來中國會需要多少發電機。因此才敢於這樣投資。看到陸佑如此,其他不少人也是跟風要投資。

  以至於短時間之內,竟然有超過兩百萬的錢,要投入發電機廠。他們的意思都非常簡單,他們不希望張學文插手太多。把這個發電機廠交給他們經營。

  陸佑甚至表示,隻需要一年時間,發電機廠就能夠生產第一個發電機。而且他還順帶著要成立一個電燈公司。陸佑準備成為西南電力大亨。

  因此張學文當然是同意。

  張學文不知道陸佑是如何能夠在一年之內就生產第一個發電機,但張學文是非常好奇。因此最後協商的結果是,陸佑和南洋商團合作投入兩百萬,拿到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而西南政府這邊拿到百分之三十。提供廠房和土地。

  也讓張學文明白南洋富豪的資金實力。

  “不管如何,陳先生的幫助,子清銘記在心。”

  “嚴重了。”

  “陳先生,你既然幫了我們西南這麽大忙。我也不好意思讓你空手回去。我這裏有一個消息,我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但我相信你們做生意的人,應該是需要這樣的消息。所以我就跟你說一說。”

  如陳嘉庚這樣的愛國商人,張學文希望他的財富越來越多。

  反正陳嘉庚又不是愛財的人。他的財富越多,他就會拿出更多的財富回饋給國家。因此張學文願意提點他一下,讓他可以掙更多的錢。

  “巡閱使,請講。”

  陳嘉庚很認真。

  因為陳嘉庚相信,張學文既然是如此鄭重其事,那麽肯定是很重要的消息。對於商人來說,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消息。你的消息比別人快半步,那麽你就可以比別人更加從容的布置。

  “歐洲,最近歐洲的局勢越來越緊張,對抗也是越來越激烈。我想你應該知道。”

  “恩。”

  歐洲局勢緊張,已經不是一年兩年。其實已經有很多年時間。隻不過最近兩年歐洲那邊的對抗是越來越明顯而已。張學文很肯定的道:“最近兩年英吉利、德國、法國、俄羅斯這些國家都在整軍備戰。據我們的消息和分析,歐洲大戰兩年之內一定會打起來。這一點我們有確鑿的消息渠道,還有完整的分析。”

  “打仗?”

  陳嘉庚很驚訝。

  “是。兩年,西曆1914年的時候,一定會打起來的。而且據我們的研究,一旦這一次的戰爭打起來,很有可能短時間之內無法結束。因為這些國家現在都是工業國,和以前的戰爭有很多不同。以前的戰爭,國家的動員能力有限,因此一兩場慘敗就會投降。但是工業國的動員能力很強。這幾個國家都能夠輕鬆動員幾百萬人的部隊。因此我們估計這場戰爭打的時間不會很短。半年,一年,或許是兩年。都有可能。”

  “陳先生,如果你相信我。那麽你就按照1914年會打起來為前提,布置你的生意吧。”

  戰爭,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災難。

  但是對於不少做生意的人來說,戰爭是一次難得的發財機會。而且戰爭很容易出現暴富的機會。聰明的商人一旦判斷出戰爭,判斷出戰爭的走勢,到時候就會一夜暴富。

  不管是投資金融市場,還是投資其他實業,都有可能暴富。就如一戰的時候,美國的很多財團暴富。靠著一戰一個個都成為了億萬富豪。

  張學文已經把最大的信息透漏給了陳嘉庚。

  對於陳嘉庚這樣出色的生意人來說,他們可以輕易的判斷,一旦戰爭開始到時候什麽東西價格會暴漲,什麽東西會受到影響。

  隻要他在未來兩年進行針對性的布置,那麽利用一戰的機會,成為世界大富豪都不是大問題。

  看到陳嘉庚一直沉默,張學文笑著道:“陳先生,今天的話,出我之口,入你之耳。走出這個房間之後,我是絕對不會承認我說過這些話。”

  “我明白。”

  陳嘉庚點點頭。

  他當然明白張學文說的信息是多麽重要。這種消息都是戰略性的消息。陳嘉庚明白,張學文透漏的消息,甚至會成為張學文未來調整政策的重要信息。

  沒想到竟然是告訴了自己。

  “巡閱使,如果他們真打起來,那麽我們中國……”

  “對我們當然也是好事情。我這幾個月一直在整頓西南礦廠,就是為了等那一天。我們國家缺錢,政府也缺錢。很多工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正好這樣一個戰爭,會給我們政府創造很多的錢,也讓我們有資金可以啟動大規模的建設。”

  說道這裏,張學文突然狡黠的道:“而且一旦歐洲打起來,他們就再也沒有能力管我們國內的事情。到時候他們和我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好,租借也好,能收就收回來。”

  “對啊。”

  陳嘉庚聽張學文的計劃,立馬是喜笑顏開。

  然後再看張學文,陳嘉庚心中越來越確信張學文說的戰爭。如果真的要打仗,到時候自己應該怎麽調整自己的產業。如果打仗,他會給國家帶來什麽好處。

  陳嘉庚立馬開始考慮。

  “陳先生,我有一個要求。”

  “請說。”

  “我希望陳先生能夠成立一個貿易公司。你應該知道,西南要建設,需要引進很多東西。初期的建設,需要國外大批的機器。我希望我們需要的很多機器,可以通過你的貿易公司來到我們西南。”

  張學文目前並不想和外國接觸太頻繁,也不想引起太多的注意。

  因此希望和南洋的富商合作。

  讓他們成為中間商,幫助引進張學文所需要的東西。如很多礦場需要的機器,還有大規模建設水電廠、需要自來水廠等等。用到的很多機器,絕對不是小數目。

  這樣大規模的引進機器,張學文知道瞞不住。但是能瞞多久就瞞多久。張學文不希望有人打擾西南平靜的發展。

  “沒有問題。”

  陳嘉庚立馬同意。

  成立這樣的一個貿易公司,不僅僅是可以幫助國家。而且這裏麵的利潤絕對是驚人的。因為他知道西南一旦發展起來,這個一億多人口的地方要發展起來是需要多少東西。

  自己的貿易公司一旦開始和張學文做生意,那麽很快就會成為南洋地區最大的貿易公司。順便還能夠發展運輸業務。哪一方麵來說都是錢。

  “謝謝。”

  雙贏。

  張學文就算是臉皮再厚,也不好讓這些南洋商團隻給自己錢。隻有雙贏,大家的合作才能夠持久。

  “張學文希望這一批南洋商團越來越有錢,未來張學文想要給這些地區施加影響力的時候,他們能夠成為合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