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張靜江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4163
  “你要參加我們人民黨?”

  張學文一愣。

  張學文是真的沒有想到。因為張靜江此人是孫中山的鐵杆,是那種真正的鐵杆支持者。孫中山和張靜江的認識也非常有趣味性。張靜江二十八歲的時候在船上見到了孫中山。

  當時的張靜江是滿清官員,跟隨孫寶琦在法國領事館工作。

  孫中山這個時候還在遭受滿清的追緝,他當然不願意和滿清官員見麵。所以他一直是避開那些滿清官員。但是張靜江卻主動找到孫中山,攔住孫中山的路。之後很直接道:你不用躲我,我知道你是孫文。不過我是支持你的主張的。

  弄得孫中山莫名其妙。

  一個法國領事館的滿清官員,突然來到自己麵前說知道自己,說支持自己主張。有比這個更莫名其妙的事情。

  當然還有更加莫名其妙的事情。張靜江跟孫中山說了一會話之後,告訴孫中山道:兄弟我什麽都沒有,就是家裏有點錢。以後你如果缺錢,就給領事館發電報。到時候除了寫你的地址,就寫字母。a,我給你一萬。b,我給你兩萬。c,我給你三萬。d,我給你四萬。e,我給你五萬。

  當時孫中山以為是見到了一個瘋子,所以並沒有搭理他。

  一直到兩年之後,孫中山忽然沒有經費。因此才想到了這麽個奇人。當時胡漢民他們就說,既然那個人那麽說,那麽就試一試。如果是假的,我們也沒什麽損失。如果是真的,那我們的經費就有著落了。

  因此孫中山就往領事館發了一個c。

  沒想到沒過多久真的有一筆款子來到。真的有三萬法郎的錢從巴黎匯到了同盟會東京本部。後來孫中山在兩廣地區發動起義,因為缺少經費,再次給張靜江發了a和e。

  兩次張靜江都如約給孫中山寄了一萬法郎和五萬法郎。

  就這樣前前後後,張靜江給孫中山的革命經費達到一百一十萬銀元,加上張靜江他們家其他的兄弟也給孫中山二十萬的經費。張家總共給孫中山的經費達到一百三十萬。

  可以看出張家的富裕。

  早在張靜江二十一歲的時候,他老爸就花了十萬兩給張靜江買了一個二品官。

  其實這隻是現在為止。

  曆史上這位為了給孫中山的革命,真的是盡心盡力,到處奔波籌款。甚至以自家財產為抵押,從外國、本國各大銀行借一大筆錢給孫中山使用。以至於最後張靜江沒錢還銀行,所以隻能是把他在法國的產業,還有在上海的公司和別墅都給賣了。這些錢都是交給孫中山的革命經費。

  所以甚至後來有人說,為了孫中山的革命,張靜江幾乎是傾家蕩產的支持。

  張靜江是才子,在南潯有句話叫“劉家的銀子,張家的才子,龐家的麵子,顧家的房子”。就是指南潯四大富豪之家,而張家的才子說的就是張靜江。

  張靜江十八歲的時候,有次乘船去上海,沒想到船被撞,因此落水。當時張靜江被船長救上來,他看到還有不少人在水中,就高呼“救一人,賞一百大洋。”。

  大家都知道張靜江是張家少爺,因此很多人入水救人。然後張靜江當場就寫了十四張紙條,讓他們到張家領錢。可是後來隻有八個人過來領錢,因此張靜江就調查剩下的六家。最後張靜江拿著錢,一一找到他們,交給他們錢。

  這樣的事情可是轟動整個南潯。

  這就是張靜江。

  在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回國,正是張靜江在上海碼頭接到孫中山,然後送到自己舅舅家的別墅。而且同盟會內部開會的時候,宋教仁認為應該實行內閣製。

  當時黃興的態度曖昧,宋教仁又以革命功臣自居。認為孫中山從外國回來,起義的時候寸功未立,因此不應該擔任高位。

  而這個時候,正是陳其美和張靜江兩個人發言反對內閣製,支持總統製,極力支持孫中山的主張,才會否定了宋教仁的內閣製。甚至兩個人後來直接反對成立內閣總理的位置,總統直接管內閣各部。

  兩個人是真正的孫中山嫡係。給了宋教仁很多難堪。

  可是他怎麽會突然要加入人民黨?

  畢竟張學文的人民黨是從同盟會分裂出去的。雖然孫中山自從辭職總統位置之後,一副要離開政治圈的樣子。但孫中山依舊是同盟會魁首,張靜江也是同盟會大佬。

  他們不仇恨張學文已經是很不錯,怎麽會想要加入人民黨。

  “因為你的黨綱,很吸引人。包括你們人民黨提出的短期目標和中期目標,非常符合現在的情況。比鈍初現在隻為了組閣拋棄原則,更吸引我。不過我對於你說的五十年實現四個現代化當中的現代化不是很了解。什麽是現代化?”

  聽到張靜江的話,張學文開始有些理解張靜江。

  張靜江是鐵杆孫派,但他支持孫中山,不是支持孫中山這個人,而是支持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現在看到張學文的黨綱,他認為比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更加詳細、更加完善。因此他才會轉而準備支持張學文。

  這樣一想,張學文突然非常興奮。如果真的能夠拉攏張靜江這位同盟會大佬進入人民黨,對於人民黨的聲勢絕對有巨大的好處。說不定可以吸引不少同盟會其他人。

  因此張學文就斟酌一下之後,慢慢的回答。

  “簡單的一個說法,現代化就是工業化。如今的世界強國已經開始工業化,工業在改變人類的生活。就如拖拉機,他會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未來的農業耕作,會是機器化。大家鏟地,會用拖拉機。同樣未來會出來各種各樣方便農民的機器出現。而且不知道幾位聽沒聽說過。大約七八十年前歐洲的科學家發明人工合成的化肥,據說可以提高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農作物產量。一旦這樣的化肥大規模生產,也會大大改變傳統的農業模式。所以農業現代化,就是工業化的社會幫助農業,提高農業產量、提高農業效率。”

  “其他的都是如此。工業現代化,就是我們的工業不落後於外國人,要跟他們一樣好,要比他們更要好。至於國防現代化,那就是我們也要擁有自己的軍艦、自己的大炮。而且這些不是買來的,而是我們自己能夠生產的。科學技術現代化,很簡單。所謂工業的發展,就是需要科學技術的發展。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我希望五十年後的中國,農業可以養活所有的國人,再也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軍隊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我們國內的工業品都是我們自己的國產,而且外國人還要到我們國家來買工業品。”

  張靜江靜靜地聽著。

  聽完之後,站起來道:“子清,如果我們真的能有這個時候,那麽我們的革命才算是成功。革命不隻是破壞,革命還需要建設。建設也是革命。如果不建設,革命就會失敗。我是真心誠意的希望,你能夠實現總理的三民主義。我不要官,黨政軍我都沒有興趣。我就想搞建設。讓我加入人民黨吧。”

  張靜江說話很平靜,但張學文卻能夠感受到張靜江的真誠。

  真是沒有想到。

  如張靜江這樣富豪之家誕生的人物,竟然還有這樣的一麵。張靜江願意為了理想,付出自己的一切努力。

  “靜江先生願意進入人民黨,我們自然是大力歡迎的。我們人民黨的手續有些麻煩,必須需要兩名人民黨黨員的推薦才可以。如果靜江先生不嫌棄,我給你當這個介紹人。季直先生,另外一個人就有你來擔任。”

  “好。”

  張謇立馬點頭。

  張謇的人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基本上是一個空頭。隻是為了拉攏張謇這樣出身的出身人物。也算是人民黨的千金買馬骨的做法。

  他自己也明白。

  但張謇是有政治抱負的,最起碼現在還是如此。因此很願意給張靜江當介紹人。張謇知道自己想要在人民黨當一個名副其實的常務委員會委員,那麽手底下必須要有支持自己的人馬。

  在張謇看來,這種介紹人,也是一種關係。

  “能有兩位介紹,我求之不得。”

  “靜江兄,建設,建設,並不都是掙錢的。如修道路、如架橋、如修壩等等,這些建設需要海量的資金,但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有什麽收入,甚至可以說他們很難從經濟當中表現出多少回報。但一個國家要發展,這些基礎建設又是不可缺少的。靜江兄,你能靜下心來進行這些建設嗎?”

  基礎建設。

  需要龐大的資金。而且是讓人難以想象的龐大資金。新中國成立之後,那麽多的水利建設、那麽多的鐵路,都是靠著當時的革命熱情完成的。

  如果都需要國家出錢,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以現在中國的實力,根本就不可能大規模進行這方麵的建設。

  但這些建設又是必須的。

  就如兩湖地區是糧倉,而洞庭湖也需要好好地治理一下,不然動不動就發大水,嚴重影響這裏的糧食產量。還有兩湖地區各種水流很多,都有各種問題。還有基礎建設,弄起來真的很費錢。

  “沒問題。”

  張靜江微笑著點點頭。

  張靜江可是隨著孫寶琦去過法國,在那個時候考察過整個歐洲。歐洲的交通,歐洲的基礎建設都是非常出色,讓張靜江頗為羨慕。同樣也正是因為他感受過,因此張靜江知道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對於張學文能夠想到這些,張靜江非常滿意。

  張靜江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但他信奉的是孫中山的主張。但對於孫中山的很多做法也是不同意。認為孫中山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但是張靜江認識那麽多人,孫中山是最有革命激情,而且還有他認可的一套革命綱領。

  相比起孫中山,黃興是實幹派。但黃興此人衝鋒陷陣可以,但是張靜江眼中卻不是合格的領袖。因為他雖然心裏坦蕩,卻沒有駕馭全局的能力。

  至於宋教仁,在張靜江這等人眼中隻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書生。除了天天談政黨政治之外,其實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施政綱領。宋教仁的一切都隻是為了組閣,真正的革命綱領也好、施政綱領也好並不存在。

  因此轉了一圈,相比起他們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還是這個時代最先進、最完善的革命綱領。

  所以張靜江才會支持孫中山。

  可是看到人民黨革命綱領之後,張靜江才會跟著張謇來到長沙。張靜江發現了比孫中山的革命綱領更加讓他信服的。

  “靜江兄,如果你負責建設,那麽你可能沒有時間去打理你的生意。”

  “我們張家人多。”

  “好。”

  張學文上前握住了張靜江的手。曆史上張靜江擔任蔣介石的建設委員會,對於蔣介石的經濟穩定做了很大貢獻。隻不過後來蔣介石開始讓宋子文、孔祥熙掌握大權,張靜江就退出政壇。

  “靜江兄,我西南水資源豐富。我準備利用這個豐富的水資源,進行水資源的開發。成立水力發電站,讓我們西南人民也享受到科技的成果。當然水資源豐富,也帶給我們很大的苦惱。幾年一次的洪水帶給大家無盡的痛苦。為了應對這些,我希望進行水利建設。建設水庫,鞏固水壩,建設水電站,這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時間。靜江兄,你有準備用你寶貴的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嗎?”

  “隻要你相信我,我就願意。”

  這可以說是一個地位不高,而且成績也不顯的位置。但是張靜江竟然是欣然接受,一點沒有感到不好。

  “謝謝,靜江兄。我希望你擔任我西南水利部長,統籌規劃一下我西南的水利建設。”

  這讓張學文非常欽佩。

  從小就含著金鑰匙長大,卻能夠如此不急不躁,願意把自己的時間花費在這些事情當中。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