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孫中山辭職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3405
  滿清終於垮塌。

  但接下來的事情才是最麻煩的。

  孫中山曾經公開表示,隻要袁世凱推翻滿清,袁世凱讚成共和,願意遵守臨時政府頒布的法律法規,他就願意推舉袁世凱為總統。現在袁世凱終於做到了這一點。袁世凱信守承諾,逼得隆裕同意退位。

  之後袁世凱就公開表示自己擁護共和,把孫中山說的那些事情都完成。

  現在該是孫中山完成承諾的時候。

  不過對於同盟會很多人來說,就這樣把政權交給袁世凱,總是感覺不舒服。而且孫中山雖然要推舉袁世凱擔任總統,但他還是非常不放心袁世凱。

  畢竟對於革命黨人來說,怎麽都不會完全相信袁世凱。

  很多人都對於袁世凱的人品不相信。因為現在的革命黨人很多都對當年的戊戌變法是有好感的。因為現在的很多革命黨人,其實出身都是士紳階級。當年的戊戌變法不管是怎麽樣的,但是對於很多士紳來說,能夠增加自己權力的就是好的。戊戌變法提出的君主立憲製,很多地方士紳相當喜歡。因此在大家的心中,袁世凱就是那個當年背叛光緒皇帝的人。大家心中袁世凱是一個叛徒。

  這樣一個表裏不一,出賣人的,革命黨怎麽會相信他。

  所以就算讓袁世凱當總統,他們也要弄一個緊箍咒給袁世凱戴上。因此弄了一大堆限製袁世凱的條款。

  孫中山他們給袁世凱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點就是臨時政府的首都要放在南京,不能變化。第二點就是,新總統親自到南京到任的時候,現任南京政府的官員職務才會自動解除。在袁世凱到南京擔任總統之前,中國的事情依舊是南京臨時政府負責。包括孫中山也是如此。在袁世凱南下接任臨時大總統職務之前,孫中山依舊是臨時大總統。

  第三點就是臨時政府約法為參議院所製定,新總統必須遵守頒布之一切法製章程。也就是說南京臨時政府之前頒布的法令,還有馬上就要頒布的“臨時約法”,袁世凱必須要遵守。

  這幾個條件其實非常漂亮大,但也是非常幼稚。

  因為這幾個條款直擊袁世凱的軟肋。袁世凱的勢力在長江以北,在北方地區。特別是直隸、山東、河南是袁世凱的大本營。

  而南京不同。

  這裏是光複會當年的老巢,成立南京臨時政府之後,更是成為了革命黨的老巢。在江蘇地區,袁世凱基本上沒什麽勢力。如果袁世凱真的來南京上任,那麽他肯定是寸步難行。

  這是要架空袁世凱。

  比當初孫中山來到南京,更讓他放不開手腳。

  除了這個南京臨時政府也有一些新的任命。如任命胡瑛擔任山東都督,李烈鈞擔任江西都督、柏文蔚擔任安微都督、胡漢民擔任廣東都督等等。不過最受人關注的任命就是張學文擔任西南巡閱使,負責川湘滇黔鄂五省,還有西藏、廣西,總共七個省份。

  一下成為目前中國最有權力的地方勢力。

  當然這個任命也是為了得到同盟會西南支部的支持。

  非常漂亮。

  但說他幼稚是因為,他們把袁世凱當成是可以隨意拿捏的人物。袁世凱是何等人物,豈會乖乖的按照他們的意思。

  “少川,孫先生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慰亭的回複。隻要他同意,孫先生立馬辭職。然後推舉慰亭為民國大統領。”

  南北談判進入了尾聲。

  隨著滿清皇帝的退位,到了決定最後的時刻。伍廷芳拿著孫中山提出的意見,交給了唐紹儀。隻要袁世凱同意,那麽南北談判就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伍廷芳和唐紹儀的任務就會馬上結束。

  “秩庸先生,我會馬上發電報。”

  唐紹儀很不滿意孫中山的這些條款,但他還是要給袁世凱報告。讓袁世凱拿主意。

  …………

  “這群龜孫。”

  袁世凱拿著南京的條款,忍不住罵了一下。

  “真當老子是好惹的。他孫中山當總統的時候,他們是總統製。到了老子要當總統,他們就要弄什麽內閣製。還想讓我去南京當總統。”

  媽了個巴子。

  真是如此。

  孫中山當總統的時候,孫中山力主總統製。而同盟會的大部分人也都是同意總統製,宋教仁的內閣製根本就沒有成功。可是輪到袁世凱要當總統,孫中山立馬力主內閣製。而同盟會也都是讚成內閣製。

  這讓袁世凱大怒。

  真當老子是泥捏的。

  “慰亭,其實這個是虛的。”

  “哦?”

  “什麽總統製,內閣製。君權和相權,你說誰能夠勝利,要看的是什麽,還是實力。哪一方有實力,哪一方就壓倒誰。”

  對於袁世凱、徐世昌這些老式官員來說,讓他們去理解外國的製度,根本就不現實。不要說是袁世凱和徐世昌,就是天天研究憲政的宋教仁就能夠明白?

  就如有人說宋教仁,除了把外國的製度照搬到中國,其他根本不會。

  這就是中國的現實情況。

  所謂的共和、民主、憲政,這些東西自己都鬧不明白。中國才剛剛結束了兩千年的皇帝製度,中國的思想還停留在幾千年的觀念。

  這樣的情況之下,宋教仁的憲政夢想豈能成功。

  對於很多人來說總統製和內閣製的理解很簡單。

  總統製?

  就是總統說了算。

  內閣製?

  就是內閣總理說了算。

  但是如果有人敢在袁世凱這裏這麽說,袁世凱和徐世昌肯定扁你一頓。對於他們這樣的武人集團來說,狗屁總統製、內閣製,他們隻知道誰有實力天下就是誰的,隻知道誰的拳頭大就應該聽誰的。因為袁世凱是軍隊開始起家的,他的北洋軍勢力本身就是武人集團。

  對於袁世凱這樣靠著軍隊起家的人來說,最迷信的就是手中的實力。

  每一次的朝代末期,軍閥之間看的就是誰的拳頭大,誰的實力強。甚至在徐世昌看來,所謂的總統和內閣,就是以前漢朝時期的君權和相權的矛盾。

  君權和相權,誰比誰厲害,就要看誰的實力強。碰到漢高祖、漢武帝這樣的人物,相權是個什麽東西,丞相是什麽玩意。當然要是碰到朱元璋這樣的皇帝,丞相說廢就廢,說殺就殺。誰敢放個屁。但是皇帝如果碰到霍光這樣的人物,那就是皇帝也要看霍光的臉色。得罪了霍光,你就是皇帝也照廢不誤。

  不就是看誰的實力更強。

  “就是。一群書生,在國外念點破書,就來這裏瞎扯淡。他們懂個什麽東西。”

  袁世凱也是如此。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書生。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名聲不算太好,而且他畢竟之前是滿清高官。現在成立新政府,袁世凱也想要改變一下自己的名聲,也想要順利的接過權力大棒。如果不是如此,袁世凱早就發兵滅了南京這幫人。

  “慰亭,其實這幾個條款當中最不能同意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去南京接任總統。”

  “我知道。這群人想跟我玩釜底抽薪。”

  這種明擺的事情,袁世凱一看就知道。想讓袁世凱離開自己的老巢北京,去南京接受任命。這樣明顯的東西,他們也想得出來。

  “那你有什麽辦法沒有?”

  “簡單。”

  袁世凱冷笑。

  袁世凱的父輩是平定太平天國時候崛起的,袁世凱也是很年輕就開始從軍。二十幾歲就在朝鮮當太上皇,八國聯軍的時候帶兵在山東避禍。

  對於袁世凱這樣經曆過甲午戰爭、經曆過八國聯軍、經曆過戊戌變法、經曆過辛亥革命的人來說,南京那些人還是太過稚嫩。

  就這點手段也敢和自己玩。

  “回電,告訴他們,我同意他們的條件。讓孫中山趕緊給我辭職。”

  “是。”

  徐世昌聽到這句話,明白袁世凱已經胸有成竹,因此微微一笑。徐世昌和其他北洋大將不一樣。他和袁世凱算是亦師亦友,並不完全是袁世凱的屬下。

  正是因為如此,徐世昌和袁世凱交流非常平等。

  而且徐世昌之所以幫助袁世凱,除了兩個人的交情,就是因為徐世昌心中袁世凱是能做大事的。在徐世昌看來,袁世凱是他的明主。

  在他看來,能夠結束中國亂世的,也隻有袁世凱這樣的強人。

  有人說袁世凱是曹操。

  但曹操又如何。隻要能成大事,徐世昌就非常願意輔佐。

  “致電。讓仲珊帶著第五協剩下的部隊回到京城,太原交給盧永祥坐鎮。”

  “是。”

  想讓我下南京。

  哼哼。

  袁世凱手下很多,能力強的比比皆是。但最貼心的沒有幾個。除了趙秉鈞,就是曹錕。現在袁世凱有重要的事情找人幹,趙秉鈞不是軍隊的人。因此他隻能是召喚曹錕。

  有些私密的事情,或者說見不得人的事情,袁世凱無法交給段祺瑞、馮國璋他們。

  因為他們有他們的底線,他們有他們的想法。他們都是袁世凱部隊當中的頂級人物,袁世凱讓他們幹,他們有可能接受命令,但會和袁世凱出現矛盾。

  他們在北洋軍根深蒂固,實力強大。

  就是袁世凱也不想和他們出現矛盾。如果真的鬧翻了,他們是有實力帶走一大批人馬和袁世凱對峙的。因此有些事情不能交給他們。

  還是要交給自己最信任的曹錕。

  “好了,去見見各國領事。談談善後貸款的事情。”

  …………

  1911年11月5日,孫中山在南京臨時政府參議會當中正式宣布辭去臨時總統的職務。當然這個隻是辭職,在袁世凱正式就任臨時大總統之前,孫中山依舊要擔任他的臨時大總統職務。隻有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才會結束他的總統生涯。

  1911年11月9日,南京臨時政府的參議會投票選擇袁世凱為政府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