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西南衛生發展問題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3625
  “竹君姐,你怎麽到了長沙。”

  陳竹君。

  這位也是目前中國大名鼎鼎的女權領袖,名氣之大並不比唐群英小多少。

  其實現在的這些女權領袖,基本上都是出自於大家族。因為也隻有大家族才能夠讓女子讀書,也隻有讀書的女人才會感到社會的不公平,才會萌發改變目前男權社會的想法。

  那些貧窮的家庭,男孩子尚且得不到教育,更何況是女子。她們就算是感到不公平,也不會明白為什麽不公平,應該怎麽去改變這種不公平。

  所以能夠出來呼籲男女平等的女子,本身都是出自大家族、大富豪之家。

  陳竹君也是一樣。

  陳竹君是廣東人,她老爸是三品大員。也正是這樣的家庭,才能夠培養出陳竹君這樣的人物。和秋瑾、唐群英他們這些職業革命家不同,陳竹君這位女權領袖,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西醫。

  是醫生。

  在武昌起義之後的漢口保衛戰當中,陳竹君帶著一大批人參與救治傷員。甚至前線缺少擔架員的時候,陳竹君親自率領人參與救援。而且陳竹君指揮的,都是他帶來的女子軍。和武昌的女子軍合作,保障前線的後勤物資。

  因此對於這位,張學文是非常欣賞和佩服的。

  不過陳竹君和黃興的關係非常好。

  不是一般的好。

  黃興在黃花崗起義之後身受重傷,就是陳竹君把他打扮成是自己醫院的傷者,才避過清廷的追捕,逃到了香港。後來到了醫院黃興需要手術,醫院方麵需要家屬簽字,同意手術。

  陳竹君就讓徐宗漢代替簽字。

  徐宗漢也是民國奇女子。他本來很小就結婚,還有兩個孩子。可是夫君死了之後,徐宗漢沒有留在家裏,而是跟著自己的姐姐出去闖蕩,開始見識更廣闊的田地,最後進入了革命黨。

  徐家三姐妹,在革命黨當中赫赫有名。

  而其中的徐宗漢此人是真正的奇女子。

  他剛剛離開家庭,來到南洋參加革命。可是她剛到馬來西亞,不懂馬來語。但徐宗漢卻在短短半年時間馬來語已經是學的相當好,跟當地人隨意的交流。當時的徐宗漢是三十歲。

  後來孫中山和黃興到了南洋,徐宗漢去給他們翻譯。而南洋地區很多人都說廣州白話,也有不少華人華僑都說英語,而黃興說的是湖南官話。徐宗漢也聽不太明白黃興說的話。因此為了給黃興當翻譯,徐宗漢竟然是短時間之內掌握了湖南官話,還有英語等等。

  幾門語言說的非常出色,甚至可以同聲傳譯。

  當然這隻能說明徐宗漢的語言天賦。

  徐宗漢更加強悍的是,他在南洋一直做後勤工作。那就是運送炸彈給前線。可是幾次之後,她認為這樣太危險。從南洋買炸彈,再運進去太麻煩、太危險。

  因此開始自己買書研究炸彈。

  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徐宗漢就成為同盟會南洋分部那邊最出名的炸彈專家。怎麽製作炸彈,這麽拆炸彈,她都研究的非常通透。

  徐宗漢冒充家屬簽字,讓黃興順利手術。之後一直都是徐宗漢照顧受傷的黃興。

  黃興出院之後兩個人最後結婚。當時的黃興三十七歲,徐宗漢三十四歲。其實黃興還有原配妻子。徐宗漢此人帶著女子軍,在攻打南京的時候身先士卒,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民國女將。

  不僅僅是這一次,長沙起義之後,黃興在香港準備回國。但是當時查的比較嚴,黃興又是革命黨頭頭,根本就沒有機會離開香港。

  還是陳竹君。

  陳竹君讓黃興打扮成醫療員,而徐宗漢打扮成護士,以此逃避追捕,順利的離開香港。從香港坐船到上海,然後從上海到了武昌。陳竹君是跟著黃興來到武昌的。

  黃興離開,而陳竹君沒有離開,幫助張學文救治傷員。

  因此張學文一直認為陳竹君應該是在南京。畢竟陳竹君是廣東人,加入過孫中山的興中會,和黃興的交情匪淺。應該在南京才對。

  “南京那邊烏煙瘴氣,一群老夫子當官。我實在是受不了那裏的情況,所以來長沙看看。”

  張學文不是很明白。

  唐群英笑著道:“佩貞他們大鬧參議院的時候,竹君也參加了。不好繼續留在南京。”

  “哈哈。”

  張學文哈哈大笑。

  這群民國女將,把南京臨時政府的參議院鬧得是雞飛狗跳。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比較克製。但是隨著臨時約法的條款陸陸續續的開始討論,這群革命女將越來越暴力。

  到了最後這群人竟然是荷槍實彈跑到參議院,把那些參議院的衛兵都給打跑。然後親自進去參議院大鬧,鬧得那些議員一個個都跑了。

  甚至一些跑慢的議員,被這群女將拳打腳踢。

  反正事情弄得非常大。

  受到了很大的非議。最後連孫中山都隻能是親自出麵安撫這些女將。那裏麵就有沈佩貞,以及眼前這位陳竹君。那些議員有不少被這些女將施以拳腳。

  能夠成為參議院一員的,相比起革命黨,更多的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那些人哪一個都是地方上跺跺腳都能震動一方的人物,都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

  被女人打的鼻青臉腫,這是多麽丟人的事情。他們怎麽可能善罷甘休。

  張學文估計這位是被南京那些人給轟出來的。

  畢竟陳竹君和孫中山的關係好,救過黃興的命,還是馬君武的夢中情人。是同盟會地位相當高的人物,人脈相當廣。不好對他怎麽樣。隻能是轟他離開南京。

  “你笑什麽。”

  “沒有,沒有。竹君姐,男女平等喊喊口號不行、在臨時約法當中寫進去也沒用。”

  “你說什麽?”

  都說醫生需要冷靜,醫生需要穩重。

  可是陳竹君不一樣,這個時代的女權領袖都是如此。脾氣都非常火爆。當然如果不是這樣,他們也不可能不懼生死的出來革命。

  他聽到張學文的話,立馬就是大怒。

  “竹君姐,什麽參政權、平等都隻是口號。真正要改變男女不平等的局麵,還是需要一步一步真正的去改變。先是加強女子教育,然後加強對於女人的宣傳。還要有一大批參加工作的女子,這樣才能夠慢慢的改變現在的局麵。你們那樣鬧,其實沒有任何的作用。”

  “那你認為應該怎麽辦?”

  “如希陶姐,他就是我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的一員。她的任務就是為在湖南普及女子教育而努力。包括王昌國、張漢英她們都是在努力教育事業。隻有越來越多受到教育的女性走出社會,讓這些女人參與工作,才能夠改變現在的局麵。我們湖南的長沙據統計,現在女老師的人數已經達到三百人。”

  這是張學文一貫的主張。

  女人想要獲得平等,那麽首先要在經濟上開始平等。母係社會和父係社會的出現,都是和這個有關係。而女人想要在經濟上有所發展,必須要接受教育。

  等到一大批的女人開始在社會上擔當重要職位,大批的女人開始擁有自己工作,不需要依附男人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實現男女平等。

  “竹君姐,你也是如此。我現在已經準備在湖南成立一所醫科大學,還有一所護士學校。為未來大規模建造醫院培養人才。不過我現在缺少這方麵的人才,如果你過來幫我建造醫科大學、護士學校,你完全可以培養更多的女醫生、女護士。讓所有人都看看,女人也能工作、女人也能掙錢,而且不比男人掙得少。女人可以自己養活自己,而不需要靠男人。這樣就會讓更多的女人走出來,讓更多的女人明白,女子不比男人差。這才是辦法。”

  陳竹君心情不爽。

  因為她不是很同意張學文的想法。

  不過陳竹君一直致力於中國的醫學發展,因此對於張學文的提議有些怦然心動。和其他人不同,陳竹君是辦過醫院的。知道中國目前的情況。

  想要讓中國的醫學水平突飛猛進,需要的就是更多的醫科大學,培養更多的好醫生。而辦一個醫科大學,那需要的資金可是海量。

  本來教育就是如此。

  想要快速的發展教育,私人不管再怎麽投資也沒有用。因為私人資金永遠是有限的,他們就算再怎麽熱心教育,能夠培養的也隻有少數。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國家,大資本家並沒有誕生出來。更重要的是中國這麽大,教育需要的資金非常龐大,就算是江浙地區的富豪也無法完成這個任務。在中國能夠大規模的發展教育,隻有國家的力量才可以。

  張學文控製川湘滇黔鄂五省,是名副其實的西南王。有足夠的資金和行政力量,快速的發展這地區的教育。

  “你說你要辦醫科大學和護士學校?”

  “是。”

  張學文點點頭,然後道:“我已經任命伍連德博士為巡閱使下屬衛生部部長。讓他負責製定五省衛生發展計劃,計劃當中未來五年之內要建立三所醫科大學,兩所護士學校。每個市最少都要建立一所現代醫院。但我們缺少人才。竹君姐,如果你願意過來,那麽建立醫科大學、建立護士學校,就有你來負責如何?”

  陳竹君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女子西醫。在廣東地區辦過醫院,也辦過學校。在中國這樣的人可不好找。而且她本人在廣東影響力大、人脈廣,在香港、南洋那邊都有很多渠道。

  而且她本來就是醫生,這方麵認識的人肯定更多。稍微引進一些人,對於西南都是相當好的事情。

  “你讓我考慮一下如何。”

  陳竹君沉默一段時間,然後才緩緩地說了出來。

  說實話,張學文的提議陳竹君非常心動。陳竹君多年的夢想就是提高中國的醫學水平,可是她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差。而張學文就有足夠的實力實現這些。

  “好。竹君姐,我們西南等著你。”

  滿清倒台,馬上就是袁世凱上台。

  張學文需要積攢實力,需要積蓄力量。因此這段時間張學文準備不停的收攏各方勢力,來充實自己的力量。特別是隨著袁世凱的上台,集結在南京的很多革命黨,很多都會感到失望。

  到時候他們隻能是選擇投奔張學文。

  張學文要積攢實力。

  “好了,兩位。滿清皇帝退位,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我就先走了。”

  “怎麽,不見見你的妻子?”

  “回家每天都見。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