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正定起義軍代表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3349
  “裴知兄,西南銀行的總部就開在長沙。不過我手上可沒有錢,我隻能進行政策方麵的支持。就如五省所有的歲入,都會先存入西南銀行。財政支出,也需要西南銀行來轉賬。”

  辦一個銀行是需要本金的,而且數目還不少。特別是想要統領西南各省金融的銀行更是如此。以現在的情況,一個中央銀行如果沒有儲備黃金這些貴金屬,拿什麽辦理銀行。

  但現在張學文最缺的就是錢,是不可能給大筆錢支持辦銀行。至於黃金這樣的貴金屬,更是不可能支持。既然如此,張學文隻能是給政策方麵的支持。

  “足夠了。”

  李龢陽點點頭。

  李龢陽家族就是做票號發家的,而且是做到了中國最大規模的票號之一。當年天順祥最輝煌的時候,高官巨富都把錢存進天順祥。而且李龢陽還是留學歸來,因此李龢陽對於現代銀行的一些製度,還是非常了解的。

  “其實辦銀行也好,辦票號也好,隻需要一個東西。”

  “什麽?”

  張學文並不是學習經濟的,對於銀行的發展也不是很清楚。李龢陽這些人才是專家,真正的專家。正因為如此張學文才邀請李龢陽出山。

  “信用。”

  李龢陽很肯定的回答。

  “其實信用才是最重要的。做票號,最重要的就是信用。隻要讓人相信,我們有足夠的支付能力,讓他們對於我們有足夠的信任,那麽開銀行就成功一半。我們成立西南銀行,需要的也是信用,需要的是官府的信用,需要的是巡閱使你的信用。有信用作保證,白紙的作用也會和黃金一樣。”

  張學文點點頭。

  雖然張學文沒有銀行知識,但也知道一些。就如很多國家需要用黃金這些貴金屬作為儲備,才能夠發行貨幣。因為沒有這些儲備,貨幣就是一張廢紙而已。大家不會詳細你。

  可是新中國的時候,國家根本就沒有黃金儲備,照樣可以發行貨幣。而且貨幣很快就受到大家的肯定。

  靠的隻有一個。

  那就是國家信用,靠國家信用發行貨幣。其實黃金儲備,也是一種保證,一種信用,或者說是一種擔保。但當一個國家有足夠的信用的時候,就不需要黃金這樣的貴金屬作為儲備。

  隻要讓大家相信,給大家信心,那麽就算沒有黃金儲備,一樣可以發行貨幣。

  這就要看百姓對你的信任,對政府的信任。

  “那麽怎麽增加信用。”

  “綁定。”

  “具體一點。”

  “把新政府的信用和銀行綁定起來。要讓大家知道,除非新政府破產,不然西南銀行就不會有任何問題。新政府要給他們足夠的信心,要讓他們知道,新政府有足夠的支付能力。也就是說,隻要新政府沒有問題,那麽銀行就不會破產。而且要保證,銀行如果沒有錢支付,新政府就會支付。這就是綁定。”

  張學文沉默。

  想起了後來。就如中國的普通百姓存錢,對於四大商業銀行非常相信。他們口頭上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誰都可以破產,四大商業銀行不會破產。因為國家會托底。

  這就是典型的國家信用和國有銀行綁定的結果。

  大家隻要對於國家信用有信心,那麽不管任何的風吹草動,大家對於四大國有銀行有信心。不可能認為他會破產。雖然後來出來各種各樣的支付手段,也因為四大國有銀行服務問題等等,大家的存錢、投資渠道越來越多。

  但如果找一個最穩妥的,大家肯定還會信任四大國有銀行。

  這就是政府的信用。

  現在成立西南銀行,如果有大筆的錢作為後盾,那麽沒什麽問題。但沒有錢的時候,就需要政府給他做後盾。

  “你給幾個建議。我們怎樣做,能讓大家相信我們。”

  張學文很謙虛。

  李龢陽這些人才是內行人,多聽聽他們的意見沒有壞處。雖然張學文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兼聽則明。

  “其實隻要繼續打勝仗,就是最好的信心。不過這個是巡閱使考慮的問題。其實新政府隻要表現出新政府有足夠的錢,就能夠給大家信心。或者新政府可以邀請幾個富商把錢存進銀行。”

  張學文沒有說話。

  李龢陽就繼續道:“我聽聞目前湖南重新丈量土地。”

  “對。”

  丈量土地可不是鬧著玩的,也不是一件小事情。為了丈量土地,張學文把武昌新軍那邊學習測繪的學生,差不多都派到湖南。

  參與丈量土地的,有上千人,甚至多的時候能有幾千人。

  “光緒十九年的時候,湖南這邊有過一次簡單的耕地丈量,當時的湖南大約有四千萬畝的耕地。我想這二十年應該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新政府隻要公布,新政府擁有的田地,那麽就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原來的官田、旗田、學田等等加起來應該不是小數目。幾百萬畝應該是有的,這可是一大筆錢。”

  另類的抵押。

  李龢陽是告訴張學文,把這些新政府控製的田地作為抵押,來增加大家的信心。

  官田也有省政府控製的田,也有下麵各縣控製的官田。然後就有那些旗人跑馬圈地的旗田,也有書院和州縣官辦學校所用的田地,算是學校教育的支柱收入。

  張學文把這些東西都收歸新政府,絕對是一大筆田產。肯定會有幾百萬畝,這要是賣出去會有幾千萬銀元。這可不是小數目。

  “我明白你的意思。”

  張學文點點頭,道:“這事情我都同意。但必須要盡快的成立西南銀行,整合五省財政。現在的財政情況太混亂,民間的借貸也太過無序。這些必須要整治。千萬不要把西南銀行當成是普通的商業銀行。裴知兄,成立西南銀行不是為了掙錢,這一點希望你明白。”

  “我知道。”

  李龢陽笑了笑。

  西南銀行,就不是普通的銀行。這是要製定行業規則的官府機構。李龢陽豈能不明白。西南銀行並不是商業銀行,雖然有一些商業行動,但更多的是官府機構。

  “蹬蹬——”

  “巡閱使。”

  鄧漢祥蹬蹬,非常急促的進入張學文這裏。鄧漢祥年輕,但卻是一個非常穩重的人。但這一次卻是如此急促,不顧張學文和李龢陽談事情,還是徑直來到了張學文這裏。

  “出什麽事情了?”

  “平涼鎮守使程潛派兵護送一隊人來到了我們這裏。”

  “誰?”

  程潛剛剛擔任平涼鎮守使,應該是忙著整頓軍隊才對。怎麽會有空派兵護送人。到底是誰有這樣的地位,讓程潛派兵護送。

  “白毓昆。他說他是正定起義軍的代表,希望能夠見巡閱使。”

  “白毓昆,正定起義軍的參謀長?”

  “就是他。”

  張學文立馬站了起來。

  正定起義因為正好在京城附近,而且是北洋軍嫡係二十鎮兵變。所以當時很受重視,連張學文也是關注了好一段時間。隻不過他們計劃不縝密,原定的幾個起義部隊臨時叛變。

  所以沒能夠占領正定,反而是被潘榘楹阻在了正定。而後北洋軍幾路人馬合圍這支部隊。最後這支部隊從正定後撤,進入了山西。

  然後他們的消息時有時無。沒想到白毓昆來到了這裏。

  “裴知兄,我有事情,很是抱歉。”

  “巡閱使,你忙你的。”

  “好。”

  張學文戴上帽子,然後對鄧漢祥道:“走,去見見他。”

  “是。”

  …………

  風塵仆仆。

  白毓昆他們真的是如此。從正定出發,他們繞過太原,穿過陝西進入延安。從延安進入慶陽府,最後來到了平涼,見到了程潛。

  這一路非常不好走。

  本來西北這邊的路很差,而且幾個人都不是西北人。很多都是直隸本地人,第一次進入西北,真是千辛萬苦。這一路上鹿鍾麟表現出他出色的能力。

  帶領部隊不僅要避開北洋軍,還要避開很多土匪部隊。從正定出發,用了足足十八天的時間,他們才來到這裏。

  鹿鍾麟他們是軍人,還能夠忍受。

  但白毓昆是一個文人,跟著他們走了一千多公裏,身體完全是在打顫。臉龐消瘦的隻能看到眼睛,眼睛直接凸出來。

  可是白毓昆不能休息,也不敢休息。

  他一定要見到張學文。來的路上,他已經是聽到了消息。正定起義軍已經是進入了山西。北洋軍第三鎮曹錕的部隊,已經開始尾隨他們,一定要殲滅他們。

  雖然他們的消息偶爾傳來,但都沒有好消息。幾次和北洋軍交手,最後都沒有占到便宜。

  白毓昆著急。

  畢竟那是兩千人的部隊,是兩千活生生的生命。白毓昆不能不著急。他一定要見到張學文,一定要說服張學文派兵接應他們。

  就在他坐臥不安的時候,張學文在鄧漢祥幾個人的陪同之下,走了進來。

  白毓昆一下就發現了張學文。

  畢竟現在的張學文已經不是無名小輩,各大報紙上都有張學文的照片。白毓昆一下就發現張學文,因此立馬小跑過去。

  鄧漢祥看到白毓昆跑過來,立馬上前攔住白毓昆。

  “鳴階,不要如此。”

  張學文拉住了鄧漢祥。白毓昆來到張學文這裏,抓住了張學文的雙手,顫抖道:“巡閱使,你要救救他們。你一定要救救他們。”

  說著說著,白毓昆真的挺不住,一下就倒了下去。

  真的如此。

  白毓昆一直在等待,等待張學文。正因為如此才會勉強保持精神。可是當看到張學文之後,心情一激動,就再也挺不住,隻能是暈了過去。

  “鳴階,趕緊送他去看病。讓護送他的人,過來見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