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妥協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763
  “不過周將軍的話,我非常讚成。甘肅不能亂,甘肅一亂,整個邊疆都會不穩。”

  周務學說的,張學文必須要考慮。

  真的是如此。

  甘肅連接新疆。新疆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地方。不是因為這裏的獨立勢力,而是因為這裏有俄羅斯、英國幾個列強的勢力。

  中國太大。

  對於歐美列強來說,中國雖然非常落後。但最起碼還是有一個統一的政府,而且中國實在是太大。想要一口吞下去,必然噎死他們。

  因此爭奪每個地方,都需要慢慢來。

  他們有一個方法是一樣的。那就是扶持國內的一些地方實力派,以他們作為代表人,增加自己的影響力。然後慢慢的讓他們脫離中國。

  蒙古如此、東北如此、新疆如此、西藏也如此。

  這些地方背後都有列強勢力。

  甘肅一亂,很容易連帶著新疆也會亂。張學文也必須要考慮這一點。雖然張學文有實力強占甘肅,但張學文不能成為千古罪人。

  真因為甘肅的原因讓新疆脫離中國,那是要留下千古罵名。

  “那巡閱使的意思是……”

  李鏡清忍不住問了問張學文。

  “秦州起義必須要承認他的正當性,他的合法性,他的重要性。”

  “這個沒問題。”

  李鏡清點點頭。秦州起義就算是南京那邊也不敢否認。畢竟這可是張學文親自參與的,他們雖然支持趙惟熙擔任甘肅都督,但也不敢否認秦州起義是革命黨起義。

  而且黃鉞也不是無名小卒。

  他本人在同盟會也有自己的人脈。豈是能夠輕易否定的。因此南京方麵的意思本來就是希望黃鉞他們加入趙惟熙的甘肅政府當中。

  “黃鉞擔任甘肅警察廳長,王汝翼擔任甘肅教育長,魏紹武擔任秦州鎮守使。”

  李鏡清並沒有立即回答。

  因為這樣的任命,本來是需要趙惟熙這個甘肅都督任命。不過李鏡清對於趙惟熙有些不滿,加上李鏡清也是一個眼高於頂,脾氣不是很好的人。

  因此想了想之後,李鏡清認為這點事情自己還能做主。

  反正張學文要的也不多。才是一個小小的警察廳長,一個秦州鎮守使,還有一個教育長。相比起趙惟熙要擔任的甘肅都督來說,都是小職位。因此點了點頭,道:“這些條件我都可以做主答應。”

  “好。”

  但張學文很快道:“這些隻是為了秦州起義的地位問題。接下來的才是重要問題。既然是革命政府,就必須和滿清完全劃清界限。任何官員,都必須要剪辮子。而且革命政府,就需要一些革新。新政府要有新政府的樣子。同樣軍隊也是如此,要有嚴格的紀律。”

  張學文說了很多。

  新政府必須要有新氣象。趙惟熙的統治基礎,除了支持他的幾個回族武裝,就是這些舊官僚。張學文要來一個釜底抽薪。

  但是張學文這些條件,聽在李鏡清的耳朵當中,卻是相當讚成。

  李鏡清本人雖然隻是同情革命黨,但他卻很讚同改變現在的情況。其實李鏡清這一批很多官員,都是深受當年洋務運動,以及後來新思想的影響。

  他們這些四十歲上下的官員,不管是支持革命黨還是反對革命黨,都認為國家要發展必須要發展洋務。因此對於張學文提出的政府部門的改良問題,他從心底裏支持。

  因此他是連連點頭。

  而張學文關於軍隊的問題,周務學也是非常讚成。因為張學文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軍隊不是某個人的。而且現在軍隊的軍紀太差。

  特別是西北這邊。

  甘肅這邊在長沙起義之後,也是接連爆發了好幾次的革命黨起義。但馬安良在鎮壓這些起義的時候,燒殺搶掠,和土匪沒有分別。

  這都讓周務學很是看不慣,隻不過他無法領導他們而已。

  因此張學文對於軍隊軍紀的看法,周務學非常讚同。但周務學很有自知之明,自己隻是一個軍人。這些事情他不能決定,隻能是趙惟熙決定。

  可是李鏡清不同。

  雖然趙惟熙擔任甘肅都督,但李鏡清從內心當中是看不起趙惟熙。因此他很直接道:“巡閱使,你的這些條件我代表甘肅都督全都答應。”

  “那好。”

  張學文站起來,伸出手道:“我的條件也就這些。隻要甘肅方麵簽字,同意這些條件。我立馬承認趙惟熙甘肅都督的位置。”

  “好,巡閱使。我代表甘肅方麵簽字。”

  “那太好了。”

  李鏡清是趙惟熙的代表,在張學文帶來的談判內容當中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等到簽完之後,李鏡清立馬站起來,道:“巡閱使,我們立馬去跟蘭州聯係,把這份談判報告交給他們。”

  “好。”

  李鏡清性格很急,立馬就拉著周務學走出去。張學文看著李鏡清的樣子,笑了笑道:“李鏡清此人性格太急,而且自視甚高、目中無人。隻要回去擔任民政長,就一定會和趙惟熙發生衝突。”

  張學文雖然隻是短短幾天的接觸,但已經感受到了李鏡清的脾氣。

  這是一個脾氣很大的人。

  而且很自傲。剛剛談判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事情並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但他都是一力承當,最後代表趙惟熙簽字。根本就沒把趙惟熙放在眼中。說好聽是有魄力,說難聽就是獨斷專行,目無上司。

  如果趙惟熙看到這份談判結果,估計氣炸了肺。

  這樣的人,一般人肯定是接受不了。

  “可他是大才。”

  旁邊的何成濬接了話,然後道:“我在京城的時候,就聽說過他的名字。此人能文能武,碰到突發危機的時候,所有人都指望他。因為他能夠迅速找到其中的問題,解決事情。在東北的時候,趙爾巽也好、徐世昌也好,都非常器重他。很多事情解決不了,都會讓他一個巡防營統領去解決。”

  “他真那麽厲害?”

  “是。他在東北擔任巡防營統領,他的部隊表現不比那些新軍差。你可能也聽說過,吳祿貞多大的名氣,眼光多高。可是麵對李鏡清,也會是非常尊敬。沒有兩把刷子,怎麽可能讓吳祿貞另眼相看。”

  “大才,脾氣也大。”

  張學文點點頭。

  有些大才,自視甚高,脾氣很大。就如李鏡清認為吳祿貞目中無人,看的有些討厭一樣。烏鴉落在自己頭上,李鏡清自己沒發現自己和吳祿貞有一樣的毛病。

  “關於他的脾氣,關外沒有人不知道。脾氣上來,誰都敢罵。因此很多人都說,他隻能當一把手,不能當二把手。”

  “哈哈。”

  張學文哈哈大笑。

  隻要是人才就行。張學文現在就怕沒有人。曆史上袁紹手底下的田豐,被對手稱為“剛而犯上”。脾氣很不好,喜歡冒犯袁紹。最後死在了監獄。

  可是他能力卻是牛叉。

  幾次給袁紹的建議,都是相當正確的建議。不僅幫助袁紹平定河北,而且和曹操打仗開始,給袁紹很多出色的建議。如果袁紹采納他的建議,官渡之戰說不定就不會是慘敗的結果。張學文未來如果入主甘肅,就絕對會器重人家李鏡清。

  脾氣壞,怕什麽。

  目前張學文手底下,也不是沒有脾氣不好的人。

  隻要能幹事,隻要能幫助張學文穩定地方。脾氣不好,忍一忍就過去了。

  …………

  張學文和何成濬兩個人討論李鏡清,李鏡清卻是急衝衝的來到了送信的馬隊這裏。蘭州到安定隻有兩百裏路,快馬加鞭半天就可以到達。

  李鏡清要把簽訂好的合約送到趙惟熙手中。

  “鑒亭先生,剛才你答應的是不是太快了。”

  周務學一直沒有機會說話,現在兩個人單獨在一起,他就開口。

  周務學不擅長玩心機。

  但這個隻是周務學一心想著自己的事情,並不是說周務學缺心眼。相反周務學能文能武,很多事情隻要他想,還是能夠想明白的。

  張學文提出的條件,周務學也很讚同。特別是關於軍隊的問題,很多都和周務學自己想的不謀而合。

  並沒有太過分的地方。

  但李鏡清和周務學兩個人隻是談判代表,並不能隨意的同意對方的條件。畢竟兩個人是代表趙惟熙過來談判,最後的答案需要趙惟熙同意。

  周務學自己看來很好,但周務學知道這些條款對於趙惟熙卻不是那麽容易答應的。

  可是李鏡清這樣大包大攬,並沒有和趙惟熙商量,這並不是一個談判人員應該做的事情。

  “本齋兄,剛剛出來的時候,你有沒有看他們的軍容,看他們的軍隊。”

  說到軍隊,周務學變得很嚴肅,道:“武器精良、士氣很高,有幾個部隊應該是從戰場上下來的。甚至我看到了一些機槍部隊。戰鬥力應該很強。”

  和張學文一起駐紮在安定的,戰鬥力最強悍、武器最好的部隊是季雨霖的部隊。因為是從警衛團發展而來。而且漢口保衛戰的時候,季雨霖的部隊也是參加了戰鬥。

  後來為了發展成一個旅,可是補充進來不少雲南講武堂的學生。

  另外一個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就是胡景翼的部隊。這支部隊,可是從動打到西,在潼關打過河南軍隊,在鳳翔打過甘肅軍隊。

  之前武器裝備不好,得到張學文的支持之後,武器裝備也不差。

  除了他們的部隊,劉建藩的部隊是貴州新軍改編而來。在湖北跟北洋軍交過手,武器裝備也不差。畢竟是貴州新軍出身。

  甘軍因為常年在西北,平定各種暴亂,所以軍隊戰鬥力很強。可是看到張學文的部隊,周務學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

  可能不如北洋軍,但在其他部隊來說,還是相當出色的軍隊。

  甘軍其實也不差。但甘軍有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武器缺乏。如果武器充裕,那麽陝甘地區的部隊,還真不懼其他部隊。而張學文的部隊,武器準備很好。

  “這裏是一個大軍營。我剛剛簡單計算了一下,這裏的兵馬足足有萬人上下。現在駐紮渭源的程潛部隊有七千人上下。另外張學文還派兵占據平涼府和慶陽府,估計還有七八千人的部隊。這麽多部隊,我們的談判慢一點,他們就會進入蘭州。這麽多部隊,一旦打起來就會是一鍋粥。”

  “可是我們是代表趙大人來談判的。沒經過他的允許,你就簽字,會不會不太好。”

  李鏡清的意思周務學明白。

  但李鏡清私自和張學文簽字,大大的得罪趙惟熙。

  李鏡清搖搖頭,道:“我來這裏,不是趙惟熙的私人代表,我是代表甘肅六百萬民眾來這裏談判的。我是為了甘肅大局,我是為了甘肅不出現生靈塗炭,才會自告奮勇。張學文的條件並沒有過分之處,都是為了甘肅好。”

  “為了消弭一場戰爭,我們也要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