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同盟會西南支部高層會議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945
  “鼠目寸光。”

  張學文看著電報,忍不住怒罵了一下。

  “宋鈍初還真以為以後弄個內閣,就能夠限製總統。他真是把我們國家的軍閥看的太善良。袁世凱是什麽人。豈是他能夠掌握的。”

  “不過他們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北洋軍真的很強大。”

  楊庶堪也是憂心忡忡。

  這一次來武昌開會,知道漢口保衛戰的情況之後,很多人都非常驚訝。開始隻是以為漢口保衛戰勝利,大家都感到非常高興。

  但知道傷亡情況,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

  僅僅是應付敵人的兩個鎮,而且真正參與進攻的還不到兩個鎮人馬。但給革命軍造成了兩萬的傷亡。這樣的情況,讓不少人真的感受到一些畏懼。

  楊庶堪就是如此。

  整個川湘滇黔鄂才有多少軍隊。

  北洋軍核心就有七萬人,如果加上一些其他北洋軍隊,包括如二十鎮、第二混成協這樣的軍隊,北洋軍的實力就超過十萬。這也是大家擔心的原因。

  傷亡比是一比四。

  意思不是說要擊敗北洋軍,需要有四十萬軍隊。可是四十萬軍隊,川湘滇黔鄂五省豈能養得起。所以來武昌開會的很多同盟會西南支部的高層也非常擔心北洋軍,畏懼北洋軍。

  “紙老虎而已。”

  對於有些人畏懼北洋軍,張學文雖然生氣,但可以理解。因為就是張學文本人對於北洋軍也有一些畏懼。但也僅僅是如此而已。

  張學文是一個組織的老大,是一方勢力的代表人。

  別人可以畏懼,別人可以害怕,張學文不行。就算張學文心裏害怕,心裏畏懼,也絕對不能表現出來。因此張學文笑著道:“北洋軍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他們也有他們的問題。並不是不能戰勝的。或者說北洋軍的漏洞很多,整體來說北洋軍根本不占優勢。”

  “現在北洋軍最大的問題是缺錢。這麽多省份脫離滿清,清朝的財政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北洋軍那麽多軍隊,哪裏有那麽多錢。北洋軍是用錢喂出來的,一旦沒有軍餉,就是袁世凱也很難驅動。說不定他們自己部隊都會嘩變。現在朝廷哪裏有錢,除非袁世凱查抄那些滿清貴族的家產。”

  “在一個就是北洋軍要看的地方太多。他要處處設防,兵力看起來很多。但是放在中國這麽大的地方,十萬?完全不夠看。不要說十萬,中國這麽大的地方,就算是二十萬、三十萬都不夠。”

  “再者,袁世凱的統治地區不穩定。他雖然是進入了山西,但山西革命黨實力不錯。而且山東雖然取消獨立,但山東那邊的革命黨活動還是很頻繁。再者東三省也是如此。這些地方不穩,袁世凱也需要穩住他們。”

  “然後他西麵有陝西和山西,他的東麵有江蘇和安微。正麵還跟我們對峙,他們能有多少部隊要處處設防。”

  聽著張學文的話,很多人都是點點頭。

  北洋軍強大,但他不是沒有缺點,不是沒有缺陷。

  北洋軍最大的缺陷就是他的防區太大。左左右右都有革命軍,而他的統治地區也有革命黨活動。

  “而且曆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滿清的滅亡是曆史的必然,不要說是一個袁世凱,就是曾文正公、左文襄公他們都複活,也擋不住這個潮流。我們身後有那麽多人支持,難道還害怕北洋軍。”

  “是啊。”

  劉公點點頭。

  “北洋軍是強大,但我們當年倡導革命的時候,滿清更強大,我們的實力也更弱小。可是我們也努力了這麽多年,現在眼看就要成功。難道就因為北洋軍的強大,就跟他妥協。最起碼我們現在擁有十萬軍隊。”

  “就是。”

  李根源也是附和。

  “北洋軍又如何?我們傷亡兩萬將士,難道就是為了和袁世凱妥協,把總統位置給他?這絕對不行。而且袁世凱的北洋軍精銳在漢口也有五千人的傷亡。”

  “我們同意,但我們身後十萬將士不會同意。”

  雖然軍隊會議結束,但是有些軍隊高級將領還是要參加接下來的同盟會會議。就如第一軍軍長張其鍠,第二軍軍長羅佩金,第三軍軍長朱慶瀾等等。

  這一次說話的是羅佩金。

  羅佩金的第九師,這一次也是跟北洋軍交過手。不敢說損失慘重,也是狼狽不堪。當時也出來了幾千人的傷亡,很多都是跟著他從雲南來到湖北的將士。

  因此聽到南京那邊跟袁世凱談判,而且隻要袁世凱反正,就給他一個總統的位置,心中非常生氣。

  死傷這麽多人,難道最後還要讓袁世凱當總統。

  所以他直接這樣道。

  “是。十萬將士不會同意。”

  朱慶瀾也表態。

  “報告。”

  “講。”

  “我們的將士死傷嚴重,就是為了我們的革命政權。為了我們的革命,為了共和,我們的將士願意付出獻血和生命。但是如果有人背叛革命,我們決不答應。”

  張振武站起來進行表態。

  現在的張振武,也是軍方大佬人物。他本來脾氣就不是很好,聽到南京那邊的事情,心情當然不好。甚至說道最後,他直接拿出腰裏的手槍,放在會議桌上。

  “誰要是背叛革命,要和袁世凱談判,要讓袁世凱當總統。老子的搶不認人。”

  “春山兄,把槍收起來。這是開會,掏槍算怎麽一回事情。”

  張學文看到張振武連搶都掏出來,因此立馬斥責張振武。這裏是什麽地方,這可是同盟會西南支部高層會議,幾乎所有的革命黨大佬都在這裏。

  “巡閱使,我就是氣憤不過。我們死了多少人。武昌起義那天晚上,我們就死傷超過五千人。之後的漢口保衛戰,我們又犧牲了那麽多好同誌。他們很多人才不過二十來歲,有的甚至還不到二十歲。年紀輕輕,卻犧牲在了戰場上。為什麽,他們為什麽。”

  張振武脾氣不好,還有一些官迷。但心中是有熱血的,看到那麽多一起革命的同誌犧牲,他的心情怎麽可能平靜。因此他是越說越激動。

  “現在我們的革命還沒有成功,有些人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分功勞,想要拿到好的官位。為了自己的前途,想要跟袁世凱合作。他們對得起死去的同誌們嗎?”

  幾個軍方高層的表態,加上張振武這樣激烈的態度,讓本來想要說什麽的一些人把話吞了進去。因為張振武的反應太激烈。

  這要是誰說反對的話,看張振武的樣子是要直接動槍。

  “春山兄,沒有人要跟袁世凱合作,沒有人要背叛革命。大家隻是在找一個最適合的方法救中國而已。把槍收進去。”

  “是。”

  張振武脾氣不好,但還是懂得現在是什麽場合。所以把槍揣了回去。但還是冷著臉掃了一下會場。

  “貞一兄,以後要記住。不管是什麽級別的會議,不管是什麽級別的官員,誰也不能帶槍進入會場。在會場隻有保衛人員可以配槍。這以後就是鐵律,開會帶槍算怎麽回事。”

  “是。”

  劉靜庵已經成為同盟會西南支部的臨時秘書長,代替譚人鳳的工作。這一次的會議就是劉靜庵籌備,也是他主持的。

  張振武聽到張學文的話,想要說什麽,被上麵的劉公嚴厲製止。

  張振武今天倒是出了風頭。但這對於張振武很不好。畢竟在座的都是同盟會高層領導。如果張學文未來有一天能夠問鼎天下,那麽在座的很多人都會是決定中國未來的政府高層。你在他們麵前掏槍,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這些人當中,稍有幾個人使點壞,也夠張振武喝一壺的。畢竟張振武隻是軍方高層,雖然是位高權重,但又沒有自己的嫡係部隊。一旦出什麽事情,都沒有人能夠救他。

  劉公知道張振武脾氣不好。但大家多年的朋友,他不希望張振武因為這個狗脾氣,未來受到什麽打擊。所以趕緊製止張振武繼續發言。

  “那我就以同盟會西南支部負責人的身份表示,我們絕不接受南京方麵的意見。我們可以和袁世凱談,但原則問題絕對不能讓步。滿清皇帝必須退位,如倪嗣衝這樣的劊子手必須嚴懲。袁世凱必須要接受共和,他的北洋軍必須要接受我們革命軍的整編。不然我們斷然不會和袁世凱握手言和。”

  “好。這件事情就這麽決定。我們接下來繼續我們的會議議題。我同盟會會員的行動準則,需要遵守的紀律。戰時和戰後的紀律不同,現在要下發的就是以後的問題。”

  張學文可不希望,同盟會西南支部和同盟會本部一樣成為一盤散沙的組織。不僅僅是組織問題,還有對於會員自身的管理也太差。

  就如著名的“楊梅都督”陳其美。

  革命之前,你天天泡在妓院沒有問題。畢竟你利用這樣的環境,可以開會、拉攏人都行。現在你都革命,成為一方大員,你還天天在青樓。

  這就讓很多革命黨看不慣,你是不是革命黨。

  其實這個問題在其他地方都很嚴重。抽大煙的,逛妓院的,納小妾的,一個比一個嚴重。在川湘滇黔鄂也是如此。這些東西同盟會本部可以看著不管,但是在這裏不行。

  因此張學文是做了一個很詳細的同盟會會員準則。

  既往不咎,下不為例。

  曆史形成的,張學文不追究,也不能追究。但是誰要是在下發這個準則之後,還敢犯案的,就要重重處理。

  “我們是革命黨,不是會黨拜碼頭,也不是土匪組織。既然是革命黨,就要有革命黨的樣子。讓百姓看看我們革命黨和原來的那些官老爺有什麽不同。不要披著革命黨的外衣,幹的事情和原來那些官老爺一樣。現在我下發的會員準則,大家好好看看。對於裏麵的條款有異議的,在會上就說出來。等到正式確定,我不管他官有多大、資曆有多深,該處罰就處罰、該開除就開除。沒什麽商量餘地。”

  這裏的很多條款,畢竟是關係到自身。

  因此這個會議討論的非常激烈。幾乎是逐條逐條的進行辯論。從早上開始開會,一直到下午四點鍾,這份條款才徹底通過。

  “既然通過,我們同盟會西南支部就成立總監察處,劉公擔任總監察處的總監察。在川湘滇黔鄂五省立馬成立同盟會各省監察處。為了防止營私舞弊的情況出現,各省包括各市各縣,監察處的負責人絕對不能是本地人。這是鐵律。”

  “既然是同盟會總監察處,那麽這個部門能管其他人嗎?”

  有個人就提出了問題。

  張學文搖搖頭,道:“他是我同盟會的總監察處。他隻管同盟會會員的問題,其他的事情不在他的管轄範圍。”

  本來張學文是希望劉公負責同盟會會員的監察,還有關於五省官員的監察。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後麵的責任。這是黨內的機構,管同盟會自己就可以。

  至於管五省官員,那就另外設立一個部門。

  “總指揮。”

  在開會中間,鄧漢祥悄悄地來到張學文身邊。

  “鳴階,什麽事情。”

  “孫中山馬上就要回國。電報說三天之後他就會到上海。”

  “知道了。”

  張學文點點頭,然後輕輕地拍了拍桌子,道:“大家靜一下。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總理三天之後就會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