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劉靜庵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4298
  “貞一兄,身體如何?”

  “好多了。”

  靜養快一個月之後,劉靜庵的身體好了很多。比開始見到的時候,臉色也好看很多,身上的肉也多了很多。現在看起來才像是那個勇往無前,不懼生死的劉靜庵。

  現在的劉靜庵已經可以到外麵曬曬風。

  劉靜庵最大的問題是在監獄裏麵拷問太嚴重,身體虧損太嚴重。現在需要的就是不停的養,養自己的身體。不然就算出院,也會影響他的壽命。

  因為劉靜庵的身體這一次受到太大傷害。

  “外麵這麽熱鬧,我們打勝仗了?”

  北洋軍的撤退,讓整個武昌都沉浸在喜悅當中。這裏麵包括同盟會這些革命黨,也包括武昌本地人。畢竟一旦戰火真的燒到武昌,到時候武昌也會波及。

  武昌的這些士紳是最不希望打仗的。

  因為那樣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利益。像北洋軍一旦真的攻入武昌,那麽就算不屠城,也肯定會以抓捕革命黨的名義,好好地搶一番。

  軍紀?

  對於這些朝廷軍隊的軍紀,地方士紳是根本不會相信的。就如當年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他的湘軍攻破南京之後,那是一車一車的往外拉東西。

  在太平天國時期崛起的那些湖南士紳,哪一個不是這樣發家的。地方士紳是不會相信這些軍隊,就算他們是北洋軍這樣的正規軍,也一樣如此。

  因此現在聽到北洋軍後撤,就算是這些人也是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武昌終於不用打仗。

  “算是吧。”

  張學文苦笑著回答。

  “我們的漢口保衛戰算是勝利。經過二十多天,袁世凱和北洋軍主力已經後撤,離開漢陽府。可是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傷亡近兩萬。”

  “兩萬?”

  劉靜庵的臉上浮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劉靜庵是被兩萬的數字給驚訝住了。因為實在是太過慘重。

  “是,兩萬。現在我已經把武昌、漢口、漢陽幾乎所有的醫生都聚集起來,還是不夠處理我們的傷員。已經緊急動員湖南那邊,也已經往江浙地區發了支援的邀請。”

  “他們是英雄。”

  劉靜庵雖然身體恢複很好,但畢竟身體受到很大的打擊。一個人站起來其實很困難,但他還是站了起來,望了望漢口的方向。

  “貞一兄,你身體還沒有恢複。情緒不要太激動。”

  “沒事。相比起他們,我這點又算什麽。我真是痛恨我的身體,未能夠為革命有更多貢獻。對了子清,北洋軍為什麽撤了?”

  劉靜庵有些疑惑。

  北洋軍既然造成革命軍兩萬人的傷亡,那麽武昌這邊肯定是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劉靜庵雖然在監獄多年,但也知道南方其實並沒有多少軍隊。兩萬人,對於南方來說,已經是非常重大的傷亡。因此劉靜庵有些疑惑,北洋軍為什麽不繼續攻擊,反而是選擇後撤。

  “我們不好受,他們也不少受。雖然我沒有具體的數字,但他們的傷亡也有幾千人,估計超過五千人以上。這對於北洋軍來說也是很大的傷亡。而且重要的是,現在各省紛紛獨立,袁世凱也不能隻對付我們一方。就在前兩天東北的吳祿貞、張紹曾、藍天蔚三個人發動起義,要推動關外獨立。”

  劉靜庵對於現在的情況不是很了解。

  畢竟他身體不好,這段時間雖然有很多老朋友過來看他,但也隻是講講一些其他的。因此張學文簡單的介紹了現在的情況。

  “哈哈哈。子清,看看這就是我湖北三傑。”

  劉靜庵很自豪的跟張學文介紹。

  “對,我對他們也是久仰大名。”

  湖北三傑。

  在湖北大名鼎鼎。吳祿貞、藍天蔚,還有目前去德國考察軍事的陳宦,三個人被譽為是湖北三傑。是湖北軍界名氣非常大的三個人。

  對於他們張學文也是如雷貫耳。

  “關外畢竟是滿清的龍興之地。而且隻要出山海關,一路直接就是京城。袁世凱有些著急,應該是著急回去處理這件事情。”

  “那就好。”

  “貞一兄,要好好養身體。我準備一個月之內在武昌召開川湘滇黔鄂五省同盟會擴大會議,希望確定一下我們同盟會西南支部下一步的計劃。你是我們革命前輩,我希望你能夠參加。”

  “當然,當然。”

  劉靜庵點點頭。

  未能夠在革命高潮的時候參加革命,對於劉靜庵這樣的人來說是非常失望的,也是非常痛苦的。現在這樣的盛事他當然要參加。

  “貞一兄,我看你現在的身體不錯。我也問過醫生,過一段時間你能夠恢複簡單的工作。這樣你擔任這次會議的籌備委員會負責人如何?”

  劉靜庵年輕時候很厲害。

  很年輕進入新軍,就被黎元洪看上,成為他的秘書。而且劉靜庵是湖北革命黨的元老人物,甚至湖北本地革命黨的發展和劉靜庵是有密切關係。

  湖北第一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建立的時候,劉靜庵就是創始人之一。當年成立科學補習所的除了劉靜庵,還有宋教仁、胡瑛、張難先、呂大森這些人。

  後來科學補習所想要呼應華興會的長沙起義,被張之洞下令逮捕。導致湖北第一個革命團體就這麽消失。

  不過很快湖北又一個知名的革命團體“日知會”出現,就是劉靜庵成立的。而後劉靜庵被推舉為“日知會”的總幹事。

  湖北本地革命黨,很多都是出自這兩個團體。因此可以說劉靜庵就是湖北革命黨的鼻祖,是真正的前輩。湖北革命黨的大佬人物,當年都是劉靜庵的下級。

  因此雖然他多年在監獄,但是他出來主持張學文籌備的同盟會西南支部擴大會議,是最好的。

  “我行嗎?”

  “當然。除了你,誰有這個資格。不過你身體不好,可不能操勞。如果因為一次會議,累倒了身體,那就是我的罪過。”

  “你放心。我一定安排的妥妥當當。”

  “貞一兄,既然如此,我以同盟會西南支部負責人的身份邀請你加入我們同盟會如何?”

  “我求之不得。”

  “歡迎。”

  張學文是真高興。

  畢竟劉靜庵是湖北革命黨,甚至全國革命黨都會器重的人。張學文讓他擔任籌備委員會的負責人,除了是看中他的才能,也希望他真正成為自己人。

  隻要這次會議開好了,張學文就會讓劉靜庵成為自己指揮部的秘書長。

  而劉靜庵不用說。

  科學補習所和日知會接連被張之洞破獲,後來的湖北革命是共進會和文學社共同推動的。劉靜庵走出監獄之後,放眼望去有一些迷茫。

  因此早就想過自己未來的路。現在除了進入同盟會,應該是沒有其他的方法。所以聽到張學文的邀請,還是非常高興。

  “總指揮。”

  “怎麽?”

  “英國漢口總領事葛福,來到了總指揮部。跟他一起來的還有袁世凱的代表,劉承恩和蔡廷幹。”

  “我知道了。”

  張學文站起來,對著劉靜庵道:“貞一兄,袁世凱的談判代表來了武昌。我要趕緊回去看一看。”

  “好,你忙。”

  “保重身體。千萬不要太勞累,未來還有更多的工作等著我們。”

  …………

  “葛福先生,你好。”

  英國漢口總領事,張學文心裏不是很高興。你什麽身份也過來調停,最起碼英國駐中國總領事朱爾典親自出馬才對。你算個什麽東西。

  不過現在的英國是日不落帝國,目前長江停靠的外國軍艦超過五十搜。當中英國軍艦最多。他們把軍艦停靠在長江,就是在跟革命軍示威,因此現在的張學文隻能是忍氣吞聲。

  “張將軍,你好。”

  葛福的漢語說的不太流利,但簡單的話還是能說的。

  葛福其實是很好奇。

  不僅僅是葛福一個人,整個關注中國局勢的英國人都是很好奇。張學文這個人是從哪裏爬出來的。像朱爾典這樣的中國通,對於中國各大勢力都是很了解的。

  如對於中國的革命黨領袖也是非常了解。

  孫中山、黃興、陶成章、宋教仁等等。

  至於張學文?

  聽都沒聽過。

  但就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張學文一躍成為能夠左右中國局勢的大人物。連袁世凱親自出馬,在漢口也是铩羽而歸。

  雖然從傷亡比例來說,革命軍簡直是傷亡慘重。

  但是革命軍完成了自己的戰略。那就是漢口保衛戰勝利,漢口沒有落入北洋軍手上,湖北也沒有落入北洋軍手上。而且還給其他省份爭取了二十來天的時間。

  讓整個中國的局勢大為改變。

  因此現在誰敢忽視張學文。

  “這兩位是……”

  “張將軍,鄙人劉承恩。”

  “鄙人是蔡廷幹。”

  “原來是浩春先生和耀堂先生。”

  張學文變得客氣。

  其實張學文是來之前看了他們的資料,兩個人都不是無名之輩。劉承恩是湖北人,袁世凱的幕僚。他還在湖北當過軍官,帶兵到廣西鎮壓過暴動。和目前的廣西副都督陸榮廷私交甚好。

  而蔡廷幹則是留美歸來的人。曾經是北洋艦隊的軍官,因為在甲午戰爭北洋艦隊的失敗,所以被撤。後來唐紹儀引薦給袁世凱,成為袁世凱的幕僚。

  能成為袁世凱的代表,都不是泛泛之輩。

  “幾位請坐。”

  張學文並不是一個人過來,身後有張其鍠、譚延闓、陳友仁幾個人。

  張學文坐在那裏沒有開口說話,而是看著前麵幾個人。蔡廷幹咳嗽一聲,率先道:“張將軍,我們大人願意保證朝廷一定會立憲。而且不是之前那種皇族內閣,就是張將軍也可以成為內閣成員。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上,達成停戰協議。”

  “耀堂先生莫非在跟我開玩笑?”

  張學文沒做過外交,因此蔡廷幹才說了一句,張學文就直接打斷了他。弄得蔡廷幹非常尷尬。張學文沒有理會他,繼續道:“你應該知道我是同盟會。當年成立同盟會的時候,我之所以加入同盟會,就是因為我讚同孫總理的那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這句話我牢記在心。我這麽多年革命,就是為了這個目標。今天你給我說什麽,立憲?你認為我會答應嗎?你是來消遣我的嗎?”

  袁世凱玩什麽把戲,張學文豈有不知道的。

  所以張學文毫不客氣的拒絕。

  “張將軍……”

  “多餘的話不用說。隻要滿清皇帝一天不退位,我是一天不會簽署所謂的停戰協議的。等什麽時候滿清皇帝退位,到時候你們再過來找我。”

  張學文說的斬釘截鐵。

  劉承恩和蔡廷幹兩個人麵麵相覷,哪裏有這麽談判的。兩個人忍不住看了看上麵的葛福。畢竟袁世凱剛剛铩羽而歸,他們也不好過分逼迫張學文。所以袁世凱才邀請英國人出麵。

  葛福進來之後一直沒有說話,到了這個時候才慢慢得道:“張將軍,你們在漢口打仗,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利益,我國公民的安全。我代表的不僅僅是英吉利,還有其他在漢口的國家,我們認為你們應該停戰。至於什麽共和,立憲是你們的事情。”

  傲慢。

  在張學文看來就是如此。

  葛福完全是一種下命令的姿態來跟張學文說話,好像張學文是自己的屬下一樣。讓張學文大為惱怒。這幫英國人實在是太驕傲。

  張學文本來想要說什麽,但還是忍了下來。突然之間笑了笑道:“停戰?可以。隻要答應我幾個條件,我立馬停戰。滿清皇帝必須退位,北洋軍必須全部從湖北退出。隻要這兩個條件滿足,我立馬停戰。”

  “張將軍……”

  “幾位難道能做袁世凱的主。還是回去匯報一下比較好。我等你們的消息。”

  說完之後,張學文就離開了談判桌,連葛福都沒有搭理。你一個漢口總領事,張學文親自過來見你已經給你足夠麵子。如果真想談出一個結果,讓朱爾典過來。張其鍠整了整軍服,跟著張學文離開。而譚延闓和陳友仁留在這裏,譚延闓笑著道:“幾位,我們總指揮年輕氣盛,脾氣不太好。我回去勸勸。我們繼續談談。”

  譚延闓從小生活在譚家這樣的大家族,而且還是會試的第一名。本身就是風度翩翩,讓人及其容易先生好感。張學文的離去,本來讓雙方非常尷尬,可是譚延闓一句話就讓氣氛重新回升。

  “祖安先生,我們是帶有誠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