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譚延闓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3163
  “譚先生,應該是我去拜訪你。”

  譚延闓。

  張學文兵力短缺,所以從川湘滇黔開始調動部隊。從湖南調動餘欽翼的十六師,從雲南調動殷承獻的第八師,從貴州調動彭遂良的第五師進入武昌。

  然後從四川調動一個加強團,三千人的兵力進駐長沙。

  由薑登選擔任團長,郭鬆玲擔任參謀長,兼任加強營營長。西南地處偏僻,經濟不行。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和西南接壤的幾個東南亞國家,應該說是殖民地,並沒有強大的勢力。張學文並不需要考慮太多,調動兵馬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如果這裏不是西南,而是江浙地區,或者是東北地區。那麽做任何事情都先要看那些列強的臉色。

  就如張學文目前在武昌,就是要時時刻刻看列強的顏色。

  湖北這邊列強勢力很強,張學文也需要小心翼翼。

  進行了兵馬的調動之後,張學文又給了四川和廣西兩個師的編製,再給貴州一個師的編製。譚延闓就隨著餘欽翼的十六師,來到了武昌。

  對於譚延闓的到來,張學文算是給足了麵子。

  直接在城外等著譚延闓。

  “不敢當,不敢當。”

  譚延闓年級不大。

  今年才三十一歲而已。隻不過譚延闓名氣太大而已。二十來歲已經是名滿湖湘,是“湖湘三公子”之一。甚至南方很多省份都知道譚延闓這個人。正是因為成名已久,所以顯得譚延闓好像年級大了一樣。

  “譚先生,請。”

  “請。”

  “譚先生,這是我的副官鄧漢祥,字鳴階。少年英才。”

  “能被子清稱呼為少年英才,肯定是很有本事。”

  譚延闓對著鄧漢祥點點頭。

  其實譚延闓的注意力都在張學文這裏,對於鄧漢祥並沒有多少心思。對於現在譚延闓來說,他的想法很簡單。他還年輕,他可不願意就這麽離開曆史舞台。

  譚延闓已經是看出來了。

  不管革命軍能不能成事,滿清的倒台是無法阻止。而且不管時局怎麽變化,張學文就算控製不住局麵,但是在湖南還沒有一個勢力能夠和張學文相比。也就是說,張學文就算無法問鼎天下,但後撤成為湖南王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正是因為張學文是實力派人物,比孫中山、黃興更值得投資。

  所以譚延闓才會親自來武昌見見張學文。

  “譚先生,蘊存衝動,給譚先生帶來的麻煩,我代他向你道歉。”

  “不,不。”

  譚延闓搖搖頭,然後道:“那些裏通滿清的奸細,應該抓起來。如果說有錯,隻能說仇亮抓錯了一些人而已。”

  兩個人不停的試探一下對方。

  譚延闓是大人物,就算是投靠張學文,也要端一些架子。同樣張學文也非常願意接納譚延闓,但不能表現出自己多麽需要他。

  這個和禮賢下士沒什麽關係。

  張學文和譚延闓都是老狐狸,知道雙方想要什麽,知道雙方的目的。

  因此不停地試探,不停地探底。

  “譚先生,有件難事,我一直不知道應該怎麽處理。今天見到譚先生,還希望譚先生能給我指點迷津。”

  “請講。”

  “譚先生,你應該知道。武昌這裏,有很多外國使館,還有租界區。他們對我們革命黨不是很友好,我希望能跟他們交涉一下。”

  “不知革命黨對外國是什麽章程?”

  譚延闓是聰明人,一下就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張學文這是希望譚延闓出麵,和這些外國人交涉,進行談判。這倒不是張學文無的放矢。譚延闓在南方各省份都算是大名鼎鼎,加上他交遊廣闊,和南方各省份的立憲派頭頭都非常熟悉。

  包括湖北的湯化龍這些人和譚延闓都關係不錯。

  譚延闓能說會道,也有很重的分量。加上他本人就是大家族出身,去和外國人談判非常合適。

  不過譚延闓要知道,張學文是什麽態度。

  如果革命黨這些年輕人血氣方剛,一怒之下跟西方列強硬頂,譚延闓就絕對不會去。來之前譚延闓就聽說過,革命軍光複漢口的時候,德國人可是開了炮的。

  這些年輕人,都是滿腔熱血。真生氣,很有可能不管不顧。

  “維持現狀。”

  “維持現狀?”

  “就是告訴這幫洋鬼子。我們承認滿清簽過的所有條款,也承認他們在中國的特殊地位。包括租借,我們都會承認,也會保障他們的國民在中國的安全。總之,我們革命軍不會影響他們在中國的權力,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他們以前怎麽樣,以後也怎麽樣。”

  說這些的時候,張學文臉色變得難看。

  如果張學文不是處在現在的位置上,張學文絕對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如此軟弱。但張學文沒有辦法。現在抵擋人家北洋軍,張學文都力不從心。這個時候真不敢得罪這些西方列強。

  哼哼。

  這個時候張學文突然有些明白孫中山他們。曆史上孫中山回國就任臨時大總統,情況比現在的張學文更加困難。現在的張學文坐擁川湘滇黔鄂五省,特別是到了湖北之後,查抄了近五千萬兩的籓庫。加上還有漢陽兵工廠,情況還是不錯的。

  但是孫中山回到中國,那真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雖然說是臨時大總統,但根本就收不上來稅。沒錢腰杆子就不硬,誰也不刁你。

  加上袁世凱的壓力,孫中山他們也是和張學文一樣,隻能是捏著鼻子承認滿清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因為大家都一樣,惹不起那些人。

  “子清,你這讓我很為難。”

  譚延闓其實心裏暗暗地點頭。

  張學文能夠在湖南隱忍多年,果然不是隻知道衝動的年輕人。並沒有因為現在得勢,就目中無人。知道該服軟的時候服軟。

  “譚先生,我不需要這幫洋鬼子感激我,或者是支持我。我隻要一個結果,那就是他們給我中立。短時間之內千萬不要支持北洋軍。”

  “如果他們不中立呢?”

  “哼。”

  張學文臉色變得不好看,道:“如果他們真的要介入中國的事情,我到時候不介意在中國煽動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主義。到時候看看玉石俱焚,誰先死。”

  對於這幫西方列強,張學文沒有任何的好印象。

  都是一群土匪而已。

  隻不過有些土匪吃相難看,有些土匪更加聰明而已。其實不管是吃相難看的,還是聰明的,都是一群才狼虎豹。都想在中國咬一口。

  “當然,我不希望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隻要他們中立,那麽什麽條件我都能夠考慮。我隻要安撫他們一兩年就足夠。”

  現在讓你們蹦躂。

  等到一戰爆發,西方列強在中國作威作福的日子就徹底結束。現在的張學文要時間,隻要挺過未來的兩三年,一戰就算結束以後,這些西方列強就會實力大減。

  一戰一定會讓歐洲列強元氣大傷。到時候自己就不用看他們的臉色。

  “子清,這個活我接了。我親自去和這些人講解我們的政策。告訴他們我們革命軍對他們是很友好的,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

  “是的,譚先生。”

  “可是我以什麽名義……”

  譚延闓來這裏,可不是為了幫張學文一次。而是希望搭上目前浩浩蕩蕩的革命大潮,讓自己繼續往上走。如果張學文不給自己一個很好的位置,對於譚延闓來說,也並不是隻有張學文一個地方可以投靠。

  “如果譚先生願意,不知道願不願意到我們同盟會工作。”

  “如果你們同盟會不嫌棄,我也是很希望跟你們一起革命的。”

  張學文的話,譚延闓等了很久。

  是不是革命,什麽是革命,譚延闓並不是很在乎。他本人以前就是同情革命,背地裏支持過革命的。但他本人絕對不是革命黨。

  讓譚延闓豁出命去幹革命,他是絕對不會同意。

  可是現在不同。

  現在是革命大浪潮,這個時候如果不下注,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

  “嗬嗬。那我就不客氣了。”

  “請。”

  “我以同盟會西南支部負責人的身份,任命譚延闓為我同盟會臨時外交部長,負責和外國領事館的溝通。祖安先生,說不定未來成立新政府,你就是新政府的外交部長。”

  “謝謝。”

  譚延闓很矜持的笑著。

  外交部長?

  也不錯。

  看譚延闓的樣子,張學文微微一笑,繼續道:“稽亭兄在湖南當省長,隻是權宜之計。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到時候湖南的事情,可能還需要拜托祖安兄。”

  “子清,你放心。湖南亂不了,誰要是讓湖南亂,那就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譚延闓聽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張學文是告訴譚延闓,禹之謨當湖南省長隻是暫時的。如果譚延闓願意,湖南省長的位置是可以留給譚延闓的。如譚延闓這樣的湖南本地望族,有機會成為湖南省長那是絕對光宗耀祖的。

  所以他才會說這句話。

  “哈哈哈。祖安兄,其實以你的才華,就是未來成為軍機大臣,也是可能的。”

  “借你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