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蔡濟民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4234
  “敬禮。”

  看到陳複初部隊的時候,張學文真是熱淚盈眶。

  張學文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看到一排排的屍體,看到一排排的傷兵,張學文真的是非常震撼。原來這就是戰爭,這才是戰爭。才短短幾天之內,趙恒錫的第二師和漢陽、漢口民軍近萬人的部隊,死傷超過五千人。

  光是戰死者,就有兩千人。

  北洋軍。

  的確很強悍。

  在他們炮火、重機槍的火力壓製之下,革命軍完全是用命來保衛陣地。

  陳複初的部隊退下來,完整的也就是一千五百來人。張學文直接上前就是給陳複初敬禮,表達自己的無限的崇敬。戰爭是殘酷的。一場大戰前麵,人命真的什麽都不是。

  “坤載,你沒給我們同盟會丟人。”

  “應該的。”

  戰爭能夠改變人。

  陳複初是科班畢業的軍官。在這一次漢口之戰之前,從來沒有過這樣幾千人、上萬人規模的戰爭。課本上學到的東西永遠隻是課本上的東西。

  不說其他的,陳複初雖然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但是一直到長沙起義之前,他隻是領導五百人左右的營官。可是這一次戰爭,他直接領導的兵力達到過五千人。打仗的時候,絕對是手忙腳亂。

  但經曆了一場嚴酷的戰爭,陳複初學到了很多。很多東西跟陳複初在軍校學的完全不同。

  當然張學文也是如此。

  趙恒錫的第二師,在湖南一直是被人嘲笑的。因為在湖南巡防營在剿匪,而新軍除了天天訓練就沒有打過仗。可是今天這一仗之後,第二師剩下的人都變成了老兵。

  雖然剩下的軍隊沒有傷勢的不到三千人,而且出來了近四千的傷兵。但隻要這些傷兵歸來,那麽第二師依舊是主力部隊。

  因為他們已經是經曆了一場殘酷的戰爭。那些兵成為了老兵。

  “坤載,現在聽我命令。”

  “是。”

  “你們的部隊立馬撤到白沙洲。在那裏會有一批新兵到來,你們趕緊進行補充,然後讓他們訓練。爭取早日恢複戰鬥力。”

  “是。”

  “你的部隊表現很好。現在我以革命軍總指揮的身份宣布,你的團升級為革命軍第四旅,陳複初擔任旅長。你們部隊滿編四千人,下轄兩個團。”

  “是。”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敢死隊隊長李仲麟?”

  “是。”

  張學文看了看李仲麟。

  目前張學文帶來的部隊,很多都是軍官學校的科班生。像李仲麟這樣從士兵開始成長的不多,林祖坤算是一個。而且這一次劉家廟保衛戰當中,李仲麟擔任敢死隊隊長。

  在壓力最大的時候,晚上冒死偷襲北洋軍,徹底打亂了北洋軍的進攻。才在最危險的時候,保住了劉家廟。

  因此張學文記住了這個人。

  表現很好。

  “你們都是共和的英雄。你們的功績會流傳千古。”

  “謝總指揮。”

  李仲麟上前給張學文敬禮。

  “好,大家回去修整一下。以後有更殘酷的戰爭等著我們。”

  看著陳複初、李仲麟,張學文心中很是感慨。而且心中也非常有信心。有他們這樣為革命不怕犧牲的人,我們的革命一定會成功。

  你北洋軍實力強大又如何?

  北洋軍不過是一群靠錢堆起來的部隊。而我們有這麽多敢於犧牲的人,難道還會害怕你們隻有幾萬的部隊不成。

  “劉靜庵的身體情況如何?”

  “已經好了很多。”

  劉靜庵進入醫院已經十多天。張學文是非常想啟用劉靜庵,因為這是湖北革命黨當中真正的大佬人物。不過劉靜庵的身體一直沒有恢複,因此隻能是放棄。

  “鳴階,劉靜庵那裏一定要加強保衛。”

  “是。”

  “蔡濟民現在在哪裏?”

  “目前在湖北軍政府,擔任軍務部參議長。”

  “真是浪費。”

  張學文想了想道:“鳴階,你讓人悄悄的跟蔡濟民接觸。就說我想見見他。”

  “是。”

  …………

  “幼襄兄,久仰大名。”

  蔡濟民。

  很年輕,隻有二十四歲。但他身體筆直,雙眼炯炯有神。和這個時代很多人一樣,他在嘴角留有胡子。很多日本留學的學生,都是如此打扮。

  雖然很年輕,但對於蔡濟民的名字,張學文真的是如雷貫耳。蔡濟民十八歲就進入湖北新軍當兵,沒過多久就是新軍司務長,排長。

  十九歲進入日知會,然後把共進會、振武學社、文學社都進了一遍。他是共進會在二十九標的代表。後來加入同盟會,成為同盟會湖北分會的參議長。

  在湖北革命黨當中,他這樣的革命黨絕對少之又少。

  即是共進會,又是文學社。還是同盟會在湖北的重要人物。正是他這樣的身份,武昌起義的時候,聯絡共進會和文學社的就是蔡濟民。

  武昌起義,蔡濟民負責共進會和文學社的總後勤。

  部隊被趕出武昌之後,什麽都缺。但蔡濟民身為總後勤,卻做的非常出色。沒有因為後勤原因讓部隊潰散。

  不過他和孫武關係不錯,孫武和湯化龍成立湖北軍政府,蔡濟民也是非常活躍。成為了湖北軍政府軍事部的參議長,也是湖北軍政府經理部部長,全權管轄湖北軍政府的錢袋子。

  “嗬嗬。你這是在和我炫耀嗎?”

  蔡濟民人來了,但脾氣也帶來了。

  開始成立湖北軍政府的時候,共進會不少人都很高興。但過了一些日子,很多人都已經是沒有了當初的熱情。蔡濟民也是如此。

  因為張學文任命彭楚藩擔任警察局長,張廷輔擔任城防司令。把武昌城內的重要地方都給圈了起來,沒有張學文的命令誰也打不開。讓湖北軍政府什麽都沒撈著。

  沒錢,連軍政府的工資都開不出來。

  孫武雖然招了不少兵,但是會黨的軍隊被人家程子楷和楊傑直接繳械。當中牽涉搶劫、殺人、搶女人的,槍斃了好幾百人。

  而在武昌城內招的學生兵,因為沒有錢發不了軍餉,沒有武器就無法裝備。

  更讓人難堪的是,孫武最為倚重的一個部隊,黃申薌的第一協成立沒有多久,就直接投靠張學文,然後進入了張廷輔的城防編製當中。

  到了這個時候,誰都知道湖北軍政府就是一個擺設。

  在目前的武昌做主的,就是同盟會西南支部,也是張學文的總指揮部。蔡濟民作為湖北軍政府管後勤的,手上沒錢什麽都幹不了。

  最讓蔡濟民生氣的是,那些會黨老大一個個來蔡濟民這裏要錢。不給錢就會大鬧,讓蔡濟民忍無可忍。

  所以看到張學文的那一刻,忍不住發火。

  畢竟是年輕人。

  張學文並沒有生氣,而是站起來對著蔡濟民深深一鞠躬。這讓蔡濟民立馬站了起來。雖然他不滿意張學文的一些做法,但張學文在怎麽說也是目前革命黨領袖。

  就是黃興來到武昌,對於張學文也是讚揚有加。

  而且蔡濟民本人也是相當佩服張學文的。能夠在不聲不響之間,促成川湘滇黔四省革命,絕對是中國革命的大功臣。因此看到張學文這樣,他立馬站了起來。

  他不滿歸不滿,但還不至於坐著接受張學文的大禮。蔡濟民還沒有那麽不懂禮。

  “你這是幹什麽?”

  “幼襄兄,我知道你對於我有些不滿。但是看在前線流血的官兵,希望幼襄兄能夠幫助我們。”

  “什麽事?”

  1911年,這是新舊思想激烈碰撞,中國大變革的年代。這個年代的革命者,他們接受了新思想,但同樣受到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影響。

  如蔡濟民這樣的人就是如此。

  他們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為了革命,他們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不過他們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骨子裏帶有士為知己者死,這種觀念。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張學文現在絕對是一方霸主,能夠這樣低姿態,蔡濟民是比較感動的。因此語氣慢慢的軟了下來。

  “幼襄兄,我剛剛從前線回來。四天,短短四天之內我們的部隊死傷五千多人,近六千人。戰死兩千多人,傷病員超過三千人。”

  “六千人?”

  蔡濟民大驚失色。

  雖然他知道前線戰況很是激烈,但是沒有想到如此激烈。六千人,在南方各省新軍規模超過六千人的省份,都少之又少。

  “是。而且每時每刻,這個數字都在增加。我從湖南帶過來的趙恒錫第二師,已經無力繼續戰鬥。湖北新軍改編的第十師也是損失慘重,光是犧牲的營官就有五人,隊官、排官更是數不清楚。目前張其鍠的第一師已經接替第二師。我們的裝備不如北洋軍,訓練不如北洋軍。為了擋住北洋軍,我隻能是不停地往前線派人。可是很多都是新兵,死傷更為嚴重。我不知道這樣的戰鬥還要持續多長時間。”

  “你想讓我幹什麽?”

  “幼襄兄,這些人都是革命的大功臣。那些傷兵都是為革命流血的。我們有責任給他們最好的醫治環境,讓他們能夠活下來。幼襄兄,你在湖北多年,上上下下都非常熟悉。我懇請你看在這些為國流血犧牲的英雄份上,組織安排他們的醫治。”

  說完張學文再次給蔡濟民深深鞠躬。

  共進會不少人都是名氣很大的讀書人,而文學社不少人出身都太低。因此湖北革命黨相比湖南這邊,非常缺少那些獨當一麵的中流幹將。可是一時之間,想要領導湖北這邊的革命,就需要共進會、文學社這樣的本地組織。

  而蔡濟民就是湖北革命黨當中,少有的能力非常出色的人物,可以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

  雖然年輕,但組織能力強、後勤能力更強。在武昌這邊來說,上上下下都非常熟悉。是共進會的負責人之一,還是文學社的組織者之一,和湖北士紳也能搭上關係。曾經還進入過同盟會。方方麵麵都能扯上關係。

  可以說,是一個湖北革命黨當中,非常出色的一個人。

  蔡濟民看到張學文再次如此,這一次是真的很惶恐。立馬上前扶住張學文,道:“義不容辭,義不容辭。我一定竭盡全力,如果有任何一個因為我的失誤犧牲的傷兵,我提頭來見。”

  感動。

  蔡濟民是真的感動。

  想起自己的老友孫武的跋扈,再看看張學文的樣子,蔡濟民突然明白,孫武是不可能鬥得贏張學文的。孫武的跋扈,連黃申薌此等共進會大佬都受不住,離開投奔張學文,更何況是普通的共進會成員。

  湖北軍政府的散架,就在眼前。

  “幼襄兄,不用如此。我知道這一次的傷兵太多,你會有很多困難。要錢要人,我都會努力滿足。如果沒有人,我也可以成為你賬下一小兵。”

  “是。”

  “那麽幼襄兄,我就僭越了。我準備把武昌、漢陽、漢口先臨時統一一下,變成武昌市。希望幼襄兄,你來擔任這個武昌市第一任的市長。”

  “你放心我?”

  蔡濟民一瞬間真的非常激動。

  在孫武反對張學文的時候,蔡濟民也是支持孫武的幹將。其實孫武開始實力真的不錯,包括黃申薌、蔡濟民這些共進會實力派本來都是孫武的支持者,跟孫武一起去湖北軍政府。

  可惜孫武太過跋扈,讓本來支持他的人都離開而已。

  但不管怎麽說,幾天前蔡濟民都是和張學文對立的。但張學文卻如此信任自己,給自己如此重要的位置。讓蔡濟民不能不感動。

  張學文笑了笑,道:“幼襄兄,我們有過分歧,也隻是對於革命道路的理解不同。但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推翻滿清,為了建立一個國強民富的中國。我相信幼襄兄。”

  “好。”

  蔡濟民點了點頭,然後道:“我一定竭盡全力,不讓戰爭影響武昌、漢陽、漢口。讓他們成為前線最穩固的後方。”

  聽到蔡濟民同意,張學文再次感謝蔡濟民。

  心中很是高興。

  隨著招撫蔡濟民,張學文已經基本上把湖北本地革命黨的幹才都籠絡一空。而且能夠籠絡蔡濟民此等大才,對於張學文控製湖北有很大的幫助。

  蔡濟民才二十四歲,如果培養好了,未來一定是張學文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