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誰對誰錯1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3217
  “大人,張學文那個小毛孩子欺人太甚。我們沒有什麽,可是他怎麽能這樣對待大人。就是他父親,也不敢這樣對待大人。”

  陳斌生在黃忠浩這裏是憤憤不平。

  黃忠浩沒有搭理發牢騷的陳斌生,而是輕輕地吹著杯子裏的茶水。

  “大人?”

  “稍安勿躁。”

  黃忠浩輕輕喝了一口茶,然後笑著道:“有人比我們更著急。”

  黃忠浩不動聲色。

  看起來風淡雲輕。

  其實內心來說,黃忠浩也是有些遺憾。他沒有想到湖南的形勢發展會這麽快。黃忠浩回到湖南之後,楊文鼎幾次和黃忠浩談過。

  現在南方不穩。

  湖南雖然沒有出什麽事情,但是楊文鼎還是希望黃忠浩出來擔任湖南巡防營統領,統管湖南一萬多人的巡防營。黃忠浩和湖南巡防營的關係很深,不管是西路巡防營統領陳斌生,還是南路巡防營統領王禕,包括跟著一起來的甘興典,他們都是黃忠浩的老部下。

  不僅僅是這些統領,就是湖南巡防營不少營官,有不少都是當年黃忠浩軍隊當中走出來的。因此在湖南巡防營,黃忠浩絕對是大名鼎鼎。

  甚至湖南新軍當中,有些營管帶和黃忠浩都有關係。可以想象黃忠浩在湖南的實力和地位。

  因此楊文鼎希望黃忠浩來穩定一下湖南巡防營。

  黃忠浩畢竟年紀大,不想蹚渾水。所以一直沒有答應。

  可是現在想來真是可惜。眨眼之間湖南就成為了革命黨的湖南,而不是清廷的湖南。這個變化實在是太快,快的黃忠浩都沒有反應過來。

  如果當時黃忠浩成為湖南巡防營統領,在這一次的變化當中,也能夠分一杯羹。可惜現在什麽都晚了。

  “您的意思是……”

  “朝廷、譚祖安,哪一個不著急。”

  黃忠浩是不服氣。

  但黃忠浩離開四川,回到湖南其實已經是有退休的想法。五十二歲的黃忠浩,如果沒有想過退休,那麽他是不會離開四川的。

  相比起黃忠浩來說,黃忠浩相信現在最難過的一定是譚延闓。

  畢竟譚延闓還年輕,是想要幹一番事業。可是被革命黨弄成這個樣子,譚延闓什麽好處都沒有拿到。想起譚延闓,黃忠浩的心裏就平衡很多。

  “大人,現在長沙這邊沒有什麽部隊。都被張學文帶到了武昌,這是一個好機會。目前我們湖南各地的會黨都往長沙這邊擠,好幾個哥老會老大都對於新政府沒有給他們安排職位發牢騷。”

  陳斌生是混過會黨的。

  在會黨裏麵有很多朋友。

  “你想幹什麽?”

  “大人,現在長沙隻有一些零散的警察和學生軍。可是會黨人數是他們的好幾倍。大人,這湖南都督的位置就應該由你來坐。那些會黨我去說,您在說服湖南士紳。到時候大家一致推薦你,成為湖南都督易如反掌。同盟會不答應也得答應。”

  陳斌生是不甘心。

  不甘心就這樣剝奪權力。再怎麽說,當初他也是有過近兩千人馬的實力派人物。嚐過權力的滋味,現在讓他放棄,怎麽都不甘心。

  而且陳斌生年輕,還不想養老。

  陳斌生自己沒有本事,畢竟他一個會黨出身的巡防營統領,在湖南狗屁不是。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老上司黃忠浩成為湖南都督,然後給自己升官。所以他才會過來,希望黃忠浩能夠出麵和革命黨爭一爭。

  “嗬嗬。”

  黃忠浩笑了笑。

  然後很嚴肅的道:“那幾個會黨能成什麽事情。你可不要忘記,湘潭可是還有張本的幾千人。張學文在湖北有幾萬人,一旦他們回來,我們拿什麽抵擋。不說這些正規軍,同盟會那些人在各地還有不少民軍,人數可一點都不少。”

  “大人,北洋軍都南下了。那可是北洋軍,張學文他們擋不住的。”

  “所以要等。我累了,你出去吧。”

  “是。”

  陳斌生慢慢的走了出來,然後看了看門口大大的“黃”字。然後忍不住哼了一下,黃忠浩真是老了。一點魄力都沒有。現在正是長沙兵力空虛的時候,隻要策劃妥當,未必不能翻盤。

  袁世凱出山,北洋軍南下。就憑張學文他們能夠擋得住北洋軍?陳斌生也是帶過兵的。湖南新軍那種根本就沒有打過仗的部隊,能擋得住北洋軍。

  這個時候裏應外合,湖南真的可以變天。

  當然有威望、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的,在長沙也隻有黃忠浩。就是譚延闓也比不上黃忠浩。因為譚延闓在軍隊沒有實力,也就在新派士紳當中有影響力,和黃忠浩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上。

  可惜。

  “他走了?”

  “是。”

  “說什麽沒有?”

  “沒有。隻是看起來很不高興。”

  黃忠浩露出不屑的笑容,然後道:“不知死活。從現在開始拒絕見任何人,就說老爺我病了。”

  “是。”

  …………

  “tm的,他們簡直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我們千裏迢迢過來革命,他們竟然不認我們的武裝。”

  “是啊。”

  “看沒看那個叫什麽黃鸞鳴的鳥官,竟然要解散我們的人。”

  “官沒有,人都要解散。”

  “就是。我們帶這麽多人過來支持革命,他們現在連軍餉都不願意發。惹急了我,我tm就搶了長沙城。我看他們怎麽弄。”

  革命,革命。

  這不是說說就能成功的。

  當聽到湖南獨立,長沙獨立的消息之後,湖南各地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往長沙來。他們都想要在這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中,撈到最好的利益。

  這裏麵反應最快的當屬湖南各地的哥老會老大。

  這些人一直是革命最堅決的一支力量。雖然張學文在湖南多年,一直沒有倚重這些哥老會。但是當年的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華興會,包括後來從日本回來的不少同盟會,他們都是聯係會黨,和會黨保持很密切的關係。

  因此聽到革命成功,這些人一個個都帶著自己的屬下來到了長沙。

  要的很簡單。

  要錢,要編製,要官。

  可是到了長沙之後,他們不少人都碰了一鼻子灰。現在整個湖南都進入戰時模式,因為軍隊擴張速度太快,後勤根本就跟不上去。

  湖南本身就不是富裕的省份,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都是如此。川湘滇黔四省的財政都不算很好,並沒有太多的錢養兵。相反平常這幾個省份的財政都有缺額,都需要朝廷的支持。

  隻不過現在是戰爭時期,沒有辦法所以才會擴兵。導致本來就不富裕的財政已經是見底了,這個時候哪裏有空給那些會黨一杯羹。

  現在前線的軍餉都支援不過來,哪裏有給會黨準備的。而且現在同盟會控製長沙之後,各大重要機構都被同盟會自己人瓜分一空,也沒有位置給這些人。

  黃鸞鳴作為軍務部長,現在是非常忙的。

  因為他要不停的擴軍,進行訓練,然後往前線送。因此給這些會黨兩個出路,要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要麽他們就帶著部隊直奔武昌前線。

  要錢沒有,要編製就必須要按照同盟會的要求整編部隊。如果要官就把部隊交出來。

  這些會黨豈能同意。

  因此幾個會黨老大聚在一起,都在發泄自己的不滿。

  “陳大哥,這裏就你做過一方統領。你跟我們說說,我們現在怎麽辦?”

  “是啊,陳大哥。你見多識廣,我們聽你的。”

  看到這幾個人的不滿,陳斌生臉上露出了笑容。陳斌生是混會黨出身,但是在會黨地位並不能說很高。不要說青幫大佬劉玉堂,就是革命黨當中的譚人鳳、劉道一他們在湖南道上的地位也比他高。不說他們,就說那個被張學文趕出湖南的焦大峰,他在會黨當中的地位也是陳斌生無法高攀的。

  平常大家在湖南會黨放話,陳斌生屁都不是。

  可是現在就不同。

  這些人畢竟隻是會黨頭頭。而陳斌生可是做過湖南西路巡防營統領的人物。

  “我能有什麽辦法。”

  陳斌生心裏高興,但說話的時候卻是有氣無力。

  “我的部隊都被同盟會搶走了。我也沒說我不同意革命,但他們不相信我這個會黨出身的人。他們那些人平常跟我們稱兄道弟,現在馬上就要勝利,就把我們扔在一邊,好處都給他們同盟會自己人。太不是東西。”

  “是啊。”

  “他們平常倚重我們,等到現在分果實,就把我們撇在一邊。完全是過河拆橋,哪有那麽好的事情。”

  “當初劉道一在萍瀏醴地區暴動的時候,衝鋒的可都是我們的兄弟。”

  陳斌生看到火候差不多,就高聲道:“我們不能這樣忍氣吞聲。我們一起去找他們要個公道。現在整個長沙城也沒有什麽軍隊,隻有幾百警察而已。我們這麽多人難道還害怕他們。”

  陳斌生雖然看起來是無意之中的一句話,但是在場的幾個會黨老大卻是精神一振。

  因為他們聽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長沙城沒有軍隊。

  沒有軍隊怕什麽。

  憑什麽你們同盟會占據長沙然後發號施令,我們占領長沙是不是也可以發號施令。封侯拜相,裂土封王,這樣的事情想想都讓人激動。

  幾個不安分的會黨老大,已經開始考慮更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