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吞並文學社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3232
  “大家好。”

  “總指揮好。”

  開了軍事會議之後,張學文立馬以同盟會西南支部負責人的身份,開始和文學社見麵。和共進會不同,文學社的幾位大佬大部分都在武昌這裏,也都參加了這一次的武昌起義。

  王憲章、熊炳坤、吳兆麟、張廷輔、彭楚藩、龔霞初、楊載雄、夏國瑞、唐犧支。

  這些都是文學社的骨幹。

  這個時候就能夠看出湖南人在湖北新軍當中的活躍程度,也可以看出湖南人在文學社的地位。這些人裏麵包括龔霞初、楊載雄、夏國瑞、唐犧支都是湖南人,而且是常德人。

  這些人大部分都和蔣翊武關係很好,因此也都認識劉複基。

  其實現在的文學社,湖南人的影響力已經比曆史上低了不少。因為曆史上文學社的負責人蔣翊武、劉複基都是湖南人。隻不過蔣翊武和劉複基現在都被張學文截留,留在湖南革命。但就算是沒有蔣翊武和劉複基,湖南人在文學社依舊是占據很大一部分。

  這次的會議,因為是同盟會和文學社的會議,因此來的人不算很多。張學文、劉複基、張其鍠、程子楷幾個人。

  文學社也是比較困難。

  因為他們雖然組織能力很強,整個湖北新軍大半都是他們文學社的人。其他人就算不是文學社,也和文學社相當友好,願意聽從文學社的命令。可惜文學社的幾個領導,他們名氣太小,地位太低。等到聚合了這麽多人之後,根本就找不到一個能夠領導的人。

  因此吳兆麟、熊炳坤他們才會臨時擔任部隊的指揮官。

  這是文學社的尷尬。

  但這正是張學文喜歡的。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夠領導群雄的人物,所以給了張學文巨大的機會。如果文學社有壓得住陣腳的人物,那麽湖北新軍就會成為文學社直接控製的武裝,到時候就非常難辦。同樣張學文非常欣賞文學社的這些領導。

  能夠在湖北新軍,在沒有什麽高級軍官的情況之下,就能夠發展這麽多會員,這樣的組織能力正是同盟會非常需要的。

  因此張學文的想法很簡單。

  必須要吸收這一批文學社的會員,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控製湖北新軍。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見麵。

  “幾位,對於文學社的發展,我還有我們同盟會西南支部的所有人,都是歎服不已。你們是真正的英雄。”

  “不敢。”

  王憲章站起來,搖搖頭道:“總指揮領導西南革命,一舉促成三省革命,海內共知。我們連武昌都沒有拿下,慚愧慚愧。”

  “我們湖南隻是基礎好一點。湖南革命能夠成功,隻是因為前人打下的基礎好而已。我本人是摘了果實。”

  張學文也是謙虛。

  不過張學文越是謙虛,文學社幾個人對於張學文的印象就約好。他們這一批人都是非常年輕的,有不少隻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現在的他們腦海裏隻想著革命。

  張學文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最值得學習的人。因此看到張學文這麽謙虛,他們反而更加尊敬張學文。

  “王會長,我今天想要和文學社見麵,是為了討論一件事情。”

  “請說。”

  “我說的話,希望在座的幾位不要誤會。我的想法是我們革命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推翻滿清,建立共和。以前我們在湖南革命,你們在湖北革命。可是現在我們成立兩湖聯軍,我想我們是不是應該合作起來,一起努力。”

  張學文話剛出來,王憲章和其他文學社頭頭互相看了看。然後王憲章笑著道:“總指揮,這個問題我們早就談過。這次在武昌失敗之後,我們也考慮很多。我們早就有這樣的想法。同盟會是全國革命黨的領導者,我們文學社有意加入同盟會。”

  張學文是再次驚訝。

  文學社?

  這個組織張學文真是不知道應該怎麽評價。說他們幼稚,但他們的組織能力比誰都強。但他們卻一點不關心領導問題,輕輕鬆鬆就把領導權交出來。

  就如和共進會的合作也是如此。

  明明是文學社占據上風,但起義的領導權依舊在共進會當中。起義的指揮部大部分都是共進會的人。文學社的人,隻關注怎麽起義、怎麽發動新軍,並沒有幾個人去關注領導權的問題。

  現在文學社這樣,雙方合並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問題。張學文是非常重視文學社的這些人。張學文的要求是文學社整體進入同盟會西南支部,成為同盟會西南支部的湖北分部。

  雖然想要把文學社和同盟會完全合並在一起,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文學社已經是把他們的會員名單交給了張學文。

  “憲章兄,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

  “對。”

  這次的會談算是其樂融融。

  張學文吞並了文學社,以後在湖北有足夠的實力,而且可以直接控製湖北新軍。同樣文學社進入了同盟會之後,直接和同盟會有了聯係,不再是以前那樣被人輕視的小組織。

  …………

  “鞠蓀兄,這個張學文真的是來者不善。”

  孫武搖搖頭。

  當初焦達峰從湖南灰溜溜的回來,孫武就對於同盟會湖南分部非常不滿意。認為同盟會湖南分部太過強勢。可是現在見到張學文,孫武才知道焦達峰當初為何在湖南失敗。

  不過更讓他擔心的是,張學文不僅僅是要吞了湖北新軍,連文學社也要吞了。

  一旦文學社真的和同盟會合並,到時候湖北新軍沒有任何的問題,就是屬於同盟會的。因為現在城外的湖北新軍,大部分都是文學社會員。

  隻要文學社投向同盟會,湖北新軍等於是投向張學文。

  還有那個武昌陸軍中學組成的學生軍,也被張學文合並到教導旅。這一下共進會手上完全沒有了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

  除了幾個會黨武裝,什麽都沒有。

  這讓孫武非常鬧心。

  “怎麽?”

  旁邊的張振武問道。

  “剛剛得到的消息。張學文和文學社已經達成一致,文學社將會全部加盟同盟會,成為同盟會西南支部湖北分部。湖北新軍完了,張學文此人野心太大。”

  孫武感歎。

  他真的感受到了張學文巨大的野心。

  如果把湖北新軍也攬在懷裏,到時候張學文的實力肯定會大大膨脹。孫武不知道張學文的底線到底在哪裏,他的野心在哪裏。

  現在的張學文已經是同盟會內最大的實力派,如果連湖北新軍都不放過,到時候誰能夠壓製他。在孫武看來,就算是孫中山和黃興都無法壓製張學文。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

  張振武問了問孫武。

  孫武沉默片刻,道:“等。等劉公、居正,還有同盟會的黃興、宋教仁他們過來。我們現在誰也沒有能力和張學文對抗。”

  雖然孫武、張振武也都是老牌革命黨,在革命黨當中地位不低。

  但現在已經完全是比不上張學文。

  畢竟張學文不說他雄厚的實力,就憑借著張學文首義功臣,憑借著張學文第一個光複湖南省這樣的名頭,在座的就沒有一個人在名望上能夠比得上張學文。

  因此孫武隻能是等共進會的劉公、居正他們,還有同盟會的黃興、宋教仁他們。

  或許隻有他們來到,才能夠壓一壓現在的張學文。

  可是張振武卻道:“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重新加入同盟會。畢竟我們當時隻是因為反對總理他們在兩廣的革命才成立共進會的,並不是真的要跟同盟會決裂。再怎麽說我們共進會是同盟會出來的。”

  “這怎麽可以。”

  張振武的話剛剛出來,焦達峰立馬反對。

  “鞠蓀兄,難道你忘記當年你和克強先生說過的話。”

  張振武很直接。

  共進會成立時,黃興就曾指責焦達峰另立山頭。焦達峰理直氣壯地回答說:殊途同歸,有何不可。黃興問同盟會與共進會“二統誰將為正”,焦達峰回答:“異日公功盛,我則附公;我功盛,公亦當附我。”

  那就是說,誰成功就聽誰的話。

  現在很明顯是同盟會成功。就算不是孫中山和黃興努力的兩廣地區,但張學文也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領導人。共進會和張學文合作,甚至重新進入同盟會也都是應該的。

  “哼。那也是跟孫文和黃興說的話。他張學文是哪個排位的。”

  焦達峰對於張學文有很大的怨念。

  當初在湖南受到了屈辱,對於他來說,絕對是不能忘記。張振武聽到焦達峰的話,立馬是冷哼一聲,道:“人家張學文是首義功臣,推動了湖南、雲南、貴州三省革命。我們革命黨誰的功勞能夠比得上他。孫文、黃興就能夠比張學文更厲害了。”

  “好了。”

  孫武看到張振武和焦達峰吵起來,很是惱怒。現在張學文如此強勢,完全在主導湖北革命。這個時候共進會作為湖北革命的領袖,怎麽能自亂陣腳。

  孫武和焦達峰的看法相差不多。

  如果是孫中山和黃興取得這樣的成功,他們立馬拜服。可是張學文算個什麽東西。可是孫武不能這樣直接說,因為他知道張振武此人也是脾氣很硬。

  因此道:“我們還要等劉公、居正兩位。同盟會和共進會的問題,也需要他們和總理、克強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