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緊迫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3395
  就在大家準備好,馬上要攻擊武昌的時候,張學文再次召集了大家開會。

  算是一個小小的擴大會議。

  來的人非常多。

  張學文坐在上麵,旁邊坐著蔡鍔和張其鍠。下麵依次有程子楷、林祖坤這些軍事將領,另一旁則是孫武、張振武這些共進會領導。他們下麵則是來自文學社的軍事將領。

  張學文的表情嚴肅。

  很多人認為這是在攻擊武昌之前,張學文進行最後的動員。

  可是張學文沒有談武昌,而是道:“我手裏現在有兩份情報。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先說說好消息。”

  張學文臉上露出笑容道:“今天早晨的消息。四川新軍十七鎮在統製朱慶瀾和程潛、林德軒三人的領導之下,攻克成都,宣布成都獨立。楊庶堪、張培爵、熊克武三人率領部隊,攻克重慶,宣布重慶獨立。目前雙方已經在成都會合,成都、重慶宣布獨立。同誌們,四川光複,四川獨立。”

  四川慢了一些。

  但來的時機很好。就在張學文準備武昌戰役的時候,來了這個電報。本來四川總督趙爾豐是一個非常得人心的地方官,特別是在軍隊當中更是如此。

  四川的革命真不是太容易。不過因為四川立憲派因為鐵路的原因,一直在跟趙爾豐鬧著。讓趙爾豐臨時忘記管新軍的事情。而且他對朱慶瀾相當滿意,畢竟朱慶瀾是他的老嫡係。

  沒想到朱慶瀾會跟著林德軒和程潛兩個人合作,帶領新軍十七鎮起義,打了趙爾豐一個措手不及。當然趙爾豐的威望太高,朱慶瀾他們隻是軟禁他,解決了巡防營之後,就放走了趙爾豐。

  四川的消息,非常提士氣。

  聽到四川光複,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興奮。

  “同盟會西南支部已經任命張培爵為四川省長,楊庶堪為同盟會西南支部四川書記。四川成立國民革命軍第十一師、第十二師、第十三師。新軍十七鎮改編為十一師和十二師,重慶革命軍改編為第十三師。十一師師長程潛,十二師師長林德軒,十三師師長熊克武。除了留守的十二師之外,朱慶瀾將會帶領程潛的十一師,熊克武的十三師進入湖北,支援湖北革命。”

  “好。”

  文學社幾個人都是喜出望外。

  本來現在就占據優勢,如果再有川軍入鄂,那麽革命黨就會占據絕對優勢。畢竟川軍進入湖北是萬人上下,絕對是一個很強大的實力。

  但是孫武和焦達峰兩個人卻是駭然。其實他們也不知道同盟會西南支部到底是哪幾個省份。之前還以為是湖南、雲南、貴州三省。

  但現在來看,四川也是屬於西南支部。

  他們兩個人再次看張學文,已經是相當驚詫。現在的張學文已經是實力強悍,成為同盟會內部實力最強悍的實力派人物。現在四川的獨立,川軍入鄂,更讓張學文實力極度膨脹。

  張學文等到大家消化這個消息之後,繼續道:“支援四川革命的革命軍劉顯世第六師,羅佩金第九師,也會從四川直接進入湖北,支援我們的革命。”

  四個師。

  其實不僅僅是這四個師,彭家珍的第四師已經光複荊州,進入了湖北腹地。這樣一來,川湘滇黔四省部隊都開始進入湖北。

  除了目前在武昌的部隊,四省又派出了五個師的部隊進入湖北。這一下湖北這邊就雲集了超過五萬的革命軍。

  “我們已經有這麽多部隊。”

  “革命成功在望。”

  “共和萬歲!”

  一個個喜笑顏開。

  不過張學文的臉色卻依舊難看,直接道:“這是好消息,但大家千萬不要高興太早。因為還有一個壞消息。”

  大家立馬看了張學文。

  現在明明是大好形勢。川湘滇黔四省革命的成功,已經是同盟會成立以來最成功的起義。而且現在這麽多大軍雲集,部隊都已經超過五萬人。

  可以說是形勢一片大好。

  壞消息?

  什麽壞消息。

  張學文看著大家,歎口氣道:“北洋軍南下了。朝廷已經讓陸軍大臣蔭昌帶領近衛軍、第一鎮、第四鎮、第五鎮,還有第三鎮和第六鎮下麵的混成協,直撲武昌而來。”

  北洋軍。

  和這個時代熱血沸騰的年輕人不同,張學文是絕對不會小看北洋軍的。那可是北洋軍,中國戰鬥力最強悍的部隊。

  這麽想的不僅僅是張學文一個人。

  袁世凱也是如此。

  聽到湖南獨立之後,袁世凱是最高興的。他這兩年一直在裝病,在老家當縮頭烏龜。可是聽到這件事情之後,立馬就精神飽滿。本來清朝是想要讓湖北新軍進入湖南。

  希望用湖北新軍滅掉湖南革命黨。

  可是湖北新軍也鬧革命。

  因此隻好調動北洋軍。不過袁世凱聽到武昌的消息之後,立馬告訴北洋軍,慢慢的走,慢慢的走。和張學文一樣,袁世凱對於自己的北洋軍非常有自信。

  南方那些部隊,武器裝備、訓練水平根本就不是北洋軍的對手。

  更多的是,北洋軍成軍十多年,戰鬥力豈是南方亂黨臨時擴軍的部隊能夠比擬的。北洋軍不敢說以一當十,但袁世凱相信麵對三倍、五倍也不懼怕。

  所以他一點都不怕南方革命黨。

  他要求北洋軍慢。

  等到事情繼續鬧大,朝廷隻能是重新啟用袁世凱。因此蔭昌雖然率領這麽多部隊,但這些部隊的行軍速度非常慢。每天慢悠悠,然後就是要軍餉。

  滿清朝廷,已經很多年沒有足額發放北洋軍的軍餉。因此一次為理由,北洋軍就跟朝廷不停地墨跡。

  所以北洋軍才會姍姍來遲。

  但來遲歸來遲,北洋軍的威懾力還是很強。在場的軍官很多都是畢業軍校,都是參加過軍演,看過北洋軍的表演。因此一個個都非常嚴肅。

  “憲章兄,讓漢口和漢陽的新軍加快速度。必須要在北洋軍之前控製漢陽和漢口。”

  “是。”

  其實目前武昌的新軍並不是湖北新軍的全部。湖北新軍還有不少駐紮在漢陽和漢口,之前他們也都在觀望。重要的人,駐紮漢陽和漢口的不少新軍,都是革命黨相當活躍的軍隊。

  “鬆坡兄,我們時間不多。三天,不,兩天。最多兩天,你必須要拿下武昌。”

  “是。”

  …………

  北洋軍南下,讓蔡鍔沒有時間考慮更多,去調查對手的布置。因為時間已經來不及。北洋軍雖然在袁世凱的示意之下,行軍速度很慢。

  但最多五天。

  再慢,五天之內來到武昌是肯定的。在這之前,革命軍必須要光複武漢三鎮。隻有這樣才能夠依托地利,跟北洋軍斡旋。

  因此蔡鍔立馬召集大家開作戰會議。

  張學文就坐在一旁,隻是旁聽。並沒有發表任何的看法。

  這裏聚集了部隊所有的高層,團級以上的幹部都在蔡鍔這裏。一排的軍官,將星閃閃。坐在蔡鍔旁邊的是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的師長,兼任此次光複武昌的總參謀長張其鍠。

  左右兩邊有第二師的師長趙恒錫,第三師的師長程子楷,第十師的師長林祖坤,教導旅旅長楊傑。

  他們下麵就是第二師的同盟會代表劉複基,第二師的參謀長王隆中,第十師的參謀長吳兆麟。還有第一師的第二團團長甘興典,第三團團長商震。

  第二師第四團團長魯滌平,第五團團長陳複初。第三師第七團團長成銘齋,第八團團長方聲濤。第十師第二十四團團長熊炳坤,第二十五團團長譚道源。

  “城內的部隊不多。”

  蔡鍔把大大的武昌城防圖掛在上麵,然後開始指揮這次的戰鬥。

  “據我們的情報,城內隻有三千人左右的部隊。就算他們這兩天臨時擴軍,那也是沒什麽戰鬥力的部隊。武昌這麽大,他們那點兵力完全不能防守。”

  “目前我們雖然擁有四個師一個旅,但這裏麵除了第一師、第二師、第十師之外,第三師、教導旅新兵居多。因此主要還要看第一師、第二師、第十師的表現。”

  “他們人少,但我們時間不多。因此我決定四麵攻擊,分散他們的兵力。十個門都撒兵力,讓他們摸不清我們的意圖。”

  蔡鍔的想法很簡單。

  武昌城內的清軍不著急,因為他們可以等。但革命軍不行,他們必須要控製武漢三鎮。所以這場仗一定要速戰速決。

  革命軍也有很大的優勢。

  畢竟目前有超過兩萬人的部隊,而且還有很多部隊在源源不斷的開來。除了這些部隊之外,湖北革命黨還有會黨武裝組成的幾千人的部隊。人數上的優勢讓蔡鍔有充分的可能。這麽諾大的武昌,擁有十個門。

  三千人?

  難道一個門擺上三百人?

  而且現在武昌城內也是很不平靜,畢竟共進會和文學社在這裏活動多年。城內的革命黨還真不少。就算是留在城裏的三千人當中也有很多還沒有暴露的革命黨,三千人能不能全上城牆也說不定。

  “孫武。”

  “到。”

  “你組織那些會黨,攻擊這兩個門。佯攻即可。”

  蔡鍔是看不上那些會黨的戰鬥力,但會黨武裝人數眾多。而這些會黨武裝大部分都是共進會領導的。因此蔡鍔讓孫武領導那些會黨佯攻,吸引城內的注意力。超過四千人的會黨武裝,就算戰鬥力差一點,也能夠給城內很大的壓力。

  “是。”

  “程子楷、楊傑。”

  “到。”

  “第三師和教導旅,攻擊這兩個門。佯攻即可。”

  對於蔡鍔來說,實力最強的、他最信任的還是二十五混成協改編的趙恒錫第二師,以及湖北新軍改編的林祖坤第十師。

  因此這次的主攻任務就是交給了這兩個部隊。

  這麽多部隊散開,蔡鍔倒要看看武昌城內有多少兵馬可以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