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方君瑛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2991
  “潤如,子清到了。”

  周南女子中學。

  這所學校大部分的資金可都是張學文籌措的。因此張學文作為校董,隨時隨刻都能進入這所學校。也沒有人會懷疑什麽。

  等到張學文進入唐群英的監督辦公室,總共看到了三個人,兩男一女。

  張學文隻認識前麵的女子。

  方君瑛。

  “方先生,你好。”

  雖然在日本的那一次見麵並不愉快。而且方君瑛當時給張學文大大的難堪,但張學文依舊是很尊重這位女革命者。在張學文心目中,這個時代的革命者很多都雖然很幼稚,但他們的那種敢於犧牲的精神是值得佩服的。我們國家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的精神,才能夠延續自己的文化。他們可能有錯誤、幼稚,但他們卻是我們國家的財富,值得每個人去尊敬他們、佩服他們。

  “子清,四年沒見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弟弟方聲洞,字子明。這是喻培倫,字雲紀。”

  “子明兄,雲紀兄,兩位好。”

  “子清兄,你好。”

  很年輕。

  方聲洞和喻培倫都是1986年出生的,今年都是二十三歲。對於他們張學文不是很熟悉,因為方聲洞是福建人,喻培倫是四川人。

  張學文在日本的時候,交友不算很廣,認識的人有數。並不認識他們兩個人。

  “方先生,不知你找我是……”

  方聲洞和喻培倫,張學文是不知道。

  但方聲洞是方君瑛的弟弟,也就是方家六名同盟會當中的一個。而旁邊的喻培倫既然是跟著他們方家姐弟,也一定是同盟會。

  因此張學文也沒有避諱他們。

  “借槍借火藥。”

  “你們這是……”

  “我們準備暗殺載灃。”

  方君瑛很直接的回答。張學文聽完方君瑛的話,眉頭立馬皺了起來。刺殺載灃,那不就是汪精衛曆史上刺殺載灃的事情。

  汪精衛因為這次的刺殺,被清廷抓住。然後寫了一首可以流傳千古的詩。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詩不知道當時激勵了多少革命者。如果沒有後來的事情,汪精衛光是這件事情就足夠讓他名留青史。如果被清廷直接砍頭,汪精衛還能成為名留青史的烈士。

  汪精衛的事情隻是在腦海黨中閃現了一下,張學文立馬回到了這件事情上。

  “為什麽?”

  “什麽為什麽。”

  方君瑛有一些莫名其妙。

  本來他以為這件事情說出來,一定會讓張學文和唐群英豎起拇指誇獎,或者佩服。沒想到張學文竟然是直接反問方君瑛。

  “我說為什麽要刺殺載灃。”

  “恩?”

  方君瑛是徹底糊塗了。

  暗殺滿清官員是這個時代革命者最喜歡的一件事情。不知道多少革命黨,為了暗殺滿清要員被捕,最後死在監獄裏。

  突然之間聽到“為什麽”,讓方君瑛沒有反應過來。

  反而是旁邊的方聲洞道:“刺殺載灃會有很多的好處。首先會造成巨大的影響,鼓舞我們的革命。再者會讓滿清官員人人自危,不敢放手對付我們革命黨。”

  “恩,這是個理由。”

  張學文同意方聲洞的說法。

  方聲洞的說法還是比較正確的。如果真能夠暗殺成功,絕對是轟動全國的事情。畢竟載灃是攝政王,是目前滿清朝廷的實際掌權人。一旦暗殺成功,會極大地鼓舞革命黨的士氣。

  而且一旦真的刺殺成功,滿清貴族絕對會非常擔心。畢竟革命黨一個個不要命,他們可還要命。

  但張學文依舊是搖搖頭道:“可是我認為暗殺依舊是不可取的。對於我們的敵人,采取暗殺的手法,是不正確的做法。當大家習慣這種模式之後,未來碰到事情,都會采取這種簡單粗暴方法。他會有極大地後遺症。”

  暗殺。

  同盟會成立開始,或者說同盟會成立之前就非常熱衷於暗殺。同盟會高層都非常喜歡用暗殺的做法,包括黃興、陳其美,還有陶成章他們都是如此。但是當大家發現暗殺的成本最低之後,大家有就會頻頻采用暗殺政敵的手法。

  辛亥革命之後,連續出現兩次轟動全國的暗殺事件,都改變了中國的曆史。一個是光複會大佬陶成章被陳其美和蔣介石暗殺,另外一個是宋教仁被暗殺。

  當然當時的暗殺並不僅僅是這兩例。

  包括吳祿貞、張振武,都是在辛亥革命之後被暗殺的重要人物。

  後來同盟會高層都習慣用暗殺,習慣用這種方法對付敵人,對付自己的政敵。以至於後來的老蔣,也非常喜歡用暗殺的手法。

  暗殺,可謂是後患無窮。

  因此張學文是絕對不讚成暗殺。

  “而且殺了一個載灃,會有第二個載灃。難道我們能把滿清宗室全都暗殺一遍不成。想要推翻滿清,就要踏踏實實的做工作。而不是想要一步登天。沒有紮紮實實的準備工作,光靠暗殺是不可能成功的。”

  方君瑛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四年前見到張學文的時候,張學文還是一個年輕人,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但是四年之後,張學文已經完全不同。

  畢竟張學文現在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負責人,還當過好長時間湖南巡警係統的老大。不是人改變地位,而是地位改變人。

  張學文現在也有一些上位者的語氣。

  “哼。子清,你這一句話要把那麽多烈士的鮮血給否定。要不是他們用鮮血警告了滿清朝廷,你認為你們在國內能夠如此安穩。”

  方君瑛非常生氣。

  “是。”

  張學文點點頭,道:“我承認他們的鮮血沒有白流,給我們創造了好的條件。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利用這個機會一步一個腳印的,紮紮實實的做革命工作。而不是想要利用一兩次的暗殺機會推翻滿清。”

  “你的意思是不會幫忙了?”

  方君瑛他們想要暗殺載灃,是討論很長時間的計劃。

  不過說起來他們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軍火很難運進來。所以方君瑛才想到了唐群英,又想到了當年回國的張學文和仇亮。

  所以來到湖南,希望他們能夠幫忙解決一部分槍和火藥。

  可是沒想到張學文是如此批評他們的暗殺活動。

  “些許的槍和火藥,我能拿出來。甚至我能夠幫忙運出湖南。但是暗殺載灃,我認為是錯誤的。等我們擁有實力,堂堂正正的擊敗滿清的時候,才是我們推翻滿清的最佳時機。我想幾位當中應該有人是能夠製造炸藥的。”

  “雲紀是學習化學的。”

  張學文看了看喻培倫。

  這種暗殺,是需要炸彈的。看起來眼前這個喻培倫是炸彈專家。這樣的人才不去好好用用,難道讓他也去參加暗殺活動。

  張學文想想就可惜。

  因此道:“方先生,暗殺始終是小道。我們要擊敗滿清,還是需要在戰場上戰勝他們。雲紀兄既然是學習化學,既然能夠製造炸彈,應該幫助我們同盟會建立軍工廠。給我們同盟會提供穩定的軍火,而不是浪費自己的才華,去做暗殺的事情。”

  “軍工廠?”

  方君瑛對於張學文一再貶低暗殺,心情很不愉快。

  但是對於張學文說,應該成立一個兵工廠,倒是很讚成。本來方君瑛他們是在日本做炸藥實驗的,可是日本那邊查的嚴,無奈之下隻能是離開日本。

  現在方君瑛他們隻能是來到香港進行實驗。但是這裏也不安全。

  方君瑛他們又何嚐不想有自己的軍工廠,不然也用不著到處奔波。可是建立一個軍工廠哪裏是那麽容易的。

  “是。些許的槍和火藥我能提供。但我是衷心希望雲紀兄留在湖南。我們湖南的同盟會願意給雲紀兄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在這裏成立一個軍工廠,我們自己的軍工廠。”

  成立軍工廠,這是張學文一直以來的夢想。

  說起來南方各省,每個省份都算是有一個小小的軍工廠,但基本上都不成氣候。湖南這邊也是一樣,隻有一個軍械局,說白了就是修理槍支的。長江以南,隻有湖北擁有最好的兵工廠。

  沒有兵工廠,武器就無法自給自足。

  現在沒有問題,但是一但打起來,到時候這就是大問題,特別是子彈供應會成為大問題。因此張學文早就有過這個想法。隻不過沒有這方麵的人才。

  現在聽到喻培倫是學習化學的,製造炸藥的。就突然有了這樣的想法。湖南軍械局那邊缺人,缺人才。張學文完全可以通過仇亮或者是俞明頤那邊,讓喻培倫進入軍械局。

  慢慢的滲透軍械局,控製湖南軍械局。

  “子清,你讓我們先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