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西南同盟會(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2970
  “統籌領導四省革命?我認為不錯。”

  楊庶堪考慮了一會之後,慢慢的同意這個提議。

  “同盟會成立的時候,要把國內分成五個支部,其實就是這個意思。隻不過同盟會本部散亂,總理和克強公又沒有把精力放在這裏,所以一直都是有名無實。我們成立西南部同盟會,雖然並不是同盟會成立時候劃分的五個支部之一,但也是繼承他的精神。”

  讀書人最厲害的就是嘴皮子。

  一旦成立西南部同盟會,雖然沒有脫離同盟會,但絕對會和同盟會本部出現一些裂痕。但是在楊庶堪的嘴裏說出來,就是繼承同盟會的精神。

  這就是讀書人。

  可以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這是讀書人的能力。

  “對。”

  會議當中同盟會湖南分部的人最多,但是他們並沒有多說話。不過這個時候劉道一第一個出聲,道:“是這個道理。既然本部無法直接管理國內同盟會,那麽我們自己合作也是很好的辦法。等我們成立之後,可以上報給本部。”

  這個時候沒有誰的話,比劉道一更有分量。

  因為劉道一的身份。

  不說其他的,光是劉道一領導過萍瀏醴起義,就比在座的所有人都有底氣說話。但比起這個,更讓人信服的是劉道一在同盟會成立的時候,本身就是同盟會東京本部書記。

  而且現在同盟會東京本部的負責人,就是劉道一的親哥哥劉揆一。劉道一這樣的身份,說出這樣的話,比任何人說的都有分量。

  “如果能夠統一行動、統一領導,我讚成成立西南部同盟會。”

  張百麟也是出聲支持。

  隨著李根源提議,楊庶堪、張百麟的支持,這件事情再也沒有問題。很快禹之謨、寧調元他們也是支持,這樣大家很快就同意成立西南部同盟會。

  接下來就是一係列的問題。

  怎麽統一行動、統一領導。

  大家都說了很多,直到禹之謨說出目前同盟會湖南分部的組織紀律,讓在場的幾個人都大為吃驚。楊庶堪、張培爵、熊克武他們因為和同盟會湖南分部合作一年時間,對於這些有基本的了解。

  甚至他們也開始學習同盟會湖南分部。

  但是李根源、張百麟他們是第一次聽到。他們本來都在同盟會,繼承的是同盟會的章程。因此幾個人都麵麵相覷。

  “難怪難怪。”

  李根源看著這份資料,仔仔細細的讀了一遍。然後還不滿足,再次看了一遍,最後才喃喃自語。慢慢的抬起頭,看了看禹之謨,又看了看張學文。

  “子清,這應該就是你的手筆。”

  李根源看完之後,立馬就發現了裏麵的內容,當年張學文都談過。張學文在日本的時候,說的最多的就是組織的建設。

  當時沒有人聽這些,更有很多人是嗤之以鼻。包括孫中山、黃興,還有像宋教仁、馬君武、汪精衛這些同盟會大佬都是如此。可是李根源卻很認同,所以跟張學文談過很多。

  現在這份紀律文件當中,裏麵很多東西李根源都從張學文那裏聽說過。

  因此他一眼就可以肯定,這就是出自張學文的手筆。而且比當初說的更全麵,更嚴謹。這是肯定的。畢竟張學文回國都三年半時間,很多東西都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停的完善。

  “是。”

  張學文點點頭。

  “子清,要不你給大家講講,目前湖南革命的情況。”

  李根源對於張學文非常支持,同樣也非常認同張學文的觀點。西南部同盟會成立在即,他認為總體來說,同盟會湖南分部不管是在組織上、紀律上,都是最適合的。

  因此他願意給張學文更多的表現機會。

  “那我就談談。我認為目前來說,我們有這麽幾個重點領域。”

  張學文開始介紹一些經驗。

  包括控製學校,拉攏學生。到如何控製軍隊,如何滲透進軍隊當中。也包括控製會黨、拉攏會黨,最後是聯絡士紳等方麵。

  雖然並沒有很具體,但也讓在場的很多人感到震撼。

  包括楊庶堪、張百麟。他們都認可湖南革命黨目前的實力強大,但是到底有多強大,他們並沒有直觀的認識。但是當張學文說出來之後,他們隻能是張大嘴巴。

  湖南革命黨,幾乎已經是控製了全省一半的軍隊,剩下的一半當中又有一半是支持革命的。再剩下一半當中的一半是同情革命的。

  這樣算下來,湖南革命真是反掌之間。

  在孫中山和黃興在兩廣地區屢戰屢敗之後,不少革命黨人又開始出現一些絕望的。本來大家以為滿清千瘡百孔,隻要輕輕一推就能夠推倒他。

  可是幾次失敗之後,這些人反而又變的悲觀。

  紅軍長征,就是如此。一群不清楚中國現實的年輕人,啃了幾年的洋麵包,就認為中國革命很容易實現。最後弄得丟盔棄甲,然後開始漫無目的的要逃跑。

  這就是年輕革命者的通病。

  今天把敵人看的很低,幾次挫折之後又把敵人想象的太強。

  這裏麵也包括楊庶堪、張百麟,也有李根源這些剛剛回國的人。他們都在考慮什麽時候能夠真的推翻滿清。可是聽到張學文報告湖南的情況,他們忽然之間發現革命竟然是這麽容易。

  以至於一個個麵麵相覷。

  而在座的幾個同盟會湖南分部的人,都是非常高興。因為這就是目前湖南革命黨的實力,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夠革命成功的實力。

  “這才是革命的樣子。”

  李根源再次發聲。

  然後服氣的道:“總理和克強先生為什麽在兩廣地區屢戰屢敗。就是因為他們平時不注意組織,不注意紀律。而且隻關注和會黨的合作。會黨人多口雜,一點保密意識都沒有。他們前幾次的暴動,哪一次暴動之前不是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我們絕對不能這樣。軍隊才是最重要的。”

  李根源是鄙視孫中山和黃興兩個人在兩廣的暴動。

  就如用一句粗話來說,豬挨打三次也都知道躲。孫中山和黃興在兩廣的暴動幾次失敗,他們也不好好總結為什麽失敗。每次失敗基本上都是同一個原因。

  作為學習軍事的李根源來說,打仗的時候,如果連續犯錯,那麽就是一個最差的指揮者。

  “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組織建設。就如同盟會湖南分部的紀律一樣,組織關係必須明確。保密這些不用說,作為一個組織,必須要有軍隊般的紀律。絕對不能跟同盟會本部一樣,作為處理同盟會日常事務的庶務,竟然沒人聽他的話。既然如此,還要這個庶務幹什麽。”

  “應該如此。”

  禹之謨接話。這段時間禹之謨一直都在做組織建設的工作。因此他很有心得,道:“我們要開會選擇領導層。當我們選擇了指揮者之後,就必須要接受他們的命令,這是一個組織領導者必須擁有的權威。同樣當我們認為指揮者犯錯的時候,不是強硬的拒絕或者對抗命令,或者是分裂組織。而是應該重新開會,重新選擇指揮者。在組織內部解決問題。”

  討論很激烈。

  大家把想說的都說,畢竟是要成立西南部同盟會。

  1909年5月26日,在湘潭,川湘滇黔四省同盟會合作成立了同盟會西南支部。支部放在了湘潭,這是為了大家的安全。

  目前來說湘潭完全在同盟會的控製當中。

  這裏駐紮的兩個巡防營是隸屬於張本的,彭遂良直接領導的武裝,屬於同盟會的武裝。他的旁邊就是醴陵巡警局。

  然後成立了同盟會西南支部委員會,選了七名委員,統一領導川湘滇黔四個省的革命。張學文憑借著雄厚的實力,成為了同盟會西南支部的負責人。

  七名委員是張學文、李根源、楊庶堪、張百麟、禹之謨、劉道一、張培爵。

  除了最高的七名委員之外,同盟會西南支部委員會還下設幾個重要部門。包括教育部、軍務部、外務部、婦女部、後勤部。

  除了幾個直屬部門之外,還分幾個區域,成立區域同盟會。

  甚至把四個省完全打亂。

  就如成立的同盟會西南支部委員會,阮州分部,他管轄的地方包括湖南阮州、靖州,四川的酉州,貴州的思州。張學文這樣打亂有壞處。

  畢竟是跨省,很多事情會不方便。

  但也有好處。那就是張學文可以真正的讓四省變成一體,讓同盟會西南支部可以真正的管四省革命。張學文還準備不停的調動幾個人,讓四省同盟會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