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西南同盟會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3053
  “蒼白兄,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同盟會雲南分部的負責人李根源,字雪生。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現在是雲南講武堂的提調。”

  “這位是羅佩金,字熔軒。”

  在張學文的周旋之下,川湘滇黔四地同盟會在湘潭開了第一次的聯合會議。

  雲南那邊來了三個人,一個是李根源,一個是羅佩金。這兩個人是目前雲南革命黨的領導者。本來在雲南還有早期的一些革命黨領袖,呂誌伊和楊振鴻。他們兩個人曾經成立了同盟會雲南分部,兩個人是實際負責人。

  可惜他們在去年的時候準備起義,被官府通緝,都跑到了南洋。因此當李根源、羅佩金這些留日學生回來之後,李根源和羅佩金成為了新的領導。

  第三個人是劉存厚。

  劉存厚不是雲南人,而是四川人。劉存厚是畢業於四川武備學堂,然後留學日本念了士官學校。畢業之後分到了雲南,成為了雲南講武堂的教官。

  正因為他是四川人,才會來到這裏。

  “這位是同盟會貴州分部的負責人張百麟,字石麒。”

  本來張學文是想要推動川湘滇三省革命黨會議的。但是因為貴州革命黨也跟張學文接觸,所以張學文臨時增加了貴州革命黨。

  貴州革命黨重要代表是平剛和張百麟。

  隻不過平剛還在日本,還沒有回國,因此目前貴州革命主要就是張百麟負責。今天他是一個人來到這裏。

  張百麟和張學文聯係,目的很簡單。和李根源一樣,希望得到湖南革命黨的支持。

  “雪生兄、熔軒兄、石麒兄,給你們介紹這幾位。這位是同盟會四川分部的負責人楊庶堪,字蒼白。這位是張培爵,字列五。熊克武,字錦帆。”

  四方第一次見麵,其實有些人是認識的,有些人是聽說過名字的。

  這一次的會議,四方代表加起來超過十個人,總共有十四個人。

  貴州最小,隻有一個人。雲南次少,有三個人。四川有四個人,湖南最多,有六個人。

  不過這也和幾個省份革命黨實力有關係。湖南革命黨實力最強,四川次之、雲南再次之、貴州最差。別看隻有十四個人,這四省同盟會人數加起來足足有五千多人。當中一大半,百分之七十都是湖南同盟會會員。

  “既然我是主人,那我就先說兩句。”

  張學文這一次是當仁不讓。

  當然張學文也有足夠的底氣主持這個會議。畢竟現在湖南革命黨實力最強。湖南革命黨可以說是有錢、有槍、有人,四川、貴州、雲南加起來實力都沒有湖南強。

  “我們四省都地處偏僻,影響力低、經濟也比不上沿海省份,整體實力也是較為差的。從革命情況來講,總理和克強先生他們專注於兩廣革命,江浙地區有光複會,現在湖北地區又有共進會。他們都有人負責自己的革命,但是我們四個省正因為實力不行,所以必須要聯合。”

  “我們每個省的實力都不強,但是我們幾個省聯合起來,一旦我們革命成功。到時候我們就不會懼怕滿清的反撲,也不會懼怕北麵的北洋軍。”

  團結。

  什麽時候要團結,什麽時候最應該講團結。

  那就是實力弱小的時候要聯合。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四個省份單獨列出來,不管是經濟、軍事、政治各方麵都是比較落後的。

  “我同意子清的說法。”

  張學文剛剛開場白,李根源就在下麵同意張學文。李根源回到雲南之後,發現雲南這邊的革命情況真的不是很好。革命發展也不怎麽樣。

  雖然看起來潛力不錯,但目前的情況不太好。

  相比起來,湖南是情況最好的。湖南革命黨已經在湖南經營非常成功。隻要一步,湖南就會落入革命黨的手中。因此李根源是非常佩服張學文的。

  所以他非常希望和湖南合作。

  隻不過雲南和湖南不是鄰省,要麽是通過四川、要麽是通過貴州。要不是如此,他早就單獨和湖南革命黨合作了。

  “我們幾個省份的實力都很弱小,就算是動員新軍,最後起義成功。以我們每個省份的經濟力量來看,也養不起多少軍隊。而這樣倉促組成的軍隊是很難和北洋軍抗衡的。應該說我們幾個省份的新軍,碰到湖北新軍也不是對手。”

  李根源是學習軍事的。

  看問題也是從軍隊方麵考慮。現在的中國實力最強大的就是北洋軍,他們的武器裝備非常好。他們都配備重機槍部隊,配備完善的炮兵部隊。

  可是湖南、四川、貴州、雲南都窮的叮當響。如雲南、貴州每年都是需要朝廷撥款才能存活,省裏那點錢根本養不活部隊。

  這樣的情況之下,南方這些新軍,武器配備都不怎麽好。

  不要說是炮兵,就是重機槍基本上也沒有。這樣的部隊碰到北洋軍,真的是很難勝利。很有可能被北洋軍平推。不要說北洋軍,就是張之洞一手打造的湖北新軍,實力也是非常強大。

  “可是我們怎麽合作。幾年前成立同盟會,大家也是為了聯合,為了統一行動。但是現在來看,並沒有什麽改變。”

  張百麟低沉的聲音響起。

  張百麟是貴州革命黨頭頭,貴州的革命一直是他和平剛負責的。他們兩個人在貴州成立了革命組織。後來平剛去了日本之後,也是張百麟和平剛商量,讓平剛加入同盟會。

  張百麟和平剛的想法很簡單。

  那就是貴州是一個很窮的省份,地理位置也不好。整個貴州的軍隊加起來也沒有幾個人,整個貴州新軍隻有區區三個營,一千五百人。

  其他的各部隊加起來才三千來人。這點人散落在貴州,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就算是光複了貴州,周圍任何一個省份的軍隊過來,都能夠輕易滅了貴州的軍隊。

  貴州是如此的沒有存在感。

  張百麟這位貴州革命黨頭頭,在今天幾個省份革命黨頭頭當中,屬於名氣最低、實力最差的。因此他反而比別人更希望合作。

  就是因為如此,張百麟和平剛才會選擇加盟同盟會。希望能夠得到同盟會的幫助。可是張百麟沒有想到的是,同盟會成立和不成立有什麽用。

  名義上都是同盟會,但同盟會本部一個都節製不了。而孫中山和黃興兩位同盟會大佬,隻把精力放在兩廣地區。連江浙、兩湖他們都不關心,貴州就更沒有存在感。

  這讓積極推動貴州革命的張百麟非常失望。

  因此他才會積極接觸湖南革命黨,想要和湖南合作,希望得到實力強大的湖南革命黨的支持。如果這一次的聯合,和幾年前同盟會成立一樣,他是會非常失望的。

  “這個是一個問題。我剛從日本回來,現在同盟會本部工作完全癱瘓。總理和克強先生常年在南洋地區,現在也不知道同盟會本部是在東京,還是在南洋。”

  李根源點點頭,同意張百麟的說法。

  對於當初成立同盟會,大家都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是同盟會的實際情況,卻讓很多人非常失望。當初期待有多高,失望就越大。

  “所以我提議,我們四省就不要整那些虛的。說是聯合,其實依舊是各管各的,這樣我們聯合還有什麽用處。我的意思是我們四省的同盟會幹脆合作成立一個西南部同盟會。我們四省都在中國的西南,來真正的合作。”

  “西南部同盟會?”

  楊庶堪、張百麟都頓了一下,沒有直接回答。

  因為李根源的意思很簡單。幹脆組成一個統一的指揮機關,也就是把四省的同盟會合並起來。這就需要他們好好考慮一下。

  最高興的隻有張學文一個人。

  張學文早就想這樣做,隻不過一直沒有找到好的借口。現在李根源幫忙說出來,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了。張學文豈能不高興。

  比起在座的這些人,張學文多了百年的視角。

  和這個時代很多革命黨人,認為隻要推翻滿清就成功不一樣,張學文知道辛亥革命隻是開始而已。中國的苦難也不過是剛剛開始。

  北方還有強大的北洋軍,南方也都是各自為政。中國即將要進入軍閥戰爭。而歐美各國,包括日本、俄羅斯他們都在國內扶植各個軍閥。支持他們武器、金錢,以此來擴大自己在中國的影響。

  辛亥革命之後,要平定軍閥、擺脫列強,需要的就是強大的實力。孫中山為什麽在辛亥革命之後屢戰屢敗,就是因為他本人沒有實力,沒有過硬的軍隊,隻有名氣。

  張學文可不願意如此。

  現在如果能夠整合西南四個省,辛亥革命之後,張學文的實力會是僅次於北洋軍的,完全可以和北洋軍抗衡。所以整合這四個省,張學文是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