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進言(上)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7      字數:2950
  “子清,前段時間很忙,所以沒能夠和你好好聊聊。我想問問,在你的看來我們同盟會現在最大的任務是什麽?”

  其實陳天華說的是客氣話。

  前段時間,特別是華興會剛剛撤到日本的時候,雖然黃興、劉揆一、章士釗等人沒有來到日本。但是華興會幾個大佬宋教仁、陳天華、劉道一當時都在日本。

  劉道一和張學文是發小,所以彼此關係都甚好。

  而宋教仁和陳天華當時是忙著和日本留學生打交道,擴大華興會的影響。當時的張學文一個無名小卒,陳天華哪裏有空和他見麵。就算是要見麵,也應該是張學文去拜訪人家陳天華才對。

  幾乎可以這麽說。

  在剛到日本的一段時間當中,人家陳天華都不認識華興會還有張學文這樣新加入的會員。

  他也是前一段時間才知道張學文這個人。

  也就是仇亮推辭自己的湖南分會的分會長職務,而把這個職務讓給張學文。這件事情在湖南人當中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因為仇亮是目前湖南人當中,交友最廣闊的。

  仇亮可謂是朋友滿天下。

  這一點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宋教仁、陳天華,甚至領導能力甚強的劉道一都得拜服。

  這樣一個人推辭湖南分會的分會長,讓給一個籍籍無名的張學文。張學文想不成名都難。也因此陳天華才抽空看了張學文寫的文章。從第一篇《革命的朋友和敵人》就給了陳天華另一種的認識。

  雖然通篇寫的幹巴巴的,都是一些理論性的文章。

  卻讓陳天華眼界大開。

  陳天華本人就是理論功底很深的人,是掌管同盟會宣傳口的人。他從張學文的文章當中看到了很多東西。

  因此陳天華一直想好好認識一下張學文。

  “很簡單,就是整頓、健全組織。同盟會最大的兩個組織是兩廣的興中會、還有就是兩湖的華興會。這兩個組織影響力最大,也促成了孫總理和克強先生的合作。但是除了華興會、興中會之外,還有很多零零散散的小組織,特別是各地的同鄉會。正是因為各種組織太多,他們現在完全是一盤散沙,依舊是各自為政。”

  “總理和克強先生應該是坐鎮本部,把同盟會的組織好好地梳理一番。就如蘊存兄這樣的湖南分會長就應該回到湖南組建同盟會湖南分部。全國各地都要快速的組建分部,然後總部應該快一點拿出一些以後行動綱領性的文件,以此來指導全國革命。底下的各個分會,都應該是統一聽從總部的命令。”

  “現在總理和克強先生決定在兩廣地區發動革命,反而把最重要的組織建設放到了一邊。如果想要推動兩廣革命,完全可以在兩廣地區成立分會,讓他們負責。現在不整頓,導致整個組織一盤散沙,現在看不出來。等到一段時間之後,總部威信盡失,到時候同盟會各個分部誰也不理會總部。到了那個時候就算總理和克強先生想要整頓也晚了。”

  張學文好幾次都說出了這個觀點。

  但是沒有人理會。

  甚至很多同盟會會員都不希望上麵管的太嚴。他們很多人非常隨意,甚至達到了什麽程度。在同盟會成立的時候有些人明明得到了總部的任命,但是沒幾天就說沒空,就把位置讓了出來。

  甚至連個程序都沒有。

  就告訴一聲,然後就不管自己的工作了。

  這就是現在的同盟會。

  這樣一個德行,難怪以後的同盟會出來了那麽多的軍閥。特別是現在孫中山和黃興還有巨大的名望,可以鎮住目前的同盟會。

  但是隻要時間一長,所謂的名望也會慢慢的消失。到時候孫中山和黃興想要整頓同盟會,都沒有實力整頓。

  “子清的意思我懂了。先整理組織內部的關係,然後再去考慮起義的事情。”

  “嗯。”張學文重重的點點頭。“內部都沒有整理好,怎麽能夠團結起來一起革命。湖北人希望在湖北舉行起義、兩廣人希望在兩廣舉行起義、川人希望在四川舉行起義,各有各的想法。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去約束他們,去統一他們的思想,你覺得我們能夠成功嗎?”

  “恩,是這個道理。”

  陳天華臉色沉重,慢慢的點了點頭。

  “當年建奴能夠進入我中原,就是我們自己內亂。我中華四萬萬同胞,如果聯合起來豈能讓洋人如此猖狂。我們就是應該團結起來。對對,你的話很對。我要去找總理和孫先生,同盟會必須要整頓。”

  陳天華直接就站了起來。

  “子清、蘊存,我還有事。以後我們還有機會。”

  陳天華說完就急衝衝的離開了。

  留下張學文和仇亮兩個人彼此無奈的笑笑。

  “星台兄真是性急之人。”

  …………

  有了陳天華的建議,張學文想孫中山和黃興應該會有所不同。

  畢竟陳天華的地位不同。

  他不僅僅是華興會的高層,也是同盟會的高層,是掌管同盟會的宣傳口。在同盟會的地位舉足輕重。當然他本人和孫中山、黃興的私人關係也非常好。

  可惜張學文想錯了。

  孫中山和黃興兩人對於他們的想法沒有一點點改變的意思。因為沒過多久就傳出孫中山要離開日本到南洋籌措經費的消息。這讓張學文心中大為不滿意。

  籌措經費?

  在海外募捐是孫中山的興中會一直以來最主要的來錢通道。孫中山在這方麵的確很有才能。從美洲到南洋、日本到歐洲孫中山每每都能夠成功化緣。

  但是張學文卻對這個事情嗤之以鼻。

  一個成立全國革命組織的魁首,竟然隻知道天天去化緣,而不是坐鎮總部管理。這哪裏是一個組織的老大應該做的事情。

  在同盟會再次的會議當中,孫中山開始布置他走後同盟會的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麽可以布置的。孫中山走了,留下了黃興。

  同盟會本來就是孫中山和黃興為主的組織。所以離開之前孫中山把東京本部的事物全權托付給了黃興。

  這次會議當中張學文是再次反對孫中山的做法。

  “總理,同盟會初創,事情繁多。你不坐鎮本部指揮同盟會,卻要去籌款?籌款有多重要,需要總理親自去。”

  張學文的話剛剛說出來,就被胡毅生給打斷了。

  “子清兄,看來你是不懂得什麽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錢我們拿什麽去發動起義,籌款是最重要的事情。漢高祖在酬勞自己底下功臣的時候,說的第一功臣就是蕭何。”

  “籌款就算再重要,但是何必總理親自去。我們同盟會完全可以成立一個籌款部門,由他們負責給同盟會籌款。甚至我們同盟會完全可以成立自己的後勤部門,用來保障我們的革命經費。而總理身為同盟會的領導者,應該是坐鎮本部指揮全局。而不是……”

  “子清,你不要說了。”

  卻是黃興打斷了張學文的話。“你沒有經曆過起義,一旦發動起義需要的錢就不是一星半點。在我們同盟會也隻有先生有能力籌到這麽一大筆款項。”

  黃興是有些頭疼。

  和孫中山合作之後,他對於孫中山還是很佩服、很敬重的。孫中山能說會道,而且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套革命綱領,革命的方法。很多都是黃興此前根本沒有想過,或者是還沒有想到的東西。也因此黃興才甘願給孫中山當左右手。

  但是合作之後,最大的問題都是出現在華興會。

  先是華興會兩位大佬劉揆一和章士釗都不願意加入同盟會,這已經是很難堪。而後就是出現了仇亮讓湖南分會長的事情。反正華興會問題最多。

  而最近兩次的同盟會會議,全是張學文開炮。

  而且句句都是衝著孫中山來的。黃興有時候擔心,這樣會不會讓兩廣的同盟會會員以為是自己讓他們這麽幹的。這樣就非常不利於同盟會的團結。

  所以這次黃興直接就中斷了張學文的話。怕張學文說出更多難堪的話。

  聽到黃興的話,張學文知道不可能了。

  同盟會?

  同盟會曆史上那麽多的起義都失敗了。除了擴大了同盟會的影響,還有什麽作用。特別是黃花崗起義的時候,孫中山和黃興完全是沒有目的的軍事投機,導致同盟會的眾多骨幹可謂是損失慘重。

  這些都是這個時代的人才。

  他們的犧牲太沒有價值。

  張學文希望改變這一點。但是……

  張學文的情緒是進一步的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