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八十八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4      字數:2119
  嚴鐵英率領著李燦小隊,經過了幾天幾夜緊張的行軍,於黎明前到達了千佛山的半山寺,和隱蔽在這裏的趙大叔匯合了。

  雖然分開才一個多月,但彼此卻像隔了數年似的,那種渴望、狂喜之情,躍然而出。男戰士們你摟著我,我摟著你,女戰士在歡快地笑著、蹦著。

  還沒完全醒過來的山野,頓時熱鬧得如同過節一般。嚴鐵英與趙明、石磊、徐煒一一握手。

  輪到車朋的時候,鐵英回身指了指正在和姐妹們廝鬧的蘇曼,笑著說:“沒有事吧?還你個囫圇的蘇曼。”

  車朋滿臉赧紅,低著頭隻顧搓著手。他是後來才曉得在鐵籠山向南撤退時,鐵英要將蘇曼留下來的事。車朋怕蘇曼罵他,心裏很不安定。

  鐵英見這個年輕的小隊長確實臉頰瘦削。在微熹的晨光中,他的拖著戰刀的修長身影印在地上,使人頓生憐憫。

  鐵英笑了一下,沒再說什麽。

  車朋呆呆地站在那裏,也不作聲,也不走開。忽然有誰撞了他一下,他醒悟過來,定睛看去卻是蘇曼。

  人們都在一丈開外盡情嬉鬧,隻有她站在他的身旁,用兩隻烏黑發亮的眸子盯著他,分明是在問:“你怎麽啦!”

  目光裏充滿的盡是柔情蜜意。

  迎著目光,車朋一把抓住蘇曼的手,默默地然而又是緊緊的攥著······

  早飯後,迎著初升的太陽,嚴鐵英和趙明沿著一條通往山岡的小路邊走邊談著。

  他們都有重逢的喜悅,也都有對即將到來的鬥爭的重壓之感。

  嚴鐵英問趙明:“大叔,老張這麽久沒有見來,經春來也不知去向,我眼前隻覺得一抹黑呀!”

  趙明說:“是啊,我們消息太閉塞了。我已經讓宋大庚去想法搞些報紙來,目前唯一的辦法是通過報紙,最好是大地方的報紙,越大越好。”

  鐵英說:“咦,我怎麽沒有想到這方麵來呀!大叔,你真行!”

  停了一下,又說,“要宋大庚搞些報紙應該沒問題。就是能不能搞到大地方的。還有,即令是搞到了,那敵人的報紙,可信麽?”

  趙明說:“敵人的報紙當然不會幫我們說話了,但我們可以反過來看嘛!”

  “唔!”嚴鐵英明白了。

  倆人來到山岡上。嚴鐵英眺望四周,見關山重重,群巒疊嶂;俯首腳下,雲波滾滾,洶湧澎湃。

  半山寺的宏偉建築,將那奇特的輪廓伸騰在霧氣中,隱隱約約,迷迷離離。

  趙明說:“鐵妹子呀,我們在這裏隱蔽了一個來月了,包一天的暗探不時在鐵籠山亂竄。雖說還不曾到這兒來,卻必須防著有這麽一天啦!“

  趙明繼續說:”況且現在最困難的是糧草。我問了各小隊,他們都還隻能撐持最後三、兩天呢。”

  “是啊,便是李燦小隊,經過這一陣長途佯動,更是缺乏。“鐵英接嘴說。

  ”而老百姓呢,自然也是苦不堪言,不要說幫襯咱們,就是他們自己,也是最盼望我們能夠救濟他們一下呀!”趙明又說。

  鐵英沒有立時答話,想必她應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

  她望著寺樓渾渾濛濛的瓊樓玉閣,良久才開口:

  “大叔,不管全國的形勢怎樣,我們還是按照老張交待的去做,站穩腳跟就是勝利。“

  她接著說:”我想了一個計劃,蘆花湖不是有一支農民武裝麽?潘西武不是在向他們下毒手麽?我們打潘西武一下,一來可以支持農民武裝,二來可以解決糧食問題。“

  停了一下,她又說:”隻是這個計劃一定要做得周密,不能暴露我們遊擊隊。得想個萬全之策。“

  趙明沒有說話。他在思考。

  過了好一會兒,嚴鐵英說:”我想我們不如化裝成影屏山的土匪,搞他一下子。大叔您看怎麽樣?”

  “化裝成土匪固然好,就怕我們會裝得不像。你想土匪隻知燒殺搶掠,我們哪會這樣做?“趙明沉思地說。

  ”不過我聽說這個竇樂山與別的土匪有點不一樣,對老百姓沒很大的劣跡。“嚴鐵英說。

  ”聽說是啊。“趙明同意鐵英的說法,”隻是還有,蘆花湖離半山寺有二百來裏路,這麽遠的路程,得了糧食就得考慮運輸問題。”

  “路遠不怕。我想我們這次襲擊潘西武不用騎兵。我們就要李燦、石磊小隊去。“鐵英邊想邊分析著說:

  ”車朋小隊在路上接應,搞得的糧食就用騎兵轉運,每一騎加百八十斤不成問題。騎兵速度快。”

  “好!”趙明點著頭,掏出煙袋,裝上煙絲,點燃,抽了一口。“唔,不錯!”邊“叭噠”邊補上一句。

  倆人走了一會兒。趙明又說:“騎兵轉運的路線要設計好,盡量避免直接與千佛山有聯係。可以先朝影屏山方向走,然後轉往千佛山。”

  “對!”鐵英很是讚成,“至於裝得像不像嘛,哦,我們盡量裝得像一點吧!”

  趙明和嚴鐵英就這樣邊走邊說,一個嚴密的戰鬥計劃就形成了。

  這時太陽已經升到老高了。倆人下了山岡,往那半山寺走去。

  半山寺本是千佛山中最熱鬧的地方,原因是它是一座有著悠久曆史的神奇建築。

  但是,因為近代以來,戰禍不斷,天下不太平,所以半山寺早就斷了香火,隻剩下一派破敗景象。

  趙明領著鐵英來到半山寺腳下。

  嚴鐵英看去,咦!這是一座怎樣的建築哇!怪不得戰士們談起它來就眉飛色舞,紛紛嚷著要隊長去看一看,說不看太可惜!

  如今一瞧,還真的與別的寺院不同。

  先那時,她認定這半山寺作為遊擊隊的隱蔽之處,並不曾到過這裏,隻是在地圖上標明這裏地處千佛山的腹心,山高穀深罷了。

  便是那半山寺的名字,也隻是作為比一般寺院奇特的揣測,確實沒料到還是這般模樣呢!

  原來,這半山寺確實名與實符。

  寺院乃是建築在兩山相對的懸崖峭壁上。寺基被撐托在插入崖縫和洞中的橫梁木上。梁木再由豎插在崖壁上形成銳角的支柱支撐。

  這樣,根據力學原理,整個樓閣的重量便巧借崖石暗托力,由橫柱豎柱分擔,而大部分壓力由橫梁承受。

  所以,寺院懸空上靠危岩,下臨深穀,隨風搖晃,卻始終倒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