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將計就計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185
  “末將剛抓了幾個韃子的奸細,故來晚了,請陛下恕罪。”呂一飛恭恭敬敬,他早已升為製將軍,被李自成召回西安後委以重任,負責全西安的防衛,地位僅次於劉宗敏,卻毫無張狂之意。

  李自成對呂一飛的態度和能力十分滿意,“都殺了!你覺得聯手之事不妥?”

  “此乃崇禎的奸計,大順打了幾次敗仗,河南、山東兩地降官便趁勢作亂,崇禎想必盯上這兩塊肥肉了,利用我軍牽製韃子,自己獨吞了去。”

  沒有人出聲,呂一飛的分析無懈可擊。

  左懋第暗道可惜,忍不住多看了呂一飛幾眼,他萬萬沒想到大順還有此等人才,一語中的,致使功敗垂成。

  劉宗敏哈哈大笑,“我早就說過,崇禎沒安什麽好心。”

  “崇禎果真詭計多端,差點上了他的當。”李自成又驚又怒,正值六月,後背卻在發涼,崇禎越來越難纏了,大順像往日一般勢如破竹、直搗黃龍是不成了,莫非紫禁城的寶座再也沒機會坐?

  早知如此,當時就不該玩什麽貓抓耗子,傾盡全力早早抓住崇禎殺了,李自成恨不得抽自己幾巴掌,又想起當日隻有呂一飛盡心盡力抓崇禎,對他的倚重又多了一層。

  宋獻策不放心地問道:“如果崇禎與韃子結盟該如何是好?”

  呂一飛信心十足,“崇禎絕不會如此。”

  宋獻策奇道:“你這般有把握?”

  “他若真想示好,絕不會主動跑去山海關與韃子血戰一場。”呂一飛想起那日青州府他二人在酒樓遇見韃子,崇禎對韃子的恨意溢於言表,當然這話不能明說。

  眾人暗暗稱是,李自成訕訕無言,山海關之戰成了他的心結,為什麽崇禎做的事情,而他卻不敢?

  宋獻策又道:“但此人親口承認崇禎與韃子議和,莫非有假?”

  “末將猜測,想是崇禎的緩兵之計,山東與河南離南京有些遠,明軍需要多花費些時日。”

  宋獻策連連點頭,“呂將軍高見,宋某自愧不如。”

  “軍師過獎,”呂一飛做了一個揖,忽對顧君恩道:“此計雖巧妙,以先生之智,應該不難看出,為何佯作不知?”

  所有人一起看向顧君恩,牛金星早就眼紅呂一飛,又自詡聰明過人,聞言更加不悅。

  顧君恩一驚,呂一飛居然懷疑自己,他很快反應過來,哈哈笑道:“多謝呂將軍抬舉,我已經老了,有些力不從心。”

  話雖如此,他心裏卻有些懷疑,如果不是李岩一一告知,自己是否真能看穿?畢竟他很久都沒機會一展所長了,要不是因為田見秀的賞識和挽留,他早已歸隱山林了。

  “那就可惜了。”呂一飛目光灼灼。

  顧君恩回敬道:“不可惜,太聰明的人往往活不長。”

  李自成倒是沒有懷疑,顧君恩的確早就被自己排除在核心之外,已不複當年風采,隻是不爽顧君恩暗諷自己妒賢嫉能。

  但此時不便發作,他看了看眾人,“就由玉峰掛帥,速速平定山東、河南的叛亂!”按他本意,呂一飛出馬最好,不過沒有呂一飛在身邊,著實有些不踏實。至於劉宗敏,還是繼續“冷藏”一陣再說。

  田見秀慨然領命,呂一飛卻道:“田將軍再勇猛也隻能先打河南,又耽擱這些天,估計明軍兩路大軍已經到了,河南不是短短幾日就能拿下的,山東隻怕鞭長莫及。”

  “那該如何是好?”李自成想起此節大為焦急,山西的劉芳亮倒是離山東近,但中間隔著河北。

  牛金星不像宋獻策那般寬厚,趁機道:“呂將軍智比諸葛,肯定有辦法。”打算看他的笑話。

  呂一飛並不爭執,沉吟道:“陛下無需擔憂,多爾袞絕不會坐視山東被明國吃掉,田將軍先盡快征服河南,然後坐山觀虎鬥,趁他們打得兩敗俱傷,再一舉拿下山東,來個將計就計。”

  李自成大喜,一掃剛才的煩惱,“妙,實在是妙,韃子自顧不暇,說不定劉芳亮還可趁機把河北搶回來。”

  “陛下高見!”呂一飛不失時機讚美一句。

  一眾人見他二人一唱一和,均默不作聲,嫉恨的有之,比如牛金星和李過;打心眼為大順高興的有之,比如宋獻策和田見秀。

  劉宗敏很欣慰,呂一飛可是自己帶出來的,而且沒有忘本,對自己很恭順。

  高一功完全不在乎,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隻要不連累自己,誰升官都沒關係。

  顧君恩暗暗苦笑,怎麽李自成對自己和李岩不太對付,獨獨偏愛呂一飛?

  魏藻德也羨慕得緊,靈機一動,“呂將軍,與其坐山觀虎鬥,倒不如與大清結盟,豈不是妙上加妙?”

  不少人暗暗點頭,呂一飛臉色一沉,怒視魏藻德,“住口,我堂堂華夏男子,豈能與韃子為伍?”

  魏藻德嚇得一哆嗦,李自成也道:“一飛所言及是,以後誰再敢提與韃子聯手,殺無赦!”

  呂一飛想起那日崇禎之言,又道:“末將以為,韃子如今已成為最大威脅,我大順雖不與明國聯手,但也不宜鬥得你死我活,免得讓韃子撿了便宜。”

  別人說這話李自成必定懷疑對方的忠誠,此刻卻頻頻點頭,大順諸臣也頗為讚同,就算劉宗敏、牛金星等人對崇禎恨得咬牙切齒,也知道保存實力乃是王道。

  魏藻德忽然瞥見神色慘淡的左懋第,一改驚恐之色,得意洋洋道:“此人妄圖欺騙陛下,不殺他天理難容。”

  李自成想起差點被左懋第愚弄,恨意難消,命侍衛拖出殿外斬首。

  眼看兩名侍衛上前抓住左懋第,田見秀大驚,他是個重信義的人,這下如何對得起李岩?

  顧君恩知道田見秀心意,顧不上呂一飛懷疑自己,搶先道:“且慢!此人巧言令色,想必是崇禎的親信,不如用他交換李岩。”

  呂一飛沒有說話,緊緊盯著顧君恩,似乎在判斷他說的是不是真心話。

  李自成一拍大腿,“對啊,朕怎麽就沒想到?”

  呂一飛不疾不徐,“此人能比得上李岩?莫非顧先生另有所圖?”

  顧君恩被呂一飛看得有些心虛,他畢竟才思敏捷,毫不退讓,“在下不說話也錯,說話也錯,莫非呂將軍非要和我們這些老家夥過不去?”輕輕巧巧一句話,將兩人矛盾上升到新人舊人之爭。

  他臉上忽然浮出奇怪的笑意,“我勸你不要咄咄逼人,免得後悔。”

  呂一飛焉能不知顧君恩的險惡用心,正想駁斥,忽聽左懋第怒罵道:“做你的春秋大夢吧!”一頭撞向柱子。

  一眾人齊聲驚呼,呂一飛站得較遠,想阻止已經來不及,忽然一人衝出,與左懋第結結實實撞在一起,卻是一言不發的高一功。

  左懋第還想再試,呂一飛一隻手已經搭在他肩膀上,頓覺渾身無力,癱軟在地。

  在一眾人看來,顧君恩所言並非無稽之談,此人如無足輕重,也不會主動求死。

  田見秀佯怒道:“你都看見了?顧先生和陛下一起打天下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呢?敢懷疑顧先生的忠心?”

  呂一飛也有些疑惑,看見不少人目露敵意,不敢再糾纏,賠禮道:“末將隻是隨口一問,並非懷疑顧先生,請兩位莫要見怪。”又對李自成道:“末將先將此人關入天牢,正好打探崇禎近來的舉動。”

  李自成點頭同意,他看得興致盎然,屬下相互鬧點矛盾他才能睡安穩。

  兩名侍衛帶下左懋第後,這廷議差不多就要散了,宋獻策忽道:“陛下,魏大人之言提醒了微臣,張獻忠在四川動靜很大,我軍可與他結盟,也好有個照應。”

  李自成不置可否,他和張獻忠隔閡很深,想冰釋前嫌可沒那麽簡單。

  “一派胡言,張獻忠乃是亂臣賊子,陛下豈可與這種人混在一起?”牛金星十分注意正統地位,雖然曾在一個鍋裏混飯吃,他潛意識已將自己當成了朝廷。

  宋獻策急道:“還計較那麽多做什麽,這都什麽時候了?”

  呂一飛眼睛一轉,“結盟之事有百利無一害,不妨派個使者先試一試張獻忠的態度。”

  牛金星冷哼一聲,“你說得容易,張獻忠毫無誠信,連使者都殺,去了便是送死。”忽然意識到不妥,這分明是罵李自成,趕緊閉口不言。

  殿上氣氛有些尷尬,呂一飛咳嗽一聲道:“顧先生與張獻忠是老熟人了,如果顧先生出馬,必定馬到功成。”

  田見秀急了,“你這不是要顧先生去送死嗎?”又道:“陛下,張獻忠殺人如麻,此事須從長計議。”

  呂一飛隨即道:“陛下,結盟事關大順的前途,須盡快決定。”

  想起顧君恩對自己不冷不熱,李自成暗喜,裝作為難的樣子,“要不顧先生就去一趟?”

  呂一飛道:“顧先生一片忠心,想必不會推辭。”

  顧君恩瞥見宋獻策一臉內疚,對呂一飛微笑道:“話都被你說了,我不去也不行了。”

  “今日出發,朕靜候佳音。”李自成滿麵笑容。

  退朝後,田見秀怒氣衝衝,要找呂一飛給個說法。

  “救李侔要緊。”顧君恩一句話讓他冷靜下來,兩人匆忙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