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殿上交鋒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144
  李岩想阻止已經來不及了,眼睜睜地看著左懋第被大順士兵抓住。

  左懋第麵不改色,還有意無意回頭看了一眼,止住了李岩想拚命的衝動。

  李過猶如見了老鼠的貓,興奮地咧嘴直笑,迫不及待地命人押去見李自成。如果他多停留一刻,便會認出接受盤查的李岩。

  順利通過城門後,李岩有些心神不寧。

  他投靠大明隻是感動於皇帝的知遇之恩,對大明官員一直沒什麽好感,即便是倪元璐等皇帝的親信,也僅在公事上有些來往,並無私交,反倒和一介平民的項璧走得近一些。他從來沒想到明朝居然有如此忠義的官員,他和左懋第才認識幾天,此人居然挺身而出!

  李岩心裏隻有一個念頭,絕不能讓左懋第死。不過他仿徨無計,李過的突然出現打亂了所有計劃。

  原本的計劃是,他先去見宋獻策,這是整個大順他唯一能信任的人,然後宋獻策找個機會帶左懋第單獨麵見李自成。宋獻策身為軍師,此舉合情合理,有他在,就算不成功,左懋第也性命無憂。

  眼下再去找宋獻策?他沒什麽把握,此事已公之於眾,大順諸臣各有各的想法,必定紛紛進言,李自成怎麽做很難說。而且時間緊迫,容不得他四處奔波找人。

  猶豫片刻,李岩無意看見不遠處一麵軍旗迎風飄揚,略一沉吟,匆匆尋了過去。

  他對西安了如指掌,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便來到一座軍營前,說了口令,又遞上一麵令牌,守衛驗過後連忙放行。

  軍營內戒備森嚴,他輕車熟路找到中軍大帳,沒有引起帳前侍衛絲毫懷疑,被帶了進去。

  看見兩個熟悉的身影,李岩的心放了下來,跪地道:“屬下參見田將軍、顧先生。”

  田見秀身著盔甲,正看著帥案上一張地圖,聞言神色一變,失聲道:“你是……”

  旁邊的顧君恩輕咳一聲,截住了他的話,喝退侍衛退下,嚴守營帳,方才笑嘻嘻扶李岩起來,“李兄別來無恙?”

  田見秀臉色嚴峻,“你是怎麽混進來的?莫非軍中有內應?”

  “就是這個,”李岩拿出一麵令牌,苦笑道:“田將軍、顧先生,李岩多有得罪,還望兩位不要見怪。”

  田見秀認得是本營的令牌,長歎一聲,“幸好李兄是君子,要不然我和顧先生隻怕人頭不保。”

  顧君恩笑道:“李兄做什麽都行,唯獨不會做刺客,不知李兄為何來此?”

  李岩道:“不瞞兩位,小弟有一事相求。”將左懋第之事和盤托出。

  田見秀皺眉道:“大順與韃子仇深似海,幫大明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此舉讓大明坐收漁人之利,我如何能幫你?”

  李岩道:“田將軍誤會了,如今各為其主,小弟絕不會強人所難,隻求能保住左懋第的性命,李自成能不能幫忙就看天意了。”

  這個要求倒不過分,田見秀對李岩還是很敬佩的的,一拍胸膛,“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想來聖上不至於難為一個小小的使者,此事就包在我身上。”

  李岩連連道謝,徹底放了心,田見秀一諾千金,還有個足智多謀的顧君恩,此行算是賭對了。

  顧君恩似笑非笑,“李兄把底細全說了,就不擔心我等向聖上透露?”

  李岩正色道:“既然有求於兩位,小弟不敢有任何隱瞞。無論兩位如何行事,小弟絕無怨言。”

  顧君恩歎道:“三日不見,李兄還是君子本色,怎麽就留不住呢?”

  三人想起往日並肩征戰,一時默然無言。

  田見秀忽然一拍腦袋,“差點忘了,你走了後,聖上大發雷霆,將令弟秘密下獄。要不是宋軍師苦苦相勸,加上近來戰事激烈,隻怕早已正法。”

  李岩急火攻心,眼前一黑,他一直不知道李侔的下落,原來被自己連累了。

  見李岩失魂落魄的樣子,田見秀暗中歎息,整個大順誰不知道他們兄弟兩人自幼相依為命、感情頗深,安慰道:“你別急,令弟為大順忠心耿耿,就算得罪聖上,我也要救他出來。”

  李岩跪地就拜,“田將軍援手之恩,小弟終生難忘。”

  田見秀連忙扶他起來,“還得勞煩顧先生想個法子。”

  顧君恩麵有憂色,“別忘了天牢可是呂一飛親自看管。”

  李岩當然知道呂一飛不好對付,略一沉吟,又拿出一麵令牌,“呂一飛再厲害,也不可能事必親躬,不如由小弟扮成李自成的親兵,混入天牢救出舍弟。”

  “想不到聖上的親兵令牌你能都弄來,有這個便成功了一半。”顧君恩眼睛一亮。

  李岩暗自慶幸,這兩塊令牌全是臨行前皇帝給他的,他當時不以為意,想不到居然大有作用。

  田見秀提醒道:“沒有呂一飛的幾個親信,就算有令牌也無法帶人出來。”

  顧君恩輕描淡寫,“隻要找個替身就行了。”

  李岩一點就通,心裏極為不安,替身是委婉的說法,落到呂一飛手上哪還有命在?搞不好還牽連到田見秀,而且又有誰心甘情願地乖乖代李侔去送死?

  這時大帳外傳來一陣響動,一名侍衛匆匆進來,“宮中來人,說是請田將軍、顧先生速速進宮麵聖,被屬下攔住。”

  三人都猜到十有八九是為左懋第之事,田見秀不敢怠慢,囑咐李岩暫時留在營中等他回來,攜顧君恩出了大帳。

  看見王德化和兩名太監黑著臉,對自己不理不睬,田見秀連忙賠不是,他雖不屑阿諛奉承,卻也不敢得罪太監,何況王德化是李自成身邊的紅人。

  直到顧君恩悄悄遞上一錠銀子,王德化才轉怒為喜,一揚拂塵,帶兩人往皇宮而去。

  西安皇宮便是以前的秦王府,素有大明“天下第一藩封”之稱,規模不遜於南京皇宮,原來的承運殿被改名奉天殿,作大順朝堂議事之用。

  田顧二人到了後,陸陸續續又來了不少人,卻沒有呂一飛的身影。

  待群臣來齊,李自成緩步登上寶座,如今他也有了幾分皇帝的樣子,隻是神色委頓許多,不複當日的意氣風發。

  兩名侍衛押左懋第進殿,李自成道:“今日明國派了使者,提議朕攻打河北,與明國聯手夾擊韃子,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李過暗道左懋第是他最先發現的,這功勞可不能被別人搶了,搶先道:“那最好不過了,可借明國之力將河北搶回來。”

  絕大部分人紛紛附和,倒不是因為李過的身份,而是清軍戰力凶悍,遠非明軍可比,大順節節敗退,再來一個敵人可不大妙。

  李自成也有意答應,他絕不會求崇禎幫手,畢竟是自己的死對頭,不過崇禎主動拋來橄欖枝,答應下來並無損失,反正總是要攻打河北,即便明軍按兵不動也好過腹背受敵。

  牛金星卻道:“陛下,明軍離河北甚遠,說是聯手,如何幫得上忙?隻怕其中有詐。”

  劉宗敏對趙君虎恨之入骨,大叫道:“崇禎小兒詭計多端,肯定沒安什麽好心,還是一刀殺了使者,免得妖言惑眾。”

  宋獻策道:“聽聞崇禎還派人出使京城,要與韃子議和,也不知消息是真是假,聯合明軍一事,請陛下三思。”

  劉宗敏顯然是意氣用事,但明朝與韃子議和一事傳得沸沸揚揚,眾人皆有耳聞,得宋獻策提醒,對左懋第之言又有些狐疑。

  李自成一時難以抉擇,左懋第卻主動解釋,“不瞞諸位,確有此事。如今天下形勢好比三國紛爭,須得兩方聯手,聖上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大王,如大王不同意,聖上隻好先與韃子議和,至於以後嘛……”

  他雖不說,意思卻很清楚,這也是趙君虎早早預料到的,議和的消息顯然不可能隻傳到京城,而西安一無所知。

  眾人心頭一震,崇禎真要與韃子聯手,大順的確很難翻身。

  魏藻德忽然怒道:“你稱呼陛下為大王,卻稱崇禎為聖上,莫非對陛下不敬?”

  左懋第語氣平和,微笑道:“我大明並未承認大順立國,自然以大王相稱。本使是大明臣子,稱呼聖上有何不妥?魏大人以前不也是這麽稱呼的嗎?”

  魏藻德知道對方在嘲笑自己,氣得咬牙切齒,“此人目無君上,請陛下即刻下旨誅殺。”

  李自成皺了皺眉,這個魏藻德,忠心得有點過頭了,此刻可不是找茬的時候,也不好責怪於他,便道:“先談正事,玉峰,你覺得聯手之事如何?”

  田見秀道:“全聽聖上裁斷,末將隻知拚死殺敵。”

  李自成暗道還是田見秀忠心,忽看見一旁裝木頭的顧君恩,心情又不好了,也懶得問他,想想左懋第之言雖有威脅之嫌,卻不無道理,便道:“既然崇禎有求於朕,朕決定與他聯手。”

  左懋第大喜,沒想到輕易就成了,拱手道:“大王英明!我就這就回去稟報聖上,一齊將韃子趕出關外。”

  忽然殿外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慢著!”呂一飛不疾不徐走了進來。

  田見秀和顧君恩麵麵相覷,隱隱有些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