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八 視察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8      字數:3500
  日本現在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麻煩,九州島北部、本州島南部疫病橫行,東京、橫濱兩大城市的市民被迫撤離,仙台、名古屋兩大城市被核彈爆了……近兩百萬幢建築物被毀或者被廢棄,負傷、染病者數以百萬計,難民以千萬計,可以說,日本作為一個國家,已經徹底崩潰了。大批日本人在驚恐之下逃往北海道,至少在北海道他們是可以吃上飯,不必害怕傳染瘟疫的,大量人口外逃更加劇了時局的動蕩,日本天皇幾乎要瘋掉了。

  所以天皇陛下一看到麥克阿瑟,眼淚就出來了,差點沒撲上去抱著他的大腿號啕大哭……王師你可來了啊,你要為朕作主啊!

  對麥克阿瑟來說,日本現在的困境未嚐不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美國可以徹底控製這個國家,而非僅僅是占領。他安慰了內外交困的天皇,聲稱這些困難隻是暫時的,美國正在著手製訂對日本的援助計劃,絕不會讓日本人民繼續受苦。

  裕仁天皇感激涕零。

  至於麥克阿瑟提出的那一堆苛刻的條件……算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美國也真的是說到做到,麥克阿瑟進駐京都後的第二天,便開始著手組建日美聯合掃雷戰鬥隊,動員大批日本水兵,為日本提供充足的油料,讓他們把那些呆在港口裏生鏽的掃雷艦通通開動起來,和太平洋艦隊一起去掃除水雷。同時,大批原本準備用於對日本本土進攻的物資也用自由輪和運輸機運輸過來,分發到日本人手中。由於運輸任務繁重,而且掃雷進度緩慢,能夠讓自由輪通行的航道少得可憐,美國隻能采取成本高昂的空運方式,大批運輸機滿載物資從衝繩起飛跨越千裏波濤抵達日本本土。運輸機數量不足?好辦,把大批B-17、B-24改成運輸機湊數吧,反正現在戰爭結束了,用不著那麽多轟炸機了。一時之間,從衝繩到本州之間的天空中運輸機比糞堆上的蒼蠅還密,規模之大,讓全世界都瞠目結舌!

  這種成本高昂的空運行動整整持續了三年,直到各大航道的水雷被全部掃清了才宣告結束。這三年裏美國到底往日本空運了多少物資,根本就無法計算,僅僅是報廢的運輸機就多達兩千餘架!

  美國是世界上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最為強橫的國家,沒有之一。

  不過這一切並不是免費的,日本獲得了足以讓他們繼續生存下去的資源,但付出的代價卻是極其高昂,此後一百年日本都將為這一切買單————而且這種代價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用薛劍強的話來說:從日本跪在美國麵前俯首乞憐哀求援助的那一刻開始,這個國家就徹底喪失了維持其軍事、政治大國的可能性,不配再成為中國強硬的對手了。

  而事情的發展也正如他所料,日本從此失去了成為一個大國的資格,曾經在太平洋與美國打得難分難解的日本海軍漸漸淪為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反潛分隊,再也沒有挑戰五常的資格了。

  那麽,薛劍強現在在幹什麽呢?

  跑到東北浪去了。

  到九月下旬,關東軍已經大部繳械投降,隻有少數仗著修建在中蘇邊境的要塞工事試圖頑抗。三千餘名日軍據守虎頭要塞頑抗,拒絕投降,紅色空軍用蘭開斯特轟炸機投虎頭要塞投擲了數枚從英國購買的“高腳杯”重磅炸彈,直接掀飛了虎頭炮台,又用轟五投擲1000公斤級燃料空氣炸彈補槍,一通狂轟濫炸過後,三千餘名日軍無一幸免,全部魂歸東洋。如此狠辣的打擊手段嚇尿了那些企圖負隅頑抗的日軍,他們紛紛走出工事繳械投降,不敢再作怪了。東北戰場的戰事徹底結束,第四野戰軍轉入剿匪作戰,大批百戰餘生的老兵在林海雪原中翻山越嶺,將多如牛毛的土匪從深山老林中趕出來,要麽投降,要麽被消滅,沒有第三條路可選。東北曆來是土匪泛濫成災,其中相當大一部份是跟日本對著幹的,日本以最殘酷的手段掃蕩了整整十四年,都無法將他們徹底消滅,然而現在這些橫行東北的土匪卻踢上了鐵板,對上第四野戰軍,他們既打不過,又跑不掉,如果他們不肯投降的話,野戰軍也隻能讓他們去死了。

  不光是東北,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寧夏、陝西、內蒙,到處都在展開轟轟烈烈的剿匪作戰。在匪患嚴重的地區,野戰軍直接進駐,然後就是大掃蕩,而匪患較輕的地區,野戰軍先是搞土地改革,將地分給農民,再發給他們種子、農具,然後派幹部將他們組織起來,將繳獲的日式步槍、機槍拿出來裝備他們,並且在村與村之間拉起了電話,一旦村子遭到攻擊,一個電話過去周邊村子的民兵就過來支援。土匪們傷心地發現,昔日軟弱可欺的農民現在全變得剽悍無比,隻要他們敢踏入村莊,立即就會有子彈和迫擊炮炮彈猛砸過來!分到土地、種子、農具的農民可謂凶悍無比,土匪不來招惹他們還好,敢來招惹他們,打退進攻之後還要拉上整個鄉的人上山掃蕩,一兩千全副日械的民兵浩浩蕩蕩的殺過來你怕不怕?反正土匪們怕。

  在紅色政權控製的地區,已經沒有土匪生存的空間了,他們要麽投降接受改造,要麽逃往南方,要麽就去死,沒有第四種選擇。

  土匪還沒有徹底肅清,薛劍強便抵達了東北。他首先參觀了了大連造船廠,此時的大連造船廠,在戰鬥中受損的船塢已經修複,肖司令對他說:“由於我們打了關東軍一個措手不及,關東軍沒來得及對造船廠實施大規模的破壞,整個大連便拿下來了,造船廠隻是受到輕微的破壞,資料、工人、管理人員和技術團隊也大多落入我們手中,現在我們正式聘用了他們,再補充了一批從歐洲招聘的工人和工程師,造船廠的實力大大增強。”

  薛劍強嘿嘿直樂:“好,好啊!戰鬥打響後我一直擔心這些寶貝遭到破壞,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你們可要給予那些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最好的待遇啊,這是中國目前技術實力最雄厚的造船廠,希望你們能像母雞下蛋一樣,把大連造船廠變成窩,給國家孵化出第二個、第三個同樣強大甚至更加強大的造船廠呢!”

  當他問起大連造船廠能否造軍艦的時候,肖司令這位兼任的廠長回答:“我跟工程師們探討過,日本和德國的工程師都說大連造船廠尚未具備製造大型戰艦的能力,當務之急是利用日本留下的資料圖紙,完成日本沒能完成的船廠改造計劃,爭取在兩年內造好三座8000噸級船塢————造船廠現在就有一艘8000噸級船塢了。我們認為還是按著日本製訂的計劃,從商船、漁船和小型水麵戰艦造起,一步步積累經驗,鍛煉工程隊伍,爭取在十年之內完成建造三千噸級驅逐艦的技術儲備。”

  薛劍強問:“那如果海軍的戰艦壞了,這裏能維修嗎?”

  肖司令說:“這個沒問題,不過如果是關鍵性設備壞了,我們暫時還造不出來,還得買。”

  見薛劍強眉頭直皺,他解釋說:“能修就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以前我們連修都沒法修呢。我們的底子很差,不應該貪大求洋,大型軍艦想都不要想,先從漁船商船造起,一步一個腳印,西方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們跳不過去。聽說美國一個月就能造一艘萬噸級自由輪,一年能造好幾百艘甚至上千艘,你們得以美國為榜樣,爭取在五十年內趕上他們,甚至超過他們!”

  薛劍強對此表示讚同。

  “追趕美國”由此成為大連造船廠的終極目標,此後數十年都沒有動搖。

  視察完大連造船廠,他又參觀了鞍鋼。看著那拔地而起的高爐,他由衷感歎:“真美啊……這是工業之美,無可比擬!”

  由於傘兵的出色發揮和工人們的配合,鞍鋼也被完整地拿了下來,關東軍還沒來得及對它實施破壞就被送回了老家。日軍調集兵力拚了命似的想奪回這個鋼鐵生產基地,但都讓傘兵擊退了,當第27軍攻占遼陽後,關東軍意識到大勢已去,出動了好些飛機對鞍鋼實施轟炸,結果全讓前衛-3給揍了下來。關東軍尚未投降,一批優秀的技師將進入鞍鋼,著手恢複生產的工作,薛劍強到來的時候,第一爐鋼水正在高爐內沸騰咆哮。廠長說由於是第一爐,為求保險隻裝了一半的料,先練練手,手熟了再滿負荷生產。薛劍強說:“你這半爐料出來的鋼鐵可是兩三千噸啊!”兩三千噸放在幾十年後真不算什麽,但是對於現在的中國而言已經是個驚人的數字了,現在刨掉東北地區的鋼鐵產量後,全國鋼鐵的年產量才三萬來噸……

  廠長表示會像對待自己的眼珠子一樣對待鞍鋼這個寶貴的鋼鐵生產基地,全體職工會鼓足幹勁,迎難而上,為建設新中國多產鋼,產好鋼,早日把產量搞上去,爭取在十年之內把鞍鋼的年產量提高到三百萬噸。

  吃夠了沒有鋼鐵的苦,大家太渴望能擁有強大的鋼鐵工業了。

  薛劍強又視察了撫順,對撫順的油頁岩資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得知日本人每年能從這種石頭裏麵榨出近二十萬噸粗油後,他說:“這是個寶啊!一定要保護好,將來石油要是不夠用了,可就靠它了!”

  最後,他來到了黑龍江。他站在遼闊的三江平原,用力剁著鬆軟的地麵,又用手抓起一把黑乎乎的泥土用力的擠,然後看著滿手的泥油,興奮地說:“好肥的地,插根筷子都能長芽喲!”他對陪同的幹部說:“這樣的耕地,東北可以開墾出四億畝,四億畝喲!一定要把東北的農業搞好,東北的農業搞好了,中國的農業也就起來了!”

  不遠處,一列列車滿載著拖拉機轟隆隆地駛過。此時的東北大地,寒冬尚未逼近,但春天卻搶先一步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