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 鋼鐵大叔很爽快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2      字數:3271
  貝利亞跟跟中央代表團的談判比預想的要順利得多,幾個小時之後他便興衝衝的帶著一合青黴素跑回來,向斯大林報告:“斯大林同誌,中國同誌同意將他們搞到的青黴素提供一部份給我們!”

  斯大林問:“他們有沒有告訴我們這些藥品的來源?”

  貝利亞說:“沒有,但是我拿其中一支青黴素去醫院做了實驗,效果顯著,一位感染症狀非常嚴重的傷員在注射了一支青黴素之後高燒很快就退下去了,藥效比美國提供的青黴素要強得多!”

  貝利亞的意思很明確了:甭管它哪來的,管用就行了!

  這種實用至上的作風無疑很對斯大林的胃口,他滿意的說:“很好,這種特效藥藥,再多我們也不會嫌多。不知道中國同誌可以向我們提供多少?”

  貝利亞的神色變得有些古怪:“周表示,他們可以以五十萬盧布一噸的價格向我們提供同品質的青黴素……”

  斯大林的麵色也變得非常古怪了:“多少?五十萬盧布一噸!?”

  貝利亞點頭:“而且是粉劑,每噸粉劑至少可以稀釋成五十萬支針劑,最保守的估計,也將會有十幾萬受傷的士兵因此而得救……”

  斯大林目瞪口呆:“他們是不是不知道自己手裏的藥品到底有多珍貴啊?”

  一九四三年十月,美國製藥公司跟軍方簽訂了合同,青黴素投入大批量生產,全力供應前線,青黴素的產量飆升了十倍不止。但是青黴素依然價比黃金,因為它的產量仍然是太低,隻是勉強夠美英軍隊用,再供應一點給盟軍士兵而已。蘇聯還沒有掌握批量生產青黴素的技術————現在蘇聯生物技術還是比較差的,所以要依賴美國供應,不過那點供應量,對於上千萬蘇聯紅軍來說塞牙縫都不夠,所以聽說中國同誌手裏也有青黴素,斯大林就提出用盧布買過來,總不好意思讓中國同誌白送吧?人家都窮得當當響,這樣做跟搶叫花子有什麽區別?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中國同誌居然這麽豪爽,你要買是吧?好啊,五十萬盧布一噸,你要多少噸?他嚴重懷疑那幫土包子是不是不識貨,拿青黴素當麵粉賣了!

  貝利亞也有點兒哭笑不得:“他們就是這樣說的,布置希望能夠用黃金結算。斯大林同誌,這青黴素我們還買不買?”

  斯大林大手一揮:“買!為什麽不買?撥出一噸黃金,先買兩噸過來,如果品質有保證,就再加大進口,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拿出幾噸青黴素來!”

  麵對處處透著邪門的中國同誌,鋼鐵大叔表示我就不信這個邪,先扔一噸黃金過去糊臉,糊不死再扔一噸!

  事實上,別的方麵還不好說,在青黴素這一塊,鋼鐵大叔不信邪都不行,按照這個價格,就算他把蘇聯的國庫都翻個底朝天,也買不完中國同誌手裏的青黴素。人家是開了掛的,靠著一個青黴素產量占全球百分之六十的龐然大物,試問以這個價位,蘇聯買得起幾噸?

  貝利亞又說:“中國同誌還希望我們派一些炮兵、裝甲兵、汽車兵、通信兵、飛行員過去,幫助他們培養這些技術兵種人才。”

  斯大林啞然失笑:“他們的條件也太多了點……人才我們有,問題是他們有大炮坦克汽車飛機麽?”

  貝利亞嚴肅地說:“中國同誌非常認真,不像是開玩笑!”

  斯大林沉吟片刻,說:“我對這幫家夥是越來越感興趣了。你去挑選一下,盡量挑一些有中國國籍的,湊個一千幾百人給他們派過去。對了,他們不是有一批人原本已經接受過我們的訓練,但是被新疆那個軍閥扣押在迪化,回不了陝西嗎?向那個軍閥施壓讓他放人,算是賣中國同誌一份人情。畢竟這次合作他們讓蘇聯受益匪淺,而且他們吃了不少虧。哦,對了,安排一次秘密會麵,我想見見那位能幹的中國同誌!”

  目前有不少中國人正在蘇聯紅軍中服役,他們主要有幾部份:第一部份是在蘇聯生活了好幾代的華僑,嚴格的說他們早已經是蘇聯公民,除去血緣和文化的一絲羈絆之外,很難再稱他們是中國人;第二部份則是在蘇聯留學的青年,大多都是中央派過去學習的,戰爭爆發,他們也誌願加入了蘇聯紅軍從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各個戰場都有他們的身影;第三部份則是東北抗日聯軍最後一支血脈,一九三九年,日軍在東北的兵力達到創紀錄的七十萬,苦苦堅持了八年的抗聯在如此可怕的壓力之下終於支撐不下去了,不是被消滅就是被迫退入蘇聯。蘇聯接納了他們,向他們提供營地、武器裝備和正規的軍事訓練,回報則是這些部隊將根據蘇軍的需要進入中國搜集情報,並且與蘇軍分享這些情報。這支由抗聯血脈整編起來的部隊就是遠東教導旅,總兵力一千多人,旅長是周保中將軍。他們都接受過偵察、爆破、空降、滑雪、車輛駕駛等各項訓練,能熟練使用各種武器裝備和電子器材,深入敵後執行偵察和破襲任務,算得上是一支奇兵。蘇聯出兵東北的時候就是以教導旅為向導,繞過日軍重兵防禦的要塞堡壘群,從空虛處直插關東軍要害,僅僅一個星期便將驕橫不可一世的關東軍給打得潰不成軍。這些人才都是寶貝,以前是沒有辦法,現在中國要組建自己的機械化部隊和航空兵部隊了,當然得想辦法把這些人才要回去,不能讓這些寶貝被當成消耗品白白死成蘇德戰場上,成為一組冰冷的數字。

  對此斯大林也沒什麽不滿的,畢竟有中國國籍的紅軍士兵並不多,蘇聯的兵力還沒有缺乏到離了這些人就打不動了的地步。由於這次合作讓蘇聯獲得了巨大的好處,他心情大好之下還主動讓貝利亞向新疆那邊施壓,讓他們把被扣押的西路軍總支隊的將士放回去。這些戰士接受過蘇聯教官長達數年的培訓,也是一批寶貴的人才,這個麵子還是值些錢的。

  蘇聯對自己的小弟還是比較慷慨的,隻要看對眼了,要技術給技術,要設備給設備,要人才給人才。蘇聯的援助跟美國的不一樣,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幾乎把歐洲的工業實力給廢掉了,而蘇聯卻援助出了好幾個赫赫有名的工業強國,比如說朝鮮、東德、捷克、南斯拉夫。東德的重工業實力數一數二,德國統一消化了這份財富之後,德國一躍成為世界少有的重工業強國;朝鮮早在八十年代就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工業實力也不容輕視;捷克的工業實力同樣強悍,可以自行生產T-72主戰坦克、防空雷達等先進裝備,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還要向捷克購買防空雷達。可惜在蘇聯解體之後,這些國家除了東德與西德統一之外,其他的大多都完蛋了。朝鮮因為蘇東集團崩潰失去了獲得廉價原油的渠道,工業和農業一落千丈,從一個福利好得讓中國羨慕不已的地區強國變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窮鬼;烏克蘭賣光了蘇聯留給他們的家當然後開始賣烏克蘭美女;捷克總統哈維爾曾經放言“要言全世界知道捷克姑娘的魅力”,然後他的願望實現了,全世界都知道捷克美女的魅力了————捷克已經成為歐洲色情大國,一派繁榮娼盛;南斯拉夫在長達數年內戰中流幹了血,最後被北約持續數十天的狂轟濫炸炸得四分五裂,分裂成了一堆小國家,曾經不管是工業、軍事、經濟、體育,在歐洲都排得上號的南斯拉夫就此成為一個地理名詞。如果斯大林在九泉之下得知那幫小弟居然混成了這麽個鬼樣,恐怕會氣得捶地怒吼吧?

  不過,蘇聯還有一個最出色的學生熬過了蘇聯解體之後的連鎖反應,並且逆風飛揚,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工業版圖被徹底改變:從此之後在工業領域,隻剩下兩個國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比如說中國打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多達一百一十五家,馬上就會有人說呸,這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外國足有三百八十五家呢!好吧,外國你這個孫子給我等著,早晚幹死你!

  斯大林並沒有意識到他正在喚醒一頭可怕的猛獸,他隻是想看看那幫窮開心的中國同誌要設備沒設備要裝備沒裝備怎麽個窮折騰法,所以對中國同誌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當然,如果中國同誌真的能折騰出什麽花樣,他不介意出手幫一把的,畢竟社會主義陣營的實力還是弱,多一個夥伴也是好的。而且……中國貌似可以提供一些資源跟蘇聯形成互補,有限地幫一把也不會有錯吧?

  斯大林的意誌就是整個蘇聯的意誌,隻是一聲令下,整個蘇聯都動了起來。戰時體製一大好處就是行政效率極高,雷厲風行,絕不拖泥帶水,短短一個月,六百多名蘇聯技術人才、一千多名有著中國國籍的、身經百戰的蘇聯紅軍將士,還有整整一噸的黃金便抵達了延安,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不過,那些被調派到中國去的蘇聯技術專家和技術工人心情可能比較糟糕,現在正是國家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被派往中國一個自己叫不出名字的地方去吃沙子,這算什麽?真是見了鬼了!

  不過,當抵達延安之後,他們著實是被嚇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