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二 鋼鐵大叔的詫異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1      字數:3707
  克裏姆林宮,堆積著大量文件的辦工桌前,一位留著兩撇濃濃的胡子的老人正在饒有興趣的看著巴依巴柯夫提交的建議,而巴依巴柯夫就站在一邊,貝利亞同誌則站在老人的身後,完全隱藏在陰影之中,仿佛這位老人的影子。事實上他真的是這位老人的影子,當這位老人站起來的時候,這個影子便化作夢魘,讓全黨、全軍乃至半個地球都不寒而栗;而當老人倒下的時候,這個可怕的影子也在頃刻之間灰飛煙滅,連一點波瀾都沒有掀起來。

  1878年12月18日,格魯吉亞古老的城鎮哥裏,在一個由一位貧窮的鞋匠和一位更加貧窮的女農奴所組成的那個窮困不堪的家裏,一個嬰兒發出了響亮的啼哭。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嬰兒,他的出身更加普通,甚至稱得上是寒微,但並不妨礙他的父母對他寄予厚望。他的父親希望他繼續自己的手藝當一個出色的鞋匠,而他的母親則希望他能多讀點書,將來當一位地位相對較高的東正教神父,不要像父母這樣被人看不起。然而,這對沉浸在小生命誕生的喜悅之中的貧賤夫妻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既沒有當上鞋匠,也沒有當神父,四十五年之後,這個孩子成為紅色帝國的的元首,無數人的命運因他而改變。數百萬人因為他的意誌而悲慘地死去,數百萬人因為他的意誌而被流放,無數官員、將領、政治家、幹部被罷免、流放甚至處決。而在他掌權的那二十年裏,他所接手的那個一貧如洗的國家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隻用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便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大國,從一個連波蘭都敢欺負上門的孱弱巨人變成了狂暴的紅色巨熊,揮舞著巨爪將挑釁它的日本拍得吐血,將波蘭撕成碎片,將波羅的海三國納入自己的版圖……直到最後撕碎了德國,將原本由英法主宰的政治格局撕得稀巴爛,成為世界的一極,整個地球都在它的咆哮中發抖。

  蘇聯人民的慈父,希特勒切齒痛恨的斯拉夫矮子,西方世界恐懼的鋼鐵巨人,約瑟夫·斯大林同誌。

  現在的斯大林已經進入晚年,極度殘酷的蘇德戰爭幾乎將他給掏空了。現在勝負已分,他的幾百萬大軍正像洪水一樣在東歐追擊著德軍,他也漸漸放鬆下來,開始為戰後的收益作打算。這場戰爭幾乎將蘇聯花了二十年時間攢下來的家當打光了,蘇聯軍民死傷極其慘重,他必須為蘇聯爭取到可以彌補這些損失的利益,否則他不配當這個領袖。然而政治層麵的交鋒交不比戰場上血淋淋的廝殺來得輕鬆,甚至比戰場廝殺更為殘酷,前者隻是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後者卻決定一個國家,甚至無數個國家的前途命運,而他的對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狂燥得不可理喻的瘋子希特勒,老奸巨滑的羅斯福,陰險的丘吉爾死胖子,還有那一大堆心懷鬼胎的小國,還有一大幫千方百計想從蘇聯這裏掏點東西的小弟……其複雜、險惡的程度,超出了普通人最誇張的想象。在這個戰場上他一步都不能後退,一旦稍稍後退一步,損失很可能是致命的。一場接一場會議,一次接一次針鋒相對的交鋒,還有一張張看似歡喜卻隱藏著陰暗的麵孔,著實令人厭煩,真希望這一切能早點結束。

  今天他難得的放鬆下來,反複看著巴依巴柯夫交上來的那份建議,看了好幾遍,越看臉上的笑容越明顯。最後他放下這份看了很久的文件,望向巴依巴柯夫:“你確定中國同誌所說的大油田真的存在,而且正好處於他們的控製之下?”

  巴依巴柯夫飛快的回答:“不確定,斯大林同誌。”

  斯大林揚了揚那份文件:“既然不確定,你為什麽把這份玩意交上來,而且建議我抽調不少於五百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前往延安?你知道這些人才對於蘇聯有多重要嗎?”

  巴依巴柯夫說:“我很清楚的,斯大林同誌。我這樣做,是因為,中國同誌到底是窮開心還是真的走好運找到了兩個油田,都與蘇聯無關,但是他們通過特殊渠道獲取的合成纖維技術對蘇聯卻是極其重要!”

  斯大林若有所思:“合成纖維麽……羅斯福送了我兩件用合成纖維做成的大衣,那麵料可比用棉花做的結實得多,也細致得多。”

  貝利亞恭敬的說:“美國在七年前合成了第一批尼龍纖維,並且用它製成絲襪,風糜一時,引得無數女子瘋狂搶購。現在美國已經建成了多家合成纖維工廠,年產量在兩萬噸以上,這些纖維大多都用來製作軍服。據我們掌握的情報,用合成纖維製成的衣服輕便柔韌,富有彈性,沒有蟲害,加工起來也容易,是上好的材料呢。”

  斯大林說:“兩萬噸……這得多少棉田才能生產這麽多棉花啊。蘇聯是產油大國,有著充足的石油資源,可偏偏就沒有這項技術。”他扭頭望向巴依巴柯夫:“中國同誌提供的技術,靠譜嗎?”

  巴依巴柯夫說:“石油工業部的專家已經作了初步驗證,絕對靠譜,那些化學公式、工序、數據,不是一個沒有接觸過石油產業的國家瞎編得出來的。而且這項技術似乎還是比較先進的,采用這項技術產量更大,工序更簡單……”

  斯大林說:“那好,我同意做這次交換,你馬上安排,挑選一些技術過硬的專家和技術工人,然後派到延安去,讓那邊盡快將剩下的技術資料送過來,我們需要這項技術!”隨後他有點困惑:“為什麽那邊還要鋼鐵、煤炭、化工、機械這些人才?”

  巴依巴柯夫興奮地說:“斯大林同誌,這是我自作主張跟他們做的交易。他們能順利搞到合成纖維的技術資料,想必有不止一位高級情況人員潛伏在美國或者歐洲頂級化工企業的內部,通過這條渠道,我們將有機會獲得合成樹脂的技術!”

  巴依巴柯夫是貝利亞的下屬,這個時候貝利亞當然要幫屬下說句話:“如此一下,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合成樹脂三項技術我們都掌握了,一桶石油將產生十桶石油的價值,蘇聯的石油財富也會在無形中增值十倍啊,斯大林同誌,這樣的交易絕對劃得來!”

  斯大林點了一下頭:“嗯,合成樹脂技術也非常重要,作一次交易也是值得的,好,我都同意了,都挑一些送過去,素質一定要高,不要丟了蘇聯的臉。”說到這裏,他忽然笑了起來:“沒想到啊,一直以來都是兄弟國家向蘇聯要技術要設備,要這要那,現在居然破天荒的有人給蘇聯送技術來了,還是蘇聯最需要的技術!”

  貝利亞的心突突一跳,趕緊說:“很對不起,斯大林同誌,克格勃遲遲沒能搞到這些技術,讓你失望了!”

  斯大林擺擺手,說:“貝利亞同誌,這不怪你,這些年我們絕大多數的情報力量投入到戰爭中去了,而且就能你能搞到這些資料,恐怕我們也沒有多餘的石油資源拿來研究這些東西。不過,現在好了,德國佬挺不了多久了,我們該為戰後作打算啦,蘇聯,不能總是活在戰爭之中!”

  貝利亞鬆了一口大氣,難得地向巴依巴柯夫豎了一下拇指,表示讚賞。這些蘇聯非常渴望的資料雖然不是他貝利亞搞到的,但是巴依巴柯夫是他的下屬,巴依巴柯夫搞到了,替蘇聯節省了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盧布的實驗經費和大量時間,他這個當上司的也有麵子。當然,如果巴依巴柯夫事先跟他打個招呼,跟他對對台詞,將中國同誌送資料變成蘇聯在中國同誌的配合下搞到了這些資料,就更加完美了,嗯,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的話一定要提醒一下巴依巴柯夫,這種出風頭的事情誰也不會拒絕的。

  斯大林沒有留意到貝利亞的小動作,他越想越有意思,又笑了笑,說:“中國那幫同誌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啊,打從被壓縮到西北的貧瘠地帶之後就蜇伏起來,不顯山不露水,天天為吃飯問題而傷著腦筋,現在主動聯係蘇聯,不要槍不要炮不要盧布不要技術設備,就要人,有意思!”

  貝爾亞趕緊說:“斯大林同誌,可能你不知道,今年中國同誌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呢。他們一改以往的零敲碎打,跟日本矮子硬碰硬的打了好幾仗,從日軍手中奪回了包括一座重要港口城市在內的很多城鎮。據說他們得到了某個國家的支援,獲得了不少先進的武器裝備,營級和營級以下規模的交鋒,他們的火力似乎完全壓倒了日軍,每次交戰,沒費多大的勁就把日軍的血給放幹子。”

  斯大林有些詫異:“是哪個國家向他們提供裝備?美國嗎?不對啊,美國的援助主要給了蔣……”

  貝利亞說:“目前還不清楚,中國同誌對此嚴格保密,很難獲得相關的情報。不過,給我一些時間,我很快就能查個水落石出的。”

  斯大林說:“趕緊去查,我要知道是哪個國家在援助他們,都給了一些什麽樣的援助,援助的力度有多大,底線在哪裏!”

  貝利亞說:“明白!對了,斯大林同誌,據說中國同誌獲得了一種藥效極佳的青黴素,救活了無數傷員的命,我認為這肯定又是他們的特工從外國搞回來的……”

  斯大林越發的詫異:“中國同誌的特工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神通廣大了?”

  貝利亞有些尷尬————這些東西連克格勃都搞不到,他趕緊說:“我的意思是,我們是不是應該嚐試著從中國同誌那邊引進一點?畢竟我們每天都有無數戰士負傷,極其需要這樣的藥品。”

  斯大林點了一下頭:“好,你去跟周聯係,看能不能引進一些。我們會照價支付給他們盧布的,不會讓他們吃虧。”

  貝利亞應了一聲,下去了,巴依巴柯夫當然也跟著下去,他還要帶他的上司去找總理呢。

  等這兩位都走了之後,斯大林再次拿起那份文件翻開,邊看邊喃喃自語:“肚子都沒有吃飽呢,就想著發展工業了?而且石油、煤炭、鋼鐵、機器、電力、化工、機器等等一整套一起上,這胃口也真是夠大的。不過……有前途,國家領導人就該是這樣,隻要有一絲希望都不能放棄發展工業,不發展工業的算什麽共產主義者?”

  鋼鐵大叔的自言自語道出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社會主義國家都必須努力發展工業,馬列的信徒都必須是工業黨,不發展工業的,你算個蛋馬列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