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鏖戰蒲津關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2885
  長安東北麵蒲津關

  提起關中與東部地區的交通,人們很容易聯想起著名的潼關天險。其實,關中東部還有一座非常重要的關口,它扼守著關中與今山西直至河北一帶的交通幹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就是千年雄關——蒲津關。

  蒲津關位於黃河西側,扼守黃河蒲津渡口,與山西隔河相望,為關中與山西之間的重要通道,是河北西入關中的重要跳板。如果說潼關是關中的正門的話,那麽蒲津關就是關中的側門。潼關依托崤函,地形險要,易於固守,而蒲津關東西兩側卻地勢開闊,平夷無險,除非平素經營已久,否則不易固守。東西方對峙,往往膠著於潼關,此時,如果從蒲津關找到突破口,一旦渡河過關,則使潼關天險處於無用之地,關中腹地直接暴露。

  劉曄此招十分高明,諸葛亮也深知其中厲害,因此派安南將軍霍弋、平北將軍黃崇領兵一萬駐守蒲津關,同時後方由大漢皇帝劉禪領重臣坐鎮長安,並讓驃騎將軍李嚴引軍一萬隨時準備增援。

  數日前

  蒲津關城樓

  霍弋、黃崇在關上巡視城防。兩人靠在城牆上,眺望著不遠處渡口的滾滾黃河,陷入了沉思。

  話說霍弋,字紹先,父親是劉備麾下名將霍峻,昔日劉備攻打益州劉璋時,留下霍峻駐守後方根據地葭萌關。霍峻以區區數百人堅守一年,並大破劉璋部將萬餘人,深得劉備器重。可惜英年早逝,劉備便將其子養於府中,與太子劉禪一起培養。

  霍弋自幼受到劉備和諸葛亮等人關愛,心中立誓要取得像父親一樣的功績。如今正是千載良機,當年父親數百人便可堅守關隘,如今自己手握上萬兵馬,定要讓魏軍有來無回。

  黃崇,是蜀漢前重臣鎮北將軍黃權之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黃權走投無路投降魏國。劉備知道他的苦衷,並未為難黃權家眷,黃崇就是黃權留在成都的兒子。

  盡管朝廷對黃崇母子一如既往,作為降將的兒子,黃崇仍然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使得黃崇自幼發奮讀書,注重真才實學,很快成為蜀漢二代中的翹楚。他期盼有朝一日能夠為國效力,以報答先帝和諸葛亮的寬宏大量和厚待之恩。所以黃崇此次很看重諸葛亮給的機會,心中下定了決心要和城池共存亡。

  兩位將軍一位是要承繼父誌,再創輝煌,一位是要洗刷恥辱,報效朝廷,心中都默默憋了一股狠勁,發誓要打好這一戰。

  霍弋轉身對黃崇說:“黃將軍,城池上的箭弩、擂木、滾石是否已經齊備?”

  黃崇胸有成竹地回道:“霍將軍放心,我已經再三檢查過了。魏軍如敢來犯,保證迎頭痛擊!”

  霍弋滿意的點了點頭:“好,我軍和魏軍在河岸交戰,首要弓弩,定要保證充足。”霍弋忽然想到什麽,問道:“對了,丞相賜予的寶貝現在何處?”

  黃崇笑著說道:“按照丞相吩咐,已經全部安置在城頭了。丞相真是神人啊,有此寶貝在,就算魏軍兵力數倍於我,我軍可以一當十,有何可懼?”

  “是啊。”霍弋微笑著,眼中流露出敬仰的神情,“我們守衛的不僅僅是關隘,在我們身後的是陛下啊,所以務必需要謹慎小心。走吧,我們一起再去親眼瞧瞧!”

  蒲津渡對岸

  驍騎將軍秦朗望著黃河對岸城關上的蜀軍,鄭重地說:“蜀軍霍弋和黃崇是兩個無名的乳臭小兒,我軍應該趁敵軍立足不穩,向蒲津關發起猛攻,盡快清除掉這隻入關中的攔路虎。蒲津關一破,關中長安就唾手可得。據傳蜀主劉禪就在長安,如果能夠擒獲劉禪,蜀軍將不戰自退,必是大功一件!”

  話說秦朗,字元明,曹魏將領,是呂布部將秦宜祿與杜夫人之子,曹操圍攻呂布於下邳,關羽請娶秦宜祿之妻杜氏。曹操見杜氏美貌,自納為妾。後來秦宜祿歸降曹操,不久被張飛慫恿殺死。

  秦朗隨母住在曹府,甚得曹操喜愛。曹叡即位後,秦朗被召命為驍騎將軍,並且經常伴隨曹叡出行,深得寵信。

  秦朗曾率兵平定鮮卑軻比能和步度根的叛軍,平叛後曹睿令他不用回朝,直接領軍由河北參戰攻打蒲津關。

  “秦將軍所言極是!”都尉典滿接著說:“我軍兵力占優,應該晝夜不停,輪番攻關,不給蜀軍以喘息之機。如果延遲了,隻怕蜀軍又有援軍。末將不才,請求擔任先鋒,率先攻城!”

  典滿,是曹操猛將典韋之子。典韋相貌魁梧,膂力過人,被曹操稱為“古之惡來”,任命為宿衛大將。典韋曾在濮陽之戰擊敗呂布,名揚天下。後因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曹操痛哭流涕,拜典韋之子典滿為司馬,曹丕即位後拜為都尉,賜爵關內侯。典滿有先父之風,勇猛過人,常思報效朝廷,重現先父威名,因此請求作戰擔任先鋒。

  “好!”秦朗拍了拍典滿的肩膀,嚴肅地說道:“既然典滿將軍有如此勇氣,就請率軍立刻攻打蒲津關。你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此關,有畏縮不前者,斬立決!”秦朗說完又笑了笑,“祝將軍旗開得勝,再現令尊威名,我在這裏靜候將軍佳音。”

  “末將遵令!”

  一切準備繼續後,典滿便親自帶兵搭建浮橋,渡河後向蒲津關發起進攻。這些將士,二十人為一排,二十排為一方形成方陣,各持盾牌、刀槍,抬著長梯,慢慢向蒲津關逼近,典滿持劍在中央督陣。

  離城門還有一百多步了,一般的弓箭很少射到哪裏,即使射到,也是強弩之末,所以魏軍見離關頭尚遠,以為沒有進入蜀軍弓箭射程內,沒怎麽防備,隻是鼓噪著開始快速前進。可是他們怎能想到,關上的蜀軍早已經瞄準了他們。

  霍弋令黃崇率領弓箭手分布在城樓兩側,專門射殺接近城下之敵,自己站在城頭,目不轉睛地盯著魏軍。眼見魏軍開始衝鋒,霍弋鎮定地拔出佩劍,大喊:“擂鼓,放箭!”

  隨著隆隆的鼓聲響起,嗖,嗖,嗖,城頭的幾千支箭弩帶著尖厲的響聲,瞬間朝著正麵的魏軍飛去。魏軍本以為在弓箭射程外,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密密麻麻的箭努就像冰雹一樣迎麵砸來,射穿了不少魏軍的咽喉。伴著劈劈叭叭的響聲,衝在前麵的上千名魏軍無一漏網,全部斃命在箭雨之下。

  魏軍被突如其來的箭陣殺的大亂,典滿持劍騎馬在陣中來回奔跑疾呼,“不準後撤!不準後撤!違令者斬!給我攻上去!”

  魏軍隻好硬著頭皮繼續衝鋒,可是城上射下的箭矢不同以往,根本不給魏軍任何喘息之機,密密麻麻的箭矢像一道密不透風的箭網,又像是傾盆的暴雨,毫不停歇,遮天蔽日而來。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別說是七尺高的活人,就算是麻雀也難以穿過。攻關的魏軍雖然有盾牌護身,可是無奈箭矢的密度太高,黃崇又在兩側不斷射箭,魏軍顧得了上顧不了下,顧得了左顧不了右。少數僥幸能夠衝過箭雨的,立即又成為眾矢之的,頃刻間就變得像刺蝟一樣渾身插滿箭矢.......

  “啊!”典滿殺紅了眼,他不明白蜀軍怎麽有如此強悍的戰力,又不甘心自己的初次作戰如此窩囊。

  典滿一邊大喊著一邊揮劍衝到陣前,剛想砍殺一名後撤的兵士時,一支碩大的弩箭呼嘯著紮透其背,典滿慘叫了一聲,從馬上跌落下來,當即斃命。原來是霍弋早早的瞧見典滿,乘他衝到陣前,霍弋指揮城樓上弩機從背後射殺。

  魏軍見主將已死,紛紛丟盔棄甲而逃。僅僅幾個時辰,蒲津關下就新添了幾千名魏軍屍體,鮮血交匯在一起,流入河中,染紅了周邊的河水。

  霍弋看著如潮水般退去的魏軍,興奮地大喊道:“魏軍敗退了!魏軍敗退了!”黃崇也趕來慶祝,眾人都歡呼雀躍,一兵士撫摸著城頭的“寶貝”高興地問道:“將軍,丞相給的這寶貝叫啥名啊?居然有如此神威!”

  霍弋望著遠方,笑著說:“元戎弩,又叫諸葛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