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去吧,魏延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3357
  諸葛亮讓薑維起身坐好,又問道:“伯約來找我,可是為了日前商議洛陽守戰之事?”

  “正是,我怕遷延日久,貽誤戰機。我還是那句話,洛陽絕不可棄!隻是堅守也須有計可依,魏軍逼近,隻設疑兵,非萬全之策,怕是拖不了幾日。瞞得過曹睿,也瞞不過劉曄等人,還請丞相速速定計。”薑維抱拳回答。

  “伯約前來,應該不止如此,我料胸中已有對策。”諸葛亮微笑地看著薑維。

  薑維略微一遲疑,突然跪倒在地,說道:“我思慮再三,隻有有一計可為上策!”

  “何計?”

  “請丞相納魏延之計,兵出轘轅關,直取許昌!”薑維直起身子,目光堅定地望著諸葛亮。

  “這......”

  薑維知道諸葛亮有所顧忌,繼續說道:“孫子曰,兵者,詭道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我聞古之成大事者,無不置之死地而後生,曆經艱險而成功。

  如今我軍危急,如果一味求穩,不僅毫無勝算,之前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此次戰爭的勝負,看的就是三軍的勇氣和鬥誌!

  請丞相以正兵迎戰魏軍,再輔以奇兵偷襲其後。魏軍料不到我軍敢出動出擊,必定進退無措,我軍則可反客為主,前後夾擊敵軍,大事可定!”

  諸葛亮仍在猶豫,心知薑維其人,和魏延一樣,有膽略好奇謀,好在薑維相比魏延更穩重,日後可好好調教。

  不過此時此景,他二人英雄所見略同,可見確是妙計。隻是西北尚未明朗,如果蒲津渡口失守,別說洛陽,整個西北都難以保住,實在是難以騰出手來全力應戰。

  薑維還想說什麽,忽然營外一衛士歡喜地跑進營帳,大喊:“稟告丞相,霍弋、黃崇將軍令人前來報捷,蒲津關渡口大勝!兩位將軍斬殺敵將,大敗魏軍!”

  “天佑大漢啊!”諸葛亮高興地坐起身來,心情大好,不覺病都好了大半。“真是少年出英雄,我大漢後繼有望了!傳令有司上奏陛下,嘉獎霍弋、黃崇等有功將士。再令他們切勿輕敵,繼續堅守,謹防魏軍再犯!”

  薑維乘機說道:“真是可喜可賀,如此丞相已無後顧之憂,可堅守洛陽迎戰魏軍,請丞相納魏延之計!”

  諸葛亮一聽又緊鎖眉頭,盯著薑維看了半天,突然目光堅毅地說:“好,就依伯約之言!來人啊,速傳魏延來見!”

  片刻後,頭戴枷鎖,身著囚服的魏延出現在諸葛亮大帳內。

  諸葛亮命人去掉枷鎖,賜座和酒食於魏延,然後屏退左右。魏延坐下,並不言語,抱拳致謝。

  諸葛亮笑著說:“魏將軍,請。”

  魏延望著眼前的酒食,鎮定地笑道:“這是送行酒啊。”

  “哪裏話,不是送行酒,是交心酒,請。”諸葛亮笑著舉杯一飲而盡。

  “這是什麽意思?”魏延不解。

  諸葛亮搖扇歎息道:“文長啊,你我共同輔佐先帝,也有二十多年了。先帝駕崩,托你我重任,但十年來我們各忙其事,生分了許多,北伐之事難以齊心,才有今日之禍啊。”

  “總而言之,是我輸了,我魏延計不如人,隻有一死!”魏延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

  諸葛亮聞言皺起了眉頭:“你怎麽能想到死呢?文長,你對我到底有何仇恨?”

  魏延看了看諸葛亮,歎道:“其實我對你並無仇恨,相反我們誌同道合,都力主北伐,興複大漢。

  隻是我反對你進軍一味求穩,白白錯過了許多大好時機。須知曹魏地廣城多,兵馬錢糧數倍於我,如果隻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敢放手一搏,曠日持久,何日可得中原?曹魏耗的起,我們耗不起啊!

  想我軍數次北伐,都徒勞無功。我感慨日月蹉跎,老將臨至,而功業未建,壯誌難酬,屆時九泉之下有何麵目去見先帝?”魏延說著說著竟不禁眼中有了淚水。

  諸葛亮聽完也感動地落淚,說道:“文長言之有理,但不是我不懂兵略,是我肩負大漢重任,不敢輕易冒險。

  我也知兵法有雲兵者詭道,須正奇相合。隻是兵法還說過,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善於用兵的人,首先需要先立於不敗之地,再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敵人無可乘之機,我們防守以待;敵人有可乘之機,我們再出奇攻取。

  我屢次穩紮穩打,就是這個緣故。魏是大國,良將眾多,與高手過招,彼此都在等待對方的過失,稍有不慎,滿盤皆輸。所以不是我不願出奇製勝,而是實無良機。我軍如此,雖難以速勝,卻也不止於速敗,隻能徐徐進取,等候時機。”

  魏延若有所思地低下了頭。

  諸葛亮繼續說道:“所以說,打勝仗的軍隊總是在戰前經曆了周密的分析、比較、策劃,認為占據了更多有利的條件,戰則必勝,之後才交戰。而打敗仗的部隊總是思慮不周,認為有機可趁就先交戰,在戰爭中企圖僥幸取勝。

  昔日我不納你子午穀之計,便是我通盤考慮後,覺得我軍勝算不高,有覆滅之憂。

  隻是你一直不信,此次又輕敵冒進,才有此敗啊。

  兵法雲,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忿速可侮。為將者,如果不修身養性,耐不住性子,隻知鬥狠求險,則遲早為他人算計,昔日雲長、翼德都因此短取敗。希望文長經此一役,吸取教訓,潛心研究致勝之道,繼續扛起北伐的大旗!”

  魏延聽到諸葛亮有意赦免,羞愧難當,伏在地上長跪不起。

  諸葛亮見狀忙離座扶起魏延,笑著說:“我也有過錯。我平生謹慎,不敢用險,而魏軍也知我用兵,屢屢因此製我。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的確也因此錯過了不少良機。

  但是自從我在五丈原差點患病殞命,病好後更懂兵貴權變的道理。如果一味求穩不變,怕是會被魏軍牢牢製住,失去先機,北伐大業怕是真的無望了。

  所以數月來,我一改前行,誘仲達,奪洛陽,多用詭詐險計,竟也取得不小成功。由此可見,用兵之道,也不可因循守舊,適當冒險,也有裨益。”

  諸葛亮故意頓了頓,話鋒一轉地說:“此次洛陽雖然危急,但絕不可棄。與魏軍決戰,是千載良機。隻是就算我們想堅守,就怕援軍未至而魏軍突臨,所以想拖延敵軍堅守待援。至於如何拖緩敵軍,我思來想去,隻有一計甚妥.......”諸葛亮說完閉口不言,微笑著看著魏延。

  “敢問,何計?”魏延目不轉睛地盯著諸葛亮,心中激動萬分。

  “兵出轘轅關,直取許昌!”諸葛亮一把握住魏延的手,說道:“正是你魏延魏大都督之計!”

  “啊.....”魏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吃驚地張大了嘴巴。自己日前還是階下囚,生死難料,現在一躍可以戴罪立功,大展生平抱負了!

  “文長勿驚,我非一時意氣,而是已經深思熟慮。

  曹睿傾巢而出,又挾虎牢關大勝之威,料想我軍膽寒必定收縮兵力防守,斷斷想不到我軍敢主動出擊,奇襲其後!

  許昌兵力必不會多,但是王公貴族、將士家眷盡皆在此。如果能一戰攻取,敵軍必定大亂,可不戰自潰。就算一時無法攻取,曹睿聽聞許昌有事,必定裹足不前,派人打探消息以定進退。

  如此,我軍反客為主,可占據更多有利形勢。待大軍集齊,文長再與我裏外夾擊,則魏國休矣!”

  “隻是......”諸葛亮忽然停下有所遲疑。

  “丞相有何顧慮,但說無妨,我魏延萬死不辭!”魏延抱拳嚴肅地說。

  “隻是此去轘轅關,山川險阻,道路險隘,又是深入敵境,無法接應兵馬糧草,實在是九死一生。文長如果真要去,定要不辭辛勞,不懼生死,鬥誌堅定,才能全力一戰!”諸葛亮故意相激。

  魏延聞言哈哈大笑道:“丞相不要小看於我!我既然敢出其策,就敢行其事。別說山川險阻,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萬死不辭!至於兵馬糧草,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我自會想辦法讓兵馬錢糧充足,丞相不用擔憂!”

  “好!”諸葛亮欣慰地說道:“此中艱險,兵馬不宜過多,多則易被察覺。今可領軍一萬六千,人銜枚,馬裹蹄,晝伏夜行,悄然而出,再相機而動。

  我派吳班、高翔、陳式為副將,願你們幾人能再建鹵城大戰之奇功。

  另派郭淮等人領雍涼精騎助你,郭淮文武雙全,熟悉曹魏內情,又和曹魏仇深似海,凡事可多和他商量,切莫獨斷專行,再現虎牢之禍!”

  諸葛亮拍著魏延的手,感慨地說:“文長,此戰就拜托了!萬事小心,一定要平安回來。你我二人還要攜手,共助大漢!”

  魏延跪在地上,滿含淚水地說:“丞相天恩,我魏延沒齒難忘,今生今世,絕不負丞相!如果不勝,甘受軍法!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諸葛亮扶起魏延,兩人對視良久,久久不能平靜,糾纏了數年的將相疙瘩終於解開了。

  第二天,諸葛亮召集眾人議事,當即宣布命令,眾人雖然大驚,但也佩服諸葛亮和魏延的膽略決心。

  魏延舉杯酒杯,與郭淮對望一眼,微微點頭,然後轉身對著一萬六千即將遠征的將士大喊道:“除暴安漢,全賴諸君!望各位與我同生共死,勉力向前,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不勝不歸!不勝不歸!”三軍響亮的口號響徹天際。

  “出發!”

  魏延的千古奇謀終於又翻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