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膽薑維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2033
  眾人領命後正準備退去準備。

  突見薑維作揖一拜,又說道:“稟告丞相,還有一事!隻守蒲津渡口並不是萬全之策,蒲津渡連接關中,而關中重鎮非長安莫屬。如今長安新得,民心未附,極易被魏軍煽動,郡縣怕會有反叛之誌。如果長安有失,那麽我軍失去西北根基,全盤皆輸。因此,長安絕不可失,必須重兵鎮守。”

  諸葛亮稍微一愣,點頭稱是:“我也知長安是我西北根基,驃騎將軍李嚴在長安,可擔此任。”

  薑維遲疑半響,猶豫地說:“長安之事,怕是戰將難任。依我之見,非......”

  “伯約,不必顧忌,但說無妨。”諸葛亮看出薑維遲疑,微微笑道。

  薑維於是跪拜在地,大聲地說:“我思慮再三,長安之事,非得陛下禦駕親臨,令將士都效死命,那麽西北才會鎮服。不如此,不足以定長安!”

  眾人一聽都大驚失色,陛下親臨長安,如果有失,那麽大漢休矣。

  諸葛亮沉思半響,忽抬頭正色說道:“伯約所說,很有道理!此戰關乎國運,魏主尚且親征,陛下如果能坐鎮長安,那麽三軍將士,無不效死命,定能力挫敵軍!

  傳命,令司空楊儀速入川稟告陛下,陳述厲害,陛下英武聖明,必能體察臣意。

  令大司馬蔣琬、太尉董允、司徒鄧芝、太仆郭攸之、鎮軍大將軍向寵、執金吾諸葛均、虎賁中郎將糜威、虎騎監糜照、尚書令陳震、尚書左仆射李福、尚書右仆射姚伷、廷尉費詩、中書令來敏、侍中張紹、黃門侍郎陳祗、將軍陳曶與鄭綽等人領軍一萬,護送陛下前往,與驃騎將軍李嚴同守長安。

  到了長安後,蔣琬主內、領郭攸之、陳震、李福、姚伷等處理朝政,並與雍州刺史王經、涼州刺史徐邈,安撫西北各郡,供應前線軍需;

  李嚴主外,領軍隨時增援蒲津渡口,平息各地潛在叛亂。

  董允、向寵、諸葛均居中統領虎賁軍護衛陛下。

  另令關中征東將軍吳班、鎮北將軍馬岱、安東將軍廖化、安北將軍張翼、輔軍將軍高翔、典軍將軍袁綝、領軍將軍陳式、護軍將軍柳隱、光祿勳向朗速領關中兵馬支援洛陽。

  此外,速去南中傳令,令庲降都督征南將軍馬忠、鎮南將軍張嶷、南蠻王孟獲、祝融速領南中之兵來洛陽與我匯合。

  至於成都,以光祿大夫譙周為首席留守大臣,領眾臣處理蜀中政務,以孟光為大司農,許慈為大長秋,杜瓊為大鴻臚,郤正為秘書監,馬齊為尚書,何祗為成都令。以尹默為太子太傅,看護東宮太子。成都守將以劉幹、杜祺、來忠、周群、習隆、向充、盛勃、樊岐為校尉。

  川中各處,以張鬆之子名士張表繼任南中庲降都督,以驃騎將軍李嚴之子李豐為江州都督,征西將軍陳到仍為永安都督,鎮守川中各郡。”

  眾人見諸葛亮頃刻間便布置妥當,十分欽佩。

  車騎將軍吳懿忽然出列問道:“我軍兵力本不足,如今正是四處用兵之際。吳蜀既然聯盟,當同心攻魏,永安常駐大軍,十分可惜,可否調遣永安守軍參戰?”

  話說吳懿,字子遠,是蜀漢太後吳氏的兄長,當今國舅外戚。吳懿早屬劉璋,後歸降劉備,曆任討逆將軍、護軍、關中都督。吳懿隨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並與魏延在陽溪大破魏將郭淮、費曜,進封高陽鄉侯。吳懿為人高亢強勁,人緣極好,又因妹妹的身份,是蜀漢的重要將領,諸葛亮上表提拔他為車騎將軍,常作為魏延的副手聯合作戰。

  大將軍費禕急忙出列製止,“不可,我軍與魏軍是明戰,但依我之見,東吳孫權也不可不防。

  我先前數次出使東吳,知道吳蜀雖然聯盟,但是孫權暗懷壯誌,又唯利是圖,不是忠義之輩。

  魏軍出征在即,怕孫權襲擾後方,必出使勸和。孫權善於從中取利,如魏強則連蜀,相反蜀強則連魏。昔日關公荊州之敗,也是這個原因。

  如今我軍連戰連捷,奪取魏都,有中興大漢、光複中原之象,孫權絕不會袖手旁觀。如我軍勝,孫權可順勢攻取魏之荊州、揚州,如魏軍勝,孫權必率水軍西攻永安,與魏軍平分蜀地。此間情境,丞相不可不察!”

  諸葛亮搖扇笑道:“文偉(費禕字文偉)真知灼見,十分明智。我知孫權素無道義,雖然和他聯盟,但也隻是希望他在東麵羈絆魏軍,未肯輕信其心。昔日,關公之恥,先帝之恨,我未嚐一日敢忘!永安大軍絕不可動,至於兵力調遣,我另有定論。”

  吳懿、費禕都稱諾退下。

  諸葛亮思考了一陣,下令道:“至於其餘關隘,令鎮東將軍輔匡、威南將軍胡濟領軍五千,鎮守洛陽南麵伊闕關,令後將軍劉邕、軍師將軍董闕領軍五千,鎮守洛陽北麵孟津關。洛陽西麵函穀關、長安潼關也須防備,令討虜將軍上官雝、建義將軍閻晏各領兵一千增援。眾將隻須堅守,不得出戰!”

  “輔匡、胡濟、劉邕、董闕、上官雝、閻晏領命!”

  “傳令漢中,命右護軍偏將軍劉敏、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鹹、後護軍典軍中郎將官雝據守漢中外部險要,命漢中都督兼太守呂乂、領將作大匠梁緒、中常侍梁虔、太中大夫尹賞共同守城,隨時支援劉敏、丁鹹等。漢中守軍一萬,隻須堅守,不得出戰!”

  “諾!”

  諸葛亮將手中的令牌一一發出,正色說道:“我自領大軍居洛陽,其餘諸將聽候調遣。待三軍齊備,即刻開赴虎牢關與曹睿決戰!此次出兵關乎國運,眾將都須依令而行,任何人不得有誤。違令者軍法從事!”

  “諾!“眾人都領命退去準備。

  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戰終於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