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薑維獻策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1508
  “如今已經危急,諸君可有退敵之策?”諸葛亮左右巡視著眾人。

  眾人都議論紛紛,隻見薑維抱拳出列:“我雖不才,願替丞相分憂!”

  諸葛亮點頭搖扇笑道:“伯約不必過謙,有何妙計,盡可說來。”

  薑維沉著穩定地分析道:“我軍雖不利,尚可一戰,其因有三。

  第一,魏國後方未平,北有公孫淵,南有孫權,魏軍想速戰速決,而我軍可以逸待勞,並遣使邀二國共擊魏軍,這可一戰。

  第二,魏軍可戰之兵非西北、荊揚、幽州莫屬,這都是邊境久戰之兵。如今西北已失,荊揚、幽州為防孫權、公孫淵必不肯輕動。因此,魏軍雖號稱百萬,所將之兵,不過二十五六萬,並且多是中原屯田、新募之兵,而我軍也有十數萬,都是百戰之士,加上連戰連勝,士氣旺盛,可以一敵三。由此可見,魏軍數量雖多,仍不足懼,這可一戰。

  第三,魏軍五路並進,如果我們各路分兵拒守,怕是會被各個擊破。但是如果我們集中兵力於緊要關隘,挫敵於城下,等到敵人士氣消弭,糧草不濟,那麽就有機會取勝。

  依我之見,五路當中,孟津關、伊闕關、漢中都有關險可依,壓力不大。隻有東麵虎牢關與後方蒲津渡口最為緊要,魏軍也把大軍壓在這兩路。虎牢關有失,那麽魏軍可長驅直入兵犯洛陽,而蒲津渡口關係西北安危,如果失去我軍將腹背受敵,隻能放棄洛陽急退回蜀中,因此,當務之急,須遣大將重兵鎮守兩關,再待蜀中出兵來援,丞相才能與曹睿決一雌雄!”

  諸葛亮起身離座,握著諸薑維的手,大聲讚許說:“伯約智謀超群,忠勇兼備,剛剛所說,甚合我意,這是上天以伯約授大漢,實是在大漢之福!就依伯約之計,請大將軍費禕遣使赴公孫淵、孫權處,邀他們共擊曹魏。至於東麵虎牢關,是洛陽屏障,曹魏大軍來襲首當其衝,目前僅有鎮西將軍關興、前護軍許允五千兵馬,還須擇一智勇上將鎮守,誰敢當此重任?”

  魏延眼見薑維、王平、楊儀等人都出了風頭,氣憤不過,再次請命說道:“我雖不才,願去鎮守虎牢。有我在,魏軍一人一騎都休想過關,願下軍令狀!”

  諸葛亮見是魏延,有所遲疑,魏延又複請命,眼見又要發生齟齬,大將軍費禕趕緊出來打圓場,笑著說:“文長是大都督,之前又力擒司馬懿,攻取洛陽,功績威震敵國,可抵擋萬軍。虎牢關又堅固無比,有大都督在,可令曹魏大軍遲緩,我軍便可堅守至蜀中兵馬來援,丞相宜速下決策。”

  諸葛亮見費禕出麵,知道再拒絕魏延,怕會生出變故。於是點頭笑著說:“我素知文長勇武,原本另有重用。既然文長不辭辛勞願去虎牢關,自然求之不得。虎牢關原有關興駐兵五千,文長此行可領軍一萬五千,與關興合軍一處,共計兩萬兵馬。隻是此次隻須堅守,切莫逞強出戰。如能堅守三個月,便是頭功。此外,我再派一將協助文長,聽候調遣。”

  “末將雖年幼,頗習兵法,願隨大都督與家兄同守虎牢關,萬死不辭!”關興之弟,安西將軍關索出列說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好,自古虎父無犬子,關將軍年少英雄,如能守關立功,必不辱沒關公威名!”

  魏延見諸葛亮隻令他堅守,還派一個後輩小將隨行,心中不喜,領命怏怏而退,諸葛亮也不加計較。

  諸葛亮又說:“虎牢關已有人選,蒲津渡口誰願去?”

  “末將雖不才,願去守蒲津關。絕不負丞相厚望,人在城在!”安南將軍霍弋出列說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他心中知道此次大戰非同尋常,洛陽主陣須各位老臣宿將鎮守,但也需要給蜀中年輕才俊鍛煉機會。隻見諸葛亮滿意的點了點頭:“我原本也屬意於你,昔日,你父親霍將軍以數百之眾力拒劉璋萬人大軍,先帝稱讚。如今令你為蒲津關都督,另令平北將軍黃崇為副都督,領軍一萬據守渡口。二位都是名將之後,希望能繼承先輩之誌,切不可放魏軍過河,威脅關中!”

  霍弋、黃崇領命,堅定地說道:“諾!願立軍令狀,如不勝,請斬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