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諸葛亮巧舌降郭淮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2383
  長安丞相府

  這日,薑維有事拜見諸葛亮,剛進門,就見諸葛亮坐在案台前,麵色凝重。薑維不由的上前作揖問道:“丞相可是心中有難事?我願為丞相分憂。”

  諸葛亮一看是薑維,笑著過來拍著他的肩說:“原來是伯約啊,不必多禮了,我們入內坐下說話。”

  待兩人坐定,諸葛亮邊搖扇邊歎道:“不瞞伯約,今日得洛陽探報,魏帝曹睿原想遷都,卻遭中書令蔣濟勸阻,並獻上堅守待援、呼應西北內外夾擊之策。暫且不論此消息是否確切,就算是魏軍故意泄露,也是正中我軍要害,所以憂愁。伯約可有什麽見教?”

  薑維低頭沉思了一會,說道:“我軍新得西北,當求穩固,魏帝遷都於我有利。等到我軍安定後方後,時機一久洛陽唾手可得。但如果魏軍聚眾堅守洛陽,那麽西北諸郡將受到震動,我進退都為製肘。蔣濟與司馬懿交好,果然同樣見識深遠。”

  “伯約知己知彼,也不輸蔣濟。既然已知其謀,伯約可有應對之策?”諸葛亮欣慰的點頭問道。

  薑維抱拳笑著說:“丞相謬讚了。丞相屢次教誨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攻心,其下攻城。如今既然魏軍已有防備,我們不可貿然出兵,當以穩固後方為上策。

  我有兩計獻於丞相,第一,可將大軍散開,扼守入關要道,使魏軍放鬆,放棄聚眾堅守之計,久而久之魏帝驚懼,必遷都遠遁,那麽我們可安心發展後方。

  第二,後方穩固首在人心,郭淮久經西北,根深蒂固,是司馬懿之下西北第一人。如果能得他相助,則一呼百應,眾心皆服。況且郭淮等人精於戰騎,其部下西涼軍也為天下驍銳。我軍如果能得到西涼鐵騎必定如虎添翼,他日金戈鐵馬,縱橫天下無敵!”

  諸葛亮拍著手掌,高興的說道:“好計謀!伯約見識超群,就依你之計而行。”

  “不過…”諸葛亮又停了下來,微笑著說:“我也知道知郭淮久得人心,但是聽聞他是忠貞勇烈之士,恐怕不願降,伯約可還有計策?”

  薑維笑道:“忠臣自古不事二主,但是我以為道義分大義和小義,丞相心懷天下蒼生大義,我甘心追隨,以丞相之德也必定可以感化郭淮。”

  諸葛亮讚許的點了點頭:“伯約和我真是心靈相通。走,看我三寸不爛之舌,去說得郭淮降服!”

  長安獄中

  郭淮等人,自司馬懿死後,心灰意冷,堅決不降,因此被暫押在長安府衙大牢,聽候發落。

  這日,郭淮身戴枷鎖,坐在牆角,遠遠望見諸葛亮等人開門進入,便猜到七八分來意,大聲罵道:“諸葛村夫,別來做說客,我如今被擒,但求一死,快來殺我,別的無話可說!”

  獄卒見郭淮無禮,正想鞭打,諸葛亮攔下並命除去郭淮枷鎖,遣散眾人,單獨與郭淮對坐。

  諸葛亮微笑著問道:“將軍以為什麽是道義?”

  郭淮雖然不明白諸葛亮是什麽用意,仍然朗聲回道:“食君之祿,為君效力,這是道義;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這是道義;敗軍之將,但求一死,這是道義!”

  諸葛亮讚許地說:“將軍真是豪傑!但是昔日司馬公臨終前,曾囑托將軍帶領眾人保全性命。將軍今日一心求死,有負司馬公恩情,這也是道義嗎?”

  “這……”郭淮一時語塞。

  諸葛亮見狀趁機繼續說道:“將軍為成就一己私名,辜負司馬公囑咐,這是不義。

  將軍一心求死,那麽眾將也將跟隨。義氣相逼,這是不義。

  將軍死後,眾降卒必人人自危,群情激奮。我軍如不能製,萬般無奈下隻能坑殺降卒。將軍一人累及三軍,這是不義。

  坑殺降卒,則西北諸郡震動,我想進軍中原,必須後方穩固,這樣一來少不了武力鎮服,使得無辜流血。將軍久在一方卻坑害一州百姓,這是不義。

  將軍有四不義,還能說知道道義嗎?”

  郭淮一聽猛地驚起,緊緊的盯著諸葛亮。

  諸葛亮眼見郭淮已無話可說,搖扇笑道:“所以說道義分大義、小義。將軍忠貞不降這是小義,保全部下、使生靈免遭塗炭這是大義。古人雲,大德之人,取大義而不拘小節,上善是也。昔日關雲長降曹孟德,也是這個原因。

  況且將軍名門之後,武藝超群,兼通經史,如今隻想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豈不是可惜了滿腔抱負?如今我大漢求賢若渴,將軍如果願降,可領原來的本部兵馬,隻需保境安民,我必不派將軍交戰魏軍。如此則三軍幸甚,西北幸甚,望將軍三思而行!”

  郭淮聽完低頭沉思半響,突然一聲歎息,抬起頭來說:“丞相所言有理,我本愚鈍之人,險些因一己私名鑄成大錯。也罷也罷,希望丞相不要食言,郭淮在此拜謝!”

  諸葛亮大喜,趕忙去扶郭淮起來,郭淮卻跪著不起,“我還有一事相求,請丞相應允!”

  “郭將軍但說無妨,我必竭盡所能。”諸葛亮回道。

  郭淮哭著說:”請丞相厚葬司馬公,並準許我們戴孝親自祭奠。”

  諸葛亮一把扶起郭淮,感動地說道:“郭將軍真是忠義之士!明日就在長安北為司馬公舉行國葬,我將親率文武,與郭將軍一同祭拜!”

  “謝丞相!”

  ……

  第二天,諸葛亮在長安大張旗鼓的為司馬懿和魏國眾陣亡的將士舉行國葬,諸葛亮教設祭物於靈前,親自奠酒,跪於地下,泣讀祭文。文章情真意切,直讓眾人聲淚俱下。諸葛亮祭畢,伏地大哭,淚如湧泉,哀慟不已。

  郭淮等降將哭著相互說道:“大家常說諸葛亮和司馬公是死敵,今天看他祭奠之情,更像是與司馬公誌同道合惺惺相惜,人皆虛言也。願司馬公在天有靈,我們今天秉承遺誌,願降於諸葛丞相。”

  眾人於是都跪下臣服,諸葛亮在旁人的攙扶下悲痛起身,忙去扶起郭淮等人,當即宣劉禪詔書,任命郭淮為三品鎮北將軍、假節、封關內侯,胡遵為前將軍,楊秋為破虜將軍,戴陵為討逆將軍,徐邈仍為涼州刺史,王經為雍州刺史,其餘西北降將也都有封賞……….郭淮等人都感動不已,跪地叩頭謝恩。

  諸葛亮命魏延、王平、李嚴等鎮守長安,嚴令不得出擊,又命郭淮為前部,自己親率薑維、楊儀等領軍隨後,前去安撫西北後方。

  所到之處,盡是原來郭淮所管,郭淮都喚出投降。有遲疑未決的,郭淮便大喊道:“我都投降了,何況你呢?”諸葛亮又下令投降者都官複原職,又命軍隊下榜安民,沿途不得騷擾百姓,秋毫無犯,於是諸郡都望風歸順,並不曾廝殺一場。

  自此,雍涼西北大定,諸葛亮又將目光望向了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