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魏國宗親的私議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1604
  洛陽燕王府中

  “燕王貴為當今皇叔,當領著我們聯名向陛下進諫,早早遷都才是!”燕王府的宴席上,駙馬夏侯楙率先發問。自此數月前提出遷都建議後,夏侯楙一直耿耿於懷,多方拉攏,誓求成功。

  燕王曹宇,字彭祖,是曹操第九子,神童曹衝的同胞兄弟,曹操為其娶張魯女。曹宇雖胸無謀略,但性情恭順溫和,又因少年時和曹睿親近,因而頗得魏帝曹睿敬重。夏侯楙心知曹宇分量,便請夏侯氏和曹氏親貴齊聚於燕王府,共商國事。

  與會曹氏親貴以燕王曹宇為長,還有已故大將軍曹真之子曹爽,已故大司馬曹休之子曹肇;夏侯氏除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外,還有已故征西將軍夏侯淵之侄孫的夏侯玄,可以說曹魏數代親貴齊聚於此。

  “這.....夏侯駙馬忠君愛國,令人敬佩,隻是遷都…遷都之事還需計議,還需計議。”曹宇素來庸碌無能,平日隻知迎合聖意,哪裏做的了主張。

  夏侯楙眼見曹宇沒了主意,忙向一旁的眾人使了使顏色,隻見一人歎道:“陛下因遷都一事日夜憂慮,以致龍體欠安,我們都是大魏宗親,當為陛下分憂才是,怎麽能再三拖延計議?”說話的人是屯騎校尉曹肇。曹肇,字長思,是已故大司馬曹休之子,容貌俊美,有當世才度,深得曹睿寵信,與曹睿同食共寢,因而探知曹睿近身體染恙。

  眾人都大驚,又一人朗聲說道:“遷都關乎國家大事,陛下聖駕安危。如今諸葛亮虎視洛陽已有數月之久,洛陽有旦夕之禍,而陛下因為此事聖體欠安,我們宜速下決斷,聯名勸陛下早定遷都。我觀許昌地處中原腹地,原本就有行宮,又有交通之便,可暫為陪都。他日情形好轉再回洛陽不遲!”說話的人正是羽林監、當朝名士夏侯玄。夏侯玄,字泰初,是夏侯氏第三代中的翹楚,因言行不當、作風浮華被曹睿責罰,一直尋機再獲起用,因此積極響應夏侯楙。

  “表弟所言甚是,就遷都許昌!”武衛將軍曹爽拍桌而起,大聲附和。曹爽,字昭伯,是已故大將軍曹真之子,夏侯玄的表兄。曹爽自幼與魏帝曹睿交情很好,曹睿即位後命他都督皇宮宿衛禁兵。

  “我也讚同!”領軍將軍夏侯獻也起身附議。夏侯獻是曹操族人,官至領軍將軍,與曹爽同掌禁兵。夏侯獻雖然並不知名,但是作為曹氏族人,忠心耿耿,曹睿也對其賦予重望。

  “陛下龍體欠安,我們臣子理應分憂,遷都有理,遷都有理。”曹宇眼見曹肇、曹爽和夏侯玄都相繼發話,既有曹氏親貴,又有當朝名士,自然怠慢不得。“但是蔣濟屢次勸阻遷都,怎麽辦呢?”曹宇還是沒個主意。

  “蔣濟昏聵老邁,不足為慮,況且蔣濟和司馬懿沆瀣一氣,陛下原本就不喜歡司馬懿,司馬懿又誤國負君,這次陛下必定不會相信蔣濟說的。如今正可趁此良機,肅清蔣濟等朝中司馬懿黨羽,大魏還是得靠我曹家自己人!”曹爽之父曹真是魏國名將,位列大將軍,數次成功抵禦西蜀諸葛亮進攻,久負盛名。曹爽在曹睿身旁待久了,非常了解曹睿。曹爽也厭惡司馬懿權傾朝野之狀,早就想取而代之,成就父親一般的功名,因此對司馬懿舊交蔣濟也頗為忌恨。

  “蔣濟想亂諸葛亮後方,與郭淮等人裏應外合。但是我前日接獲密報,郭淮等人為求性命,已降於諸葛亮,並大獲重用,擔任前軍先鋒,為諸葛亮攻城拔寨,屠戮我西北子民。蔣濟所薦非人,陛下怎麽還能信任他呢?”夏侯玄又微笑著地補充道。

  “此話當真?哈哈,如此,蔣濟完了,陛下必聽信我們的。事不宜遲,請燕王速速進宮啟奏陛下,我們隨後一同進諫!”夏侯楙一聽抓到蔣濟把柄,立即催促曹宇速下決斷,眾人也紛紛附議。

  曹宇眼見群情洶洶,也不知如何是好,於是用眼使勁瞧了瞧家臣何宴。

  何宴是曹操的養子,娶曹操之女為妻。他容貌俊美,雖然有才名,但是為人張揚浮華,急於富貴,趨炎附勢,從曹丕到曹睿都不喜歡他,曹睿隻是賦予他一個閑職。他眼見求功名不得,燕王曹宇又很受曹睿寵信,便轉投曹宇門下。曹宇愛好虛名,見名士何宴來投,又是曹氏姻親,當即一見如故,引為心腹。曹宇本身性格軟弱,何宴狡詐多計,平日各種大事曹宇都得谘詢他。

  隻見何宴微微點頭,於是曹宇當即起身進宮麵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