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投賊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4      字數:3971
  李自成指導著土豪們如何用新技術賺錢,忙碌幾天,寧山衛指揮使張承寵來了封信。

  大小地方官們經過商議,想讓革命軍去攻打盤踞在太行山的九條龍,最好能拿五六百個首級回來。

  如果事情順利,那麽往後隻要革命軍不攻占縣城,官軍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相安無事。

  這提議挺好,雙贏。李自成回信說可以考慮。

  九條龍占據的那塊地盤確實不錯,上千人能盤踞十多年足以說明是寶地。

  之前北上太行山紮營的張能也有來信,建議驅逐或者收編九條龍。他在那邊被擠兌的施展不開。

  李自成暫時還沒想好,再等等看看情況,要開戰也要選個好時機。

  十月底,在呂梁山紮寨的劉宗敏派遣張洪押著三十車糧草,一百多頭羊,兩百多匹馬,一萬多銀子,以及一千多新兵回到曆山。

  新兵裏有六百多是高一功從米脂打發來的,其中蒙古人二百多。

  劉宗敏已經在呂梁山站穩了腳跟,又趕上秋收,混得如魚得水。

  李自成欣喜之餘,又在暗搓搓考慮要不要調換各哨頭領。

  兵為將有是件很麻煩的事,搞不好以後就會出現軍頭。

  現在又沒政偉指導員,何況就算有,也未必頂事。

  尤其是把他們打發出去自己找飯吃,捏不住後勤這顆蛋。

  所以,李自成規定駐外各軍不能自行招兵,必須把新人送回曆山接受整編後再行分配。大概多少能管點用吧。

  最穩妥的辦法是,李自成必須保證自己的老營戰鬥力最強,那才能震懾住外派軍頭。

  目前革命軍已有近七千人,編製七個哨。

  李過的新兵營還有兩千多人,其中半數已經待滿了一個月。因為暫時沒成立新哨,也沒把他們分配出去。

  李自成琢磨了兩天,開始搞小動作。

  從新兵營抽出七支小隊,分遣各哨,替換出來的小隊回歸曆山。他們經過整編後將組建火器營。

  各哨下轄的隊長、甲長也要陸續調回來,送進教導營培訓,大統領要親自給他們洗腦。

  忙忙碌碌,眨眼就是十一月初一。

  竇莊張道濬來信,想跟李自成麵談。

  兩人在沁水縣城暢聊兩日。

  隨後李自成帶他進曆山,檢閱革命軍。

  然後張道濬納頭便拜,正式“投賊”。

  李自成想出錢讓他活動一下,爭取官複原職。朝堂上有個從一品的高官當內應,想想都令人激動。

  “這個……”

  老張認為行不通。

  當初他在朝中左右逢源,升官快,但是並沒有結交幾個死黨。尤其現在崇禎當家,想再次複起不容易,而且他也厭倦了朝堂。

  “唉……”李自成惋惜不已。

  “老張,你說我去打九條龍合不合適?”

  “不妥。現在別說知府、巡撫衙門了,你在兵部都早掛了號。這回收商稅收秋糧又鬧的沸沸揚揚,皇帝已經有旨意要嚴剿。”

  李自成嘿嘿一笑,“崇禎都知曉了?我果然是威震天!”

  張道濬哭笑不得,“革命軍有綱領有路線,鋒芒畢露。瞎子都能看出來不是一般流賊。”

  李自成想了想,“我尋思朝廷暫時也派不出兵,你說革命軍要是完全占據上黨,能堅持多久?”

  張道濬搖搖頭,“沒戲。山西鎮就不提了,宣府和大同都能派兵出來。還不用說各地衛所兵、川兵、大名兵等等。七八萬人總是有的。革命軍要是鬧大了,朝廷必然會加快調集大軍前來圍剿。”

  “那也不會全打來我啊?很快還有陝西各家反王要來山西攪渾水,而且山東的禍事也更要緊。”李自成又開啟了神棍本色。

  “山東?”張道濬詫異了,那邊沒聽說有什麽苗頭啊。

  “這要從孔有德說起了……”

  孔有德鐵嶺礦工出身,原是毛文龍部下。

  毛死後其舊部由副將陳繼盛統轄,不久,參將劉興治在皮島叛亂,殺陳繼盛,總兵黃龍隨即赴皮島鎮壓。

  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黃龍統轄,率部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

  孔有德升為登州參將。

  後金圍攻大淩河城,孔有德先從海路赴援,因遭颶風而還。

  這個風刮的邪乎。

  登萊副總兵張燾和孔有德一起出發,當晚就遭遇大風,導致明軍修整一晝夜。之後的十月一日(颶風持續五天)、初六、初八(颶風持續三日)明軍持續遭遇颶風。

  在張燾的上報記錄上,整個十月份的大部分時間皮島一帶都是颶風不斷。由於“天公不作美”,他隻好勉為其難的留在皮島修整。而孔有德則幹脆直接跑回登萊了。

  張燾在皮島停留期間,還持續給崇禎皇帝上書,要求雇傭更多的羊大人。按他的說法“西洋一士可當勝兵千人”,“向恃為常勝不敗者”。

  他還要求朝廷撥款,購買更多的火器甲胄給自己。張燾在扯淡中度過了一個月,就是不願意出兵援助大淩河。最後崇禎皇帝隻好讓他滾回登萊。

  張燾為啥看好葡萄呀人?在之前的幾個月,他參加了皮島海戰,然後上奏說公沙指揮的葡萄呀人“(炮隊)計用神器十九次,約打死賊六七百官兵”。

  這葡兵戰績牛不牛?平均每炮打死三十多個韃子。

  皮島總兵黃龍同樣頌揚此捷是“十年以來一戰”;遼東巡撫丘禾嘉更形容此役乃“海外從來一大捷”。

  所以徐光啟說,隻要有三百葡兵,不止踏平遼東,兩年就能“威服諸邊”!

  真尼瑪扯的好大一個鹹鴨淡!

  當時的兵部尚書熊明遇就對所謂的“大捷”不信,他當然清楚那幫人的德性。謊報戰績是他們的家常便飯。

  羊鬼子炮術確實強一些,但吹牛也要講個基奔法嘛。既然他們那麽牛,為什麽張燾第二次都不敢去大淩河跟韃子開戰了?

  真就是“殲敵一億,虎踞皮島”。

  (崇禎三年,朝廷花費53000兩白銀招募了160名葡兵、200名奧門本地人以及100名黑叔和阿三。安家費、夥食費、軍餉等另算。還有在討論中的鬼子其他條件,比如允許在奧門築城台,要求裁撤香山參將並開海禁,允許其多買米糧並免歲輸地租1萬兩,請撥廣州對海之地以建營房……

  對招募羊鬼,朝堂一直有爭議。徐光啟極力辯解說“紅夷(荷)之誌,欲剪澳夷(葡)以窺中國;澳夷之誌,欲強中國以捍紅夷。”

  崇禎那孩子差點被他糊弄住。而朝堂上下共識是:“火器可用,人未可信。”

  像徐光啟那種被洗腦成天真兒童的畢竟是少數。

  最後的結果是,那群鬼子們走到南昌時被遣返。

  這一趟瞎折騰白花了六萬多銀子。原本還要追回餉銀,崇禎皇帝說算了。)

  ……

  前些天,孔有德又奉命率兵從陸路趕往關外,去支援大淩河。

  不久之後,等隊伍磨磨蹭蹭走到山東吳橋(今屬河北吳橋),大雪交加,部隊缺衣少食,有小兵就偷吃了一家大戶的雞。

  偷吃一隻雞而已,多大的事?

  官軍殺良冒功、謊報戰績、賣糧給敵、與賊暗通款曲等等齷齪事都幹的多了。吃你一隻雞還不是小意思?

  奈何那隻雞雖然是平常正經雞,可他主人不一般。

  王象春,和錢謙益同科進士,前吏部郎中,目前辭官在家。

  萬曆三十八年庚戌會試,王象春已初步被定為第一。可是擔任分校官的宣黨領袖湯賓尹接受請托,竟從另一分校官徐鑾房落卷中將韓敬檢出,強求主考取為第一。

  因為湯賓尹是韓敬的老師。

  內部鬥爭的結果是韓敬高中會元,王象春屈居第二。此事一出,朝野震動。

  殿試中,王象春鬱氣中結,在對策中直抉朝廷君臣相隔的弊端,結果被置為末甲中倒數第三名,韓敬則大魁天下。①韓敬後來辭官回家,天啟年寫了《東林點將錄》。

  因為這一場會試,之後就掀起了東林與諸黨激烈交鋒的“科場之議”,延續好幾年。

  閑話不提。

  王象春祖上高官也不多說了,單看他的同輩兄弟們——

  王象乾,兵部尚書;王象坤,山西右布政使;王象蒙,大理寺丞;王象賁,戶部員外郎;王象晉,中書舍人;王象鬥,戶部主事;王象節,翰林檢討;王象恒,監察禦史;王象豐,守備。此外還有象複、象孚、象鼎、象益、象履、象曾、象泰、象艮……

  還有米脂前父母官王象兌,也是同宗。

  就問你怕不怕?

  王家的雞好吃嗎?

  孔有德當然惹不起,隻得將偷雞士兵正法。

  然後部下大嘩。老子們保家衛國奔赴抗韃前線,又沒棉衣穿又沒飯吃還沒軍餉,吃你一隻雞怎麽了?

  下麵一鬧騰,孔有德彈壓不住。他幹脆發動吳橋兵變,回師登州。

  山東主客軍本來就齷齪不斷,長期被排擠的遼人已經積攢了足夠多的怨氣,隻是缺根導火索。

  “遼丁素強悍,登人不能堪”;“登萊兩郡自遼陽之失,遼人避亂來奔者十餘萬,土人多折辱之,或相殘殺,遼人怨憤”;“遼人避禍內徙,土人日與為讎,戒諭不悛”。

  此外,監紀謝三賓曾有“遼人在地方,頗不相安”之說。而孔有德率叛軍回返登州時,更有“登人故虐遼人,至兵臨城,猶殺遼人不止”。

  此故,艾容在致督理劉宇烈的信中,即嚐歸納兵變的原因為:“孔、李梟獍素習,一反也;為登土人淩蔑積恨,二反也;不願遠戍寧遠,三反也”。

  為啥“登人故虐遼人”?

  建奴崛起,大批遼人渡海到山東避難,可朝廷並沒有對他們進行妥善安置。人家沒土地沒財產,時間一長積蓄花完,也就沒了生活來源。那麽遼人整點打砸搶燒偷雞摸狗的事情就難免了。

  於是雙方就結怨了。

  於是,孔有德一反,耿仲明跟著反了,甚至連遠在東江鎮的旅順副將、廣鹿島副將也起兵響應。

  老孔這幫人的實力可比農民軍強多了,接下來朝廷調集川兵、宣府兵、大同兵,遼兵等陸續開往登州平叛。

  寧遠總兵帶著祖大弼、吳襄、吳三桂等遼軍,還有天津總兵、保定總兵、通州總兵、薊門總兵、昌平總兵、東江總兵、登州總兵、義勇總兵等等,全部參戰了。

  論內戰雙方的陸地火炮密度,吊打當前全歐洲戰場。②

  (白山戰役發生於1620年底,是歐洲三十年戰爭早期的一場戰役。雙方兵力五萬多人,火炮總共——22門。

  十年後,也即是崇禎四年,布萊登菲爾德會戰。雙方兵力七八萬,火炮不到一百門。

  崇禎五年,呂岑會戰,雙方兵力四萬多,火炮不到一百門。此戰中,瑞點國王古斯塔夫陣亡。)

  崇禎五年一月,孔有德攻破登州。隻這一戰,他繳獲的西洋炮紅夷炮有三百多門。

  當然,戰爭烈度是一回事,戰鬥力另說。

  比如登萊副總兵張燾帶著葡萄呀兵臨陣脫逃,孔有德死中求活,反敗為勝。

  然後孔有德直接攻占登州。之前牛皮哄哄的葡萄呀人公沙及12名葡兵陣亡。耶蘇會士陸若漢則趁亂帶著十幾個夥計越城牆逃脫,並曆盡艱險返回京城……至於張燾,和孫元化一樣,先被俘後釋放,去了京城被崇禎砍頭。

  比如在大淩河被後金打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吳襄,跑到登萊打的孔有德生活不能自理。吳襄憑戰績官複總兵。

  所以,他們的戰鬥力是個玄學。

  “……山東的禍事要一直持續到崇禎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