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誰敢動米脂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3      字數:3386
  蒲城縣裏幾乎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納鞋底、炕大餅……

  沒人跟銀子過不去,賺錢要緊。

  為了感謝革命軍,王高還組織百姓來了一場行路鼓勞軍。

  八麵鼓、八麵鑼、八對鑔。

  眾人頭紮紅色英雄巾,腰束黃色征戰裙,裹腿緊紮,威武蕭灑。

  精壯漢子們抬著大鼓,邊走邊擂,兩旁還有幾人敲響鑼、拍銅鑔。

  表演到騎馬、倒立、跌叉、虎跳時,圍觀群眾轟然叫好聲、打呼哨聲和鑼鼓聲混成一片,十分熱鬧。

  李自成很高興。繼橫山腰鼓後,這又能收服一隊堯山大鼓。

  等將來革命軍打到歐米,讓那群鄉巴佬好好瞧瞧。

  既然民眾表示了,那革命軍不得不意思一下。

  軍民魚水歡嘛。

  唱大戲的消息放出,人山人海圍住了兩個分會場。

  《革命軍軍歌》開場。

  民眾騷動。

  “這唱的啥玩意兒?”

  “聽不幾米。就是可帶勁了。”

  “……”

  躲在茶館二樓的知縣暗暗心驚,這隊流賊大不同啊!

  “下麵有請奉天倡義國民革命軍大統領,一曲《父的陝北》送給蒲城鄉親。”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喲,三盞盞的那個燈……”

  “好!”

  台下掌聲、口哨雷動。

  李自成頻繁招手,“後麵的老鄉能聽到嗎?樓上的朋友你們好哇!”

  “……鵝莫有喝酒,可為啥就醉咧……”

  紅著眼圈的知縣腹誹,咋沒喝死你個禍害!

  “……黃脖子的那個土狗喲,朝南那個那個咬……”

  知縣怒罵,土狗怎麽不朝北那個那個咬韃子!

  其他圍觀的男女老少們卻紛紛叫好。

  好不好聽是次要的,甚至更多的人壓根啥都聽不見,反正起哄湊熱鬧就對了。逛廟會都沒這麽熱鬧過。

  盛情難卻啊,李自成的興致也起來了。

  “樂隊準備,土嗨搖滾《革命軍人喊翻天》送上!”

  “……”

  “這又是啥玩意兒?”

  “一邊吐一邊搖一邊滾?”

  樂器響——

  李滿天先嚎了一嗓子,“他大舅哎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哎……”

  眾人笑。

  “……嗨嗨嗨嗨……”

  和聲把眾人鎮住。

  “八百裏秦川

  千萬裏江山

  鄉情說不盡

  故事說不完

  扯開了嗓子

  革命軍人要一聲喊

  夥計哎抄家夥——”

  李自成開唱:

  “……革命軍人要一聲喊呐~~~喊得那巨靈劈華山呐~~~喊得那老龍出秦川呐~~~喊得那黃河拐了彎呐……”

  “……動次打次動次打次……嗨嗨嗨嗨……”

  台上唱的歡騰,台下群魔亂舞。

  “虎子,你搖個啥?”

  “額背不住咧,額還想在地上滾上三圈!”

  別說他們,躲在二樓悄悄圍觀的知縣老爺都不由抖動起來。

  “……動次打次動次打次……”

  ……

  文工營連唱一整天,紅火鬧夠辦正事。

  蒲城縣外北、東歸趙勝;南、西歸革命軍,下鄉打糧。

  李自成還在縣裏收起了商稅。

  各家店鋪比照去年營業額交稅,一般行業抽兩成,暴利買賣三成,小本生意年入五十兩以下的免稅。

  既然是自願申報,那當然有人偷奸耍滑。

  李自成怒摔賬冊,“不老實!群眾裏麵有壞人呐!”

  一家當鋪隻交稅八兩三錢,雞院也才九兩,糊弄誰呢?

  “王高,曉諭各家店鋪,讓他們自查一天,明日重新上報。之後凡有偷稅漏稅,一概抄家。若有良民出首舉報,查明無誤後即刻獎勵收繳之半數。”

  張興教急忙道:“大統領,學生舉報高升樓。縣裏最好的酒樓,年入銀子至少有一千三百兩往上。他才繳稅十兩。”

  李自成笑道:“不要急,明天重新統計後再說。商稅的事,你跟王高一起去辦。好好幹!”

  兩人領命而去。

  王高也是個人才,不知道從哪兒找來把超大鍘刀,上麵還淋了些雞血,然後扛在肩頭去拜訪各家掌櫃。

  第二天,商稅收上來兩千三百多兩,翻了二十多倍。

  然而無奸不商,真不能指望他們全是自覺人。

  納稅名單張榜公布,圍觀者眾,當天舉報者踴躍。

  革命軍挑大商號清查了五家,其中三家人證物證齊全,即刻抄家。掌櫃和東家戴高帽遊街示眾。

  另外兩家未必就是清白,隻是證據不夠充足,放他們一馬。

  李自成看著堆滿的庫房,發愁了,銀子多的花不完呐!

  散財吧!

  衙門裏從上到下各有贈銀,知縣五百兩,普通雜役也有五兩。

  這銀子燙手,知縣老爺哭笑不得。

  他不缺錢啊,每年常例收入都有三四千兩。這是全天下每個知縣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海瑞那種拒不受常例的也就他一個。

  心黑的官兒還要再刮地皮。像蒲城這種地方,商業繁榮,平原良田近兩百萬畝,知縣一年弄個七八千銀子平平常常。

  既然“流寇”沒有勒逼,還發銀子,知縣老爺也不想去投井了,苟活吧。希望能把府城那邊糊弄過去。

  讀書人同樣收到了贈銀。

  童生二十兩;秀才往上,五十兩到一百兩不等。

  頗有些“鐵骨錚錚”的家夥絕不肯收,李自成也不以為意,把銀子捐給了文廟。又輪到教諭發愁了。收,還是不收?這是一個大問題

  小民也有好處,不過銀子就不白給了。不論城裏還是城外,十倍高價收購各種物資。實在窮的啥玩意兒都不能提供,那不還有勞動力麽,委托加工或者掃大街去,工錢一兩銀子起步。

  一頓奇葩操作,蒲城老少俱歡喜。

  唯有土豪們暗裏埋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怕是吃不到肉了。遠近豬羊被革命軍屠戮一空。不過他們也趁機狂甩出去滿倉的大米白麵,大賺了一筆。

  這股“流寇”所作所為實在出人意料,連隱居鄉下的王進德都被勾起好奇心,進城了。

  王進德,萬曆年間進士,不出仕,好讀書,傾心於書法。老漢頗有晉代陶淵明氣質,隱居於金熾山下,唐睿宗李旦陵旁。

  李自成得信後急忙派張興教去招攬,毫不意外被拒了。他又親自出馬,吃了個閉門羹,麵都沒見著。

  迂腐老漢!

  李自成也就懶得在他身上費工夫了。

  倒是有三個童生,一個秀才投了“賊”,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困之輩。

  李自成還想招攬武舉人王文昌,無果。不過對方態度還好,希望他能多活幾年,堅持到革命軍再來的那一天。應該還是希望收服他。

  蒲城從軍者踴躍,革命軍已發展到兩千五百多人,編齊三個哨。

  如果不是李自成壓著,人數能突到四五千去。

  然而訓練跟不上,人多沒求用。況且幾位哨長也不大合格。可是沒時間教導了。

  三月十一日,李自成正在手把手教學測量經緯度,大掌盤來信召喚八支隊伍北上。

  張存孟自覺兵多糧足,想要找塊地盤常駐了。

  在往前的三月初九,神一魁派孫繼業、茹成名等大小頭目六十餘人,率三萬眾在甘肅寧州接受招安。其中有騎兵三千,前邊軍兩千餘。

  同時皇帝下撥的賑金也在路上了,三邊總督楊鶴大鬆一口氣。

  下麵他就要解決關中流寇。

  蒲城知縣之前跟府城書信來往頻繁,可是那邊半個剿匪兵都沒派出。這回總算有盼頭了。可是老爺現在又覺得革命軍來了也挺好,治下從沒這麽繁榮安定過。那些從不鳥他的大戶們個個都夾著尾巴老老實實,令人神清氣爽。

  李自成沒空陪他玩了。

  點燈子趙勝先率隊離開,大統領拖延到十七日才出發,還有空帶著新收的細狗在城外攆兔子玩。

  臨走之際,革命軍又在縣城裏大派銀子,每戶再分了五兩。老百姓簡直要瘋狂了,送別革命軍的隊伍排出去二裏地。

  王高、張興教兩個“狗腿子”自然不敢留下,連虎子都拐帶了蘭花花投入革命軍。

  知縣在城頭上目送“流寇”遠去,心裏五味雜陳。

  ……

  革命軍過了白水縣後一頭紮進山裏。

  兵行一日,李自成在宜君縣境遇到了從山西返回的一部農民軍。

  由於曹文詔以及宣大軍加緊圍攻王嘉胤占據的河曲,好幾家頭領感覺不妙又溜回陝西。

  上天猴剛回老家就被擊敗了,幸好官軍在中部縣附近盯上了點燈子趙勝,他才逃過一劫。

  他叮囑李自成一番,轉頭鑽進山裏去了。

  等革命軍趕到中部,趙勝已經沒影了。

  從鄉人處打聽到的情況是,二隊被斬首一百二十級。

  但,其中卻有良民首級三十五顆。

  因為明製首功以百二十級為及額,官軍總要湊個整才好邀功。

  驢日的!

  革命軍繼續北上,沿路還藏了一部分銀子、糧草。反正隊伍很快就會再次南下。

  李自成在鄜州、甘泉等處又遇到幾部農民軍,規模都不大,也是從山西跑回來的。

  大統領跟他們打聽了些晉地情況,順便在山裏修整隊伍。

  三日後,偵騎傳回信。

  張存孟跟插翅虎雷猛、紫金龍孫德才兩部農民軍聯合,已在老家西川設立十七哨六十四寨。

  西川者,綏德以西,大小理河之間山區,犬牙交錯之地也。原本大理河川駐有四個百戶所,小理河川一個百戶所,後遷走了。

  張存孟搶了一堆財貨,當然要衣錦還鄉。

  可是那地方注定沒前途。

  首先山區缺糧;再一個“流寇”變“坐寇”,紮下根後肯定會被重兵圍剿。想占個根據地種田沒那麽容易。

  李自成匆匆趕到西川,趙勝仍然不在。二隊被官軍一路追到葭州(佳縣)去了。

  張存孟正在計劃攻打米脂。

  附近就一個綏德,一個米脂。綏德他不敢惹。

  米脂當然也不能讓他打,那是李自成的老巢。

  “誰敢動米脂?先跟老子火並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