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朱二百五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3      字數:2932
  飛等暫龍

  騰待且潛

  六風偷海

  合雲閑角

  定齊躍恐

  乾聚在驚

  坤會淵天

  最後落款:奉天倡義國民革命軍大統領威震天

  此時在外做知縣的老原跟史可法同榜進士,但本事沒老史大,將來還是個牆頭草。

  不過既然來一趟蒲城,順路跟他結個善緣。那家夥多少還有點作用。

  好詩好詞就不給了,糊弄一下就行。

  李自成放下毛筆,“你們要是有三分豪氣就裱掛起來,將來這是無價之寶。要是沒膽子就一把火燒了去。”

  原老漢急忙道:“不敢不敢……”

  “誰在冒充革命軍?打爛你狗頭!”

  門外忽然傳來一聲大喊。

  王高帶著幾個嘍囉趾高氣揚大步走來。

  然後,他撲通跪倒,“小人參拜大統領。”

  虎子一驚,也及時趴下了。

  李自成猛拍桌子,大叫:“站起來,不準跪!”

  眾人膽顫。

  原老漢腿一軟,不由自主也跪了。

  張九霄、辛思忠連拉帶打把他們扯起來。

  李自成問,“縣衙那邊有什麽消息?”

  王高擦了把冷汗,回道:“知縣要給府城送信,小的遵照大統領意思,沒攔。”

  “由他去!”李自成毫不在意。

  反正知縣也叫不來援兵。現在除了榜上有名的人,以及不能拉大車財物出城外,餘者隨便通行。

  第二天,公判大會在縣衙舉行。

  李自成原本想讓知縣主審,那老漢哪敢,躲進後院都不敢露麵。

  圍觀老百姓擠得裏三層外三層。

  先從胥吏、地痞開始,當場吊死兩個,仗斃三個,枷號十六。

  第二批是土豪劣紳,隻把罪大惡極的,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吊死一個,同時抄家;餘者寫悔過書,戴高帽遊街示眾,“樂”捐一半家財贖罪。

  蒲城不同於保安了,這地方李自成完全能做主,盡量少殺人。

  接下來開倉放糧,賑濟貧民。

  買賣也要做起來。

  縣衙門口張貼了革命軍需求,以市價高五成收購諸物。民眾踴躍。

  反正繳了十來萬兩銀子,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椽頭饃、石子餅、鍋盔大大的要,還有醬香八寶、紅油榨菜豆角、糖蒜、豆鼓等等,這些東西便於攜帶,又耐久貯。都是好軍糧。

  鍋盔其實也是大餅,超大。

  椒鹽鍋盔、蔥香鍋盔、五香鍋盔、香椒葉鍋盔、鹹甜鍋盔、夾酥鍋盔、油酥鍋盔、白糖鍋盔……鍋盔像鍋蓋,厚1寸,重5斤。

  服帽鞋襪等不必說,火藥原料也收購一批。

  蒲城盛產煙花炮仗,名揚四方。杆火都能入宮廷表演。

  蓋因城南有鹵泊灘,夏季水汪汪,冬季白茫茫,曬鹽、撈硝者眾。硫磺木炭更不缺。

  未免驚擾百姓,農民軍大隊分批入城修整。

  趙勝先帶了三百人來。

  “趙兄,這水盆羊肉真不錯。”

  “好好好,油塌、雙錢蛋茹也好吃。”

  李自成端著碗葫蘆頭泡饃吃的油光滿麵,他擦了把汗,“可惜少了辣子!”

  “辣子?”

  “南方可能有種,調味一絕。”

  “哦?那要跟著兄弟去嚐一嚐。”

  “將來咱要吃遍五洲四海。”

  “同去同去……”

  吃飽喝足,兩人去逛雙塔。

  南寺唐塔,北寺宋塔,皆供奉舍利。

  “巍峨雙塔插蒼穹,幻影分明夜色中,高出女牆虹飲闊,遠橫金界月當空。”

  原詩為一舉人所寫,算下時間,李自成鬧不機米那老漢現在做出來沒有,不好冒然抄襲。又少一個裝叉機會。

  登完塔再去文廟。

  又是唐代古建。

  當先一座六龍壁,乃萬曆四十四年新建,琉璃花磚精砌。

  論氣派比不上大同和平遙的九龍壁,不過也足可一觀。

  旁邊還有倆石匾,本縣書法家、前山西巡撫樊東謨大書“文章祖”、“帝王師”六字於其上。

  老樊三年前已亡故,沒法招攬了。

  過了欞星門是第一個院落,泮池上有單孔橋通之。

  規矩是沒有秀才身份不允許上泮水橋,李自成才不鳥,背著手踱著方步踏過。

  “賊首”駕到,院裏等候的一眾士紳們心思複雜。

  某個腰膝酸軟的學生搶先跪倒,惹來全體白眼鄙視。

  李自成一揮手,“大夥兒不要拘束!咱都是斯文一氣,可惜老子學而未成!”

  眾人想笑又不敢笑。

  李自成掃了一圈,“王懷鞠在不在?”

  跪地學生搶答,“王禦史原在京,年初聽說巡按山東了。”

  李自成點點頭,“有跟他交好的提醒一聲,孔有德要叛,巡撫餘大成不頂事。賊日以撫愚人,一撫而六城陷,再撫而登州亡,三撫而黃縣失,四撫而萊州被圍。”②

  這說的是什麽幾把話?眾人驚詫莫名。

  李自成虛抬手,“起來吧。革命軍倡導人人平等,無分貴賤,不興跪拜。”

  張興教謝過後不敢起身,仍然跪著。

  李自成大怒,“不許跪!誰他媽都不許跪!跪天跪地跪父母,餘者沒人值得你跪!老子也不值得你跪!””

  張興教冷汗直冒,一咬牙,站了起來。

  李自成又開口道:“我來蒲城隻辦三件事!”

  “公平!”

  “公平!”

  “……”

  眾士子一想,這短毛還是個磕巴子。

  張興教又跪下高呼:“青天大老爺!”

  李自成狂怒,“站起來!不準跪!”

  張興教哆嗦著站起,被嚇唬的也不敢求老爺伸冤了。

  “哎,這就對了。”李自成點點頭。

  “讓你一打岔,我都忘了要說啥。這樣,王懷鞠曾上書向陝北饑民放賑,雖然沒啥用吧。算他良心未泯,本帥特贈銀一百兩。”

  眾人不敢接話。

  李自成又道:“秦欽鄰是哪位?”

  張興教再答:“秦公,不肯……奉詔。”

  李自成冷哼一聲,“算他有骨氣!卸任了就好好養老,贈銀一百兩。”

  一眾士紳聞聽此言不知該喜該憂,這一趟不知來錯了還是來對了。

  “王進德可在?”

  “王公遠在鄉下,恐未得傳喚。”

  李自成又連點了七八個人名,有在的也有未到的。

  “蒲城讀書人還算不錯,趙世英、秦九成今年都能中舉,好好學吧。”

  還有和鼎、楊集、曹圖南等人,將來雖然沒抗節死,但也不投韃。

  李自成最後訓話道:“聖人說,未知生焉知死。你們可知曉外麵老百姓怎麽活?陝北人相食!這是要上史書的!”

  “罪魁禍首是朝廷,是朱由檢!你們一個個的都是幫凶!”

  “本帥為何起事?我良田千頃家財萬貫,吃飽了撐的?不過是吊民伐罪!”

  “革命軍起兵以來秋毫無犯。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

  “行了,跟你們說這些也是對牛彈琴。都散了吧。回家坐在熱炕頭上好好想一想,什麽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幾個膽壯的呲溜一下就跑了,大多數人還站在原地不敢動。

  李自成懶得搭理他們,繼續參觀古跡。

  過了戟門後為第二院落。

  中心建築物為大成殿,二進五間,宏偉壯麗。殿之內外有紅光大柱四十八根,最高者達三丈。

  殿內有孔子、四配及十二哲塑像。

  “孔老二!成也是你敗也是你!”李自成冷哼一聲背著手離去。

  西廊房內懸掛了不少名人字畫。

  看罷王進德所書《城隍廟》、《衎神樓》、《百裏金湯》三手書,李自成不禁翹起大拇指。

  “蓋世無雙!”

  張興教討好道:“大統領,這邊還有一副董其昌行書。”

  李自成看後又讚,“妙不可言!”

  “這邊牆上還有杜甫詩句。”

  “哦?可是親書?”

  “已經不可考了。不過杜少陵妻家在此,數年盤桓,著述頗多。”

  “筆墨伺候。”

  李自成一時手癢,就在白牆上胡寫起來——

  懷古:

  漫泉東畔是蒲城,春暮南原雨乍晴。

  客過官橋迷柳色,僧歸煙寺罷鍾聲。

  穆公寨廢閑雲鎖,魏將墳荒宿草盈。

  獨有憲宗陵寢在,至今華表尚崢嶸。

  感時:

  傷心痛苦,朱二百五。

  名雖天朝,政愈秕腐。

  莽莽神州,內憂外侮。

  願我同胞,努力奮武。

  戡定大亂,萬姓鼓舞。

  ————

  提詩罷,有位叫郭典的秀才早已將一噸彩虹屁奉上。

  其他跟隨的士子也頻頻點頭,賊首筆力蒼勁,詩也過得去。

  可問題是,你一個反賊感的什麽時?

  何況朱二百五又狗屁不通,大明國祚明明都兩百六十多年了。押韻狂魔嗎?

  李自成隻顧瞎抄亂改,管求那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