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攢勁節目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2      字數:3056
  二十五日。

  李自成點起本部兵馬出征。

  有受過革命軍好處的百姓們紛紛夾道歡送。

  神一魁抱拳,“恭祝將軍前程似錦!”

  李自成回禮,“後會有期!恕小弟先行一步。”

  馬世耀、辛思忠、張能各領幾百人跟著出發,明麵上是為協助李自成擊破南麵來敵,解除保安之圍。

  神一魁沒法阻攔。他麾下各小頭目本就是盟友,不是部屬。

  農民軍就是這樣,往往由幾十人的小股組成幾百人的大股,再匯合成幾千人,上萬人的大隊。

  大小頭領之間並沒有絕對隸屬關係,合則留,不合則去,時聚時散。

  革命軍開出北門,駐紮在遠處的張應昌立即排兵布陣。

  “回見了您嘞!”

  李自成虛晃一圈掉頭往南。

  前行五六裏,官軍苑攀龍部嚴陣以待。

  “把炮拉過來!炸他驢求!”

  李自成親手操炮。

  “放!”

  “咚!”

  十斤重的大鐵球衝出炮膛,飛,飛,飛,飛過四百丈距離,砸進官軍後隊。

  一個倒黴蛋透心涼。

  炮彈被屍體阻擋,沒造成二次傷害。

  李自成重新調炮畢。

  “放!”

  “咚!”

  大鐵球在官軍陣前落地,一路跳動,收獲三條人小腿,一條馬小腿。

  這一炮炸的苑攀龍心驚膽裂。

  “流寇為何能打如此之遠?”

  “因為老子的銅炮鑄造精,火藥好。”

  “那又為何能打如此之準?”

  “因為老子有觀瞄裝置測算表,還能隨時調整射擊俯仰角。”

  第三炮再次命中。

  這時代火炮雖然傷人不多,但打擊士氣極強。

  官軍一隊瞬間炸營,四散亂竄。

  第四炮下去,苑攀龍急調騎兵策應,他率大隊後撤,過河,繼而退進山裏。

  李自成拔劍高舉,“前進!”

  中軍裏青色大旗舞動,吹鼓手賣力演奏。

  前隊小旗亂晃,軍號嘹亮。

  劉宗敏率方陣徐徐推進。

  行十步止齊。

  左隊穀可成跟上,超前隊十步又止。

  右隊李自甲跟上,越左隊十步再停。

  劉宗敏指揮前隊再次出發。

  迭陣法者,堂堂之陣,整整之旗,止於坐作進止;所謂不過五步六步七步而止齊焉,不過五伐六伐七伐而止齊焉,兵之正者也。

  辛思忠卻看不得磨蹭,進言道:“大統領,我率隊往前衝吧?!”

  他手下近五百騎兵,其中一半是蒙韃。

  李自成轉頭看他一眼,調侃一句,“去年是誰在大邊外麵說,‘草原上自在好過,老子才不投降’?”

  辛思忠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這……那……你……我……”

  草原上一點都不好過。

  如果秋天南下打草穀失利,冬天寒風凜冽,牛羊再嗝屁著涼,他們來年隻能等死。

  牧民們雖然養牛羊過活,可並不能放開了大口吃肉,烤全羊是奢侈。

  “……我等貧夷,但逢節殺一羊而已,殺羊亦必數戶迭為主,到而分之,以是為一年肉食之候……”

  逢年過節了才能殺一頭羊,還是各家一起分著吃。

  牧人日常吃的是乳製品,以及靠打獵、收集野菜野果等度日。若有意外死亡的牲畜,那就相當於過年了。他們到了冬天實在打不到獵物才殺羊吃。

  和內地有地主、佃戶一樣,蒙人也多是給老爺們放牧,自己沒有牛羊。

  一千畝草原能養活幾個人?一百畝農田養活幾個人?根本不能比。古代人如果有選擇,傻子才去遊牧。關於蒙人的悲慘生活咱以後再談。

  所以說蒙韃和明軍是菜雞互啄,兩幫吃不飽的奴隸兵能有啥戰鬥力。

  ……

  辛思忠實在想不通對方如何得知他的來曆,甚至詳細到連說過的話都清楚。

  他撓了撓頭,“大統領……”

  李自成爽朗一笑,“好好幹!往後少不得你建功立業。”

  此時官軍騎隊緩緩退卻。

  李自成也不追擊,從路口拐進山溝。

  革命軍一口氣跑了三十裏地才停下修整。

  能不趕緊跑麽。可以不懼苑攀龍,被賀虎臣的大隊攆上就遭了。①六年與林丹汗戰,陣亡。

  前麵幾仗要先撿軟柿子捏,給革命軍提振下士氣,之後才好攻堅。

  等打頭的偵騎找到宿營地,大隊再次啟程。

  行十裏,大隊一分為三,各進一個村子紮營。

  每個小村子頂多一口水井,要是全軍擠一起,人吃馬飲,井都能掏幹嘍。

  村裏隻剩老弱,青壯已竄入山林。

  文工營出動,宣傳革命軍不殺人,不放火,不奸銀,不宰耕牛,不搶財貨。

  各隊又分出一些人幫老鄉挑水、掃院子,遇到困難戶還給送點口糧。村民陸續回歸。

  吃飯時,李自成把馬世耀、辛思忠、張能三人招來談了談,隨後讓他們去找李過報道。

  午後,新入夥的三支隊伍裏有十多人不願幹革命,每人發五兩銀子盤纏,打發離開。

  一看到真給錢,那幫人裏又有五六十個要退出。

  馬世耀、辛思忠、張能三人臉拉的老長,李自成幹脆把他們圈到一起,讓李過去各隊再次調查。

  馬、辛二人心裏開始打退堂鼓。

  張能勸道:“老話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你看看大統領的隊伍,再想想神一魁那幫人……”

  一通唾沫橫飛,那二人才安下心。

  最後總共有一百多人不願留下,還有幾十個不適合當兵,一概給銀遣散。

  但是馬不能牽走,給原主折錢。

  反正李土豪銀子多,但是糧草隻夠一個月了。

  下麵往哪去?理清頭緒才好做決定。

  等到二月份時,神一魁約了蒙古人擊退明軍。

  但蒙韃子進保安城後會“大掠而去”,神一魁隻能棄城突圍。

  所有蒙人的軍紀都不行,不單是河套蒙人。

  己巳之變,皇太極入關時就知道喀喇沁和土默特軍紀不好,所以特地說:“爾等隨我出征,遇明人拒我者當誅之,有殺明降民掠其衣服者,乃我之敵也,必斬無疑!”

  然後打到遵化時,皇太極發現喀喇沁實在難以約束,把他們攆回了老家。人家在路上繼續搶,搞得皇太極怒的不行,“此不誅何為?!”

  畢竟是盟友麽,哪能全誅呢,意思下再趕走就行了。

  ……

  此時留在陝西的農民軍有十幾部,但不沾泥張存孟勢最大,擁眾上萬。他麾下七支隊伍在中部(黃陵)、洛川一帶遊走。

  所以李自成要去投靠他。

  一來自己兵力不足,合夥好辦事;二來過去繼續挖牆腳。

  革命軍修整一天,啟程南下。

  苑攀龍派出偵騎尾隨,被地雷炸翻兩人後知難而退。

  鋼輪壓火擊發雷引爆率有限,李自成埋了五顆,隻炸了一顆。

  二月初,革命軍繞過延安府,抵達洛川。

  驢入的張存孟已經跑了。

  李自成在附近找了兩戶土豪“樂”捐,又在山裏整隊半個月。

  沿路招兵買馬,這時革命軍已有近兩千人,李自成榮升營長。

  劉宗敏、穀可成各轄一哨,馬世耀、張能出任哨副。

  劉芳亮、袁宗第、李自甲、辛思忠合為一哨,暫歸李自成親掌。

  李過的新兵營還有三百多人;孩兒營、婦女營也各收攏了數十人。

  張鼐當了孩子王,邢秀娘統管婦聯。高桂英是她副手,分管孩兒營。

  二月十八,偵騎打探到張存孟下落,李自成率隊伍出山。

  在白水縣附近的苜蓿溝,李自成先跟李友接上了頭。

  兩人在米脂時就相識。

  李自成出任裏長後對百姓多有照顧,早從賊的李友還專門去拜訪了一回。

  “哥!大恩不言謝,小弟略備水酒,以表敬意。”

  “兄弟客氣了。分內之事,不足掛齒。”

  二隊隊長點燈子趙勝也趕來了,招呼熱情。

  “恭候多時了。早聽李友說起兄弟,今日一見,果然一表非俗,風采照人。”

  趙勝是青澗縣人,窮秀才,之前每天埋頭熬夜點燈看書。

  沒想到衙役不敢惹真流寇,於是汙蔑他是效仿“黃巢點燈”,要造反。

  趙勝不願束手就擒,被迫於解家溝花芽寺聚眾起義,幹脆以“點燈子”自號。

  “趙大哥軍紀嚴明,一路走來百姓交口稱讚,實乃我輩楷模。”

  二人互相吹捧一頓,攀談甚歡。

  吃罷接風宴,趙勝帶李自成前往老營麵見掌盤。

  張存孟更熱情,立即大擺筵席歡迎新兄弟入夥。又傳令各隊頭目前來相會。

  一隊,錢眼兒錢三五;

  二隊,點燈子趙勝;

  三隊,李晉王李武威;

  四隊,蠍子塊拓養坤;

  五隊,老張飛張文朝;

  六隊,亂世王郭應聘;

  七隊,夜不收王文耀。

  每隊人馬各有一兩千不等,加上張存孟本部,總人數近兩萬。

  張存孟打仗水平一般,籠絡人心是好手。麾下將來出了不少厲害人物。

  革命軍順理成章被編為八隊。

  眾人胡吃海喝完畢,開始欣賞攢勁節目。

  一時醜態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