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我要造反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2      字數:4739
  光有《革命軍連坐法》還不夠,擋員也該下基層加強把控。

  可惜合適的政工根本找不來,泥腿子們覺悟有限,不能指望他們為天下大同奮鬥終身。所以,暫時拉倒吧!

  士兵委員會倒是可以設置。任務主要有五項:一是參與軍隊管理;二是維持軍紀;三是監督經濟;四是作群眾工作;五是加強士兵政至教育。

  士委隻能對某個問題提出建議或質問,而不能直接幹涉和處理。士兵如要開會,主官必須在場。戰時,軍事主官可以暫停士委的各種活動。

  李自成很懷疑小兵們能不能玩轉士委,先搞起來再說。別的不提,起碼有人貪汙了夥食費總是能發現的。

  給眾頭目訓完話,李自成又拉著田見秀單聊。

  “秀兒,那群老粗不頂事,你要把重擔挑起來,盡心輔佐我。”

  “大哥隻管吩咐,敢不效力。”田見秀感動的不行。

  “你的差事非常緊要,革命軍能不能成功,多半要係於你一身。”

  “我這條小命是大哥給的,火裏來水裏去,死而後已。”田見秀激動的快要熱淚盈眶了。

  “兵法有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你要做的就是給革命軍當耳目,將探子、細作布滿天下。”

  李自成掏出一本冊子,封麵四個大字:特務秘典。

  “拿回去好好溫習,一概要點記錄詳細,照章辦事,萬無一失。”

  首先要在米脂安排暗探。

  將來大隊離開後,兵將們還要給家裏送回錢糧,沒人照應不行。看家的袁宗道還是太顯眼,搞不好哪天就被抓了。

  第二就是往以後即將攻占的縣城埋釘子。

  早點發展內應好打聽虛實。

  第三是寧夏、漢中、呂梁山、太行山、大別山等等地方。

  李自成打算做根據地的去處有十幾個。暫時都沒啥把握,多留幾個備用,看形勢發展再定。

  探子再往後排就是去京城、邊外、江南、山海關等處。

  消息總要有個來源,老是依靠“天授”容易讓人懷疑。而且隨著蝴蝶翅膀扇動,李自成的“先見之明”遲早完蛋。

  派出去的特務也分兩種,一類是普通打探消息;最要緊的一類隻蟄伏不啟用,待戰時出奇效。

  打發走田見秀,李過和李滿天相跟著進來了。

  “叔,是這麽個情況……”

  李滿天左思右想一個月,終於下定決心徹底入夥了。

  他想讓兒子、閨女認李自成為幹爹。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順便張鼐一直嘴上叫幹爹,李自成推脫幾次都沒用。李滿天趁機會想一齊定下。還給孩子改了個名叫李雙喜。

  “讓李過收下他們吧,我一天天忙的也沒空管教,反倒耽誤了娃。姓氏名字仍然照舊,都是父母生的,奪了人家本姓不好。”

  大明風氣就是這樣,上到王公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義子義父比比皆是。明代庶民不能蓄奴,還有四十無子才可納妾,所以為了鑽空子,很多奴婢小妾明麵上是幹兒子幹女兒身份,稱呼主人爹娘。

  還有,張獻忠就收了十來個得力幹兒子,令人羨慕嫉妒恨!孫可望,李定國等都是陝北人,可李自成尋不到啊。

  認爹的事情定下,這邊行完禮,三個娃第二天又帶著些禮物去常峁墕看望李自敬。

  然後他們返回時就多了一個人。

  邢秀娘已經在常峁墕住了兩三天,對外一直詐稱是李自成媳婦。

  李自敬雖然是個沒主意的人,好在不傻,把她安頓去跟李誠婆姨作伴,準備觀察幾天看看有沒有異動。

  李過帶著娃一到,他正好把女人甩出去。

  “你啊你啊!”李自成一個頭兩個大。

  邢秀娘蹲身施禮,“讓老爺為難了。妾粗通文墨,隨侍左右不求名分,紅袖添香足以。”

  她一上西山茆就聽到了陣陣喊殺聲,倒也沒慌,隻當是整訓團練。

  李郎文武雙全,反令邢秀娘更加頃心了。

  “何苦呢?我給你拿點錢,去找個老實人……”

  “老爺不必多說。妾若稀罕銀子,隻需回轉江南便是。無價寶易求,有情郎難得。”

  青樓女子縱然做的是皮肉營生,但是無不渴望遇一良人。

  這良人最好是達官貴人;不然有功名傍身,通琴棋書畫的才子也行;最次也要是小土豪。老實人靠邊站去吧。

  良人還要一往情深矢誌不渝,哪那麽容易找啊。

  前有馬湘蘭後有杜翠娟,沒一個有好歸宿,邢秀娘聽過見過的多了。

  李自成搖頭歎息,“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李有才!

  邢秀娘眼睛一亮。

  “妾自知身份低微,隻願做一婢女。”

  “我後半生縱馬天下,可沒法帶著你。”

  “古有梁紅玉,今有邢秀娘,如何不可?妾也騎得馬,不是小腳之輩。”①

  “……”李自成頭疼。

  其實把邢秀娘安排到江南開個紫明樓、麗春院什麽的不錯。籠絡士人、采購軍需等等,大有用處。

  憑李自成的本事,麗春院最多一年就能名動天下。

  可是這玩意兒好說不好做啊!

  先勸師足從良,再騙良家上炕?

  李自成真不願幹那買賣。

  “你知道我練兵為了什麽?直說了,老朱家坐了太久皇位,搞得天下民不聊生。我要造反!”

  “……”邢秀娘愣在當場。

  李自成再勸,“回江南吧。相遇也是緣分,我送你一本曲譜,可保後半生衣食無憂。”

  邢秀娘緊咬嘴唇,低頭不語。

  “好好想一想。”李自成轉身出門。

  院子裏很快響起了二胡《梁祝》。

  女子姿色真不錯,技巧也應該超群,可玩物喪誌呐!老李很矛盾……

  ……

  一連幾天,李自成忙於整頓軍務。

  西山茆上練兵忙。

  基本隊列熟悉後,要開始學列陣。

  軍陣很重要。

  以老農民的紀律性組織性,你敢玩散兵,他們就敢四散亂竄放羊。所以必須用陣型禁錮他們,同時也是為提高戰鬥力。另外,後世的三人戰鬥小組也可以看做是一種陣型,甚至航母戰鬥群也有陣法。

  當前列陣以一隊為基本單位。

  雖然存在“甲”這種更小的編製,但過小的戰術單位在大型戰場上無法指揮且戰鬥力和生存力堪憂,那隻是行政編製單位。

  中國古代最基本的陣型有5種:方、圓、曲、直、銳。

  方陣是能攻能守的穩健陣型;圓陣主要應用於防守;曲陣差不多就是橫隊,一字橫開的陣型有利於將所有兵力同時投入戰鬥,並且包圍敵人,但展開後不利於指揮;直陣是縱隊,縱隊利於行軍,也利於指揮,能投入的戰鬥正麵卻較窄,有很多兵力無法發揮戰鬥力;銳陣利於進攻,特別是突破類型的進攻。

  所以,行軍時候可以用直陣(縱隊),若遭遇敵人而情況又不清楚的時候,則應轉換成方陣(地形適用下);若敵人立足未穩或處於劣勢,地形又開闊適合展開兵力,則可轉換成曲陣(橫隊),去包圍殲滅敵人;若敵人已經做好了準備,雙方又必須一戰的情況下,可以用銳陣來衝擊粉碎敵人正麵;若處於敵人幾路襲擊的危險中,可組成圓陣來應對威脅。

  再次,各種軍陣之間的變換方式是有規定的,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做到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轉換適當的陣形,否則在實戰中非常危險。如果小兵們缺乏訓練,戰時走位混亂,就不戰自敗了。

  具體展開水一下——

  對於步兵來說,基礎的戰鬥隊形很簡單:方陣、錐陣、圓陣。

  方陣是進攻,排橫隊還是縱隊要看情況。

  橫隊正麵寬,代表著在時間上集中兵力。反之縱深就是空間集中兵力。

  開仗時如果你的正麵比對方寬,那麽已經贏了一半。因為平原上視線不佳,對方不清楚你縱深多少,一看正麵那麽寬就先虛了,怕被包圍。

  打仗以短兵相交為主,除了三列線等可以調動縱深的陣型外,作戰一般都是在第一線,後麵的士兵大部分時間在打醬油。所以在作戰時,縱深遠沒有正麵發揮作用來的快與直接。

  正麵是一隻軍隊攻擊力的直接體現。可以說,你的正麵越寬意味著你的有效戰鬥力越強。

  當然,寬度還要考慮地形背景以及士兵素質等等。

  總之,軍隊交戰時,縱深的效果不會很快體現出來,但是如果你正麵不夠寬被包抄卻是必然的。

  最後,如果對方是強軍,那人家列縱隊直接衝擊,弱軍被一捅就破,有多寬的橫隊都沒用。

  具體如何分配縱深和正麵需要看情況定。

  方陣對士兵的訓練要求比較低,但是在列陣時需要在陣形的四角和正麵布置精銳老兵“夾住”陣形。

  這樣一是可以更快地完成列陣,二是能提高方陣牢固度。

  錐陣也是進攻。

  衝擊力強,可以用來突破戰線,破壞敵方陣形。隻是稍微難練一些。況且衝陣被騎兵代替後步兵錐陣也幾乎不用了。

  大明當前隻有西南土司兵仍然在用錐陣,以一人三人五人七人七人排五行成三角形,為一旗。若幹旗再組成更大的三角形。

  圓陣以及其他變種軍陣如缺月陣或空心方陣是防禦隊形。

  這類陣每個方向都是正麵,可以同時應對來自四周的進攻。

  而普通方陣防守時需要將正麵轉向,方陣越大轉向就越困難,容易在遭到敵方騎兵突襲時發生崩潰。

  再者圓陣便於指揮與彈壓。當某一方向上的威脅較大時,將領可以方便地調集預備隊進行加強;圓陣也便於保護軍旗、主將、傷員和輜重等,還能在內部布置一定的騎兵、炮兵用以反擊。

  另外,空心方陣不是單純防騎兵的,或者說不如實心的防騎兵效果好。主要是空心陣能防止火炮炸爛隊形。畢竟傳統方陣被淘汰的最大問題就是:騎兵四處衝擊或者假裝衝擊,但是不硬拚。步兵會越來越靠攏,擠作一團,然後被火炮轟的稀爛。

  陣型的作用太大了,因為很多時候勝敗就在一線間。

  比如衛青圍剿匈奴的王庭之戰,促不及防的漢軍遇上了同樣促不及防的匈奴。

  誰先列好陣誰贏。最後衛青險勝。

  總之,不管什麽陣法,都是在“縱深”和“正麵”上以士兵素質為基礎,因地、因敵製宜的不同側重。

  所有陣型隻有一個目的: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對的地方,在局部形成優勢,擊敗對方。

  曆史上還有名目繁多的陣法,那些玩意兒擺出來並不是為了好看,多數也並不是為了臨陣使用,而是為了在日常訓練中管理小兵。

  正如子弟兵疊“豆腐塊”一樣,有助於殺敵嗎?有!令人厭煩的內務條令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紀律性、組織性等,潛移默化教導他們要絕對服從,以小見大。

  除了步兵外,騎兵也非常要緊。

  騎兵特點是機動性強、衝擊力強。

  相對步兵軍陣而言,騎兵軍陣要顯得鬆散許多。

  最基本的騎兵隊形為小型橫隊,每個小隊隻有幾十人甚至十幾人。

  橫隊內各騎兵要保持適當間隔,以防止與敵方騎兵直接相撞、避開障礙或者屍體。

  騎兵小橫隊可以組成大橫隊,但是人數不能太多,否則會導致指揮困難,而且機動力也會下降。

  騎兵也能排方陣。

  多個騎兵橫隊前後排在一起,每隊間隔視情況而定。

  “三堵牆”就是三個橫隊。每隊前後間隔幾丈或十幾丈,衝擊時如同洶湧的海潮一般,一波接著一波衝擊敵軍。

  除了橫隊外,騎兵還可以列錐形陣衝擊步陣。

  它的優勢在於機動性良好,方便轉向。所有騎兵隻要盯著最前端的旗幟行動就行。

  錐形穿透力強,但是後勁不足。

  前隊衝入敵陣後可能會被黏住難以擺脫,那就會阻礙後隊繼續衝擊,可以說是一錘子買賣。

  如果衝鋒的騎兵不能鑿穿敵步兵方陣,就要陷入混戰。騎兵沒了機動力等同於嗝屁。

  所以這一陣形用來衝擊弱逼時非常有效。

  宋朝就有記載“虜用兵多用銳陣,一陣退,複一陣來,每一陣重如一陣。重兵既鄉,郎作圓陣以旋敵人;若敵人複作圓陣外向,郎下馬步戰,待其敗走,上馬追之。自用兵以來如此。”

  若敵方步陣隊形整齊不散,騎兵衝擊時還可選擇切角戰術,從外麵一點點磨掉對手。

  騎兵戰術,也可以說沒啥戰術,玄學,沒人知道哪種方法能吃遍天。幹就一個字!贏了就是名將,輸了嗝屁著涼。

  騎兵的強項在於機動力,相應的步兵對付騎兵就是限製它的機動。

  可以說,一流軍隊以步兵為主。步陣勝,騎兵衝出去收屍;步陣潰散,一切完蛋。

  除了步兵騎兵訓練之外,治軍還有非常多細節——

  糧草有多少?油鹽有多少?衣裝鞋襪有多少?帳篷被褥有多少?柴炭有多少?鍋碗瓢盆有多少?銀子有多少?被上官貪汙了多少?

  人醫有多少?獸醫有多少?藥品有多少?繃帶有多少?有沒有鼠疫、霍亂、天花、瘧疾、痢疾、流感、傷寒、肺結核、淋餅梅獨?

  木匠有多少?鐵匠有多少?備用軍械有多少?征召的後勤民夫靠不靠譜?

  找來的向導可不可靠?野外怎麽紮營?帳篷能不能遮風擋雨?茅坑挖多少挖在哪裏?水源夠不夠?水是苦水還是甜水?附近有沒有草地放馬?

  糧車要隔多遠安置一個?崗哨撒出去多遠?設了明哨有沒有暗哨?有沒有口令?

  將領有沒有威望?軍官們有沒有矛盾?後方有沒有人扯腿?小兵們有沒有士氣?死了殘了能領多少撫恤?

  ……

  打仗的細節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