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容民畜眾(下)
作者:楊字母      更新:2021-11-01 03:04      字數:2176
  氣候變的越來越古怪,糜子地時期的災難單一,幾千公裏都是大旱,到處缺水。這次的災難並沒有波及到沙漠,反而雨水還要多一些,所以北人得以休養生息,綠洲有興旺之勢;紅河河穀、紅土高原、格雷特河穀遭遇長年幹冷天氣的肆虐,沒有水利工程保障的莊稼地基本上顆粒無收。

  母親河流域又是另外一番場景,氣候變的紊亂、極端,冬天變的很冷、很長,夏、秋季節被密集的颶風、龍卷風蹂躪,春、秋季經常出現反季節天氣。母親河的居民苦苦掙紮,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崩潰。風河流域以東、以南定居的北人不堪忍受極端天氣的肆虐,或者繼續向南遷徙求生,或者回到沙漠地帶投靠境遇不錯的大部落。

  小聯盟的日子也不好過,雖說極端天氣被防護林減緩,但反季節的氣候並不能避免,所以收成並不好,好在本地部落對種莊稼還算認真,所以收成還算過得去,勉強維持自己的生存,但積蓄不多。境遇最好的還屬格雷特河穀,自從挖坑工程開啟,族人的一部分口糧被征發,有了一定積極性、急迫性去用心種地,下一季一定會有好收成。飛鳥天堂堆積了無數年的鳥糞,被大學教授折騰出正確的使用方法,所以不存在缺少肥料的說法。

  春末、夏初的一場大雪徹底擊潰了母親河脆弱的神經,人們如同他們的前輩一樣,選擇離開這個地方四散而去。風河平原同樣沒有躲過這次意外的寒流,莊稼全部凍死;小聯盟發動包括軍隊、官員在內的所有的力量強行補種,消耗掉了僅有的一點積蓄。這個時候,母親河流域的一部分部落流浪到風河平原。

  小聯盟現在有三十萬人口,沒有力量去救濟這十多萬難民;漁獵可以維持一時,絕對維持不了一年就會將整個平原變成絕地。聯盟緊急會議,結論是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收留難民,不要問為什麽;按人口比例,小聯盟收留三萬人,其餘七萬人轉移到格雷特河穀,與古族人一起挖坑。

  棕櫚穀也遭遇到麻煩,戴諾人前來求救。原來戴諾人一直居住在地靈島南部的一些島嶼,不知道為什麽與一個凶殘的族群結仇。兩個族群爭鬥了無數年,戴諾人不堪忍受戰爭之苦,舉族北遷,一部分人來到地靈島,其他的遷徙到周邊一些小島嶼。誰知仇家坐著獨木舟追殺到地靈島,說實在的,要是戴諾人真的能打也不會被趕出來。

  黑刀曾經承諾過保護島嶼的安危,棕櫚穀還不能不管。經過商定,任命白幽花為總指揮,花心樹、紅棕、紅豆木為副手,帶領一千森林族、果貝魚族戰士前去迎戰。戴諾人的戰士有三千來人,但武力不強,白幽花從中挑選出一千人加入自己的隊伍,其餘的戰士配合行動。戴諾人稱自己的仇敵為仇族、仇族人、仇人。

  仇族的先頭船隊被戴諾人擊退後,更龐大的船隊駛進東南部大海彎。仇人來了四千多人,剛上岸就看到不遠處的一千多戴諾人。仇人也不修整,直接向自己的仇敵衝去。戴諾人看到仇敵,沒敢接戰轉身就跑,跑進一個山口,仇人不管不顧,尾隨而入。

  等最後的仇人衝進山口後,兩側的山林中射出無數的火箭,仇人頓時陷入火海。地靈島的氣候很難引起森林大火,烈火不大也不致命,仇敵人冒著烈火衝出山口。白幽花率領預先埋伏在山口兩側的大軍衝向逃竄的仇人,這是生死之戰,所以一開始就是殺人,殺人最多的是戴諾族戰士。跑到海灣,最後的一千多仇人爬上獨木舟,快速逃離。

  此戰殺死一千多人,俘獲一千五百多人,失蹤五百人。戴諾人與白幽花為首的棕櫚穀聯盟發生爭執,堅持要殺死俘虜,棕櫚穀諸族都不願意殺俘,說殺俘不詳。講了很多理由,最後的理由是殺了俘虜以後再有戰事仇人會死戰不降,吃虧的還是自己。戴諾人太弱,弱者就要聽強者的道理,這是普世的價值。

  讓森林人與果貝魚族不解的是,仇人與戴諾人的語言相近,說一樣話的人會成為仇敵?俘虜中的酋長被挑選出來,自己選出代表帶一小隊戰士回去解決救贖事宜。代表小隊被強迫背誦島上的規矩,反複念了幾天才完全記住。

  仇族的掌舵人不傻,派出代表帶著財貨前來贖人,雙方約定互不侵犯。臨走時仇人代表說,本族聯盟很多、很亂,別的聯盟怎麽樣也管不到,隻能約束自己的人。

  護島軍正式成立,白幽花被推舉為總指揮,與紅棕、花心樹、紅豆木各帶一個千人隊。護島軍的補給按各族的人頭分攤。

  果然如仇人代表所言,不時有小股仇人前來騷擾,白幽花不得不建立起民兵隊,基本上做到全島的戴諾人皆兵,否則無法抵禦這種劫掠式襲擾。戴諾人早就習慣了整天作戰,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也沒有什麽怨言。自始至終,戴諾人都沒有加入棕櫚穀部落聯盟的意思,而是按約成立了自己的部落聯盟。

  進犯的仇人得不到應有的收益也就不來了,地靈島重回清靜,白幽花建起的民兵組織也名存實亡,再沒機會動用。清靜了一段時間後,仇族商人架著獨木舟上門,要求參與島內的集市,棕櫚穀沒有理由拒絕,戴諾族的抗議無效。集市搬遷到地靈灣這個分界線的位置。仇人也不是無限製地打打殺殺,也需要貿易來兌換一些必須的物資,很多聯盟就是靠著對外貿易權控製名下的小部落。

  與大陸的貿易已經萎縮到極點,棕櫚穀輸出的商品隻剩下橡膠製品,用於兌換棉布、石器;換來的石器隻能滿足聯盟的需要,不會賣給包括戴諾人在內的非聯盟商人。地靈島周邊有無數的島嶼,而獨木舟、蘆葦船並不是很難製造的物品,所以集市慢慢有了名氣,成了周圍島嶼的商業中心。

  時不時有傳聞,仇族人攻打其它種族、島嶼,但再也沒攻擊過地靈島附近的島嶼,也不進攻前來貿易的商船。平和的環境吸引到新的遷徙部落,戴諾人占領了島嶼東南部,新來的部落隻能棲居在西部、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