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容民畜眾(上)
作者:楊字母      更新:2021-11-01 03:04      字數:2198
  聯盟陷入了深深的危機之中,氣候變化的災禍還沒有波及,貿易的衰退先行重創了相關的行當。沙漠北人的貿易萎縮直接來源於壟斷西部的商人,自身的貿易並沒有變化;母親河的貿易也是勉強維持的景象,什麽時候崩塌還不知道,聯盟從商業上獲得的稅收幾近消失。

  大戰後聯盟大量裁軍,但軍隊數量還是比戰前高出一倍,所以虧空很嚴重,導致大作坊的庫存隻剩下了三分之一。推廣精耕細作有效果,但族人的積極性不高,做的並不到位;產出有所增加,但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當大祭司提出從各家、各戶征收糧食用以救濟難民時,大家一致認可,認為很有必要給予每個族人實質的壓力。

  火蜥蜴認為打掃集市的衛生勉強可以維持部落的生存,但長期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整天憂心忡忡,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總想著到哪裏找個好地方,開墾出一片新基業。

  機會來了,集市的官員告訴所有的流浪部落,可以到工地去挖土堆田,工地提供飯食,完工後會按部落分配土地。不願意去也可以,必須離開北糜子地界。

  工地開工了,初始的時候隻有幾千人,後續加入的人越來越多,臨時的木棚搭了一大片還在不停地擴建。工程很簡單,在指定的地點挖坑,挖出的土石運送到臨近的北糜子高地邊緣,拓展高地的範圍。

  氣候變化影響了南北幾千裏,地靈島也受到波及。地靈島的雨水很充足,一年少下那麽幾場雨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影響,反而莊稼長的會更好。島上來了新移民,從南部其它島嶼乘船而來。

  新移民很溫和,最初的時候人數不多,隻有十幾個小部落組成的一個部落聯盟,擠占了東南部小塊地域。他們與果貝魚族的習慣接近,以捕魚為主,采集、種植為輔,自稱是戴諾族人。島嶼這麽大,來人這麽少,果貝魚族也沒有在意。誰知道戴諾族不誠實,聯盟僅僅是先頭隊伍,後麵源源不斷的獨木舟駛進島嶼。這就影響到果貝魚族的生存空間,糾紛日益擴大。

  戴諾人確實溫和,明明人數已經占優,還是沒有發動戰爭,隻是用實際行動排擠果貝魚族,逼得他們遷往島嶼西部。過程中的爭鬥不可避免,通常用打架來解決,但果貝魚族老是輸;迫不得已,幾十個酋長請求棕櫚穀出麵解決紛爭。

  棕櫚穀給出的意見是果貝魚族全部遷移到島嶼的西南,改行種地。種地多舒服,幹嘛天天下海捕魚?

  酋長們覺得有道理,但咽不下這口氣,棕櫚穀隻好派黑刀去處理。黑刀帶領包括四個森林族男女武士在內的一百名武士、果貝魚族的兩百名戰士代表,前去找戴諾族的麻煩。

  黑刀很直接,與戴諾族的領袖見麵後,提出建議:

  “地靈島這麽大,足夠你們生存了。但你們是客,應該先協商而不是強行占領地盤。這樣,我派四個真正的原住民出戰,你們最多可以派二十名戰士出戰,群戰、單挑都可以;誰贏了這個島的規矩由誰定,你們覺得怎麽樣?”

  戴諾族的幾個領袖認同這種方式,白幽花、紅棕、花心樹、紅豆木對陣戴諾族的四名戰士,采用一對一決鬥的方式。

  花心樹率先出戰,一個肌肉男迎戰。肌肉男看不起女人,嘴裏一直嘟囔一些聽不懂的話,看樣子就不是什麽好話。花心樹有些惱火,直接飛起一腳把停不下嘴、反應跟不上的肌肉男踢飛出去,又快速跟進,一腳踩在背上對著屁股不停地踹,直到戴諾族領袖大喊大叫才停下來。

  後麵三場比鬥都是一樣的結果,兩男一女都是飛起一腳解決戰鬥;對手反應太慢、力氣太小,怎麽都躲不過。戴諾族領袖的臉色不好看,黑刀在旁邊陰森森地說道:

  “要不,你們派二十個戰士群戰?”

  戴諾族有點惱怒,真的派出二十名高大威猛的勇士圍攻。四個青年男女個子有點矮,被一群男子團團圍住,外麵都找不到四個人的影子。沒過多長時間,包圍圈由緊密變的稀疏,外圍的勇士不停地後退,為前麵的夥伴騰出場地;隻見高大的勇士一個個飛過包圍圈,摔倒在地。勇士們毫不氣餒,頑強地爬起來還要再戰,被領袖製止。黑刀很嚴肅,笑起來像烏鴉,一邊笑還一邊說話,讓人的牙齒都覺得難受:

  “要不,我們比劃幾下?我一個人對你們幾個。”

  幾個領袖肯定不會自己出手,接受了黑刀的條件,前提是能夠在島上生活又不失去自由。黑刀取出一份輿圖,用滲人的話語說道:

  “第一點,你們要成立一個部落聯盟,約束族人不要亂來,有事也好協商。第二,這個島嶼我們棕櫚穀部落聯盟說了算。第三以地靈灣為界,戴諾族占據東南,我們棕櫚穀與果貝魚族占據西北,互不侵犯。這四個男女勇士以後會承擔起保護地靈島的任務,你們有任何問題都找他們解決。我們都要明白,他們森林族才是這個島嶼的主人。”

  戴諾人竊喜,被劃分了七成的島嶼土地。談妥以後,黑刀帶人撤退,果貝魚族雖然沒有機會動手出氣,但看到戴諾人被揍的服軟也就消了氣,全部搬遷到棕櫚穀周圍;習慣難改,一半人種地,一半人漁獵。

  果貝魚族按照黑刀的要求真正聯合起來,成立了自己的部落聯盟,霸王魚被推舉為大酋長。經過這次事件,果貝魚族明白了一個道理,必須依附於棕櫚穀才能生存,於是,棕櫚穀的圖騰上多了一個大鯊魚的標記。

  對於南下小隊來講,外麵的世界一點都不精彩,看著就無聊,能夠讓他們驚歎的鬼斧神工真的不多,每個人都忙著別人不可能理解的事。產出特種樹脂的紅木還是不理想,工匠們也一直找不到實際的用途。做車軸、車承是不錯,但不如石墨好用,而且太難加工。這樹脂加工成的塑料太硬,石器根本砍不動,所以也不能用石器加工;隻有鑽石可以輕鬆劃出痕跡,但鑽石太小;陶瓷刀具可以勉強加工,但刀具總是破碎。

  現在燒的陶瓷刀具也沒什麽大用,太脆易碎不能做武器,一直被棕櫚穀當作做飯、吃飯的家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