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20-06-29 18:26      字數:3178
  年底的行政會議結束之後,華東才成立了訪問日本的使團,出發趕赴日本。

  使團其實是分兩部份組成,一部份是負責與日本簽約,然後和日本舉行會議,發表一個和平宣言之類的文件,實際也就是走走過場而己,另一部份則是應日本的要求,和日本就雙方的貿易協議進行談判,盡管和日本簽定貿易協議,對華東也是有利的,但俱體的協議內容,還是要認真的考量,絕不能輕易應對,因此這很有可能是一場艱苦的談判。

  於是華東最終確定,由秦錚擔任團長,帶隊出訪日本。因為代表日本訪問華東的是首相伊藤博文,按外交對等原則,華東這邊隻有“五巨頭”才夠資格,但在五巨頭中,肖建軍是軍事委員,在行政級別上低了一級,而徐濟超己出訪德國,夏博海作為元首,當然不能輕易出訪,王雲鵬要主持行政院的事務,因此隻能由秦錚出麵訪問日本。

  其實現在秦錚的任務也很重,除了元老議院的一攤子事情之外,徐濟超出訪德國之後,他手上的事情大部份都由秦錚接手,好在是這次出訪日本的時間不會很長,估計也就在一個星期左右,最多兩個星期,而且在元老議院的年終會議結束之後,工作會出現一個少量期,因此在這個時候秦錚離開一、二個星期,還是顧得過來的。

  擔任副團長的是商業委員葉岩福,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和日本進行貿易談判,如果談判陷入僵局,或超過預計的時間,秦錚將先行返回,留下葉岩福在日本繼續談判。

  除此之外,這次訪問日本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籌備華東駐日本領事館,擔任華東駐日本領事館的元老叫朱子平,是外事委員的一名主任,是通過公開招聘,被當選為華東駐日本領事,同時還確定了其他15名領事館成員,包括副領事、參讚都是元老,其他人則是本土歸化民,另外還有4名士兵,這一次也隨訪使團一起赴日本,在這次訪問中,將正式成立華東駐日本領事館。

  不過現在雖然是叫領事館,但實際確是按照大使館的標準建設,畢競一但華東推翻清廷,正式建國之後,就會升級為大使館了,而且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因此還不如一次到位,直接按大使館的標準建設。當然剛到日本的時候,暫時由日本提供房間,供領事館的人員居住、辦公,

  而在訪問結束之後,朱子平將和其他相關人員都留在日本,作為第一批駐日人員,行駛領事的權和任務。並且在東京選擇建造領事館的地址,然後青島方麵派遣施工人員,及建築材料赴日本進行建設,完工之後再正式開館。

  華東的使團一行人員乘船到達日本,在東京灣靠岸,隻見在碼頭上己站滿歡迎的人群,不過仔細看看居然都是10多歲的孩子,穿都整齊的製式服裝手捧鮮花,熱烈的揮舞。這也讓秦錚等人有些意外,用少年兒童歡迎外賓來訪,到不是什麽新鮮事情,但用這麽多的少年兒童,而且隻用少年兒童,基本沒有成年人出麵歡迎外賓,就十分少有了,不明白日本是怎麽考慮的。

  原本日本為迎接華東的使團到來,也是絞盡腦汁,一方麵日本希望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不僅是向華東表達善意,同時也是進一步向英國施加壓力;但另一方麵日本又害怕出事,雖然輿情被日本壓下去了,但積怨卻沒有平息,而歡迎的時候人多手雜,難免有招呼不周的地方,萬一再發生類似於刺殺李鴻章的事件,那可就麻煩了。¥…愛奇文學iqiwxm#最快更新

  傷害外國的使臣,這是在國際上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更為可怕的還是華東的怒火,要知道華東可不是清廷可比,而且現在的局勢也不是馬關談判時可比,一但真的發生了意外事件,華東絕不會像李鴻章那樣善罷甘體,而是肯定對日本展開猛烈的報複,決不是日本能夠承受得起的後果。

  最終日本還真想出個辦法,就是用少年兒童取代成年人,從東京的國小、國中裏選出1000餘10-13歲的少年兒童,並將這些少年兒童集中起來訓練,以免他們受到大人們的指示。因為少年兒童比較容易控製,而且用少年兒童充當歡迎的人員,雖然有些奇怪,但也不算失禮。

  同時日本還在東京準備了5000餘名警察,全力控製東京及周邊地區,嚴防死守,絕不許發生遊行抗議事,並且又安排了6000餘名軍人充當預備隊,以防意外事件發生。

  華東的使團一行當然不知道日本的良苦用心,雖然都是少年兒童歡迎有些奇怪,但也不是什麽大事,因此秦錚等人也都沒有在意,下船之後,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代表日本歡迎華東的使團一行人員,並且還安排了20名盛裝打扮的少年男女向秦錚等使團的主要成員獻上了鮮花,現場的歡迎氣氛還是相當不錯的。

  小村壽太郎一直將華東的使團一行送到了賓館入住,又檢查了整個賓館的安保情況,又將負責安保的人員嚀囑了一番,這才回去。

  第二天,伊藤博文接見秦錚,雙方舉行了正式的會談,在這次會談中,雙方再次重申了日本和華東建立和平友好的國家關係的意願,不再發生戰爭,並且增進相互之間的互信,共同促進亞洲地區的繁榮、進步、文明、科技等方麵的發展。最後雙方以伊藤博文訪問青島達成的共識為內容,正式簽定了一份友好協約。也圓滿的完成了這次會談。

  在會談結束以後,伊藤博文又設國宴招待使團一行,並且還安排了許多日本的傳統藝術表演,如插花、茶道、能劇和歌舞伎等,不過坦白說秦錚等人對日本的這些傳統藝術並不怎麽感興趣,主要還是文化有別,雖然說相比於歐洲文化,日本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更為接近一些,但其中依然有很大的差別,而且秦錚等人來自現代社會,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中華文化和日本文化,實際都吸納了相當一部份歐洲文化的元素,同時也都遺失了不少自身後傳統,雖然在穿越之前,中日兩國都在重新發掘、認知自身的傳統文化,但中日傳統文化之間的交流很少,由其是中國人對日本的認知主要是動漫,日劇、料理,以及小電影,而稍稍和傳統文化有關的隻有大和劇和圍棋,因此秦錚等人對這個時代的中華文化可以接受,歐洲文化也有相當的認同,但對這個時代的日本文化缺少認知和了解,自然也有欣賞不來日本的傳統藝術表演。

  而且在另一方麵,表演的日本藝人的扮相實不敢恭維,如表演插花、茶道的日本女子,本來顏值還算中上水準,穿的和服也另有一番風韻,但每個人都剃去了眉毛,怎麽看都覺得別扭;而歌舞伎的表演者更足滿臉塗滿了,白滲滲的看著令人毛骨棘然;至於能劇的表演,其實是和中國京劇最為接近的藝術形式,雖然服裝、動作,包括語調都誇張了一些,但這畢競是舞台表演,到還免強可以入眼,但每個人都是帶著麵俱出場,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而中國京劇雖然也有臉譜之說,但那是直接畫在臉上,表演時還十分注重麵部表情的變化,讓人覺得舒服得多。

  雖然戲劇表演是脫胎宗教的祭祀演禮,但中國京劇也包括其他戲劇,基本己經完全脫離了祭禮,內容上也是以曆史演義故事為主;而日本能劇則由於受日本神道教的影響較深,多為鬼怪、神靈之類,因此保留了一定的祭禮成份,因此聽起來有些一驚一詐的,有些語調、唱腔近似於鬼哭神號,實際在日本能劇中,有一種如泣如訴的演唱模式就叫做鬼音,讓人聽得毛骨悚然。根本提不起什麽胃口,當然,盡管是日本的國宴,但其實也不過就是什麽壽司、泡飯、生刺之類,因此原本秦錚等人的胃口也不怎麽樣,隻是出於外交禮節,隻能耐著性子,將這些日本傳統藝術表演全部看完,隻能到晚上回到飯店之後,集體加餐消夜。

  而在隨後的幾天,秦錚和部份日本官員舉行會談,同時還參加了兩次公益活動,基本都是大談友誼、和平、合作之類,並且還受到了明治天皇的接見。

  能夠得到皇室的接見,在君主立憲製的國家裏,都是相當高的禮遇,由其是這個時候的日本皇室,還是以神的身份示人,輕易是不會見人的,即使是外國使臣。但為了自己的計劃成功,伊藤博文也是真拚了,在他的極力促成下,明治天皇也終於答應接見秦錚,以表示日本對華東的這次訪問的重視,不過明治天皇隻答應接見秦錚一個人,而不包括使團的其他人,畢竟天皇還是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不能像大路貨一樣,誰都能見的。不過這也足夠了,伊藤博文認為隻要天皇接見了秦錚,就足以讓英國感受到足夠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