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申辦親曆記
作者:彥文      更新:2021-09-16 12:58      字數:8873
  信用卡申辦親曆記

  毛彥

  在借記卡與貸記卡,或者說信用卡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它們不是不可交融的海水與火焰,對我來說,隻是http://與的區別。

  ——題記

  一

  光大銀行:前一段時間報道較多的“光大證券”在股票市場上荒唐的“烏龍”事件即為該銀行所在的金融係統所為。該銀行在宿遷尚無分行,在線申辦該行信用卡目前在江蘇地區僅有蘇南四個地區可以通過。本來打算申辦該行的“陽光出行信用卡”,提交資料時總是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提示,可能是因為今天宿遷陰天,不符合該行“陽光”的要求吧。除了最近的一些負麵報道外,曾有關於該行前任行長的一些不端甚至不法行為的報道,為我們學習金融之類的課程帶來不可挽回的惡劣影響。幸好這些事件發生在像回歸前後的中國香港這樣的特殊而又特別的地區,沒有對廣大內陸地區造成很大的傷害。寥廓而又悠遠的錦繡河山,對這些所謂負麵影響的報道將之歸於詞藻的堆砌或不切實際的謠言,它也不可能有任何實際的傷害。也許這隻是一些無聊的小道消息而已。

  我已經記不清是否在互聯網上成功提交了申辦該行信用卡的個人資料,也不知道是否可以收到該行發行的信用卡了。這一段落是幾天前寫下的,現在又加以修改擴充了一些。我有底稿可以作為證據,可以向編輯同誌們充分的展示,以證明我樣做,並不是為了謀取將他們的加班費轉而劃歸為我的稿費因字數的增加而增加的那一部份。

  近來天氣又變得晴朗了,如果光大銀行能夠讓我座著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的豪華轎車裏,一覽長天白雲下宿遷山水的清明與壯麗、村落的秀美與柔和;讓我在冬天的雪花飄落在梅花盛開的時節,滿懷深情的回憶起清洌的泉水在杏花與稻花交織中醞釀而成的美酒餘香中酣然入睡,或許會讓我相信,該行並沒有失去,當然也不存在重新獲得發行信用卡資格的疑慮了。

  二

  平安銀行:平安銀行信用卡的申辦過程並不平安,千辛萬苦提交資料後立即收到來電或許是該行的優點之一。但是未經許可即被告知他們所得的信息,據我的理解,是他們據有可以在查閱戶籍(習慣上所稱的“戶口本”)資料的優勢以後所得到的。這與突然被一個仿佛身穿公安製服的人無緣無故的攔下盤問時的緊張心理應有相似之處。又可能是長途電話,於是在含混不清之中結束了這個讓人心生疑竇的來電。

  與上一家股份製商業銀行——光大銀行相比,來自南方頗有背景(也就是有時俗話所說的“來頭”)的這家保險公司——如果我的記憶還沒有出錯的話,在江蘇隻有三個地區可以申辦信用卡。我不得不填寫我幾年前在上海和蘇南一帶來回波奔時的工作單位和住址;這些苦澀的回憶,也可以讓現在時尚的人們以“創業”一詞簡而言之。是否可以收到該行的信用卡對我來說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無論是保險公司或者銀行,千萬不要用我的家庭平安作為抵押品或拍賣品。

  現在,十餘天後,終於接到了平安銀行的短信,他們表示尊敬並祝我平安,讓我體會到了上帝與客戶之間或者說客服與顧客之間的感覺,但該行仍然很遺憾的表示“未達本行發卡標準”。

  三

  浦發銀行:與需要反複提交資料的上一家股份製商業銀行相比,浦發銀行個人資料的填寫與提交都比較順利。隻是提交資料之後,發現又附有一係列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由於我們曾經辦理過信用卡而且最近又在線申辦了一些,知道這資料都是屬於“財力證明”之類。無論如何,銀行是慣於雨後送傘、過河拆橋的,這些衣冠楚楚的出類撥萃之輩不希望總是被人誤以為是慣匪或者強盜,所以自知在某些方麵技不如人的這家銀行沒有提出立即上傳“財力證明原件”影像資料的要求。總算是照顧到了我的偶像——現在已是該行獨立董事了——一些“麵子”。所以,對我來說,張維迎、郭為、胡祖六、夏大慰的姓名和該行的信用卡同樣重要,如果有費方域簽名核定的信用額度,我想,就完美無缺了。

  四

  民生銀行:這應該是一家商人的銀行,說得更為動聽一點,是由企業家組建並為企業家服務的銀行。曾經聲名顯赫的劉氏四兄弟之一也是這個銀行的一位重要的股東。我曾經讀到過他所說的一段話,可以完美的解釋由於企業規模的變化所導致的經濟理論的爭議。在此之前,我們一直是以建國前後的一位企業家的經營方式和業績作為這一理論的範本。可能因為同是四川人,劉氏更能夠理解因為經營豬鬃而在經濟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古耕虞的經營之道。

  在該行重要人物的名單上,我們同樣可以遇到一些曾經很熟悉的人士。我隻希望他們能夠心懷故土,以“民生”為重,以前輩的經驗教訓為戒;而不是讓民生銀行淪為極個別以謀取私利為頭等大事的苟且之輩借以聚斂錢財的工具。或者是讓它成為隻知搜剮民脂民膏以發家致富的忘恩負義之徒,在所謂“形象工程”的名義下,大造“豆腐渣工程”然後包裝成“政績工程”,借以向國家和人民表示效忠,然後趁機從中撈取從政的資本。

  五

  廣發銀行:無論中國還有多少“股份製商業銀行”,無論他們有多少億的資產或多少億的負債,無論他們有多麽輝煌的成就或多麽悲慘的遭遇,走不出“南三行、北四行”陰影的西裝革履之士仍然是扶不起的阿鬥。該行甚至不如我們所溫和批評的民生銀行,在江蘇僅有南京、蘇州、南通、無錫四個地區可以在線申辦信用卡。如果說四大銀行的地位稍有動搖時第五大銀行可以乘機而起,這種稍縱即逝的機會也與該行無緣。它隻能讓我想起百餘年前在曾經代理中央銀行職能的交通銀行內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讓珠江流域回歸珠江流域吧!它隻是百餘年前交通銀行極少數不為大眾所知,也不為我所認同的“不義而富且貴”的某位高管所創辦的私立銀行的遺澤而已!

  結果是:資料順利提交。並接短信,正在審批中,需7-10天的時間,目前我尚不知道是否可以按期收到該行的信用卡。

  六

  農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是四大行中惟一無法在線查詢信用卡申辦進度的銀行。幾天後,我卻意外的收到他們的短信,稱“申請信息無法有效核實”,可以攜帶“資信材料”到網點辦理,並留下了400電話。我不知道是否應該撥打這些據說是免費卻曾經與“網絡詐騙”有非語言所能盡述的嫌疑的所謂“商務電話”,因為我還能記得有人在網上宣稱可以免費辦理這個銀行的大額信用卡,所需要的隻是一張身份證和一個電話號碼而已。我也為此往返於距我最近的一個農行網點(非常好的網點,近於分支行)。結果是,終於看到了農行的年報,看到了兩位中國注冊會計師印簽的樣式,看到了可以翩翩起舞的先生、女士和小姐們;可是,惟一能夠讓我欣悅的是,曾經讓我憤懣不平或者說耿耿於懷的溫鐵軍,竟然成為該行的獨立董事了!

  結果是,如前文所述,接到短信,因“有效資料無法核實,需本人攜資料到銀行辦理。”

  七

  中信銀行:與擅長和農民打交道的農業銀行不同,據說中信銀行的“背景”神秘莫測,行事風格也非常“國際化”。許多年前,與該行同名的中信出版社曾經大肆炒作一冊名為“把信送給阿加西”的小書,現在看來,它簡直成了金融危機的預約函。那時我剛畢業走出校門麵向社會,對IT行業的“黑客”頂禮膜拜,天天做網絡行業的“金領”夢。結果被網友告知:IT的金領們通常領到公司以公款購買的這本書作為內部培訓讀物後,一般來說第二天就會收到公司經營不善近於倒閉,無論金領、銀領、白領、粉領通通失業下崗回家喝可樂領救濟金的通知。好在我很幸運地成了一個工廠的普通藍領,也曾讀過關於該行“市場化專家”常振明的報道。盡管該行在江蘇有十五個地區可以在線申辦信用卡,遠遠超過其他幾家股份製商業銀行,可是宿遷依然被排除在“下拉菜單”之外。即然如此,我即不想失業下崗,也不想被常振明式的專家“市場化”,所以,這個信用卡不要也罷。

  可以在互聯網上順利提交資料,情況如何暫不知。後來在常見的股票交易軟件中發現,常振明是這個銀行的行長。

  八

  中國銀行:“中國銀行世界五百強”的廣告或者說口號曾讓我歎服不已,也曾經接觸過該行的一些票據,無論是票據密碼的加密解密還是現鈔的承兌都能讓人感覺到國際大行的風範。許多年以前我的一位年青女教師曾將國內四大銀行的一些經營指標寫在黑板上,讓她失望的是,她所期待的未來的行長們雖然也是翩翩美少年,竟然不知道中國銀行的經營能力是四大行中遙遙領先的。後來讀到該行一些讓人辛酸的史實,讀到一些該行早期高管的回憶,甚至與該行建國前的行長張嘉璈有關的一些史料,知道該行由代理中央銀行職能轉而成為匯兌專業銀行的無奈。在國際範圍內而言,在許多方麵該行是可以代表中國政府展示國家形象行使國家權利的,可是在國內,卻麵臨過多的行長“淪落”的負麵報道。我在該行網上“提交資料並上傳影像文件”,銀行網上顯示的信息一直是“在審批中”。仍然需要反複聲明的是,盡管我知道一些該行的小秘密,我隻是想申辦一張信用卡而已,並不是為了“優雅的淪落”。

  這是感覺到的第一個可以順利提交個人資料的銀行,申辦進度查詢的標誌很難找到,但總是可以找到。資料仍然在審批中,進展情況如何因聯通公司的計算機網絡中斷而不可得知。

  九

  建設銀行:和建設銀行有很長久的淵源。數年前,剛回到宿遷時,因為宿遷還沒有交通銀行,反複權衡之下,將在連雲港讀書時開設的股票賬號資金托管銀行由交通銀行轉為建設銀行。在我的記憶中,在我高中讀書時,黃河路和所在的建設銀行是我對宿遷難以忘懷的美麗影致。那難以言說的青麗和壯美好像蒙上一屋柔白的紗。在高校,曾有鄉黨反複問我是否知道八一路,在類似同鄉聚會的嘈雜和轟鳴之中,讓我將想像中的這種美麗與八一路聯係起來。許多年以後,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個以十年為單位的標尺之後,我在八一路工作時,才知道轉角之側我所欣賞的這條路名為黃河路;讓我驚異的這一建築是建設銀行的一個分支行所在的地方。我的直接領導也身為單位的最高領導層之列,他為我介紹的女朋友約會的地點和時間,即在該行的門前晚上清幽時。領導的指示,我總是立即照辦,可是惟此好意不能不勖勉,又不可不拒絕。

  該行資料已提交至少兩份,原因為聯係電話的變更。以前聯通寬帶可查詢時結果為“仍在審批中”,進展情況尚不知,現狀如何,更是難以準確的知道了。

  十

  華夏銀行:不知道華夏銀行是否仍然可以譽滿華夏。曾有剛入職的同事想申辦信用卡,征求我的意見,以我在單位的職責,我的意見也在被考慮之列。我本人出於好意,當然是希望他能夠順利申辦一張額度適當,不在絕對大額之下的相對來說與一般生活水平相應的額度較高的信用卡。據他本人陳述,與華夏銀行好像是有過不愉快的往事的記憶,類似於當地俗語中所說的“過節”。因為工作的關係,工商銀行也曾以較為便利的緣故鼓勵我們辦理他們的信用卡,可是老員工們都幽默的回答說,除非借錢不還,否則決不辦理。反複考慮之下,回絕了所在單位開立對公賬號的工行,也沒有聯係在本地沒有分支機構的華夏銀行,而撥打了交通銀行剛在宿遷開設分行時熱情推銷的業務員留下的名片上的電話號碼。

  事後不久我就不得不對著一個鬥大的用紅漆寫在外牆上的某些可以讓所有人心動不安又不得不畏葸不前的字樣而呆若木雞、忐忑不安,不知是不是與即將離任的我有什麽關聯,或是因為我一貫的輕敵放縱或是貪功冒進,讓我即不敢報怨也不敢申訴,更因為擔心會讓人疑心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動機而再也不想提及這些事情。

  華夏銀行紫色的色調和銀行標誌讓人很留戀,在該行的網站上看到了許多年前因工作關係得以耳聞的適用於國內的“信用證”,據說這是該行的一大“創新”。可是我隻想做一個好夢,再也不想和大寫的英文字母打交道了。

  十一

  招商銀行:回憶在招商銀行從開立信用卡至注銷的全過程,讓人想起“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古訓。我們現在也應該有了自己的信用評價體係,而我,也應該不必總是依賴人民銀行的信用報告,來蠡測變幻不定的經濟風雲了。因此,看到該行僅需更換手機號碼的提示信息時,我甚至不願意相信,還有哪一位銀行行長的個人電話是可以撥得通的。

  意外的是,剛才接到了該行信用卡部的來電,詢問了我的身份證的地址。在模糊不清的電話信號中,對方稱無論審批是否通過,都將會以電話通知我。就這樣,在我受寵若驚的慌忙報出自從在學校開始領到的招行借記卡到後來辦理了貸記卡(這裏專指有維薩標誌的信用卡),以及關於信用額度和信用卡使用過程中感受到的極度鬱悶,這時,對方好像已經掛斷了電話。

  我記下了電話號碼,但願這次是真的。現在又是十幾天過去了,我的確收到了該行的電話,據說額已經批下來了。在招行的網站查詢辦理卡片的進度條,仍然和以前一樣沒有什麽變化。代理信用卡的中介說,還需要多少多少費用就可以收到卡了,可是,我還能再相信他嗎?

  十二

  外資銀行:沒有在外資銀行工作的經曆,沒有在外資銀行的在華網點辦理過信用卡,也沒有這樣的打算或想法,所以,這一章節或者說篇目具有想像的成份,這也是本文惟一具有虛構性質的一個章節與篇目。為了不至於與“親曆”的標題和題記有太遠的距離,我將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畢業後在某個頗具外資銀行風範的內資銀行的經曆轉述於此。

  該同學剛畢業時就進入這家銀行,讓人羨慕不已的同時讓我十分不解。許多年前我在網上衝浪時遇到他,問他感覺如何,他一如既往的回答說“馬馬虎虎”。提及社會上廣泛關注的“住房、工資、待遇”之類的事情,這位和我一樣在高校考試落難時經常會碰到一起的難兄難弟的態度,頗有“彼此彼此”的意味。那態度好像是說,諸如“如果手提一袋百元大鈔的人民幣時遇到劫匪該怎麽辦?”,匯集著這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所謂“培訓班”上常見的幼稚問題的小冊子,將和堆放在該行牆角的那堆印刷精美的廣告和包裝袋具有同樣的命運。

  所幸的是,我隻是在一些繁華的大城市的街道上看到過一些外資銀行的招牌而已,這位有時表現馬馬虎虎的同班同學不知道在我們的內資銀行裏“混”得怎麽樣。隻知道並且記得他和我們班的一位考試精英在學校的計算機房裏對研究網絡遊戲頗有心得,我想,如果他和後來進入會計事務所的這位學界精英聯合或合夥的話,讓我們對外資銀行與內資銀行的所謂區別與聯係一無所知,我認為是恰當而合理的。

  十三

  其他銀行:按照互聯網上的列表,除了已經提交資料而被明確告知無法達到他們銀行高貴的標準而不能辦理這張信用卡的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以外,隻剩下各個城市商業銀行和具有信用社標誌或農村字樣的商業銀行了。因為對公賬號是所在省份具有濃鬱鄉土情節的各個大銀行改製而來的省級銀行,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理解有些人委托辦理信用卡的原因和這些接受委托的機構由存在而至林立的原因了。初始的理解,是因為銀行字樣具有書法上所說的美感而選擇它開立為對公賬號,這些銀行在地方乃至全國的實力、地位和影響是選擇它們作為對公賬號理由更為充分的原因。所以,能否在這些銀行辦理個人的信用卡,也就成為個人對工作理解意向的不同乃至申辦中曲折頗多的原因所在了。

  十四

  結束語:本來,寫下的關於招商銀行的數行短言碎語,就是結束語。因為據說曾有某位統計學家,也許是一些統計學家群體曾經聲稱過,家務活動的價值,是不可以記入GDP的。我想,即使是認同或堅定支持這一觀點的統計學家在沒有得到統計局某些官員的正式認可、默許或明文的支持許可之前,也隻能是說說而已。

  與麵向公眾的計算機網絡相比,銀行係統內部的計算機專用網絡應該更為先進、發達,也許它是一個天文數字般的巨額投資吧!它的錯綜複雜與其中所蘊含的玄機,不是我們平凡而普通的芸芸眾生所能確切感知的,也不是我們應該刻意去探知的。我們隻是感覺到它的神秘與不凡而已。我們有我們麵向公眾的互聯網,有我們的生活空間。不同網絡的轉換對許多業界巨擎或在這些領域裏有作為有成就的專家學者們來說,也是困難的課題,何況我們這些最多隻是以一技之長養家糊口謀生度日為最高最終目的的普通員工呢!

  據說,有一些我所無法理解的“布爾巴基學派”的數學家或是來自俄羅斯抑或是前蘇聯的天才數學家們,他們的真知灼見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想到,所能理解的,也許,這裏是他們施展才華的天堂吧!我的計算機中所保留的圖片,依然是:“你的信用卡申請已成功提交,請耐心等待審批!”,隻是,我還有多少耐心呢?

  以我個人的體驗,我們中國人所理解的借記卡,也就是預先存入足額甚至超額現鈔,以獲得匯兌或提現的便利,甚至於資金保管的安全在成本上的優勢。在中國人口比例中,中老年人逐漸占有優勢,或是在走向中老年人所主導的局部的區域中,這一觀點具有更大的優勢。據我所掌握的資料,一般的理解是,傳統的普通中國人是喜歡“攢錢”的。也就是銀行業內所說的“存款立行”,遺憾的是,中國的高儲蓄率統計數據表,據說隻有上了年紀的銀行家們對此才有深刻的體會。

  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是“存款立行”向“貸款立行”的急劇轉變之中,據說國門打開之後,出現了以“貸款立行”為經營特征或者說經營風格的所謂新型的銀行。我們查閱金融史冊或各個銀行的曆史,現在看來,至少有許多內容陳述的變化。姑且不論許多在建國前成立的銀行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中,即使是源於中國而成長為國際知名並極具實力的個別大型商業銀行,也並不是完全認同他們的中國之根。

  我們不在這裏贅述銀行的曆史和文化,有些教科書中將“信用”與“貨幣”的概念直接等同起來。貨幣的發行與物價波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貨幣中性與經濟增長之間關係,諸如此類的話題可以永恒的留給高校裏的教授和莘莘學子們,我們現在所需要的隻是成家立業,上不慚父母,下不愧兒女。

  無論銀行卡是名為借記卡、貸記卡或者信用卡,有人說,它節省了賬目記錄、計算、複核、確認中的繁文縟節,節約了大量的成本。我並不否認這一點,我們中的大部份人可能是並不直接參與記錄賬目的。他們有豪爽的性格、豪邁的情懷,或是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表述的惻隱之心、難言之情,我也承認這並不是各式各樣的明細賬目所能表述的。我曾經接受過這些在我們看來起非常合理的意見,因而讓我數次更改我個人記賬的方式、方法或者說法則。可是,多次反複權衡之後,我仍然不願意放棄我是中國二千萬名會計中普通一員的身份。如果說,這也是身份,而且一定要為這個“身份”再增加一個“證”,我希望這個“證”能讓我優遊在企業或類似企業的單位、機構裏,總之,能讓我隨意的查閱憑證、分錄、報表甚至董事會的報告,而不隻是忙於修證“會計”一詞之前的定語或是“會計”一詞背後的“補語”。

  本文所指的“信用卡”是指具有銀聯標誌、可以先消費後還款最長免息期為56天的貸記卡,可以在中國大陸地區和港奧台這樣有些特別的地區使用,甚至一些偏遠省份或邊陲地區也能得到歡迎的有價值的記賬卡,也就是俗話中所說的可以“透支”的銀行卡。中國人民銀行的各地分支機構是它的最高管理當局,在每一張具有“銀聯”標誌的購物或取款單據之後,都印有他們的電話號碼以便於你取得聯係。

  在宿遷地區,如果你對位於市中心洪澤湖路這幢鑲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的大理石外觀建築物印象不佳,或許是因為它所選用的建築材料所導致的暗淡的光線使人想起封建落後而又愚昧的時代,它所推崇的現代化的管理風格混合了資本與剝削的意味,而你如果對資本家與資產階級之流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因而無動於衷甚至退避三舍的話,你也無需向我問及這棟建築物的內部陳設是簡樸或是豪華,我不知道所謂的奢侈品為何物。在個人信用記錄網絡查詢開通之前,和各位讀者一樣,我也是手持本人身份證複印件到這裏填寫表格並簽名之後領回免費的查詢報告。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途,而且,提供的身份證複印件隻有一頁,而領回的查詢報告至少有兩頁,每次查詢都能提供許多有價值的信息,至少在這一點上,我們還是很劃算的。因為有些信息不是我能夠完全讀懂的,當也就無法表示什麽意見了。

  曾經在工作中接觸過人民銀行的一些員工。惟一讓我感到奇怪的是,這裏竟然沒有像商業銀行中所常見的那樣正襟危坐、西裝革履之士,也沒有人刻意的逞口舌之辯,甚至連意圖也沒有。他們也有一些美麗的女員工,也穿著很時髦的時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也有“緣人情而製禮,依人性而作儀”的長者,可以因人、“發於情而止禮”的禮儀,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哪些莊重的“商務禮儀”,而更喜歡這些走在大街上無法和普通民眾民顯區分開來的偏愛於平民風範的禮儀。他們並不是想像中的1949年建國以前那樣破衣爛衫的貧民百姓。他們派出機構上門服務(就是為企業和機構或其他單位安裝一些銀行常用的與計算機有關的設備)的職員,也和我們一樣,是普通的牛仔褲、夾克衫,這可能就是篳路藍縷的早期人民銀行創辦者、後來的建設者們的繼承人吧!這是惟一讓我感到奇怪的地方。

  在中國,人民銀行與普通的銀行或網點應該有一些不同之處。在國外,同等職能的銀行被稱為“中央銀行”,在通俗的語言中被稱為“銀行的銀行”,或者按照不那麽專業的說法是“銀行家的銀行”。“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職能的巨大差異是他們職責不同的關鍵所在,對於我們普通民眾,我們不必刻意的去追尋這些差異在哪裏。在任何一所經濟類學校裏,都會有專門的課程。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最新的心得或者說體會。紙質現鈔上所印的“中國人民銀行”這六個字,在我看來,不大可能是出自曾經傳說的董必武的手筆。因為手邊沒有紙質現鈔,這幾個可以讓我們研究書法的優美文字,當然不會是隸書或楷書,但它也不可能是古代魏碑字符的集合。無論是與標準的魏碑字體或是與為我們所熟識的魏碑拓本相比,仍然有明顯的差異。在我的記憶中,還是在我幼小時侯,在十字路口,曾有老年人問我是否認識印在紙幣上大寫的“壹”字,印刷體的阿拉伯數字毫無疑問是我可以輕易識別的,有人曾以此判別我們童稚時期在的誠實與聰穎之間的取舍——這些都是往事了。可以確定的是,它和精美的刻板一樣,無疑是我們學習書法和印刷的範本之一。

  黃達教授在他的《金融學》教材中也提及了正在探討的“無紙質現鈔”的社會,我也盡量清理我所接觸到的所有現鈔和硬幣而采用電子貨幣。在2009年之前,這毫無疑問是做不到的。現在可以做到了,可是,我又在想,如果我們麵對一堆銀行卡,和麵對一堆紙質現鈔,又有什麽不同呢?

  因為篇幅的限製,我們不能在此披露更多信用卡申辦中的細節。也沒有更多可以披露的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本文所述的辦法聯係這些商業銀行或當地的人民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