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磁頭
作者:三寸寒秋      更新:2021-10-25 05:56      字數:2438
  第一塊磁盤製造出來,應直播間裏麵觀眾的要求,韓元將其全麵展示了一下。

  原本銀白色的鋁合金在白熾的燈光照射下反映出了一絲絲的紫綠色光芒,看起來璀璨耀眼,讓人迷離。

  直播間裏麵觀眾亦是驚歎了起來。

  【好神奇。】

  【這些紫綠色的顏色哪來的?鍍層嗎?】

  【磁層自帶的吧,跟光盤一樣,不過光盤的顏色比在這個多,這個隻有紫綠色,但光盤七彩。】

  【這些光彩就是磁層嗎?】

  【這就是高科技嗎?】

  【講實話,這種看起來這麽複雜精密的科技物,在我在這裏,隻要9毛.......】

  【樓上這句話瞬間逗笑我了。】

  【9毛?你那是塑料的,主播這個,光是鋁合金板都不止九毛錢。】

  ........

  看到彈幕,韓元笑了笑,道:“光盤之所以能反射出七彩,是因為裏麵的反射層記錄了數據。”

  “這些數據通過在陽關下反射出來光透過薄膜保護層後會反射出不同顏色。”

  “但我手中的磁盤不一樣,它的顏色來源並非是數據層,而是磁鍍層的離子顏色。”

  “大家可以去搜一搜鉻離子和鐵離子的顏色自然就知道了。”

  解釋了一句,韓元接著處理剩下的磁盤。

  磁盤的存儲大小是由磁盤的盤片數量,單位存儲密度,磁頭數量,磁道數量,柱麵,扇區共同決定的。

  對於新製造出來的磁盤存儲量,韓元並不知道具體能有多少。

  但多製造幾張總沒有錯的。

  忙碌到深夜,手中十餘張磁盤總算全部處理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最難的磁頭的製造了。

  收起磁盤,下了播,韓元匍匐在桌前一邊記錄著今天的資料,一邊思考著一些東西,想著想著,他就想到了數據丟失上去了。

  傳統的磁盤是用塑料、鋁合金或者玻璃作為基底,然後再上麵鍍上一層磁材料製造而成的。

  如果鍍層損壞,也就是磁層損壞,或者磁盤被物理破壞的話,就會導致裏麵的數據丟失不可找回。

  這是人類現如今技術無解的局麵,磁盤物理損壞,裏麵的數據必然會丟失。

  根本就沒任何辦法找回。

  “有什麽辦法可以讓磁盤在損壞後依舊可以進行複原嗎?”

  想到這,韓元不由自主的停下了筆,咬著筆頭思索著各種方式。

  以他如今的所掌握的知識信息來說,在某些方麵,早已經突破了人類目前的科技極限。

  盡管偏科嚴重,但這種突破科技邊界的東西,他完全是可以、也是有能力去進行思考的。

  擰眉冥思半響,韓元忽然動手在紙上寫下一行字。

  “磁離子注入+低溫記憶金屬。”

  看到寫下來的字,韓元又皺眉思索了起來,眼神卻是月越來越明亮。

  如果有將這兩種辦法結合在一起,或許是一種方式。

  畢竟從微觀和某種程度上來說,原子是不可切割的。

  就像拿刀切菜一樣,切開的隻是晶粒之間各種晶界,實際上並沒有切斷任何一個原子。

  甚至可以說刀具連原子都沒有碰到。

  磁盤的物理損壞其實也是一樣,金屬撕裂也隻是損壞了晶界而已,裏麵的原子並沒有損壞。

  事實上,要將一個原子損壞或者切開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需要的能量大到讓人不敢置信。

  但如果將記錄數據的磁離子注入到記憶金屬裏麵去,然後通過特有的方式進行排序的固定的話。

  那麽即便是記憶金屬變形了,複原後裏麵的磁離子依舊不會有損傷,也不會出現數據排列錯亂的情況,同時相應數據依然會在。

  這樣在某種方式上,數據不可損,也達到了要求。

  隻是說任何磁性材料都有一個失磁溫度,超過這個溫度的話,數據一樣會丟失。

  所以在記憶金屬的選擇上,隻能使用低溫記憶金屬。

  想了一會,韓元回過神來後啞然一笑,動手將剩下的資料信息記錄完整。

  即便是“磁離子注入+低溫記憶金屬”的方式能用來製造存儲器,但也隻是理論上的。

  而且裏麵缺陷也多,製造過程更是極難,特別是如果將磁離子固定在記憶金屬上更是個超級難題。

  對於這些,他暫時也沒時間去想和實驗,隻能先將這個思路記錄下來,或許後麵有時間有需要會再來進行研發。

  目前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將晶體管計算機製造出來。

  .........

  一夜無夢,第二天,韓元例常開啟了直播,朝著化學實驗室走去。

  虛擬屏幕展開,彈幕劃過,無數的觀眾和他打著招呼問號。

  韓元笑著回應:“大家早上好啊,昨天我已經將存儲數據用的磁盤製造出來了。”

  “那麽今天要做什麽,想必大家都知道。”

  聞言,蹲守觀眾迅速打字。

  【做磁頭。】

  【製造磁頭。】

  【嘿,我知道,我就不說,我就是玩】

  【今天幹啥子?】

  【羅非魚!】

  【今天煉銅!】

  【早上吃啥子?羅非魚。中午吃啥子?羅非魚。晚上吃啥子?羅非魚!!】

  【好家夥,放過羅非魚吧,遲早被你們吃絕種。】

  【早安,打工人!】

  彈幕依舊稀奇古怪,沒兩秒鍾就不知道偏到哪裏去了,韓元也沒在意,笑了笑,接著道:

  “有了磁存儲器,自然需要配套的讀寫設備。”

  “而這個,自然就是磁頭了。”

  “相對於磁盤的製造,磁頭的製造要複雜多了。”

  “而且所需要的材料也更加精密,對於大小方麵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一邊說,韓元一邊朝著化學實驗室中走去。

  “磁頭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磁盤盤片的存儲密度,磁頭越精密,其存儲的數據越是密集。”

  “從結構上來說,一個磁頭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讀寫數據的磁頭感應區。”

  “第二部分是磁頭支架。”

  “第三部是一個小型伺服電機。”

  “至於結構圖,大家看這個就知道了,這個是我之前設計好的磁頭結構圖。”

  來到實驗室,韓元將帶過來的磁頭設計圖鋪開,鋪在銀白色的金屬實驗桌上展示給觀眾看。

  聞言,眾人紛紛看過來。

  好奇的,不止是直播間裏麵的觀眾,更有早早就蹲守在直播間內的各國科研學者。

  這段時間以來,韓元一直都沒有直播什麽新技術新科技,直播中的東西雖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很是高端。

  但對於早已經掌握這些知識科技的科研學者來說就顯得很無聊了。

  甚至不少人都掉頭回去研究韓元之前的視頻去了。

  但磁頭的設計和製造,對於大部分的國家來說,卻是高科技了。

  兩百多個國家,掌握了尖端磁頭製造技術的,一隻手可以數的過來。

  這東西,沒有完整的工業基礎根本就弄不出來,特別是讀寫數據的磁區,需要的材料更是尖端中的尖端。

  所以各國都特別想知道韓元會怎麽做,使用的又是什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