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磁記錄材料
作者:三寸寒秋      更新:2021-10-25 05:56      字數:3218
  等到韓元找齊全製備磁存儲需要的材料時,抬頭一看,虛擬屏幕上已經滿是顏色了。

  看著各種求資源的彈幕,韓元也是嘴角抽了抽,有些無語。

  國內的和諧大神真真真真太強大了,導致現在大家都沒電影看了。

  不像某島國,不僅可以光明正大的拍,還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售。

  搖了搖頭,韓元沒理會這群饑渴的人,帶著材料來到化學實驗室中。

  對於磁存儲,他並不陌生,畢竟光盤、磁帶、硬盤都屬於磁存儲,這些東西他使用過。

  隻是以前的他從沒想過自己也有親手製造磁存儲設備的一天。

  這裏要提一下的是,固態硬盤和U盤使用的並非磁存儲,而是用的半導體存儲。

  對比起磁存儲來說,采用半導體作為存儲介質的優點在於可以把體積變的很小,便於攜帶;

  而且與硬盤類的磁存儲設備不同,它沒有機械結構,所以不怕碰撞,沒有機械噪聲;耗電量很小;讀寫速度也非常快。

  優點很多,但製造難度超高。

  之所以說這個,是因為他一開始也想過使用半導體進行製備存儲器。

  但後來想了想後還是放棄了。

  盡管他手上又碳化矽半導體材料,也掌握了離子注入和P型矽的製造技術。

  但手中沒有射電離子檢測光鏡,沒法檢測離子層的狀態。

  而且掌握的‘電熱-離子滲透法’也沒法進行多道溝渠的離子注入。

  半導體存儲器對離子層的穩定和密度要求很高,否則根本就達不讀寫要求。

  所以韓元隻能退而且次選擇原始的磁存儲來作為晶體管計算機的存儲器。

  帶過來的材料中,有鐵、鋁,還有一些比如硫酸之類的其他化學物質。

  檢查了一遍材料確認無誤後,韓元便開始了製造磁鼓存儲器。

  直播間裏麵的觀眾見他開始忙碌起來,遂也不再搞顏色,將目光投向了直播畫麵。

  見韓元開始融化鋁,並將其衝壓成一片片的鋁板後,觀眾的好奇心‘撓’的一下就上來了。

  【鋁片?我記得光盤好像不是用鋁做的吧?】

  【主播這是要做什麽?】

  【小時候折斷過光盤,裏麵好像是塑料的樣子?】

  【小時候拿家裏的磁盤當飛鏢,‘唰’的一下能飛出去好遠。】

  【用鋁做磁盤是可以的,電腦中的硬盤都是磁盤做的,說塑料的,暴露年紀了,你們拆的都是小時候的DVD裏麵的。】

  【我挺好奇的,有沒有知道磁盤到底是怎麽存儲的數據的啊?】

  .......

  將銅鋁鎂合金壓製完成,正準備拿過去用車床拋光,韓元看到了詢問的彈幕,笑道:

  “要想知道磁盤是如何存儲數據的,就要知道磁盤的結構和原理。”

  “不管是哪一種磁盤,其主體都可以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是記載數據的盤片,我手中的鋁合金撥片就是用來製造盤片的。”

  說著,他揚了揚手中的粗製出來的鋁合金片,接著道:

  “另一部分則是用來寫入和讀取數據的磁頭。”

  “其實盤片的製造其實並不難,鋁合金或者塑料都當做基底,然後鍍上一側電磁材料就可以,大家在家裏都可以造。”

  “難的是磁頭的製造,不過這個後麵再來說。”

  “而磁盤之所以能存儲數據,用的原理其實還是電磁感應效率。”

  說著,韓元從左右看了下,從盤邊取了兩根玻璃棒,將粗製好的鋁片的放到實驗桌上,一手拿著一根玻璃棒,拉過鏡頭道:

  “通俗的來說,如果將鋁片比作盤片,玻璃棒比作磁頭的話,那麽兩根玻璃棒一根是寫入用的,一根是讀取用的。”

  “當寫入的時候,我右手的磁頭中會流過電流,磁頭下方將出現一個與此對應的磁化區。”

  “而盤片表麵有一層磁材料,當這個磁化區掃過的時候,就會在上麵留下痕跡。”

  “當然,這個痕跡肉眼看不到。”

  “但如果你用顯微鏡把盤片放大的話,就會看見寫入數據後的盤片表麵凹凸不平。”

  “凸起的地方是被磁化的地方,而凹的地方是沒有被磁化;”

  “而凸起的地方在二進製中代表數字1(磁化為1),凹的地方代表數字0。”

  “因此硬盤可以以二進製來存儲表示文字、圖片等信息。”

  “至於讀取的話,磁頭上就不會附帶電流,而當已經磁化的記錄磁層位於磁頭下方時,記錄磁層與磁頭鐵芯形成一個閉合磁路。”

  “從而形成一個微弱的電信號被磁頭記錄下來。”

  “這個就是磁盤之所以能保存和讀取數據的原理了。”

  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磁盤的運作原理,也算是韓元在照顧直播間裏麵的絕大部分的觀眾了。

  如果用專業語言來講的話,估計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又會聽的一臉懵逼。

  描述了一下磁盤的運作原理,韓元抬頭看向虛擬彈幕,想看看這次直播間裏麵觀眾有沒有聽懂。

  他都這樣講解了,如果還聽不懂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不過彈幕上的回饋,讓韓元還是挺高興的。

  【我去!我居然聽懂了!你們敢信?】

  【懂了!】

  【我也懂了,真的懂了。】

  【淚流滿麵.GIF,總算聽懂了一次!】

  【如果以後都這麽講就好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聽懂!興趣大增!】

  【這所謂的每個人,好像不包括我,我還是沒聽懂o(╥﹏╥)o】

  【這次居然講的這麽簡單?不裝逼了?】

  【不容易啊,自從主播進入電氣時代後,我就沒怎麽聽懂過,沒想到磁盤的運行原理我居然弄懂了。】

  ........

  虛擬屏幕上,大部分的彈幕都在刷著自己聽懂了,韓元心中莫名升起一股老父親般的感受。

  挺不容易的。

  不過他覺得激起觀眾對科學的興趣,比讓他們去看那些小鮮肉,家庭倫理劇要更好一點。

  製備好的鋁合金板材用二軸車床在盤片中央套孔,然後進一步打磨、切邊、拋光,最終製成一樣大小的同心圓。

  拋光後的鋁合金圓盤甚至都可以用來當做鏡子,可見表麵的光滑層度。

  隻不過他這個鋁合金圓盤對比起普通的磁盤來說有點大,直徑足足有六十厘米。

  不過這也沒辦法,畢竟磁盤麵積越大,存儲量也就越大,

  處理好盤片的基底後,接下來就是鍍磁了。

  至於鍍磁的方法倒是有很多種、化學鍍磁可以、電鍍磁可以、甚至沒有條件的用淋釉法都可以。

  不過圓盤上的鍍磁厚薄和均勻直接影響到磁盤的成品好壞以及讀取速度效率。

  有的選,韓元自然會選擇最好方式。

  電鍍磁層,就是他使用的鍍層方式。

  相對於化學鍍層和其他方式來說,電鍍鍍磁更加優秀。

  鍍出來的磁層厚薄方麵更加均勻,而且鍍層的結構也更加致密。

  更不會出現某些地方沒有鍍到的情況。

  帶著處理好的鋁合金圓盤,韓元回到化學實驗室。

  對於磁場的應用,他再熟悉不過了。

  進入電氣化時代後,基本上很大一部分的電器都會用到磁場。

  比如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穩壓器。

  用電鍍的方法在鋁合金圓片上鍍一層磁材對於他來說輕而易舉。

  製造框架、配置電解質、纏繞線圈、製造陽極,一些列的操作韓元可謂是順手拈來。

  稍微麻煩一點的就是磁性材料的配置了。

  他用的是鐵鉻係的氧化磁材,通過電解後,可以生成γ係的正價鉻鐵離子,然後附屬到鋁合金圓片上,形成一層薄薄的磁層。、

  鐵鉻係的氧化磁材屬於硬磁材料,對溫度的抗性高,不已失磁,能長時間保持磁狀態不退化。

  不能說是最好的,但也是他手中很適合的一種磁材料。

  畢竟現在也隻是將晶體管計算機製造出來而已,後麵肯定還要進行升級的。

  磁材料的電鍍對於時間有嚴格的要求,畢竟電鍍的時間越久,磁材料在鋁合金的附屬層也就越厚。

  而磁盤的磁層並不是越厚越好,所以韓元隻能守在電鍍儀器前保持著對時間和電解液中氣泡的關注。

  時間一到,他就立刻切斷了硫酸電池的供電,用塑料夾將鍍刻好磁層的夾出來,然後清洗掉上麵殘留的電解液。

  按照腦海中的實驗流程,清晰幹淨並幹燥後的磁盤就已經製造完成了。

  如果是現代化的光盤和硬盤盤,後麵還有鍍膜、檢查等步驟。

  當然現代化的光盤和硬盤也不可能像他一樣這樣手搓,這樣是嚴重不符合標準的。

  現代化的硬盤製造已經全是在無塵機械化密閉車間製造了。

  以現代硬盤幾千幾萬的轉速,稍微有點灰塵附在磁盤表麵整張磁盤就完蛋了,磁頭會毫不客氣的直接破壞掉磁盤的磁層的。

  但對於他來說,這的確是已經完成了。

  至於檢測的話,主要是針對磁盤存儲器的存儲密度,存儲容量,存取時間,數據傳輸率,噪音與溫度等進行檢測。

  不過他手中也沒有儀器可以完成所有的檢測。

  畢竟是第一張磁盤,裏麵什麽數據都還沒寫,也沒有可以往裏麵寫數據儀器。

  所以檢測的事情隻能等晶體管計算機製造出來後再來處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