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欲哭無淚的某島國實驗室
作者:三寸寒秋      更新:2021-10-30 23:29      字數:2125
  化學實驗室中,韓元正站在銀白色的實驗桌前忙碌著。

  對於製造一個什麽樣的磁頭,他早有準備,對應的圖紙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繪製好了。

  銀白色的桌麵上,製備磁頭的材料也都已經準備齊全了。

  此刻韓元正在進行稱量鋁銅鉻等材料的重量,進行配置磁頭支架合金。

  這是最簡單的一步。

  隻需要按照合金材料比列配置好,然後熔化後倒入模具中冷卻成型,再將其打磨拋光一下就可以了。

  不過需要的數量不少,一張磁盤有正反兩麵磁層,都可以存儲數據。

  而且寫入數據的磁頭和讀取數據的磁頭韓元是準備分開的。

  也就是說,一張磁盤他最少需要準備四個磁頭,對應的也就是四個支架。

  而十張磁盤需要的磁頭支架自然就是四十個了。

  忙碌了好幾個小時,韓元才將四十個磁頭支架全部製備出來。

  製備出來的支架呈現出一個A字型,長度比磁盤的半徑要稍長一些,厚薄在半厘米。

  處理好磁頭支架後,韓元一邊接著稱量製備磁頭感應區的材料,一邊道:

  “磁頭,是磁存儲器中所有零件中最難製造的,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樣東西。”

  “無論是材料,還是製造工藝、亦或者是設置磁感應區,難度都相當大。”

  “這次我製備的磁頭,支架使用的是高鉻鋁合金,它足夠堅硬,韌性很好,能長時間穩定工作。”

  “而磁頭感應區的材料用的是鎳鐵鉻合金。”

  “這種合金很常見,可以用於製造磁頭感應區,因為它在通電後會形成一個微弱的磁區。”

  “當然,這個跟感應區上的線圈繞組方式有關,後麵會講。”

  “雖然鎳鐵鉻合金磁頭和普通磁頭一樣,都是使用磁區來寫入數據的,但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我製造的這種鎳鐵鉻合金,雖然一樣需要製造磁區來進行寫入數據,但在製造磁區的同時,磁頭尖端部分會產生一個熱障區。”

  “通過熱障區來進行輔助磁頭的磁區,通過對磁存儲上的磁層介質進行加熱,以減小介質矯頑力。”

  “從而使得磁頭能更快的對存儲介質進行磁化,從而提升寫入讀取速度、以及最重要的穩定性。”

  “這種利用熱能來輔助磁頭進行寫入和讀取數據的技術,被稱為‘微電能熱磁感應技術’。”

  對於他的話,直播間裏麵絕大部分的觀眾並沒有什麽太大的感觸。

  畢竟他說的也隻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並沒有將具體的提升數據和性能效應,觀眾也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麽樣的技術。

  但蹲守在直播間中專精此道的專家就不同了。

  聽到熱障區能輔助數據寫入,減少磁層介質矯頑力後,這些專家兩眼頓時就瞪得老大,死死的盯著直播畫麵,生怕錯過了任何細節。

  這才是他們想聽的、想看的東西!

  特別是島國某公司實驗室的幾個科研學者,在聽到熱障區和減少磁層介質矯頑力時,頓時都懵了,紛紛站了起來,互相對視了一樣,眼神中和臉上滿是不敢置信。

  磁存儲器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陷入了一個瓶頸了。

  這個瓶頸,指的是一塊麵積固定的磁盤上,能寫入的數據量大小。

  因為任何磁盤,隻要是采用磁層來記錄數據,必然會有遇到‘超順磁效應’問題。

  這是磁存儲無法繞過去的障礙。

  磁盤的盤片,其實就是通過在盤基上塗覆一層磁性材料製成的,原理非常簡單。

  但任何材料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磁性材料的原子晶體顆粒大小,會直接影響盤片的磁記錄密度。

  這是因為磁盤上表示信息的小磁極,是由數百個磁性顆粒組成。

  磁記錄密度越高,對磁性材料的粒度要求就越細。

  但隨著磁性顆粒的縮小,表示數據的小磁極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而且由於磁顆粒的不斷變小,會使得硬盤磁層的穩定性變差。

  即便不強烈的熱能擾動都可能導致磁顆粒出現順磁性。

  一旦發生順磁性,磁體的極性將會產生隨機性翻轉,此時存儲的信息位將無法保持穩定。

  所以如何解決這個超順磁性效應造成的不穩定性,是所有研究人員心中的大山。

  而島國,在這方麵是走在全世界最前列的。

  這家公司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近期對‘超順磁效應’研究是時候,發現通過給磁頭上添加一定的熱,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磁盤在寫入和讀取數據的時候,大幅降低磁介質的矯頑力,由此顯著增加了磁頭寫入數據的穩定性和速度。

  但這項科技,是在一個多月前才發現的。

  而現在,他們竟然在一個直播上看到了,這如何能讓他們不懷疑人生?

  而且對方的技術,可能比他們的可能還要高級。

  畢竟他們的‘熱輔助磁記錄’技術目前還處在實驗室中,但對方卻已經能生產應用了。

  要不是這種被他們命名為"熱輔助磁記錄"的技術目前都還處於實驗階段,根本就沒法用於批量成品生產。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都會認為這種技術被人拿出去賣了,或者實驗室裏麵有間諜。

  看著直播間中忙碌的韓元,這家研究實驗室中的所有研究人員都有些欲哭無淚。

  如果真要是和他們研究的一樣,那可就慘了。

  這項技術如果由他們率先研究出來,能創造每年幾億美金的市場。

  但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

  而且知道的可能還是更先進的,那他們手中的‘熱輔助磁記錄’技術,還有什麽用嗎?

  盡管他們也可以通過這個直播來學習這種‘微電能熱磁感應技術’,但原先他們對超順磁效應的研究,可是站在世界第一的啊。

  ‘熱輔助磁記錄’技術可是能為他們帶來每年十億美金甚至更多的收入,但現在卻全完蛋了。

  不僅收入沒了,而且這方麵的技術,還被這場直播拖到和其他國家一樣的起跑線上。

  別說島國了,任誰來了都不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