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高談闊論。料事如神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10-14 12:42      字數:4936
  第四百八十二章;高談闊論料事如神

  李鈺說的這番話幾乎無懈可擊,連在場的婢女下人們都聽的不住點頭,撫琴的四娘子聽的李鈺說話眼睛一亮;

  “侯爺這番論道乃是世之常理,然奴家聽侯爺的話似乎還有另一套見解,不知侯爺另一套天時地利人和又當如何定論,能否告知一下?”

  看著眾女盯著自己李鈺這才重新開口;

  “另一套是有的,不過人合還是之前那一番說話,至於天時地利就徹底不一樣了。”

  撫琴的四娘子眼睛密封了起來;

  “奴家心中也有一套天時地利的論調,與五行陰陽有關,奴家猜測侯爺的另一番天時地利必定和奴家這一套不相上下的吧?”

  “娘子聰慧至極當世少有,別說女兒家的身子,就是男子們也是不多見的,娘子猜測的不錯,某家另一套天時地利確實和五行陰陽有關的,待我說個大概出來,也好叫娘子評斷一二。”

  “不敢,侯爺智慧非凡所言必不是無的放矢,奴家願聞其詳。”

  “某家這套天時地利的說法與常人所說的天時地利大有不同之處,而是直接追擊到問題的本質根源,若是論道本源那就不得不提起老祖宗們的學問了,

  古人雲天圓地方也不是胡說八道,相反還是有根有據的理論,相傳上古伏羲氏之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

  又有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分而治理之,

  又依此定九章**,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係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所以咱們這些在後世的學者理解中,就是指這兩件事。

  那神龜背圖與龍馬圖案的河圖洛書是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源自天上星宿,蘊含著深奧的星象密碼,曆來被認為是漢人文明禮法的源頭之所在。

  “河圖”的這個“河”,其實指的是天上的星河、銀河,二十八星宿也是從銀河裏麵出來的,“河出圖”不是那世人所說的黃河出圖,而是星宿從星河裏出來。

  河圖最初的原型是一條白色旋轉的龍,將銀河畫成白龍,圍繞著中點運轉,而這個中點就是北極星。

  這幅圖在後來演變成了一黑一白兩條龍,逐漸成為了今人熟悉的太極陰陽圖,變有了天地混沌一片為無極,而後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作地,無極而生太極,再分兩儀生四象,又化八卦,

  聖人之師老子的道德經裏將這些說的明明白白,所以世人方才得知~道生一生二,二生三,又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在祖宗們的觀測總結中,其它所有的星星都是動的,包括太陽和月亮,隻有北極星是唯一不動的,這個唯一不動的星,稱為“天極”,也就是天極神。

  東西南北和四麵八方,交叉點的那個地方叫“中”。

  這些從河圖紋上來看,它正是北極星的這個位置,天上的位置,和地下的位置是對應的。

  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

  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河圖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深邃無窮。

  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

  而“洛書”之意,其實就是“脈絡圖”,是表述天地空間變化脈絡的圖案細而分之。

  河圖洛書,是咱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蘊含世間萬物生老病死的至理,亦是陰陽五行術數之本源,寓意極多極廣,玄妙無窮,深奧無盡。

  有大能者認為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主常,洛書主變;河圖重合,洛書重分;

  方圓相藏,陰陽相抱,相互為用。太極、八卦、三易、奇門,大六壬,太乙神數,六甲、九星、相墓相宅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萬物有氣即有形,有形即有質,有質即有數,有數即有象,氣形質數象五要素用河洛八卦圖式來模擬表達,它們之間巧妙組合,融於一體,

  依照以次序建構一個天地合一,萬物生成演化運行規矩生生不息,最早收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不必多說!

  便是大能伏羲氏的八卦,也從河圖洛書中演變而來,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代表了天、地、雷、風、水、火、山、澤,

  它參合倚仗了天地變化之術,發揮了各卦剛柔之本性,將陰陽物理、社會進化、生產經驗包含於八卦卦義之中,可謂盡覽物性、窮探天理、洞悉人事,

  為發現萬物的生命規律,包括修德養性、安民理政的修身治國之道,協和自然、衛護人類的陰陽五行學規律,舞刀弄棒、退敵報國、強身健體的武術理論,以動植物入藥,通過滋陰壯陽,達到身心和諧,以保護人之健康的巫醫等等,不可謂不強大,

  而文王的後天八卦圖也因為它是圖文並茂的一個術語,照樣是依照河圖洛書而來,那後天八卦講流行,周期循環,如水流行,

  用以表示陰陽的依存與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後天圖是從四時的推移,萬物的生長收藏得出的規律。

  後天八卦圖從《周易說卦傳》中可以看出,萬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周天三百六十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四十五日,

  其轉換點就表現在四正四隅的八節上,這就構成了按順時針方向運轉的後天八卦圖,再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於此天下農人依照節氣耕種穀糧,養活世人,又按照冷暖禮節變換穿衣。

  某家要說的天時地利,也逃不過老祖宗們這些流傳下來的大學問,我也相信任他哪方能人,即便曆朝曆代的皇家,也不敢違背這些至理,更何況我等平常百姓乎?

  經過祖宗們的沉澱,總結,如今不論陰陽各得其所,某在書房裏看了祖宗們留下的學問,總結出來兩個字不外乎~法則是也。

  法可不是朝廷製定的律法,也不是當政權臣們修訂的變法,此法非彼法也,某說的法乃是天地之法,則也是天地之則,行事之則,為人之則,皆可稱為法則,

  比如三歲孩童皆知要一敬天地,二敬君王,三敬父母,這三敬者就是合乎天地法則的事情,

  順之或功成名就,或者相夫教子,至不濟也能安居樂業,反觀悖逆天地法則之力者就會遭受世人唾棄,辱罵,遠離,因此而處處受製,不利一生,不知諸位娘子以為然否?”

  “然!”

  “然也!”

  “大善!”

  李鈺一口氣說了一大套理論出來,也不由得口幹舌燥,停了下來吃下幾杯清水潤喉。

  整個廳堂鴉雀無聲,滿堂的男女都聽的如癡如醉,下人奴婢則是崇拜至極,目瞪口呆,就連四女也是聽的專心致誌,不停的點頭附和著。

  那撫琴的四娘子心裏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她早就斷定這小侯爺是個大能之人,且具備無雙的智慧非比尋常……

  既然能製造出鐵鍋美食,又弄出八仙桌太師椅,再打造馬蹄靴子,今日聽說又弄出個利於天下農人農耕的利器,這才榮升開國縣侯,

  縱觀整個新朝能得開國縣侯爵位的僅此一人而已,可見皇帝至尊與那些能臣重臣們對這侯爺的本事也是讚同的。

  由此可見這小侯爺今日來的時候說自己不通五行學問那是謙虛客套話,能把陰陽五行的道理說的如此有板有眼,又追本溯源的能人,誰敢相信他那些謙虛客套話?

  撫琴的四娘子眯縫著眼睛,緊盯著李鈺的臉色說道;

  “侯爺高談闊論又追本溯源,上說道了在天成象,下說到了在地見形,連五行陰陽學問的根本都說的分毫不差,足以見得侯爺的功力深厚至極!

  河圖洛書,三易經,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看來侯爺讀書果然用了苦功,然侯爺說的這些雖然不流行於世人百姓,卻各大世家皆有不同程度的傳承,即便涉獵不同也總算有人知曉,

  卻不知侯爺說的天時地利,到底是如何個法則樣,求侯爺告知奴家也好仔細兌照,修正一身。”

  “娘子不必著急,也不用想著去修正什麽,某家雖然不懂相麵之術數,卻也能按照常理推測出來一些事情,

  比如四位娘子若懷敬畏之心,上敬天地,再忠君王,後孝父母,輔以正大光明之心處事,

  富貴一生不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罷啦,更何況四位娘子相貌端莊優雅,合乎天地法則,

  鼻梁猶如墳頭端正,天庭寬闊似玄武高大,左右青龍白虎又飽滿生情,下巴如名堂案山高低適中,

  如此麵相便是某家不懂玄門秘法,且以相墓之術同論之,也是富貴極品的命局,隻此一臉就能看出背後天時地利的格局合乎天地法則,所以就不用再去修整正什麽了。

  或許之前四位娘子的天時地利,於天地法則有些衝突,是以導致些許事情不算盡如人意,但某家所見四位娘子氣定神閑舉止端莊,一身貴氣乃是貴命之人,

  因此某家猜測,四娘子那套天時地利與我所想如出一轍,且四娘子又深諳五行陰陽之道,所以某家斷定必是四娘子學會五行陰陽之術以後,親自出手修正過一番了的,不知某家說的可否準確無誤?”

  李鈺說完笑眯眯的看了四美女一遍,指了指自己已經放在一邊的酒尊,身邊伺候的婢女立馬走上前來又給斟了半尊仙人醉。

  四大美女聽了李鈺斬釘截鐵的論調,皆是大驚失色,不過都是一閃即逝,掩飾的極好,李鈺也不如看四女的臉色,兀自拿起酒尊對著四女端起;

  “興之所至便想再吃半杯,哪位娘子能心疼一二與我同吃一回?”

  四女齊刷刷的舉起酒杯五人一樣的動作,全部一飲而盡,那撫琴的四娘子心中震驚的不行,

  自己一直都知道這侯爺故意謙虛,說自己不懂陰陽五行之術是假的,自己一直想著這侯爺是個中高手,一直在高估沒想到還是低估了人家,

  隨口就把自己姐妹四人的麵相看了個七七八八,還說自己不懂相人之術,看來這侯爺功夫深厚著呢,僅僅憑借麵相就知道自己把祖先的陵園修正過一遍了,當真是厲害至極。

  “實不相瞞侯爺,奴家姐妹四人的祖先陵墓之前確實出了點差錯,不過奴家經過穿山過海的探尋已經重新安排了新的墓地安葬,

  所以這幾年我等姐妹才能重新順利起來,得遇相識侯爺這般尊貴無比的貴人,奴家猜測應該就是侯爺說的天地法則起了作用吧!”

  麵對大能坐在當場這四娘也不敢胡亂否定,人家的學問已經到了這等地步,很多事根本瞞不住的!

  與其遮遮掩掩弄得心裏不痛快,叫人家侯爺誤會了許多,還不如坦坦蕩蕩的承認,自己姐妹的身份太過敏感,好不容易搭上這新朝的貴人嬌子,可不能因小失大給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最後錯失這背靠的大樹……

  “嗯娘子夠坦蕩,其實某家說的那套天時地利就是這般模樣了,某家也看過漢朝葬書,也讀過文王宅經,孔子宅經,祖宗們其實已經有許多大能都領會了真正的天地法則之力,並且運用到自身之上,其效果明顯卓著,

  先賢之經書中有雲;

  葬者乘生氣也,生氣即一元運行之氣,在天則周流六虛,在地則發生萬物。天無此則氣無以資,地無此則形無以載。故磅礴大化,貫通乎品彙,無處無之,而無時不運也。

  陶促曰: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固有。蓋亦指此雲耳。且夫生氣藏於地中,人不可見,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後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則地理之能事畢矣。

  又有雲;

  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五氣即五行之氣,乃生氣之別也,夫一氣分而為陰陽,析而為五行,雖運於天實出於地。行則萬物發生,聚則山川融結,融結者即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

  而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父母骸骨,為子孫這本,子孫形體乃是父母之枝,一氣相應,由本而達枝也。

  氣類相感有如此者。則知枯骨得蔭,生人受福,其理顯然,不待智者而後知也。或謂抱養既成,元非遺體,僧道嗣續,亦異所生,其何能蔭之有?而不知人之心通乎氣,心為氣之主情通則氣亦通,義絕則應本絕。故後母能蔭前母子,前母亦發後母兒。其在物則萎藪螟蛉之類是也,尚何疑焉。

  如此則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這裏的鬼不是說的地府之鬼,乃是說的死人造福活人之論調,不可混為一談糾纏不清。

  父母子孫本同一氣,互相感召,如受鬼福。故天下名墓在在有之。蓋真龍發跡迢迢百裏,或數十裏結為一穴,及至穴前,則峰巒矗擁,眾水環繞,疊樟層層獻奇於後,龍脈抱衛砂水貧聚。

  形穴既就,則山川靈秀,造化之精英凝結融會於其中矣。苟盜其精英,空竊其靈秀,以父母遺骨藏於融會之地,由是子孫之心寄託於此,因其心之所寄,前能與之感通,以致福於將來也。

  是知人心通乎氣,而氣通乎天。以人心之靈合山川這靈,故降神孕秀,以鍾於生息之源,而其富貴貧賤,壽夭賢愚靡不攸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