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侯爺您該如何對待杠精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10-13 11:50      字數:4708
  第四百八十一章;侯爺您該如何對待杠精

  幾人隨意的說些客套話,下人們就擺放好了桌椅,李鈺居中坐於上首,老大老二陪坐於東邊下首位置,老三老四坐在西邊下首,眾人剛坐下,李府廚房的人馬就開始上菜,琳琅滿目的把五人麵前的桌子上放了個滿桌。

  四女看著自己桌上那些菜,顏色搭配的十分好看,香味撲鼻誘人的厲害,不禁在心裏佩服這侯爺的手段真是層出不窮,不但善於經營生發之道,且還能弄出美酒佳肴,那府裏的女人可真是享福至極了……

  李鈺看著四個美女的表情很是滿意,下人又拿出來一小壇子白酒,廳堂裏伺候的婢女們接了過去,裝了小酒壺,倒於五人麵前的酒尊。

  “天色已晚,正是夜食的好時光,諸位娘子莫要客氣了,先嚐嚐下人們的手藝咱們再說其它,諸位娘子先請。”

  “侯爺先請。”

  “侯爺先請。”

  “侯爺請。”

  “侯爺請。”

  李鈺是天天如此享受的,已經吃撐了習慣,也就對飯菜沒有什麽期待,更沒有什麽驚奇的,畢竟一件事享受習慣了就會變得有點麻木不仁!

  可是這四美卻不一樣的,從來隻是聽說皇宮的廚子都要學習這李家的手藝,那些王公大臣們更是派了廚房裏的下人常駐在秦大將軍府裏學習。

  聞著麵前的飯菜香四美已經開始饞嘴了,有道是女人最饞嘴,後世裏許多渣男幾頓飯就能俘虜美女的身體,可想而知不但男人好吃,女人同樣如此的。

  五人互相客套了兩句就開始進食,四女吃下一口之後表情不一,唯一相同的動作就是都瞪大了眼睛。

  李鈺微笑不語自顧自己的吃飯,四女盡管矜持著女兒家的姿態,卻也是筷子不停上下翻飛。

  待四美吃了一陣子之後李鈺舉起了酒尊;

  “某家與諸位娘子共吃一杯,來來來諸位娘子隨意既可。”

  “侯爺請。”

  “敬侯爺。”

  那吹簫的二娘子放下酒尊詫異的說道;

  “這鐵鍋炒菜自然是侯爺府裏最是正宗的,也無可厚非,可是侯爺釀造的仙人醉我等也買了一壇子回來,姐妹們也吃過了兩次,為何今日侯爺所帶的仙人醉卻和世麵上的有所不同?當真是叫奴家疑惑不解?”

  李鈺一飲而盡放下酒尊就有旁邊的婢女再次裝滿,李鈺微笑著說道;

  “其實也沒什麽了,這壇子是做的最久的一批仙人醉,放的久了自然就會味道純厚一些,沒有沉澱的哪能有許多滋味諸位娘子以為如何?”

  “聽著李鈺的調侃,四美都不出聲回答接話,各自臉紅的低頭吃菜。”

  李鈺看沒人接自己話茬子隻好自己吃喝起來,酒過三巡菜走五味李鈺又吃了第四杯便直接把酒尊放到了一邊;

  “好叫諸位娘子知曉,某家這兩日就要回去藍田了,莊子裏還有許多事情等我回去處置,長安城雖好卻不能久留太多,

  今日某家特地是來向娘子們請辭的,可能三兩月也可能半年一年,某都不會前來打擾諸位了。”

  梅花別院的大娘子有些詫異的回應著;

  “侯爺說走就走啊!”

  “可不是嘛是有些太著急了點,不過都知道侯爺一堆的重要事情等著,奴家姐妹也不敢強留,不過藍田距離長安不過半日路程,即便走的再慢一天也能到來的,侯爺什麽時候想聽琴了就來長安,奴家為侯爺撫琴。”

  不善言辭的老二還惦記著李鈺珍藏的洞簫卻不好意思多說,隻拿眼睛看著李鈺一眨不眨,靦腆的臉上掛滿了詢問和惦記。

  李鈺看著吹簫的二娘子這次笑的頗有些淫蕩;

  “娘子不必擔心,我那洞簫早晚娘子都要吹上一吹的,娘子安心等待機緣就是了,很多事都要講究緣法的,緣法到了一切水到渠成,緣分不到強求也是白做無用之功。”

  都不是十幾歲的小姑娘了,四美看著李鈺不停的調侃又笑的淫蕩至極,都忍不住再次紅臉,那二娘子以為李鈺想借著吹簫的功夫單獨調戲自己,也就假裝看不懂糊塗起來;

  “侯爺說的是,沒有緣法那是不行的,別說吹簫了就是侯爺來到這裏也是上天給的緣分到了,一切都自然而然了,當然得講究緣分了,奴家耐心等待就是了,侯爺隻管放手去幹大事,莫要因為奴家吹簫的事情耽誤了功夫。”

  李鈺笑嗬嗬的點著頭,正在此時外頭下人再次進來稟報;

  “啟稟家主,府裏的四支白玉簪子取來了。”

  “呈上來。”

  “是。”

  那下人得了命令擺了擺手,又一個下人拿著一個木盒子進來,打開木盒子裏頭四個躺著精美的四個小首飾盒,取了出來分別呈送給四個美人,置於案幾之上。

  李鈺等下人出去這才對著四美點了點頭,示意四人打開盒子查看,即便四個美女之前也是富貴人家,也見過許多上等之物,但是在打開盒子的時候也不免心動不已。

  各人麵前的小盒子裏靜靜的躺著一支通體肉白的羊脂白玉簪子,梅花別院的女子拿起來放在嬌嫩的手心裏仔細查看著,嘴裏忍不住嘀咕了起來;

  “上等羊脂白玉,肉質如此細膩隱隱泛著油光,入之溫柔手感光滑,當真是玉中極品也。”

  四美的老大感歎完畢之後再次對著李鈺欠了欠身子;

  “如此貴重的禮物世所罕見,奴家多謝侯爺賜送。”

  “娘子不必多禮,世人多不明個中白道理,認為寶物就該珍藏,某家卻不以為然,某家以為寶貝再好,也要有人來承認才行,

  更要有人來佩戴才能說明它的好處,若是不為人知,隻放在庫房的角落裏珍藏終究不過就是死物一件,也有失寶物的美名,

  這道理不論用在何處都能行得通,比如一名能征擅戰的大將軍,被人賞識被人發現然後被人重用,那麽他就是名垂青史的一方名將。

  反之他就得埋沒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碌碌無為,而惆悵滿懷,鬱鬱不得誌,即便怨天怨地一輩子又能如何?最後終究逃不過曆史長河,成為一個連名字都留不下來的無名之輩。

  又或者一個窈窕淑女,各方麵均是上等但是無人知曉你的存在,更沒有君子來賞識追求,那她也隻能名震一莊,或者一村罷啦。

  這寶貝寶物同樣如此,若是能發揮它的用處,那就是寶物一件,進而被人傳頌美名,若是放在庫房裏不過就是個簪子,某家雖然無有太多學問傍身,可是如此簡單的道理還是懂一點的。”

  撫琴的老二十分認同李鈺的說法,不停的點著頭;

  “侯爺說的這些道理看起來非常的簡單明了,可是實際上卻充滿著智慧,物盡其用,人盡其用,不用就是死物,用了才是活的,

  可是往往最簡單的道理也最容易被世人忽略,世人得一寶往往珍藏於庫,生怕別人知道,唯獨侯爺卻反其道而行之,隨即得了真理又物盡其用,當真是高明至極。”

  吹簫的二娘子也是頻頻點頭,跳舞的三娘子看沒人說話了這才插了一句;

  “依照奴家看來侯爺的說法簡單實惠,還能有大用途,又充滿了哲理,不過奴家卻想到了另一個當麵,若是侯爺遇到那些抬杠的,以相反的理論來辯駁侯爺,侯爺該當如何?”

  李鈺微微一笑應付的輕鬆自然;

  “所謂那些抬杠的,無非就那幾種罷啦,但是不論什麽原因來抬杠,都不外乎一種情況,天時地利人合也。

  比如那些當朝的文臣們,若是與他們說上幾句從政一方的道理,人家覺得能行通?或者是有需要學習的地方?自然會來深究其中的精妙之處,

  若是覺得你說的沒用?那也不會和你抬杠,人家會選擇一笑了之,或者離開你的身邊不與你爭辯,因為人家覺得你太過膚淺。

  再或者你與那些將軍們說些戰陣廝殺的事情,你說的有道理自然有人來為你點頭,你說的沒道理人家直接就哄堂大笑了,還能有空閑和你抬杠?

  總之不論文武,智者不會給你抬杠到底,智者都是既得天時,又占地利,再人和居中策應的貴人貴命,整天忙碌的腳不沾地,一堆的大事等著人家貴人去處置,哪有空閑的多餘來和人抬杠?

  隻有那些不既得天時,又不占據地利的,人合還不強大的賤人,才會來給你死杠到底,

  對於這種人本侯的提議是,要不就直接走開不與這種賤人賤命多說一句,如果聽不進去直接叫人打死當場,若是你想和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盡失的賤命,賤人一較高下,那實在是愚蠢至極的事情,智者所不為也。”

  李鈺說的這番話放在後世裏,人人都會說你裝逼,誰就是天生賤命?立馬就會有人來拿你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來說一大堆廢話,最後再用所謂的道德觀來強行綁架你,

  再說了你在後世,遇到杠精你也無法把人打死當場,除非你不想活了嫌棄命長,想進去吃稀飯,牢飯!

  但是在這裏就不同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被區分的清澈透底,對於李鈺這種高貴無比又實力強大的人來說,一般情況下是沒人敢來抬杠的,

  即便遇到幾個不開眼的存在,李鈺完全有能力叫身邊的壯仆,將那抬杠的打死在當場,

  說抬杠的命是賤命也無可厚非,別說什麽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癡人傻話,那是朝廷的官麵文章,說來忽悠世人的,鐵槍下頭才出真理,實力強大與否才是這裏行事做事的第一準則。

  沒有實力你是個貧賤百姓?冤枉死你也別去告狀,沒有實力你見到高你一等的存在就必須低頭認慫,拿雞蛋碰石頭?那是蠢材蠢貨……

  所以李鈺說這些貴人貴命,賤人賤命的理論,在唐人的眼裏看來完全合情合理的,就是李鈺說的不高興了直接把抬杠的賤人賤命打死,也沒有哪個覺得有什麽不妥之處,沒辦法這就是現實,眾人曾經也是貴族,也是這一套行事的規矩,所以就覺得理所應當了。

  那梅花別院的大娘子不動聲色的說道;

  “侯爺快人快語,當機立斷也令人佩服,對於不開眼的來和侯爺抬杠的賤人賤命,奴家也覺得直接打死才是幹脆利索的手段。優柔寡斷可不是大丈夫所為,侯爺將來要做大事的當然不能太過柔弱,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也。”

  跳舞的老三也跟著點頭;

  “大姐說的是,若是真有不開眼的賤人來和侯爺抬杠,侯爺卻一走了之,於侯爺的名聲不好,既然他敢來抬杠就必須接受相應的懲罰,這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李鈺嚴肅的說道;

  “不錯,娘子說的正合我意,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或者現實中的代價,或者將來的代價,再或者良心上的譴責,還有付出銀錢絹帛之事,

  總之有因必有果,因在前行果隨其後,不論成功或者失敗都要有對應的代價,這是天道循環的至理也,任他誰都是逃不過的。”

  幾女聽得李鈺的觀點都點頭認同,那撫琴的老四一聽說天時地利人和,立馬就來了興趣。

  “侯爺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合,可有獨特的見解否,奴家願聞侯爺高見。”

  聽到姐妹問的這個更加深入的話題,其他三個美女立馬看向李鈺,李鈺不緊不慢的吃了一口肉菜,這才靠向太師椅的後頭,看著廳堂外頭的梅花,聲音充滿了磁性;

  “天時地利人和,大多數人都是解釋為,可否得了天時的照顧,有施展才華的場景出現,是否有能施展抱負的局麵出現,比如文武之人,是否有機會得到上官或者至尊的賞識,從而得到一個合適的職位,經商的商人是否遇到了低進高出的機會等等……

  而地利許多人都說是得了天時之後,能不能在合適的地方有自己施展才華的機會,

  比如一個武將雖然得到了統帥或者至尊的賞識,給了一個將軍的職位,可是若沒有戰陣廝殺,生在盛世太平之下,那邊無法做出名垂青史的大事,

  於是隻能在史書裏留下一筆,某人何方人氏,曾經就任何等職位,其他就不再多言了。

  若是占據地利,就立馬不一樣了,往前的曆史長河中,就說那三國之時,天下英雄各歸其主,爭雄高低,功成名就,關雲長單刀赴會過五關斬六將,成就不世忠義之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博得一個滿堂喝彩。

  往近了說,我朝於世亂之時乘勢而起,順應天意得了江山,於是各路英雄恰逢其會,於亂世中贏得各自的功名利祿,成就了秦王府十八學士的美名,又成就了各路大將軍的威名赫赫!

  比如尉遲大將軍得了天時,成為一方名將,又在渭水之盟的時候,占據地利,迎頭碰上突厥的賊人,便成就了又一番莫大的軍功回來,這便是世人說的地利了。

  剩下的人合也不必多說,迎合天道,占據地利,然後順應趨勢趨吉避凶,再審時度勢,進退有據,張弛有度,如此人合居中策應天地,便一切皆然了,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天時、地利、與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