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明也有科學家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2-04-14 02:08      字數:2107
  兩年前的一天,馬清明一如往常地在作坊內勞作,可那日一個不速之客打斷了馬清明略顯枯燥的生活。

  來人是一位身穿白衣年輕公子,勝雪的白衣與遍地烏黑的煉鐵作坊形成鮮明的對比。

  “你隨我走。”那年輕公子在作坊內掃了一圈後對馬清明說道。

  馬清明就這麽一臉茫然地隨著年輕公子來到一偏僻院落,來到這院子後,這年輕公子脫下身上的白衣,與馬清明一起開始鼓搗起院子內的一堆煤炭來。

  當然白衣公子主要是動嘴,而馬清明則負責動手,二人相互配合,一起在這院子裏折騰了三四個月。

  二人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挖來的煤炭用坩堝進行悶燒,煉製出大明版的焦炭。

  這活是又髒又累,雖然這白衣公子多數時間是動嘴,可難免沾染上那黑乎乎的煤炭,瞬間就拉低了這白衣公子的逼格。

  一開始馬清明也弄不明白,為何這年輕公子會對這黑乎乎的煤炭感興趣,按道理來說,這些年輕公子不應該是白天讀著聖賢書,晚上再去樓子裏摟著姑娘們風花雪月嘛?

  隨著二人熟稔之後,馬清明也知道了這位年輕公子名叫方以智,是位大官的兒子,至於官有多大,馬清明也不清楚,可馬清明知道,自從方以智來到這小縣城後,當地的知縣老爺可沒少來問候。

  但方以智顯然對這有些過於熱情的知縣大人沒有好脾氣,不僅多次拒絕了對方的宴請,隻是一心和馬清明窩在這小院裏搞實驗。

  多次實驗失敗讓方以智有些急躁,甚至對馬清明發了火,可冷靜下來的方以智很快就向馬清明賠了不是。

  身為屁民一個的馬清明對於方以智的道歉很是惶恐,那些道歉的話是一句都沒聽清楚,反而對方以智一句感慨記得格外清晰。

  如果此物煉製成功,來日必將大興於天下,利國利民,功莫大焉。

  馬清明不懂這些大道理,可方以智這個貴公子能不辭辛勞的在這院子裏玩煤炭,馬清明對這事自然各位認真。

  “那你們煉成功了嗎?”李煥聽完馬清明的介紹,當即反應過來,這哪裏是什麽穿越者,而是科學的先行者。

  方以智,明末四公子之一,曆史書上對他的記載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和科學家。

  沒錯,是科學家,原來科學家三個字不止針對西方的那些先哲,在華夏,在大明朝一樣可以產生科學家。

  方以智作作為名門之後,不僅學識淵源,更是博采眾長,此人文、史、哲、地、醫藥、物理,無所不知、無所不精,更難得的是他主張中西合璧,儒釋道三教歸一。

  同樣是官二代,朱萬化的人生追求就是撈銀子,可方以智則是載書泛遊江淮、吳越間,遍訪藏書大家,四處交遊,結識學友,這其中就有西洋傳教士畢方濟與湯若望,方以智從這二人那裏學習了解了西方自然科學。

  如果可能,李煥還真想找他聊聊,可惜的是以李煥如今的身份,方以智可不見得會搭理自己。

  方以智是金陵四公子之一,要知道這個金陵四公子可比後世的京城四少含金量高的多,李煥可沒這麽大麵子讓方以智跑到潁州來給自己打工。

  方以智來不了,可好在還有一個馬清明。

  “我也不知道成功沒有,不過臨走之前,方公子賞了我二十兩銀子。”馬清明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後說道。

  李煥一聽頓時大喜過望,如果此事沒有成功,那方以智斷不會如此慷慨。

  “好,你可記得方公子當時的煉焦之法?”李煥起身問道。

  “自然記得,要不然我也不敢答大人的話。”馬清明當即保證道。

  “好,煉焦一事我交由你負責,所需人力物力你隻需要找姚平。”李煥旋即對姚平吩咐道:“務必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姚平不知李煥為何會對一個煉鐵的大師傅如此重視,可既然李煥發話了,姚平自然不敢忽視,對馬清明接下來的工作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時間緊急,李煥交代完畢後,姚平和馬清明就開始忙活去了,屋子裏就剩下李煥和徐穆之二人。

  直到此時,徐穆之才向李煥提出自己的疑問,在他看來,李煥是不是對這事太過看重了,不過一個小小的煉鐵工人,李煥為何會對他如此禮遇。

  在官場上混的人都講究個名聲,在徐穆之看來,李煥未來是要幹大事的,幹大事什麽最重要?人才。

  而當今這個世道,什麽人是人才,那自然是讀書人,可一旦李煥重用一個煉鐵師傅的名聲傳出去,那以後還有哪個讀書人敢投到李煥門下?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可是傲嬌的很,寒窗苦讀求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名揚天下,最後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可如果這些讀書人發現自己投到李煥門下竟然要和一個大字不識的普通工人為伍,那哪個讀書人能拉下這個麵子?

  當然不是說讀書人天生就和基層百姓是對立麵,而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特別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從來不認為自己與普通百姓屬於同一個類人。

  讀書人可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可以愛民如子,但殊不知這句“愛民如子”就是對普通百姓最大的鄙夷和歧視。

  大家都是大明子民,隻不過你讀了幾天書,這些考取了功名的讀書人就可以把普通百姓當成自己的兒子?

  百姓們要的從來不是一個高高在上,隨時都可能對自己施以棍棒的爹,而是一個為真心為自己服務的朝廷。

  “先生,你覺得和一個普通工人為伍丟人嗎?”李煥看了看身旁的徐穆之問道。

  “丟人倒不至於,就是有點……”徐穆之略顯猶豫地回答道。

  “就是說出去有點不好聽,是吧?”李煥直截了當的問道。

  徐穆之略顯心虛地微微一笑,算是默然了李煥的說法。

  “先生可還記得我當日說過的那十二個字嗎?”對於徐穆之的心虛,李煥並沒有出言反駁,而是對他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