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2-04-11 22:39      字數:2224
  一幹煉鐵師傅們聞言頓時麵麵相覷,這些在煉鐵行當內摸爬滾打一輩子的老師傅們不知道李煥哪裏來的自信,石炭內雜質過多這個問題困擾了煉鐵行業數百年,無數的大師傅費盡心力都想解決這個問題,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人能說這樣的大話。

  李煥自信歸自信,可一幹大師傅們卻並不接話,畢竟大明官員的節操他們可太清楚不過了,這事幹成了還好,如果這事失敗了,最後背鍋的不還是這些幹活的大師傅們?

  為了保住自己吃飯的家夥,這些大師傅們最穩妥的法子是選擇沉默,因為不接這個事就意味著沒有風險,畢竟你李煥再不講道理,也不能因為這事把大家夥都哢嚓了吧?

  一旁的姚平見李煥就要吃癟,為了避免尷尬,當即起身向一幹師傅們嗬斥道:“大人乃天縱之才,既然他說有辦法拿就一定有辦法,你們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啊?”

  沒想到姚平的嗬斥並沒有起到作用,一幹大師傅們咬死了就是不接話,大不了大家夥一起滾蛋,沒必要為這事把自己的小命給搭進去。

  “不用搞得這麽緊張。”李煥揮了揮手阻止姚平繼續發飆後對眾人說道:“你們有顧慮我能理解,這樣吧,我說一個法子,大家夥一起動手,如果這事成了,我重重有賞,如果不幸失敗了,我也不怪罪大家,如何?”

  “大人如此仁義,小的們本不該推辭,不過小的們實在沒有把握,唯恐誤了大事,還望大人贖罪。”即便李煥如此誠懇,這些老師傅們就是不鬆口,依舊委婉的拒絕道。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這些老師傅們不識抬舉,而是他們被坑怕了。

  按朱元璋當初的設計,天下百姓隻有職業分工不同,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可實經過這兩百多年的演變,如今的匠戶成了最卑賤的存在,特別是煉鐵這個行當,所有的生產資料都掌握在官方手中,匠戶們官府麵前是沒有任何話語權。

  大明初年,官場腐敗還沒那麽嚴重,匠戶們尚能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長養活一家老小,可老朱一死,官場腐敗加劇,特別是到了大明末年,官場腐敗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就吃泥巴,這些毫無話語權的匠戶們就是最底層的泥巴,官員們對著這些匠戶們大肆盤剝,這些匠戶們為了活命,隻能謹小慎微避免犯錯。

  不是這些匠戶們不相信李煥的保證,而是這操蛋的官場把匠戶們搞怕了,匠戶們哪裏敢把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寄托在一個官員的保證上。

  麵對匠人們的不合作態度,李煥並沒有上頭,因為越上頭越會加劇這些匠人們的恐懼,而恐懼之下的工人是不可能有創新精神的。

  “取紙筆來。”李煥回頭對徐穆之吩咐道。

  待徐穆之取來紙筆後,李煥當著眾人的麵立下字據,向眾人宣布,此事成功之後可賞白銀一千兩,如果失敗不得追究任何人的責任。

  “怎麽?還沒有人想試一試嘛?誰要接下這個活,如果成功了不僅有賞銀,我還將他提拔為這作坊的負責人,每月俸祿參照朝廷九品官員發放。”李煥揚了揚手裏的字據後說道。

  此言一出,當即引得一幹大師傅們議論紛紛,對這些大師傅們來說,那句每月俸祿參照朝廷九品官員發放可比一千兩銀子有吸引力的多,畢竟這可是階層的跨越。

  不得不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煥這話一出來,屋內的眾多大師傅們紛紛自薦,表示願意為李煥接下這個差事。

  “好,你們誰聽過焦炭?”李煥見眾人踴躍報名,當即向眾人問道。

  李煥這話一出來,屋子裏一幹人又陷入到沉默了,木炭是石炭大家都聽過,可李煥說的這個焦煤是個什麽玩意,大家夥可從來沒聽過。

  一幹人等紛紛搖頭,表示沒聽過這麽個玩意,李煥也有些失落,要知道煉鐵先煉焦,正是焦炭的發明才讓鋼鐵的產量有了飛躍。

  “我倒是聽說過。”就在一幹大師傅們沉默以對的時候,一年輕小夥子越過眾人來到李煥麵前說道。

  “你?那你說說這焦炭是怎麽回事。”李煥上下打量了這年輕人一番,不禁有些懷疑,這些老師傅們都沒聽過的東西,難不成這個年輕人還聽說過?

  可既然有人主動發言,李煥也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當即示意他仔細說說。

  “仿木炭燒製之法,對煤炭燒熔而閉之,爾後煤炭成石。”那小夥子想了想後對李煥回答道。

  屋內一幹人等聞言立即對這年輕人刮目相看,特別是那些煉鐵的大師傅們,他們萬萬沒想到平日裏和他們一起幹粗活的年輕人還有這本事。

  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年輕人雖然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可卻說到了煉製焦炭的關鍵點上,對煤炭進行密閉蒸餾,爾後煤炭結成塊狀,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些塊狀焦煤內含空洞,最適合煉製生鐵。

  “其餘人先出去。”李煥揮了揮手對那些大師傅們紛紛道。

  等屋內沒有閑雜人後,李煥對那年輕人問道:“你是怎麽知道煉焦炭的?”

  “是別人教我的。”那年輕人老實回答道。

  “誰?”李煥頓時來了興趣,難不成這個世界不止自己一個穿越者,當即急切的問道。

  那年輕人見李煥如此急切,不禁有些惶恐,當即一五一十的向李煥介紹自己為何會知道這煉焦之法。

  這年輕人名叫馬清明,自小從事煉鐵這行當,其實不隻是他,從他往上數十二代都是煉鐵的。

  後世有些公知吹噓霓虹國的工匠精神,說霓虹國有些人蒸飯蒸了一輩子就成了蒸飯仙人,那馬清明這祖宗十三代都是煉鐵的,豈不是能叫煉鐵仙人?

  所謂的工匠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階層固化的產物,當然如果有可能,馬清明也不想幹這一行,最起碼不想和他祖宗十二代起一直甘於當個悲催的底層工人。

  可大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的演變,底層百姓別說反身,連個溫飽都保證不了。

  為了活命,自十二歲起,馬清明就接了他父親的班成了一名煉鐵匠戶,至今已有十年了。

  如果沒有意外,馬清明將會和他的祖輩一樣,在煉鐵作坊內辛苦一輩子。

  可幸運的是,在馬清明二十歲時,意外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