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命數
作者:生如蟻美      更新:2021-08-23 13:56      字數:2137
  “為什麽祁陵的佛龕比別處多得多?”清歡望向那一片破敗之景,“整個汴梁都不及祁陵一處的佛像多,為什麽全都堆積在這兒?”

  如意的唇角浮現出一個嘲諷的微笑。

  清歡看著他的無可分辨的神色,心裏頭疑竇如雲,“如意…….”

  宮裏頭的內侍,多半是窮苦無依或者是罪臣之後才被迫入宮,他一直道他的過往與他人無不同,清歡亦明明白白記得,刑部的卷宗中並未有他入宮那年的任何罪臣家眷。

  在這滿地殘像中,清歡才浮起一個想法,他,究竟是誰?

  如意捉住清歡的手,低頭在她的手腕骨上摩挲良久,長長的睫掩住他的眼神,他寂寥道:“走吧。”

  正殿後是大片茂林修竹,草木葳蕤葉鳴細細,如意帶清歡穿梭其中蜿蜒而行。

  不知多久,轉過一屏巒嶂後突然現出一條青石階梯逶迤而上,兩側皆植鬆柏,如今已是參天蔭蔚拱衛成雲,忽略掉那些石縫裂罅中蓬勃生長野草和滿地枯枝腐葉,映著清朗的暮色,倒別有一種此徑通雲端、尋仙訪道的幽深之感。

  如意仰頭,深深望了一眼,而後緩緩於清歡道:“上麵是我家族墓。”

  能占山為墓者,非王族即望宗,清歡咽下滿心驚疑,顰眉道:“我從未聽說過,祁陵有過如此顯赫的王爵和郡望……”

  “知道的人,大概都死了吧。”如意輕聲道。

  靴履踩在枯枝上有輕微的脆音,他拉著清歡拾級而上。

  “我聽說,前朝皇帝有個在繈褓中的幼子,被宮娥抱出了宮,流落在民間……”清歡的手腕在他手中顫抖,卻故作平靜道:“如意……”

  “你從哪兒看的戲本子。”如意握緊她的手,頓住腳步,“前朝末帝是獨脈之子,也根本沒有子嗣。”

  清歡抬頭盯著他,他的眉目之間滿是清寂,又夾著一絲疲憊。他撫著清歡的眉心道:“我不是。”

  山腰處突然豁然開朗,青石鋪地闊百步,正中一座極繁複雄偉的殿宇聳立其中,金漆彩繪簷牙高啄,有鳳伸頸展羽立於屋脊,這殿宇卻似照料得極好,色澤仍然鮮豔如新,全無破敗落寞之態。

  清歡的目光落在高處,那是一處漆黑的空白門楣,倒在落款處刻了一個圖章,她望著那圖章,隱隱約約覺得眼熟。

  如意循著她的目光望過去,沉沉地盯在那個印章上。

  這篆印的樣式是如此熟悉,清歡定然在某處見過,似在泛黃的書簡上曾經漫不經心掃看過它,又塞入厚厚的書架中。

  如意在她身邊輕輕歎氣,語調裏充滿了迷茫、憂愁、不解與消沉,他的痛苦和不安在邁入祁陵的那一刻起逐漸釀成酸澀不可言的玄機,就如同山腳下荒棄的那些塑像,灰塵掩蓋無數的色彩,顯露出洞然又殘酷的經曆。

  清歡覺得自己淺淺觸到一縷屬於過去故事的經脈,這故事好似很玄妙,已有千萬的蛛絲馬跡擺在她眼前,卻隻缺了最重要的那一塊。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塊正匾無題有款,這是故意為之,還是誰的意思?”清歡並肩與如意站著,仰頭問道。

  “也許是有些話不能說,也說不出口,隻好空著,空留給後人去揣測。也許是……話已經說了,隻是活人看不見而已。”

  如意的指落在清歡發頂緩緩摩挲,沉靜的眸子靜靜注視著她。

  這眼眸不夠清澈溫暖,卻總有讓清歡沉醉的魔力,沉醉於他為自己編織的網,沉醉於那灰燼中的一點火光,沉醉於莫名的吸引和親近。

  輕輕擁清歡入懷,如意的心跳緩慢又堅定,下顎擱在她的頭頂,輕聲道:“也許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清歡深嗅著他的氣息,他衣裳的觸感,他胸膛的起伏,如果感情的出現與命數有關,那他一定是自己的萬劫不複。

  “佳偶或是怨侶,那都沒有關係。”如意的唇貼著她的發,“如果命數就該如此,從哪兒開始的因,就該在哪兒結果。”

  從哪兒開始的因,就該在哪兒結果……

  大殿裏黃幔低垂,檀香縈縈,簷角地磚上不沾輕塵,顯然是日常有人清掃打理,如意牽著清歡手上前,高低供案上皆是陳列整齊的靈牌,漆黑的檀木在長燃的白燭下折射出幽幽色澤。

  清歡數不清這裏到底有多少靈牌,密密麻麻的鎏金字體在跳躍的燭光下齊齊散發出陳舊的淒涼的暗光。

  那麽多靈牌,她第一眼望見的,卻是崔望若三個字。

  他的名字最近,夾在一眾細長的、擁擠的名字中,冷冰冰的瘦長字體,隻簡簡單單寫了五個字,“崔望若神主”。

  那瞬間心脈的痙攣讓清歡整個身體都在抽痛。

  沒有生歿年歲,沒有諡詞,他的名字,還有十幾個陌生的名字,這挨挨擠擠的一排靈牌,一模一樣的製式和字體,以一種極冷清又潦倒的方式,留在這香火繚繚的供桌上。

  如意站在她身邊道:“這是我的小侄兒,崔采岫,小名叫讚讚,才兩歲,很愛哭。”青白的手指一個個滑過,“讚讚的父母,我的大哥大嫂,二哥,三哥,我的長姊,叔叔家的兄弟妹妹們。”

  他的聲音異常平靜,垂著眼眸,“我的父母,二叔二嬸,姑母姑父…….全在這兒。”

  “那些是我的祖父母,曾祖和高祖之輩。”他仰頭望著案幾上黑金耀眼的一眾靈牌,“最先的,是我的顯祖之靈。”

  最高處立著一案鎏金琉璃罩,那靈牌由溫潤白玉雕成,通身光芒瀲灩,上隻二字——-崔白。

  這靈牌刻得蹊蹺,什麽也沒有,徒留一個名字,流金玻璃罩上倒刻著密密麻麻的撰文,遠遠隔著看不清楚。

  如意念道:“高祖如在,生乾顯隆十三年丙戍歲十月廿三,卒宋建業十九年甲午歲三月初八,博陵千古有崔之家,建威開國點燈功德,慈悲授業流芳長遠。崔氏點燈人奉祀。”

  他的語調聽在耳裏有些怪異,這怪異又莫名無法言說,清歡看著他點了一盞明燈捧在手心,跪在蒲團上磕頭,腦內訇然作響,她脫口問道:“點燈人?什麽是點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