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皇帝無奈選擇站隊
作者:做翻身夢鹹魚      更新:2021-08-17 05:44      字數:4121
  如今鎮北王封地刀兵鶴唳,凡是牽扯到暗中串聯,鼓動儒生搞這事的鎮北王封地官員全都被抓。

  更嚇人的是常勝營竟然自動進入戰時狀態,山東孔府已經被圍,危如累卵,淮河北岸聚集了大量軍兵,一副要起兵南下的姿態!

  趙眘和幾位大臣全傻了。

  特麽的,這大宋朝要亂啊!

  無論是趙眘還是幾位在座的重臣,他們都非常清楚,一旦北邊的常勝營對孔府動了手,根本不會出現民怨沸騰的情形。

  除了那些讀書人會站出來口誅筆伐一番,老百姓根本就不可能理會這茬。

  而且以現在大宋百姓已經將鎮北王蕭琦,當做戰神膜拜的情況看,不但不會出現百姓討伐常勝營的事情。

  很可能這些百姓直接就站在常勝營這邊,滿世界的去找出那些儒生然後弄死他們!

  就在大家商量如何應對的時候,右丞相付吉傑提議,請皇帝趙眘給蕭琦下旨,讓他趕緊下令北方的常勝營不準南下。

  虞允文趕緊阻止道:“萬萬不可!陛下,諸位大人,如今常勝營已經查獲朝中有人暗中串聯。

  意圖借助這次書生鬧事,給鎮北王下絆子,意在將鎮北王與儒家對立,圖謀甚大啊!”

  幾位大臣全都知道這些,在他們看來現在真相已經大白,皇帝和眾位大臣已經知道了這次書生鬧事的起因,隻要表明他們不會被迷惑冤枉鎮北王就是了。

  付吉傑道:“虞大人,如今真相已經大白於天下,官家自是不會被這些賊子的小手段迷惑。

  鎮北王也不會被定罪,既然如此應當下令北方的常勝營,在北方封地不動不可南下啊。”

  虞允文無語,心說你們真以為常勝營是普通的大宋軍兵,你們想怎麽揉捏就怎麽揉捏呐?

  “諸位大人,鎮北王帶領大宋常勝營,為我大宋屢立奇功,普通百姓都將其奉若神明。

  在被他領著戰無不勝的常勝營軍兵心中,鎮北王是何地位,想必誰都猜得出來。

  那些奸賊竟然想要對鎮北王下手,最可恨的是那些人竟然還被人抓住了跟腳!

  諸位,嶽飛將軍的冤屈剛被陛下昭雪沒多久,這就又有人想要像對付嶽將軍一樣對付鎮北王!”

  說到這裏,虞允文歎了口氣接著說道:

  “這些白癡錯估了形勢,他們知道鎮北王功高蓋世,無法用對付嶽飛將軍那樣莫須有的罪名。

  所以他們才想出了將鎮北王與如日中天的儒家對立,借此圖謀鎮北王的歹毒辦法。

  可惜他們錯估了形勢,如今大宋不管在百姓還是軍兵心中,若讓儒家和鎮北王隻能留下一個。

  那消失的必定是儒家,所以孔府寫奏書的人才會那麽慌張,更是直接將那幾千書生掃地出門。

  此時朝廷萬萬不可做出,讓人誤會朝廷站在儒家那邊事情,那事要出大亂子的!”

  趙眘和其他幾位重臣全都沉默了,他們比誰都清楚蕭琦在軍中和百姓心中的地位。

  虞允文說的不錯,如果讓別人誤會朝廷是站在鎮北王蕭琦對立麵的,估計這大宋江山都可能保不住。

  趙眘雖然知道,自己這個女婿對帝王之位根本沒有一絲窺視,但是那些軍兵和百姓一定要把他推上去的可能性真的很大啊!

  此事的趙眘心中也開始慌亂起來,心中免不了開始對蕭琦產生了忌憚。

  自古以來功高蓋主的大臣,一定會被君王猜忌,甚至暗中想盡辦法要把功臣弄死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不是趙眘在就知道,蕭琦和他的師傅的本事,隻要貪戀世俗權勢,們不用等到蕭琦,他師傅早就成為帝王了。

  所以雖然心中萌生了對蕭琦的忌憚,但是趙眘還是相信蕭琦根本無意帝王之位,更何況自己還有他老丈人的這層身份。

  可是當務之急,是趕緊平息大宋百姓,最主要是大宋軍隊心中的怒火,不然這些人如果亂起來,那自己的大宋江山真可能不保。

  君臣幾人在這偏殿之中商議了很久,最終做出決定,這次無論是誰牽扯到這次針對鎮北王蕭琦的事情中,一律嚴懲不怠。

  不管什麽品級的官員參與了這件事情,輕則抄家入獄,重則斬首滅族!

  至於那些被蠱惑起來鬧事的書生,你們願意去做出頭鳥,想必是想借此機會名利雙收。

  這世間哪裏有平白無故的好處,既然選擇了火中取栗,就應該有引火燒身的覺悟,現在連孔府都嚇得和你們撇清了關係,那你們就去死吧!

  讓他們鬱悶的是常勝營在鎮北王封地,查抄出串聯搞事情的那些官員的名單,還沒有報上來,趙眘跟這幾位大臣雖然想趕緊表明,朝廷的立場是站在鎮北王這邊的。

  無奈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抓誰,君臣幾人正在鬱悶,虞允文突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辦法。

  這個辦法一說出來,把趙眘和幾位大臣都嚇了一跳。

  原來虞允文讓趙眘下旨,這個聖旨不是給鎮北王蕭琦,而是給大王妃張秀和而王妃永嘉的。

  就說皇帝聽聞有奸人要謀害自己的女婿蕭琦,特意下旨任命自己這倆閨女為欽差大臣,徹查此事,張秀為欽差正使永嘉為欽差副使。

  給兩人先斬後奏的權利,這樣朝廷即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也避免了讓蕭琦去管這些事情,結果被手下裹挾稱王的情況發生。

  畢竟這張秀和永嘉二人,一個是當今皇帝的幹閨女,一個是親閨女。

  那些常勝營的軍兵在對朝廷不滿,也不可能讓人家的閨女去殺自己老爹對吧。

  而且張秀在常勝營中的地位僅次於蕭琦,隻要張秀在常勝營中說句話,常勝營中絕對沒有人敢不聽從。

  這樣朝廷既表明了了在這件事情中的立場,使得大宋軍兵和百姓心中被點燃的怒火,隻會燒向那些搞事情的官員和書生。

  加上張秀和永嘉兩女大宋公主的身份,軍中和百姓就算對懲治那些官員書生做的過了,也不會生出對朝廷的異心來。

  再說了,之前皇帝和太上皇不是賜給張秀一根拐棍麽?

  那玩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這次正好讓張秀永嘉二女拿著拐棍去,名正言順啊!

  趙眘和其他幾位大臣,這時候第一次覺得給張秀的那根拐棍真心不錯。

  二話不說,趙眘馬上下旨,任命張秀永嘉兩位公主為欽差大臣,代表皇帝去徹查這次官員跟書生各地作亂的事情。

  張秀和永嘉二人剛在金鑾殿揍萬人,回到家裏心情愉快的吃了不少好吃的,正愜意的逗著蕭勤玩呢。

  皇帝趙眘的聖旨就到了。

  聽了自己老爹要自己和姐姐張秀一起做欽差大臣,去徹查這次有人對自己男人使絆子的事情,永嘉雀躍不已。

  這丫頭早就把張秀當成了自己的偶像,對於張秀早些年能領兵打仗很是羨慕。

  這次的聖旨,雖然不是要她跟隨張秀一起去領兵打仗,但確實讓她們二人直接去統領常勝營的軍兵查案。

  一樣是領兵啊,隻不過不是打仗而已。

  張秀可不是永嘉這隻顧高興的小毛丫頭,她覺得自己剛在朝堂上狠揍了那麽多大臣,按說不可能會有這樣的聖旨的。

  自己那個便宜老爹下個聖旨,很多時候被那些大臣用唾沫洗臉都不行,更何況自己領著永嘉又剛暴揍了那麽多大臣!

  蕭琦以前可沒少提醒她,事出反常必有妖。

  好在這次來傳旨的是張謙的義子張成,因為張謙的關係,張成天然就更親近蕭琦這邊。

  在張秀的追問下,張成說了在二位公主走了之後,朝廷又得到急報,說這次書生作亂有朝中官員參與其中,很可能就是由一些官員搞出來的。

  官家聽了非常生氣,派別人去查辦朝廷不放心,跟大臣們商議之後,虞允文虞大人提議由二位公主做這欽差最合適。

  張秀聽完自己兩姐妹被任命欽差的原由頓時怒不可遏,馬上下令府中所有會功夫的侍女和一半的家丁備馬,馬上啟程北上自己家的封地。

  蕭琦得到張秀派去家丁說的這個消息,心中也很是無語,這老丈人趙眘這是要幹毛?

  現在自己兒子蕭勤還不到一歲呢,就這麽被兩女帶著就跑長途去了!

  你隻派一個去不行麽,一個去一個在家帶孩子也行啊。

  一下子把倆人都派去,這兩丫頭又不舍得離開孩子,這可好,我兒子也跟著受罪。

  不過很快蕭琦就想明白了朝廷這麽做的深意。

  心說這餿主意絕對不是趙眘想出來的,少不得是虞允文和付吉傑等人的主意,這是擔心自己親自去處理此事,沒被心生不滿的手下裹挾著直接稱帝吧。

  好吧,既然聖旨都下了,兩女又都已經出發,再說張秀在常勝營有時候說話比自己還管用,由她們去吧。

  蕭琦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可是得到消息的那些大宋官員全都嚇壞了。

  這有人對蕭琦使絆子,官家竟然派蕭琦的倆老婆去查案,這偏袒的也太明顯了吧。

  這些人害怕倒不是他們都參與這事了,而是早朝時張秀領著永嘉,在金鑾殿揍的那些大臣一大半都是被抬出來的,早已被殿外的那些大臣悄悄傳開了。

  他們這些官員非常清楚,即便他們沒有參與這件事情,可是朝中各個官員的關係盤根錯節,隻要想動你,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犯了錯,都能扯到你身上。

  加上他們都知道,張秀平時根本就不理朝中的事情,平時對人也非常客氣,雖然凶名在外,但是不惹著她不會揍人。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件事不論雖碰了,這鎮北王的大王妃就會瘋,那就是招惹鎮北王蕭琦。

  這次的事情又是有人背地裏,對鎮北王蕭琦下死手引起的。

  滿朝文武現在都已經開始腦補人頭滾滾的場景了。

  他們對張秀可比對鎮北王蕭琦要怕百倍,畢竟蕭琦雖然領兵四處征戰,殺的外地血流成河,可是那都是在大宋邊境或之外的地方。

  那場景歲都沒見過,這大王妃張秀幾年前在金鑾殿上殺得金國使團人頭滾滾,可是很多人親眼看到的。

  再加上這些年,隻要有人招惹蕭琦,張秀就拿著拐棍或是在朝堂,或是到那些搞事情的大臣府中,打的那叫一個雞飛狗跳!

  這些官員生怕被這件事情牽連到,整日提心吊膽,一時間所有大臣都不敢沒事串門喝酒撩騷。

  生怕和自己喝酒的人參與了此事,到時候知道自己經常和這家夥在一起喝酒,那絕對會倒黴。

  這張秀隻要碰到有人招惹鎮北王就會發瘋,屆時想申辯估計都不會有機會。

  話說張秀和永嘉很快就趕到了自己家的封地。

  因為京城到開封府的道路,基本已經鋪好了水泥路,再加上有最好的四輪馬車,永嘉抱著蕭勤作者四輪馬車,不但能一路緊跟張秀她們飛馳的馬隊,還非常平穩。

  不到兩日時間,張秀永嘉二人帶著兒子蕭勤和家丁侍女,就趕到了淮河北岸。

  到了北岸張秀才發現,這邊的渡口四周已經聚集了幾萬軍兵,而且一副摩拳擦掌的樣子,看樣子是要起兵南下。

  都說了,張秀隻要發現有人給自己男人使絆子就會瘋,所以看到這些軍兵,一副要豁出性命給自己男人討說法的陣勢非常高興。

  二話且不說,直接表揚了這些常勝營的軍兵,而且下令鎮北王府庫撥出銀兩,大賞這些軍兵。

  不過張秀怎麽也得顧及永嘉的麵子,雖然永嘉已經加入鎮北王府,但是人家畢竟是皇帝的親閨女。

  這常勝營擺出不鳥朝廷要南下的架勢,必定會讓永嘉為難。

  賞了那些軍兵之後,張秀把所有將官都召集起來開了個會,告訴他們自己和永嘉是皇帝派來嚴查此事的欽差,皇帝是站我們這邊的。

  你等一定要約束手下,千萬不能讓那些**說了什麽過份的話,如若傳入而王妃耳中讓而王妃難堪,拿自己的鞭子是要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