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ありのままの【一成不變】(5)
作者:王小決      更新:2020-06-21 00:57      字數:2659
  來自大分縣的網球女單代表選手、15歲的鬆室站在左半區,準備接發球,她用護腕擦了一把從下巴不斷滴落的汗珠,心跳得好似擂鼓。

  她的對手是來自靜岡縣的頭號黑馬秋庭露華,這是今年網球全國大賽女單比賽的決賽現場,對手的發球局。就在剛才,對手以一記Ace讓比賽來到了賽點。

  本場比賽已經進行了80多分鍾,場上大比分是1:0,本盤戰成5:3,局內得分為40:15,來自靜岡縣的秋庭選手均暫時領先,並手握兩個賽點。

  現在的問題是,秋庭選手會發出一個什麽樣的球呢?

  昨晚緊急補課的數據正在鬆室的腦海裏飄來飄去,都是關於對手秋庭的:在全國階段比賽中,她的一發成功率為87%,其中Ace球(決賽前)已達22發,沒創造新的記錄,卻名列本次所有參賽選手中的第一位;一發得分率更是達到了恐怖的90.5%!

  對手右手持拍,身材中等,據說還是個複出不久的新人,肌肉也不發達,那麽強悍有力的發球是怎樣爆發出來的呢?

  今天早上,帶隊教練陪自己做最後模擬時,說過一句話:秋庭的球路變化太多,尤擅底線控場;不宜將戰線拖得過長,會被對方輕易打出八字,網前球就憑借直覺碰運氣吧。

  技術統計本來就是很死板的數據。對於球類運動員來說,直覺堪稱最重要的天賦之一。比如在發球時,觀察對方的動作,有一大半的幾率可以判斷出發球方式,但也會成為對方幹擾判斷的武器;至於發來的球會不會觸網壓線、下墜速度有多快、彈地多高,就隻能憑借經驗預判,甚至聽天由命了。

  露華站在底線後,瞥了一眼嚴陣以待的鬆室,把球磕在地上,頓了幾頓。

  場外,雲母和對手的教練都已經站了起來,緊張地關注著這關鍵一球。再靠外一些的座椅上,觀眾們不約而同地摒住了呼吸。

  比賽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決賽場上,轉播頻道特邀了一位隸屬NHK公司、經驗豐富的網球比賽解說員,自身也是網球退役選手,現年39歲的內村真圭慢慢地說,三年來首次進入決賽的鬆室選手,以及首次參賽便闖入決賽的秋庭選手,無論最後獲勝的是誰,都將創造出新的全國紀錄……

  露華開始拋球,球幾乎剛到最高點時,她就擊球了。露華並沒有跳起,而是單腳墊步,腰部帶動用力,猛地將球平擊了出去。

  兩位右手持拍選手對峙的話,站在左接球區裏接到的發球,大部分都是反手球,一方麵是因為向球場中部發球的話不好控製,在發球時,重心向右偏轉更多,另一方麵也有右手持拍的習慣問題。鬆室隻覺得,對方的球速極快,她來不及形成完整的判斷,隻好憑借經驗向左挪動小半步,雙手握拍,擊出一個直球。

  落點在鬆室的正前方,也就是露華的右半區,露華跑到底線上進行回擊,回球仍飛向鬆室的左手邊。

  再這樣打球會出界的!鬆室預料的反方向八字球沒有出現,忙跑回左半區,勉強接到後,對方又是一個正手直球,向她的左邊打來。鬆室估摸著距離,兩手做好接球準備,把球往露華的左半區用力送去。

  打出這一球之後,她就往球場中間快速移動,向左跑得太多,已經快出界了。不料,露華仍拉出一個長長的左斜線,鬆室完全來不及撤回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一道黃綠色的影子急速飛過,不偏不倚地掉落在左半區的白線附近。

  乘勝追擊,連續四次左邊給球,落點控製十分精準,這是一次無懈可擊的得分!解說員內村提高了聲音,伴隨著主裁判的哨音一同響起,總比分二比零,1997年度的女單全國冠軍誕生了!

  更新的技術統計……本場比賽獲勝者秋庭選手,得分盤為6比4和6比3。在全國階段的五場比賽中,發球直接得分——24球,一發成功率是90.9%,一發得分率91%,居第一位;失局數為29,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將會是一個驚人的記錄……

  鬆室直起腰來,沒能克製住,又看了一眼比分牌。

  雖然有心理準備,可是,這樣就結束了?

  這樣就結束了啊……

  按照慣例,攝像機這會兒應該正在輪流給兩位選手做麵部特寫。從鬆室的角度看過去,她的對手堪稱勝不驕敗不餒的典範,開賽到現在,無論何時,那張輪廓分明的臉上完全辨不出情緒。

  現場媒體,以及近期踴躍增長的“秋庭”迷們都習慣了,看著她一臉平靜地向四麵八方輪流招著手,來回應他們激動的歡呼;隨後,鬆室發現自己的臉也出現在實況大屏上,與對麵相比,她這個亞軍倒是顯得格外輕鬆,甚至是喜氣洋洋的。

  不能怪鬆室不思進取。她比誰都清楚,能打到現在,運氣占了很大成分:去年的幾名冠亞軍在今年有的畢業,有的備戰更高級別的比賽,都沒有參加。除了決賽,對手都是熟麵孔,從而拚到了自己目前最好的成績,她從此可以問心無愧地放下球拍了。

  鏡頭一閃,切成了正在向這邊走來的冠軍,她笑著主動伸出了手。

  ·

  緊趕慢趕,露華終於趕在五點前,來到了城南,彌生訂好的一家精製甜品店裏。

  東道主之一三杉淳原本打算陪同她一起前往,在得知與會者全部是女生之後,他禮貌地笑了笑,掉頭就去了足球員們的聚會場所。

  作為每年各項全國大賽組織場次最多的城市,自黃金周開始,直到11月底國民體育運動會結束,東京的大街小巷都熱鬧異常,十有八九都是外地來的學生。許多本地居民見怪不怪,一下班就早早地乘車回家,因此,遇到學生客流和晚高峰同時到來,地鐵和巴士就格外——擁擠。

  露華捂著幾乎擠扁的肋骨,找到了彌生預定的大圓桌。早苗和尤佳莉挨在一起,彌生坐在早苗對麵,新認識的球友秋庭和光獨自坐著,兩邊跟尤佳莉和彌生都空著一個身位。

  露華說了聲“嗨”,想看看她們點的飲品,卻先被茶具吸引了注意力:蕾絲邊白色桌布,茶杯墊是絳白相間的大格子,飲料杯做成粉紅色的糖果造型,高高低低仿佛不同的口味,一旁的方糖罐和蜂蜜罐則被複原為歐式古典的陶瓷罐子,桌牌鑲著精致的小女孩打秋千的飾物。

  再往旁邊看,手推車上還擺著一串像水晶珠一樣的玻璃圓格子,每個格裏的點心似乎是一種單獨口味,茶盤點著一根香薰蠟燭,係著同桌布配套的蝴蝶結。滿滿的,全部都是少女的夢幻氣息。

  彌生遞給她一杯茶,露華道了謝,在彌生和秋庭和光之間坐下,摸著杯壁並不燙,就大大喝了一口。跟記者們講了半天話,又擠了半小時車趕到這兒,她的嗓子早就幹得冒煙了。

  “你沒有被人跟蹤吧?”尤佳莉往門口瞥了一眼,擔憂地問,“怎麽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

  “體育大會有好幾項也是今天結束。”露華擠在車上時聽了一路新聞,她拿過茶壺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果味茶有點兒甜,但是杯上架著新鮮的檸檬片,剛好可以潤喉。

  一扭頭,瞅見彌生悄無聲息推了一格淺碧色的、像布丁似的點心給她:“露華醬回頭要請客哦!介紹一下新朋友?”

  (第十七章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