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拿本王的劍去召張超前來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6      字數:4649
  長安城的米價上漲的有些離譜。

  ??原本都已經降到鬥米五十文的價格,可轉眼間,自江淮叛亂、突厥南侵消息傳開還不到半月的時間,粳米每鬥已經突破了百文,直接翻了一倍。

  ??原來平穩的市場物價,又變的無序動蕩。

  ??這不但對於長安城裏需要買糧吃的百姓來說是個災難,對於做生意的張超來說,也是個討厭的事情。物價動蕩,人心不安,這生意也不好做了。

  ??還好張超早預料到了這輪的糧價上漲,早安排了人去買糧。在糧價瘋漲一倍之前,張家已經買了不少糧食回來,囤積了起碼三千石糧。

  ??張府上下一百來口人,這三千石糧都夠張家吃上四五年的了。

  ??張家的幾家作坊,也都提前采購了不少糧食,都儲備了差不多半年的糧食。起碼,能堅持到夏收了。有了這些糧食,張超倒是不太心慌。

  ??現在長安城裏常平倉早不放糧了,各糧店每天也隻早上賣半天糧,然後就早早關門了。他們都想著等糧價再一路上漲,許多糧商都等著再之前陪進去的再賺回來。

  ??若是張家和幾個作坊沒迅速的搶購了一批糧,幾大作坊加起來都有四五千人,要是沒糧,都隻能放假停產了。

  ??酒坊還有一批之前采購的糧食,除了高粱外,米麥等也有幾千石。張超第一時間下令,把這些糧食封存起來,酒坊除了釀造高粱酒外,不再用其它糧食釀酒。

  ??孫伏伽從長安回來,帶回來不好的消息。

  ??“吐穀渾犯我邊境,襲擊芳州,芳州刺史房當樹逃奔鬆州,吐穀渾軍再襲洮、泯二州。”

  ??張超聽了這消息,也不由的皺眉。

  ??吐穀渾本是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從西晉至唐,已經立國三百餘年,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遊穀地的一個汗國。

  ??大致地盤主是青海一帶。

  ??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

  ??隋朝之時,下嫁公主和親,楊廣後來出兵滅吐穀渾,曾將吐穀渾之地置四郡,納入隋疆土。不過隋亂之後,吐穀渾複國,又恢複了其舊地。

  ??吐穀渾的汗庭伏俟城,就在青海湖邊。

  ??在中原南北朝時期,吐穀渾也曾一度強盛,占有金城、隴西,還擁有沙州,另外還在清水川等地擁有數座大城。

  ??那時不論是北朝還是南朝,都要加封拉攏吐穀渾。

  ??到隋朝時,隋朝兩次大舉征討吐穀渾,在吐穀渾地區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4郡。

  ??隋末,吐穀渾漸複故地。

  ??此時的吐穀渾汗是伏允,伏元是誇呂之子,世伏之弟。當年世伏曾娶隋朝光化公主為妻,後來伏允繼位,照風俗,仍以光化公主為妻。

  ??也許是因為跟突厥可汗一樣都是隋朝女婿,因此吐穀渾也一直跟唐朝過不去。每年總要來打唐朝的秋風,搶點人口牛羊什麽的。

  ??但這一次,不是小打小鬧,他們搞了大新聞。

  ??趁著大唐江淮內亂,北邊突厥入寇的內憂外患之下,伏允聽從了妻子的勸說,召集部落兵馬,連搶了大唐三個州。

  ??芳州在羌水河邊,後來改稱疊州。而洮州和泯州,都在芳州北麵,位於洮水河邊。

  ??吐穀渾兵馬往北,就是蘭州,往東就是渭州隴西了,再往東就是秦州,那裏就是關中的西麵重要門戶大震關,當年三國之時,這裏就是魏蜀對壘之地,諸葛亮和司馬懿遙相對峙。

  ??中唐之時,吐蕃興起,唐軍也是以這裏為防禦吐蕃的要地。

  ??吐蕃人連下芳、洮、泯三州,可以說極大的威脅到了關中。

  ??若是讓吐穀渾再往北攻占蘭州,那大唐在隴右的諸州就會被切斷,到時西北有朔方的梁師都,西南的吐穀渾,朝廷的隴右涼、甘、肅等州就要被阻斷了。

  ??“這些吐穀渾人,是趁火打劫啊!”張超歎氣道。

  ??太極宮。

  ??李淵臉沉如水,背著雙手在殿中不停的踱步。

  ??“秦王怎麽還沒有來,再去催!”

  ??李世民大步趕到。

  ??李淵看到李世民長鬆口氣,“二郎,吐穀渾趁火打劫,連奪我隴右三州,現在軍情如火,隴右形勢危急。”

  ??這次為了對付突厥人和江淮的叛軍,關中精銳抽調一空,甚至還招募了大批平民為募兵隨征。

  ??現在整個長安,空虛無比。

  ??就連隴右的兵,也大都抽調給了羅藝,讓他去防守梁師都。也正因此,吐穀渾人突然殺到,三州毫無抵抗之力。

  ??李淵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吐穀渾人和會梁師都及突厥人聯手,萬一他們聯手,把蘭州攻破,到時就算不進攻蕭關,可涼、甘、肅諸州也危險了。

  ??而且萬一他們西進,朝廷手裏沒多少兵可調啊。

  ??“陛下,吐穀渾狼子野心,趁火打劫,兒臣請旨領兵拒吐穀渾入犯!”

  ??“長安隻有兩萬之兵,無兵可調。”李淵無奈,這兩萬兵算是最後的力量,萬一李世民帶去了沒打贏,那關中就真的空虛了。

  ??裴寂出奏。

  ??“陛下,臣以為眼下南北兩邊開戰,此時不宜再與吐穀渾作戰。三線用兵,朝廷無力應付。不如派一使者,暫時安撫吐穀渾,可以給他們一些錢帛,以讓他們撤兵。”

  ??李世民反對,“吐穀渾這是趁火打劫,我們這個時候求和,隻會讓他們更認為我們好欺,他們的胃口隻會更大。”

  ??“不妨答應伏允,大唐願意送一位公主和親!”

  ??李世民大怒,“這是恥辱!喪權辱國!”

  ??“一時忍辱負重,那是為了大局。眼下關中無兵,如何與吐穀渾交戰。若敗,到時關中空虛,如何守衛京師。一旦關中有險,到時北方大軍也必然軍心不穩,又如何抵禦突厥?陛下,眼下亂不得,一亂就天下皆亂啊!”

  ??李世民咬牙,一下子跪在李淵麵前。

  ??“父皇,兒臣願立軍令狀,一定能擊退吐穀渾,守京畿安全!”

  ??“二郎,你真有必勝把握?”

  ??“隻要陛下給我兩萬兵馬,我定能擊退吐穀渾!願以性命擔保!”

  ??李淵搖了搖頭。

  ??“長安隻要兩萬兵馬,我不能全部給你,最多隻能給你一萬!”

  ??“那兒臣要求募兵,願從軍者,帶一同前往!”

  ??裴寂等大臣都在苦勸李淵,莫信秦王,如此賭博,太險。

  ??不過李淵最終還是選擇相信李世民,次子在戰場上,鮮有敗績。眼下這個時候,他也擔憂吐穀渾根本不會同意求和。

  ??“擬旨,加秦王為隴右道行軍元帥,率兵征討吐穀渾!”

  ??“二郎啊,一定要小心謹慎,不求你擊敗吐穀渾,隻要能擋住吐穀渾攻勢就好!”

  ??“兒臣定不負使命!”李世民興奮的道。

  ??終於,他還是得到了統兵出征的機會,終於不用呆在長安城發黴發爛了。

  ??但是,隻有一萬兵馬,如何擊敗吐穀渾?尤其是他原來的麾下大將,幾乎都盡調去了太子麾下。

  ??現在能用者,也僅侯君集、張亮、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等一群車騎將軍級別的低級武將而已。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立即召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開始調兵遣將。

  ??“立即貼出募兵榜文,願意從軍者,不限身份,不論是工商子弟,還是部曲奴婢,隻要願意從軍,且年青健壯,都可以。錄中者,每人先發五千文賞錢!”

  ??李世民也是豁出去了,募一個兵給五貫。

  ??“募多少?”

  ??“我們隻招募三天,能募多少就募多少!三天之後,率兵出京。”

  ??“三天時間,隻怕募集不了多少人。”

  ??“管不了這麽多了。對了,派人去把張家溝,把張三給帶來,還有他那幾個工坊裏,起碼有四五千工人,從中選三千人帶來。”

  ??房玄齡皺了皺眉頭,“殿下,張三郎是太子的人,而且他的作坊裏的工人,多數都是十多歲的少年!”

  ??“國難當頭,大戰在即,沒有什麽太子的人秦王的人,他們都是大唐的人。張文遠是大唐的官,他有義務隨本王出征,為國效力。至於他作坊裏的那些少年,我知道都是少年學徒,可也有不少是過了十六歲的少年。年過十六,已經是健壯小夥了。如今特殊時期,他們也要為國效力。”

  ??“君集,你拿本王的寶劍去,若是張超不肯來,就提了他的人頭來!”李世民狠聲道。

  ??“遵命!”侯君集捧了李世民的寶劍,出府而去。

  ??張家溝。

  ??張超正在客廳裏陪著一個客人,趙四娘。趙四娘戴著麵紗,可如此也摭不住她半邊臉都腫著的事實。

  ??原來如今糧價大漲,趙家父子就覺得他們之前糧食賣給張超賣虧了。如今不賣,現在已經漲了一倍,還能繼續漲,說不定他們還能把之前虧的再賺回來。如果糧食還在手上,就這些天,他們那些糧食就已經升值幾千貫了。

  ??趙四娘的哥哥逼著她來找張超,讓張超把糧食還給他們,或者彌補差價。他開價要五千貫,趙四娘不肯,他哥就打了她。

  ??“你現在來,是打算要我把那批糧食還給趙家,還是讓我補給你們五千貫錢?”張超挺平靜的問趙四娘。

  ??“三郎你誤會我了,我隻是在那個家裏呆不下去了。當初你收糧時,是幫趙家,這大家都清楚,我絕做不出現在再讓你補錢的事情,沒有這樣的買賣。我隻是在那裏呆不下去了,也沒其它地方可去,想在你家借住一段時間。”

  ??“當然沒有問題,秋月,去把十三娘請來,說四娘來了。”

  ??“四娘,你就放心在這裏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若是你那兄長敢來我這裏撒潑,我會給他點教訓的。”張超安慰著趙四娘道。

  ??他真沒料到,世界上還會有趙大郎那樣的奇葩。

  ??侯君集突然闖了進來。

  ??“張三郎,速秦王教!”

  ??張超看著熟悉的侯君集,卻怎麽都有點聽不明白他的話。

  ??李世民派侯君集跑到張家溝來傳秦王教,這是搞毛啊!(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