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6      字數:4265
  春雨綿綿。

  ??莊戶人家卻都一臉喜色,春雨貴如油啊。莊稼種下去,正是需要雨水滋潤。張超披著雨衣,戴著鬥笠,挽著褲腳打著赤腳,跟張家的幾個莊稼老把式在田埂上走著。

  ??禾苗長勢喜人,因為又施了一次追肥,禾苗都已經轉青,長的十分喜人。一排排筆直的禾苗,跟那一群群的士兵一樣站的挺直。

  ??幾個莊稼把頭們也都是滿臉喜色,他們算是張家長工中的領班了,都是五十多歲的老農。雖然不如年青人力氣大,但張家卻看中的是他們的農事經驗。

  ??他們以前都沒種過水稻,其實在張家一直是跟著三郎學種稻。

  ??跟著三郎選種浸種育秧到插秧,一步一步,看著原來一粒粒的稻種,如今變成了一棵棵拙壯成長,青翠欲滴,心裏也是相當自豪的。他們不但在洗澡溝種成了水稻,還種的這麽好。

  ??“這雨下的好,不用擔心沒水了,省的車水了。”

  ??張超在田野裏逛著,也很高興。

  ??“等這場雨過了,就再施點肥,再把田裏的草拔一下。”

  ??稻苗長到這個時候,已經可能給他鬆土了。不過水稻不同於旱地植物,不能拿著鋤頭到田裏鬆土。

  ??水稻田有水稻田的鬆土法,拄根棍子,走到田裏,拿著腳把水稻苗間的地都趟一遍,把泥用腳抹幾遍,把長起來的草都踩進泥裏,不讓這些草搶禾苗的肥,也順便把土鬆一鬆。

  ??再追一遍肥,禾苗就能長的更快更好。鬆田的時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水稻田裏,往往會有稗草伴著禾苗中,這種草跟禾苗長的極似,卻總能長的比禾苗更壯,如不注意,他們就會搶掉許多肥,最後還高於禾苗,但結出的卻隻是草籽。

  ??在禾苗長成之前,起碼要經過兩次鬆田。這也是相當費時間費精力的,每一寸稻田,都得用踩抹過。

  ??田裏青蛙很多,也不時能看到泥鰍、黃鱔,有時還會看到些小魚,還會有田螺。

  ??挺好的生態,不比後世之時,化肥、農藥,到了後來,田裏已經看不到這些東西了。

  ??張超覺得自己可以在這些稻田裏養的魚,鯽魚或者鯉魚都不錯,隻要在稻田裏挖幾條溝出來,魚就能養起來。

  ??等再過段時間,禾苗再長高點,張家的那些鴨子也能放到田裏來了。

  ??不過鵝不能放,鵝吃青最厲害,不論是青草還是稻苗它們都吃。

  ??不過鴨子沒事,吃點田裏的蟲子泥鰍,也不會傷到水稻。等到稻子灌漿後,不要再放到田裏來就行。

  ??到了下麵河邊,迎麵走來兩人,卻是大牛二牛兄弟。

  ??“大牛,又來收籠子啊!收獲怎樣?”張超笑著問。

  ??大牛和二牛手裏各拎了一個桶子,笑著上前來給張超看。桶裏魚蝦都有,還有泥鰍,多是些小魚,但也有幾條三指多寬的鯽魚和黃魚,還有條草魚。

  ??下雨天的時候,魚是最喜歡活動的。

  ??張家當初修梯田時,就在山坡上挖了不少池塘,用以蓄積雨水,以備稻田需時之時。現在水塘裏水滿,一下雨,裏麵的那些魚有些就會遊出去。

  ??大牛兄弟倆編了一些竹籠,這些竹籠中間大兩頭尖,在中間留了一個孔,安放了一個特殊的漏鬥似的進口,把籠子放在水渠裏,兩邊攔上,進口朝著順流。

  ??魚可以從口子裏鑽進去,可是一進去,卻出不來了,因為那個進口如一個漏鬥,下麵是竹蔑條交叉著,進去的時候倒不影響,可要出來,卻是竹蔑條攔著了。

  ??這種魚籠,大魚小魚,甚至是水蛇泥鰍螃蟹通通都能關住。

  ??因為這種竹籠都是放在小溝渠裏,籠子中間較高,會露出水麵,因此魚蝦等被關進去之後,也能呼吸到氧氣,起籠的時候,魚蝦基本上都活著。

  ??一般收了籠,大家會把那些還活著的很小的魚蝦放回水裏,讓它們長大。

  ??“這得有七八斤了。”張超估計了下,大牛兄弟倆收獲還是不錯的,就是平時編的籠子,傍晚放,早上和傍晚各收一次,運氣好時一天能收二三十斤,一般情況下,一天也能收十來斤。

  ??這麽多魚,大牛當然不會全留著自己吃。

  ??現在大牛是張家的長工,有自由的身份,也娶了七女,七女還已經懷上孕。大牛每天會給七女燉鯽魚湯,給她補身子。

  ??其餘的大點的魚,則會賣給張家溝幾個作坊的食堂,有時也會賣給村外的酒樓飯店裏,反正是不用愁銷路的,因為魚蝦都很新鮮。

  ??至於那些死了的小魚蝦,隻要還沒臭掉的,他會帶回家,然後曬魚幹,陰雨天,有時會炕幹,有時則直接給家裏養的雞鴨吃。

  ??反正是不會浪費的。

  ??對於大牛兄弟每天來放籠捕魚,張超是不幹涉的。就算二牛還是張家的奴仆,他也不會管的太死。隻要不影響到正常的做事,張家奴仆們有時去捕點魚打點獵,或者丫頭仆婦們做點針線活什麽的,賺點外快,張超是不會管的。

  ??管的太嚴格並不是就好,隻要給他們定好工作任務,定好工作時間,然後工作之餘的時間,張超都是視為他們的私人時間。

  ??大牛要把那兩條黃魚給張超,這兩條魚其實是黃刺魚,身上有刺,捏它的刺還會發出小鴨子般的叫聲,有的地方因此也叫黃鴨叫。

  ??這種魚無鱗,肉質嫩,燉煮吃最是美味,也有地方叫它黃辣丁。

  ??大牛他們這兩條魚挺大的,每條有半斤多,可以弄上一大碗黃刺魚燉豆腐。

  ??“你們留著自己吃吧,弄兩塊新鮮豆腐燉,絕對鮮美。”

  ??張超笑著往水庫邊走,那裏修有簡易的浮動碼頭,上麵還係了條小船。

  ??帶著幾個莊把頭上了船,張超他們在細雨斜風裏劃著船,往上遊去。張超也下籠著,不過不是跟大牛他們一樣下那種小竹籠,他下的是地籠。

  ??上百米一個的地籠。

  ??地籠其實和大牛他們的竹籠有些相似,但捕魚能力可就非常強了。大牛他們的籠子隻能在小水渠裏,而張超的卻能直接扔在河裏、水庫裏。

  ??洗澡溝雖然蓄水不深,也就不到一丈水深,但魚還是挺多的。這個時代水質沒有汙染,也沒有那些各種各樣的捕魚方式,因此魚很多。

  ??水壩一攔,洗澡溝變成了一個水庫,張超稱之為鯨魚溝水庫,有十幾裏的水麵,往上,河麵變窄,水變淺,但也還是活水。

  ??這水一直能溯源到秦嶺的藍田山裏去,是清澈的好水。

  ??現在這片水麵都是張超獨有,這河裏的魚也是他的,不過大家隻是來釣釣魚他是允許的,隻要不是拖著網來就行。

  ??別人不許網,張超自己卻每天來網。

  ??他弄了兩副百米長的地籠,也每天傍晚放,早上來收。傍晚又可以收一次,一天能收兩次。就這兩副地籠,張超每天都能收獲兩三百斤魚。

  ??張家天天有新鮮魚蝦吃,還經常能供應給作坊食堂。

  ??收地籠其實挺好玩的,也不累。

  ??幾個老漢劃船的劃船,拉網的拉網,張超今天則站在那裏看風景。

  ??洗澡溝才隻開發了一小部份,但已經挺不錯的,兩邊坡上千畝稻田,綠油油的。再往上是水塘、菜地,也一樣是綠油油的。再往上,是今年新栽的樹。

  ??今年張家溝栽了兩千畝桑樹,另外還建了幾個苗圃,有葡萄園、藤梨園、茶葉園、油茶園、油桐園等,等這些苗圃起來了,到時就有足夠的苗把那些坡都種滿了。

  ??早上收成不錯,起碼有百多斤。

  ??這水庫裏的魚簡單是打之不盡,隨便往哪扔地籠,過一晚總是滿的。

  ??沒有厭惡的福田螺,也沒有討厭的小龍蝦,收上來的有鯽魚、小白條、黃辣丁等,還有許多小蝦,這些蝦雖然小,但比起小龍蝦好吃多了。

  ??今天還有好幾隻甲魚。

  ??純野生的甲魚啊,要是後世可是很難一見的,而且塊頭還挺大,得有三斤多一隻,這放後世怎麽也得兩千塊一隻了。

  ??收網的趙把頭卻厭惡的看著三隻大甲魚。

  ??“今天怎麽收了三隻殼殼子。”

  ??“扔了算了,還懶得的提回去。”王把頭也不喜歡甲魚。

  ??張超聽的無語,這可是純野生的大甲魚啊,看這水質,如此的好,這甲魚如此大,這可是好東西啊。

  ??大補。

  ??張超連忙攔住要把甲魚扔回水庫裏的王把頭。

  ??“別扔,這是好東西,拿回去燉湯,可是大補。”

  ??“這王八殼子不好吃,光一塊殼,沒有肉,燉著吃還腥。”

  ??張超不跟他們辯解,留下了三隻大甲魚。王把頭他們還停留在豬肉隻有肥膘是最好的觀念上,前腿瘦肉他們都嫌棄不肥。至於排骨,更是倍受嫌棄的。

  ??上好的大甲魚,在他們眼裏,隻是沒有肉的王八殼子。

  ??“好了,把地籠放了,回家。”

  ??小船悠悠劃過河岸,張超看著片空地,那是他規劃好要建度假屋的地方。這邊還沒有開墾,還是一片荒地,不過已經初步平整過。

  ??等過完這段春雨時間,天氣轉熱,那時大家也都又閑下來,張超就準備要正式在這裏建一片度假村了。目前初步計劃,第一期建三十六棟度假木屋小院,到了夏天時,這裏肯定會很熱鬧!

  ??昨天七連更啊,兄弟們給點支持。快半個月了,看了下,月票榜反而掉了一位,分類第十五名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